登陆注册
35346600000006

第6章

小说载卢携貌陋[一],尝以文章谒韦宙,韦氏子弟多肆轻侮。宙语之曰[二]:「卢虽人物不扬,然观其文章有首尾,异日必贵。」后竟如其言。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然余尝究之,文章虽皆出于心术,而实有两等:有山林草野之文;有朝廷台阁之文。山林草野之文,则其气枯槁憔悴,乃道不得行,著书立言者之所尚也。朝廷台阁之文,则其气温润丰缛,乃得位于时,演纶视草者之所尚也。故本朝杨大年、宋宣献、宋莒公、胡武平所撰制诏,皆婉美淳厚,过于前世燕、许、常、杨远甚[三],而其为人,亦各类其文章。王安国常语余曰:「文章格调,须是官样。」岂安国言官样,亦谓有馆阁气耶?又今世乐艺,亦有两般格调:若教坊格调,则婉媚风流;外道格调,则粗野嘲哳[四]。至于村歌社舞,则又甚焉[五]。兹亦与文章相类。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六],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故公每吟咏富贵[七],不言金玉锦绣[八],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九],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一〇]?」

公风骨清羸,不喜肉食,尤嫌肥膻,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故公于文章尤负赏识,集梁文选以后迄于唐别为集,选五卷,而诗之选尤精,凡格调猥俗而脂腻者皆不载也。公之佳句,宋莒公皆题于斋壁,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静寻啄木藏身处,闲见游丝到地时[一一]。」「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已定复摇春水色,似红如白野棠花」之类,莒公常谓此数联使后之诗人无复措词也。

杨文公为执政所忌,母病,谒告,不俟朝旨,径归韩城,与弟倚居,踰年不调。公有启谢朝中亲友曰:「介推母子,愿归绵上之田;伯夷弟兄,甘受首阳之饿。」后除知汝州,而希旨言事者攻击不已,公又有启与亲友曰:「已挤沟壑,犹下石而弗休[一二];方困蒺藜,尚关弓而相射。」

范文正公幼孤,随母适朱氏,因冒朱姓,名说,后复本姓,以启谢时宰曰:「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乃效于陶朱。」以范睢、范蠡亦尝改姓名故也。又伪蜀翰林学士范禹偁亦尝冒张姓,谢启云[一三]:「昔年上第,误标张禄之名;今日故园,复作范睢之裔。」然不若文正公之精切。

胡武平尝奉敕撰温成皇后哀册文,受旨,以温成尝因禁卒窃发,捍卫有功,而秉笔者不能文其实,公乃用西汉马何罗触瑟、冯媛当熊二事以状其意,曰:「在昔禁闱[一四],谁何弛卫?触瑟方警,当熊已厉。」览者无不叹服。

夏文庄公竦幼负才藻,超迈不群,时年十二,有试公以放宫人赋者,公援笔立成,文不加点,其略曰[一五]:「降凤诏于丹陛,出蛾眉于六宫[一六]。夜雨未回,俨鬓云于帘户[一七];秋风渐晓[一八],失钗燕于房栊。」又曰:「莫不喜极如梦,心摇若惊。踟蹰而玉趾无力,眄睐而横波渐倾[一九]。鸾鉴重开,已有归鸿之势;凤笙将罢,皆为别鹤之声。于时银箭初残,琼宫乍晓。星眸争别于天仗[二〇],莲脸竞辞于庭沼。行分而掖路深沉,步缓而回廊缭绕[二一]。嫦娥偷药,几年而不出蟾宫;辽鹤思家,一旦而却归华表。」

公举制科[二二],庭对策罢,方出殿门,遇杨徽之[二三],见其年少,遽邀与语曰[二四]:「老夫他则不知,唯喜吟咏[二五],愿丐贤良一篇,以卜他日之志[二六],不识可否?」公援笔欣然曰[二七]:「殿上衮衣明日月,研中旌影动龙蛇[二八]。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杨公叹服数四,曰:「真将相器也[二九]。」

景德中,夏公初授馆职,时方早秋[三〇],上夕宴后庭[三一],酒酣,遽命中使诣公索新词。公问:「上在甚处?」中使曰:「在拱宸殿按舞。」公即抒思,立进喜迁莺词曰:「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鏁新秋。瑶阶曙,金茎露,凤髓香和云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梁州。」中使入奏,上大悦。夏公虽举进士,本无科名。以父殁王事,授润州丹阳簿,即上书乞应制举,其略曰:「边障多故,羽书旁午[三二],而先臣供传遽之职,立矢石之地,忘家殉国,失身行阵。陛下哀臣孤幼,任之州县,唯陛下辨而明之。若陛下以枕石漱流为达,臣世居市井;若陛下以金牓丹桂为才[三三],则臣未忝科第;若陛下以鸠杖鲐背为德,则臣始踰弱冠;若陛下以荷戈控弦为勇,则臣生本绵弱;若陛下令臣待诏公交车,条问政治[三四],对扬紫宸、指陈时事,犹可与汉唐诸儒,方辔并驱,而较其先后矣。」真庙再三赏激,召赴中书,试论六首:一曰「定四时、别九州岛、圣功孰大论」,二曰「考定明堂制度论」,三曰「光武二十八将功业先后论」,四曰「九功九法为国何先论」,五曰「舜无为、禹勤事功业孰优论」,六曰「曾参何以不列四科论」。是岁,遂中制科[三五]。

淮阴侯庙,题者甚多,惟谏议钱公昆最为绝唱,曰:「筑坛拜日恩虽厚[三六],蹑足封时虑已深;隆准早知同鸟喙[三七],将军应起五湖心[三八]。」

徐州歌风台[三九],题者甚多,惟尚书张公方平最为绝唱,曰:「落魄刘郎作帝归[四〇],樽前一曲大风辞[四一]。才如信、越犹葅醢[四二],安用思他猛士为[四三]?」

临潼县华清宫朝元阁,题者亦多,唯陈文惠公二韵尤为绝唱[四四],曰:「朝元高阁迥,秋毫无隐情。浮云忽以蔽[四五],不见渔阳城。」

苏为酷嗜吟咏,知湖州日[四六],有诗数十首,惟一篇足为绝唱[四七],曰:「野艇闲撑处,湖天景亦微[四八]。春波无限绿,白鸟自由飞[四九]。柳色浓垂岸,山光冷照衣。时携一壶酒,恋到晚凉归[五〇]。」在宣城亦有诗十首,皆以宣城为目,内宣城花一首尤为清丽,曰:「宣城花迭嶂,楼前簇绮霞。若非翠露陶潜柳,即是红藏小谢家。」又常知邵武军,亦有小诗十首,唯一篇最善,曰:「爱重八九月,登高上下楼[五一]。树红云白处[五二],寒濑泊渔舟。」

唐路德延有孩儿诗五十韵,盛传于世。近代洛中致政侍郎张公师锡追次其韵,和成老儿诗,亦五十韵。今录之[五三],曰:「鬓发尽皤然,眉分白雪鲜。周遮延客话[五四],伛偻抱孙怜。无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绵。假温衾拥背[五五],借力杖搘肩[五六]。貌比三峰客,年过四皓仙。唤方离枕上,扶始到门前。每爱烹山茗,常嫌饤石莲[五七]。耳聋如塞纩,眼暗似笼烟。宴坐羸凭几[五八],乘骑困亸鞭。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骨冷愁离火,牙疼怯漱泉。形骸将就木,囊橐尚贪钱。胶睫干眵缀[五九],粘髭冷涕悬[六〇]。披裘腰懒系,濯手袖慵揎[六一]。抬举衣频换,扶持药屡煎。坐多茵易破,行少履难穿。喜婢裁裙布,嗔妻买粉钿。房教深下幕,床遣厚铺毡。琴听怜三乐,图张笑七贤。看嫌经字小[六二],敲喜磬声图[六三]。食罢羹流袂[****],杯余酒带涎。乐来须遣罢,医到久相延。裹帽纵横掠,梳头取次缠。长吁思往事,多感听哀弦。气注腰还重,风牵口便偏[六五]。墓松先遣种[六六],志石预教镌[六七]。客到惟求药,僧来忽问禅。养茶悬灶壁[六八],晒艾曝檐椽[六九]。怒仆空睁眼,嗔僮谩握拳[七〇]。心惊嫌蹴踘,脚软怕秋千。局缩同寒狖[七一],摧豗似饱鸢[七二]。观瞻多目眩,举动即头旋[七三]。女嫁求红烛,男婚乞彩笺[七四]。已闻颁几杖[七五],宁更佩韦弦。宾客身非与,(去声)儿孙事已传。养和屏作伴,如意拂相连[七六]。久弃登山屐,惟存负郭田。呻吟朝不乐,展转夜无眠。呼稚临床畔,看书就枕边。冷疑怀贮水[七七],虚讶耳闻蝉[七八]。束帛非无分,安车信有缘。伏生甘坐末,绛老让行先。拘急将风夜[七九],昏沉欲雨天。鸡皮尘渐渍[八〇],齯齿食频填。每忆居郎署,常思钓渭川。喜逢迎佛会,羞赴赏花筵。径狭容移槛[八一],阶危索减砖。好生焚鸟网,恶杀拆渔船。既感桑榆日,常嗟蒲柳年。长思当弱冠,悔不剩狂颠。」

师锡年八十余卒,又有喜子及第诗[八二],曰:「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贺客留连饮,家书反复看。世科谁不继[八三],得慰二亲难。」盖张氏尝有中魁甲者[八四],故诗有世科之语[八五]。

李昉、吕端同践文馆[八六],后各登台辅[八七]。吕公赠李公诗曰[八八]:「忆昔僦居明德坊,官资俱是校书郎[八九]。青衫共直昭文馆,白首同登政事堂。佐国庙谟君已展[九〇],避贤荣路我犹妨。主恩至重何时报?老眼相看泪两行。」

向敏中、寇准同以太平兴国五年登科[九一],后向秉钧,寇以使相知永兴军。向作绝句赠寇,寇酬之,曰:「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僚友尽英贤。岁寒惟有君兼我[九二],白首犹持将相权。」

校勘记

[一] 小说载卢携貌陋 「卢携」,原作「卢樵」,抄本作「卢杞」,类苑卷四〇作「卢携」,按新唐书卷一九七韦宙传记此为卢携事,类苑是,据改。

[二] 宙语之曰 新唐书卷一九七韦岫传记此为韦宙弟岫之语。

[三] 过于前世燕许常杨远甚 「常」,原作「韦」,据抄本及类苑卷四〇改。

[四] 若教坊格调则婉媚风流外道格调则粗野嘲哳 原本作「若朝庙供应,则忌粗野嘲哳」,据抄本及类苑卷四〇所引改。

[五] 则又甚焉 「甚」,原作「喜」,据抄本及类苑卷四〇改。

[六] 轴装曲谱金书字 「装」,诗话总龟卷一二作「传」。

[七] 故公每吟咏富贵 「公」,原作「余」,据类苑卷四〇、诗话总龟卷一二改。

[八] 不言金玉锦绣 「言」,诗话总龟卷一二作「及」。

[九]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 「若」,类苑卷四〇「若」下有「曰」字。

[一〇]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诗话总龟卷一二作「穷儿家有此景致否」。

[一一]闲见游丝到地时 「闲见」,诗话总龟卷一二、诗人玉屑卷三作「闲看」。)(

[一二]犹下石而弗休 「弗」,类苑卷四〇、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四引作「未」。

[一三]谢启云 抄本作「后复姓有启谢郡守云」。

[一四]在昔禁闱 类苑卷四〇同,宋大诏令集卷二〇温成皇后哀册作「自顷周庐」。

[一五]其略曰 抄本「曰」下有「隋失民望唐」五字。

[一六]出蛾眉于六宫 「蛾」,抄本作「娥」。

[一七]俨鬓云于帘户 「俨」,抄本作「浓」。

[一八]秋风渐晓 「晓」,文庄集卷二三作「老」。

[一九]眄睐而横波渐倾 「眄睐」,文庄集卷二三作「盻眄」。

[二〇]星眸争别于天仗 「天仗」,原作「天伏」,据文庄集卷二九改。

[二一]步缓而回廊缭绕 「回廊」,据抄本改,文庄集卷二九作「回廊」。

[二二]公举制科 「举」,诗话总龟卷五、竹庄诗话卷一七作「试」。

[二三]遇杨徽之 「徽」,夏校云:原本作「微」,商本同,从类说改。按类苑卷三四、诗话总龟卷五、竹庄诗话卷一七均作「徽」。

[二四]遽邀与语曰 原本无「邀」,据抄本、类苑卷三四、诗话总龟卷五、竹庄诗话卷一七补。

[二五]唯喜吟咏 竹庄诗话卷一七作「吟诗」。

[二六]以卜他日之志 「日」,抄本作「年」。)(

[二七]公援笔欣然曰 竹庄诗话卷一七、诗话总龟卷五作「公欣然为书曰」。

[二八]研中旌影动龙蛇 「研」,竹庄诗话卷一七作「砚」。「旌」,抄本、类说、类苑卷三四、竹庄诗话卷一七、诗话总龟卷五作「旗」。

[二九]真将相器也 「将」,竹庄诗话作「宰」,下有注云:「真宰相器语,见百家诗选。」

[三〇]时方早秋 「早」,夏校云:原本及商本均作「升」,从类说改。按类苑卷三四亦作「早」。

[三一]上夕宴后庭 「夕」,抄本、类苑卷三四作「多」。

[三二]羽书旁午 「旁午」,类苑卷四〇同,抄本、文庄集卷一六作「午」。

[三三]若陛下以金牓丹桂为才 「才」,类苑卷四〇、文庄集卷一六作「材」。

[三四]条问政治 「政治」,稗海本、抄本、文庄集卷一六,类苑卷四〇均作「急政」。

[三五]遂中制科 抄本「遂」下有「应」字。

[三六]筑坛拜日恩虽厚 「日」,类苑卷三八作「处」。

[三七]隆准早知同鸟喙 「早」,类苑卷三八作「若」。「鸟」,诗话总龟卷一五作「乌」。

[三八]将军应起五湖心 「起」,抄本、类苑卷三八、诗话总龟卷一五作「有」。

[三九]徐州歌风台 诗话总龟卷一五作「徐州汉兴歌风台」。

[四〇]落魄刘郎作帝归 「落魄」,张方平乐全集作「落托」。

[四一]樽前一曲大风辞 「一曲」,乐全集作「感慨」。)(

[四二]才如信越犹葅醢 乐全集作「淮阴反接英彭族」。

[四三]安用思他猛士为 乐全集作「更欲多求猛士为」。

[四四]唯陈文惠公二韵尤为绝唱 「尤」,类苑卷三八作「最」。

[四五]浮云忽以蔽 「以」,类苑卷三八作「已」,诗话总龟卷一五作「一」。

[四六]知湖州日 「湖州」,诗话总龟卷一二作「吴兴」。

[四七]惟一篇足为绝唱 「惟」,诗话总龟卷一二作「内」。「足」,抄本作「是」,类苑卷三八作「最」。

[四八]湖天景亦微 「湖」,原作「湘」,据诗话总龟卷一二改。

[四九]白鸟自由飞 「自由」,原作「自南」,据抄本、类苑卷三六、诗话总龟卷一二改。

[五〇]此诗,诗话总龟卷一五引古今诗话以为李建中所作。

[五一]登高上下楼 抄本、类苑卷三六、诗话总龟卷一二作「登临高下楼」。

[五二]树红云白处 诗话总龟卷一二「树」作「林」,类苑卷三六引作「红云白处起」。

[五三]今录之 「今」,原作「合」,据类苑卷三六改。

[五四]周遮延客话 「周遮」,诗话总龟卷一四作「周回」。

[五五]假温衾拥背 「衾」,原作「推」,据抄本、类说、类苑卷三八、诗话总龟卷一四改。

[五六]借力杖搘肩 「杖」,原作「仗」,据类苑卷三八、诗话总龟卷一四改。

[五七]常嫌饤石莲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尝嫌打石莲」。)(

[五八]宴坐羸凭几 「凭几」,诗话总龟卷一四作「扶」。

[五九]胶睫干眵缀 「眵」,抄本作「视」,类苑卷三八作「眯」。

[六〇]粘髭冷涕悬 「粘」,类苑卷三八作「拈」。

[六一]濯手袖慵揎 「揎」,类苑卷三八作「掀」。

[六二]看嫌经字小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看经嫌字小」。

[六三]敲喜磬声圆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敲磬喜声圆」。

[****]食罢羹流袂 「流」,类说同,注云「一作沾」。类苑卷三八作「留」。

[六五]风牵口便偏 「便」,抄本、类说、诗话总龟卷一四作「更」。

[六六]墓松先遣种 「遣」,夏校云:类说作「命」。

[六七]志石预教镌 「教」,诗话总龟卷一四作「令」。

[六八]养茶悬灶壁 「灶壁」,诗话总龟卷一四作「土灶」。

[六九]晒艾曝檐椽 抄本、类苑卷三八、诗话总龟卷一四作「曝艾晒檐椽」。

[七〇]嗔僮谩握拳 「僮」,原作「儿」,诗话总龟卷一四作「童」,此据抄本、类说、类苑卷三八改。

[七一]局缩同寒狖 「狖」,抄本及明抄本类苑卷三八作「猬」。

[七二]摧豗似饱鸢 「摧」,抄本、类苑卷三八作「猬」。「饱」,诗话总龟卷一四作「饿」。

[七三]举动即头旋 原作「牵动」,据类说、类苑卷三八、诗话总龟卷一四改。)(

[七四]男婚乞彩笺 「笺」,类说、类苑同,稗海本、唐宋丛书本、古今说部丛书本作「钱」。

[七五]已闻颁几杖 「颁」,夏校云:原本作「捐」,从类说改。按类苑卷三八亦作「颁」。

[七六]如意拂相连 「拂」,诗话总龟卷一四作「佛」。

[七七]冷疑怀贮水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冷怀疑贮水」。

[七八]虚讶耳闻蝉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虚耳讶闻蝉」。

[七九]拘急将风夜 「急」,抄本作「孪」。

[八〇]鸡皮尘渐渍 「渐」,抄本、类苑卷三八、类说、诗话总龟卷一四作「旋」。

[八一]径狭容移槛 诗话总龟卷一四作「径远令移槛」。

[八二]又有喜子及第诗 「及第」,诗话总龟卷一七作「登第」。

[八三]世科谁不继 「谁」,抄本、类苑卷三六、诗话总龟卷一七作「虽」。

[八四]盖张氏尝有中魁甲者 「氏」,原本缺,据抄本、类苑卷三六、诗话总龟卷一七补。

[八五]故诗有世科之语 「诗」,原作「得」,据类苑卷三六改。

[八六]李昉吕端同践文馆 「李昉吕端」,诗话总龟卷二六作「李文正昉、吕正惠端。」

[八七]后各登台辅 「各」,诗话总龟卷二六作「皆」。

[八八]吕公赠李公诗曰 类苑卷三八同,诗话总龟卷二六作「李赠吕诗曰」。

[八九]官资俱是校书郎 「俱」,诗话总龟卷二六作「但」。)(

[九〇]佐国庙谟君已展 「君」,诗话总龟卷二六作「公」。

[九一]向敏中 原作「尚敏中」,诗话总龟卷二六作「向文简敏中」,此据稗海本、抄本、类苑卷三六改。

[九二]岁寒惟有君兼我 「君」,诗话总龟卷二六作「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鏖战平维

    鏖战平维

    一个平维世界四种文明,仙忍道文明操控纯元素会多种仙忍法;通灵道文明控制巨大凶兽;本体道文明身体即是武器;科技道文明用钢铁对抗一切。我是这盘战争游戏中的无名棋子,可我有金手指,送句话给神,创造的不一定是你能控制的。
  • 若我是朵向日葵

    若我是朵向日葵

    我每天每天都在你身边,这是我给你的誓言。
  • 青铜市长

    青铜市长

    勤于做事的林云被提拔为青州市长,首先遭遇号称青州四大牛人的利益集团拉拢、挑衅,在处理以雷克斯液晶项目为首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时,又面临各方势力的阻挠和伏击,步步荆棘,处处惊雷。初来乍到:面对权、钱、色的诱惑,林云是继续保持谨慎和低调,还是坚决鲜明地高举理想之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之魔女追夫

    末日之魔女追夫

    俗话说越喜欢一个人迷恋一个人,这个人在你心中就越高不可攀神圣不可侵犯。莫小可就是最好的例子,她虽然好歹也是个校花,但是面对自己的暗恋对象却迟迟不敢告白。莫小可经常牛肉满面的安慰自己:唔~女孩子矜持点好。可她矜持来,矜持去,末日了!丧尸、人体器官满天飞的时候,丫的!她还是没有谈到恋爱!于是潜伏多年的莫小可爆发了!魔女本性必露!那啥~蓝辰宇,咱稀饭你暗恋你明恋你神马的多年了!在这女性少到稀有的末日,我就不信追不到你!不知道人转型运气是不是一起转了,有灵魂绑定的逆天神戒在手。丧尸看我,我隐形,我打丧尸一打一个挂。制造食物、治疗技能自己开发,在女性没有异能的末日,咱是大香饽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书后反派把我当成白月光

    穿书后反派把我当成白月光

    时岁穿书了,穿成了那个杀千刀的恶毒女配。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能过的舒适点,时岁夹着尾巴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某反派不依不饶。陆应白:“岁岁,你刚才多看了他一眼哦……”时岁收回眼,心态超稳:“没有,我写作业呢。”“岁岁,这是藏的什么……”时岁脸不红心不跳的扯着慌:“给你的情书呢。”“岁岁,你干了什么?”某岁手微微一顿:“我打了你的白月光。”陆应白眸光微闪,替她揉手,“乖,别打自己……”反派突然把我当成白月光了,怎么破,在线等!急!【假好人真佛系女主x假斯文真偏执男主】
  • 笏山记

    笏山记

    《笏山记》六十九回,是清末长篇小说中的一部奇书。主线是一位叫颜少青的才子如何建立笏山王国,成为笏山王。笏山是小说虚构的一块与世隔绝的地域。本书兼有侠义、言情、公案、战争、理想等类小说的成分小说的吸引力在它曲折离奇的战争故事,以及在战争中夹杂着颜少青与十五位女子之间的爱情纠葛。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 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是“读品悟文学新观赏 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 丑颜:阿呆皇后

    丑颜:阿呆皇后

    她一直以为他娶她,只是利益使然。直到后来他为她六宫形同虚设,在宫中礼制如帝王,她才知他真心要和她共享这天下。他是做事八面玲珑的凤国废太子,才情举世无双,时刻危及王朝命脉。她是诡计多端的云国女诸葛,恶名昭彰!他娶她是因为她要他娶她!百姓都替他惋惜,堂堂凤国玉面太子迎娶的竟是丑颜女,可谁知她青铜面下隐藏的容貌竟是倾城之色。沙场战将都替她叹息,如此风华盖世的女子,他竟不知珍惜!他另娶清白无瑕的侧妻,她甘愿让出正妻,亲自主婚,羡煞众人,是你的终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又有何用?他误会她、忌惮她、猜疑她、伤害她!她都不在乎。她说,我记下了!等我死后,我的身体烧成灰分给你一点就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