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39600000017

第17章 探讨雷电

(16)探讨雷电

重返亚洲

回到月球山谷,时间是月球14天半白天的最后一天,6号、7号可以看到月球上的日落,然后将进入14天的夜晚。两个飞碟停在锦程飞船附近的山谷,大家在荒凉的土地上欣赏太阳的余晖。

两个学生在微重力的月球上,蹦蹦跳跳尽情玩耍。玩累了,回到飞碟。

6号、7号进入锦程飞船肚子里,休息“一晚”(8小时)之后,飞船山谷进入漫长黑夜,飞船内却总是灯火通明。

让鸣萱心跳、呼吸恢复的修理工作并不复杂,首先保存所有信息到存储器,断开电源,更换相关芯片,然后通电,按几个启动键、复位键。就大功告成。回到飞碟中厅,大家祝贺手术成功。

考虑到鸣萱、尚麦的照片在他人手里,怕有心怀叵测的人进行人肉搜索,给今后在亚洲的生活、学习制造麻烦,有必要把两个学生的容貌进行少量调整。

尉工把鸣萱的三维照片放到中厅主屏上,旁边附了几个将要改变的相片,大家看来看去,还是觉得现在的鸣萱形象最好,但是不改也不行,融老师建议就以现在的鸣萱头像进行少量的调整:额头调高、眼角挑上,嘴唇减薄……调去调来,大家还是难以接受,只能够把调整量降到最少。

尚麦的头像也同样经历这样的办理。

鸣萱、尚麦认可了自己的形象之后,尉工把最终三维头像数码输入,剩下的事交给电脑办理,3D打印出来两个新形象。

接下来翰教授主持讨论下一步工作地点。两个同学在日本鹿岛的经历虽然没有留下确凿的证据,捕风捉影的传闻肯定会传播到全日本,日本福地也成为伤心之地。原计划中,两个同学可去的地方还有中国台湾的花莲、台中;中国的芜湖、宜昌、宜宾;澳大利亚的凯恩斯或阳光海岸。

卓律师倾向于花莲,翰教授觉得宜昌比较合适,最后大家同意把两个学生的上学地点定在宜昌,因为宜昌地处中国腹地,附近有原始山川,有三峡大坝,还有锦程9号,遇事有照应。这次日本遇险,锦程7号的救援令大家印象深刻。

鸣萱、尚麦提出十分怀念日本的同学,想有联系。教授问卓律师,律师说:“我们的绿星网络地球人还不知道,可以用眼屏看日本同学在网上的言论等等,但是绝对不能参与、不能暴露自己。如果真是想参入发言、评论,可以把文字发给我,我转换后,在日本电脑发表。”两个学生表示认可,遵照执行。

翰教授与大家商议给两个学生取一个中国名字,同时要求两个学生淡忘日本名字。为了大家阅读方便。在这里没有给出两个学生的日本名字,也不告诉新起的中国名字,还是叫大家熟悉的鸣萱、尚麦。

尉工和卓律师乘坐锦程7号飞碟先去联系学校和住所。锦程6号可以有两天休假,做一次旅行。教授:“上次我们说到想去的地方,记得有秋天的北海道,那我们秋天去;还有澳洲大堡礁;太平洋上的夏威夷,这一次都可以如愿以赏。”两个学生相望一笑。

融老师:“回头我们还可以到台湾去看看,尉工和律师说那里很不错。”

教授:“好吧,尚麦,我们直飞澳大利亚,先到悉尼去看看。”

“澳洲有袋鼠和可爱的考拉。”鸣萱满怀期待的说。

“大堡礁沙滩有海龟产卵。”尚麦也憧憬着。

老师:“海龟产卵在5-8月,现在4月末、有点早,要碰运气。”

说话间,飞碟下方出现了海边的陆地,教授:“这里是澳洲的东海岸。”

尚麦:“好多河流通向了大海,海边有城市……歌剧院!风帆一样的屋顶,悉尼歌剧院,悉尼大桥,悉尼到了。”飞碟悬停在雄伟的悉尼大桥的上方,丰沛的水系在这里汇集,悉尼歌剧院是地球人值得骄傲的建筑,不管从哪个方向看她都魅力四射。

老师看着鳞次栉比的建筑车水马龙的繁忙:“很难想象,这里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囚犯登陆的地方。”

尚麦:“哈哈,把囚犯送上了天堂。”

飞碟去了蓝山看了蓝色峡谷之后,去到人迹罕至的澳洲内地降落,与袋鼠、考拉来了个亲密接触。下午,飞碟去了大堡礁北部没有游人的地方潜到海底,整个飞碟成了观光潜艇,与礁石、海葵和小丑鱼、章鱼、螃蟹、海星隔窗相望。

鸣萱回头看着6号内宽敞的大厅:“教授,我们的飞碟保存着这么大的空间,应该浮在海面上才对啊。”

教授:“若是按排水量计算我们的飞碟应该像一个篮球,肯定是高高的飘在海面上,你忘了我们飞碟飞行升空靠的是什么?”

“场啊,场力。”

“对的,这个场力是可控的,场力方向向下,飞碟升空;场力方向向上,飞碟下沉。”

“还可以沉到海底。”

“那当然,地球上有一大半的UFO隐蔽在海里。”

尚麦一直看着窗外的海底:“墨鱼,墨鱼,乌贼。——不见了。”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再看:“我的天哪,跟海里岩石一模一样。真是难得看出来,好强的隐身能力。”

教授:“这就是使自己与背景融成一体的隐身功能。我们的飞碟就是跟它们学的。”

告别了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飞碟升上天空、巡视一圈,降落在一个平静的沙岛。大家赤脚踩着柔软的沙子看着大海绚丽的晚霞。突然,老师停下脚步,指着沙滩上几条长长的印迹:“海龟!”

尚麦在附近一看:“没有啊。”

“海龟爬过的路,沿着这条路就可以看到海龟。”

尚麦、鸣萱赶紧沿着印迹向上走了十多米,看见一个硕大的海龟趴在前面,绕过去,看见海龟用后脚给刚刚产下的龟卵覆盖沙子。鸣萱给大海龟照了相,还有其他几个海龟妈妈,也都在做着伟大的事情。融老师和教授慢慢的走上来,友好地欣赏着大海龟。

“多么漂亮的海龟,我们的运气真好。”鸣萱高兴的说,“咦,大海龟在流眼泪呃。”

“地球生物学家说这是海龟在排除体内的盐分。”融老师说道,“我们的生物学家说这是海龟在表达激动和喜悦,我们认为生物都是有情感的。”

“是啊,为什么单单在这个时刻排盐分。”鸣萱质疑道,“我同意绿星生物学家的结论。”

看着霞光海景多姿多彩的变换,沙岛的夜色渐渐降临。大家在疲惫愉快中回到6号,教授要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因为再过5个小时就是夏威夷的黎明。

6号成员在夏威夷一个无人小岛迎来了海上朝霞,观赏着岛上的飞瀑流溪、奇花异草。流连忘返三个小时,忽然,天色逐渐昏暗远处传来低沉的雷声。

鸣萱有点敏感:“教授,天上是什么声音?”

“打雷。可能要下雨了,我们回到飞碟里去。”

“打雷的声音又响又脆,这个声音皮皮的,不像。”

“这是远处的雷声。上次我们讨论宇宙大爆炸说到光波、水波频率的衰减,附近雷声炸响,清脆、声频特高;远处的雷声滚滚,低频浑厚。雷声与听者之间没有改变距离、没有多普勒效应,说明声波在长途传播过程中频率逐渐降低。这雷声正好说明声波的衰减。”

教授说道,“你刚才说这个声音不像击倒你的那个雷,其实雷发声的原理是相同的,音色也是相同的,所以有个中国形容词叫‘雷同’。”

“那这低沉的雷声正是远处雷声传到这里衰减后的效果。”尚麦说道,“这是声波的衰减。”

教授:“正是,近处雷声像爆炸、就很恐怖了。过一会可能会过来。”

“雷要过来,教授,我好怕哟。”

“没事,飞碟就在前面,已经到了,”教授安慰道,“在飞碟里是最安全的,在金属壳内,没有一人遭雷击。”

融老师:“雷雨云也就一千多米高,我们还可以飞到云层的上面,俯视雷雨。”

探讨雷电

大家回飞碟坐定。教授:“从这里到台湾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雷电对我们打击深刻,我们可以就此讨论雷电。”

“我正想请教打雷的问题。”尚麦问道,“教授,这打雷、闪电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我遍查了地球上的教科书和权威科学、知识网站,感觉说的不在理。”

“哦,他们的教材、网站怎么说的?”

“普遍的说法是:雷电是云层中的水蒸气相互摩擦起电所形成。我觉得:水由液态相变成气体,体积扩大一千多倍,水蒸气分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斥力,气体分子之间距离是液体、固体的10多倍,分子与分子完全挨不着,表面根本不可能接触,更不会发生摩擦、怎么可能生电。”

“你的想法有道理。”教授赞道。

“可能地球人也有像我这样的疑问,所以在现代的网站答案有了改进。”

教授:“网站现在怎么说?”

“网站拼弃了‘水蒸气相互摩擦’的低级错误,把水蒸气摩擦改成了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

“效应,有了两个新名词。”教授调侃道,“在实验室可以制作温差起电,可条件严苛、电压极低,与雷电的高电压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一百年前地球物理学家就发现了物体的压电性、热电性、温差电特性,电压很低,没有实用价值,知道这个词的人不多,可以蒙混一时。”

教授继续分析:“所谓的破碎起电效应,其实质还是摩擦,只不过是把水蒸气摩擦改成了冰晶摩擦,这样好像可以回避空气摩擦的疑问,其实还是个蒙混!谁见过冰碴子摩擦起电?地球寒带人冬天经常铲冰、铲雪,冰碴子破碎、摩擦,什么时候发生过放电?”

“我也觉得,雷电的电荷不会是来自摩擦”鸣萱认真地说,“就算气体分子有摩擦,空气中的氮气、氧气比水蒸气多百倍,为什么只是水蒸气摩擦生电?冬天,北风呼啸,那么冬天的空气摩擦最厉害,为什么冬天较少打雷,而春夏雷雨频发。”

“逻辑缜密,”教授赞道,“摩擦产生雷电漏洞百出,那自然雷电来自哪里?”

鸣萱、尚麦相互望了一眼。

教授提醒:“上次讨论呼吸,我说过大自然的法则是什么?”

“循环。”尚麦抢着说。

教授:“自然界春夏秋冬不断轮回,云、雨、水、汽,总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循环是大自然的重要特征。”

“雷电也是循环?”鸣萱自我问道,“雷电也是来自地面,到了天上,再劈下来?”

“是的。”教授肯定地说,“雷电的发生还与什么现象相伴?”

鸣萱:“下雨呀。”

教授:“自然雷电的发生经常是与下雨、与暴雨相伴。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尚麦:“雨是地面的水蒸发成水蒸汽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汽,进一步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就是雨。”

“完全正确。那么探究雷电就应该在水蒸汽、上升、凝结过程中寻找线索。”

鸣萱、尚麦疑惑地互望。

教授:“雷电总是迅猛地劈向大地,然而,大地电荷并没有越来越多,于是应该思考:雷电是不是来自循环?”

“有道理。”鸣萱发出赞叹,又迟疑念叨,“电荷跟水蒸气一起循环?”

“有点靠谱。电荷是哪里来的呢?”教授自问自答,“你们知道,大地能够容纳大量的电荷、是个大电容,在大地电容的内部也存在着同性电荷的相斥。大地内的电子常常被斥挤到地表。地表的电荷由地面的植物、水面传带到地面大气之中,形成大气中的游离电荷。于是森林、原野总是充斥着大量的负电荷,也就是地球人说的负离子。这悬浮游离的电子是闪电的接力通路,所以在树下、在原野的人容易遭到雷击。”

尚麦:“这跟水蒸气关系不大啊。”

“休戚相关。”教授说道,“这涉及到水分子构成和相变,你们慢慢理解:液态水蒸发成水蒸气,外因是温度,内因是价电子的运转速率加快、线路由围绕分子的平面立交运转跃起形成球面运转,分子被电子包围成球,电子与电子相斥,所以分子之间推开距离,形成气态。这个相变过程你们是否认可?”

“有道理。”“原来是这样,认可。”

“好,再来讨论电荷。”教授慢慢说道,“水蒸气的分子有三个原子,两个氢和一个氧,我们把原子核及内层电子叫做核心,那么,水蒸气就有三个核心。相对于两个原子的氮气、氧气,核心较大,而价电子数少。”

老师:“三个核心,8个电子。”

教授继续:“因而8个价电子要围绕3个核心进行空间运转,路径长,对核心的覆盖难以面面俱到。空气中游离电子易于受到水蒸气核心吸引,成了水蒸气核外电子的附加组成部分。”

融老师:“大气里,游离电子易于加入到水蒸气中。”

教授:“于是,空气中的电子总是被水蒸气吸引、吸纳,形成多对价电子围绕3核心运转的水蒸气分子。这样,水蒸气就成了容纳大气中游离电子的载体,也可以认为水蒸气分子是大气中的微型电容。”

鸣萱:“原来是水蒸气容纳了更多的电荷。”

融老师:“所以每个水蒸气分子都有吸纳额外电子趋势。潮湿天水蒸气多,游离电子住进了水蒸气分子,空气不易形成静电。干燥天,大气中的水蒸气少,多出的电荷没有了去处,容易在环境中游荡、在物体上聚集,容易形成高电压,易于发生静电现象。”

教授:“当一壶水正在沸腾冒气的时候,用一块金属板架在壶口近处,这时,你可以用微安表测出,金属板是带正电荷的,说明部分电子被水蒸气带走了。”

鸣萱:“原来是这样。我们的电容器往往要密封、防潮,就是要防止电荷被水蒸气带走-漏电。”

教授:“是的。了解水蒸气是大气中电子的载体,雷电的形成也就有了脉络。”

鸣萱:“电荷被吸纳进了水蒸气,随着热空气的上升,水蒸气升上了天空,把蕴含的附加电荷也随身带到了高空。”

教授:“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水蒸气开始凝结,完成由气体到液体的相变、核外电子由空间运转进入到平面运转。同时,水蒸气早期价电子的外来加入成分——多出电子就没有了容身之地,多出的电子被排挤出来,形成了挤在云层中的电荷,形成了非常规电磁波——云层里的电压。”

尚麦:“有很高的电压哦。几百万、上亿伏。”

教授:“云层是大量水蒸气相变成水汽的集合,因而附近也就聚集了大量的电荷,能形成很高的电压。云层之间、云层与大地之间产生电位差巨大,冲开一条路,高电压电荷在大气中穿行使周边物质的电子发生振动,形成壮观的闪电现象;同时还引起空气剧烈地震动,形成了爆炸的雷声。”

鸣萱:“还真是循环,由水蒸气轻柔的带上天,聚集成了高电压,疯狂的砸下来,砸在了我的身上。”

老师:“闪电和雷声告诉我们,空气中已经有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水汽,预示着有可能要下雨了。”

尚麦:“地球人的雷电科研也太奇葩了,明知雷电的发生与下雨密切相关、与水蒸气相变成雨密切相关,那么,探索雷电就必须与相变相关相联,起码你的科研应该朝相变想一下,你的文章应该提及。有关雷电的科研竟然完全不提下雨、回避自然的提示、绕开相变。如此拙劣的摩擦生雷电‘科普’实在不敢恭维。流传百年的‘科学理论’破绽百出、逻辑稀烂。”

教授:“呃,话不能这样说,科学发展有阶段,百年前,地球人只知道摩擦能够产生电,于是就有猜想:雷电的形成是云层中的水蒸气相互摩擦所致。”

尚麦:“就算是摩擦起电,摩擦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参与摩擦物质电荷的总量不变;倘若电子发生了转移、形成高电压,这电压差只可能在云层之间,电压只能在云层间就近释放,怎么会形成劈向地面的巨雷?”

融老师:“还有一个原因是:一百年来地球人遵循‘电子云’理论,阻碍了人们对核外电子规律运动的探讨,相变成了未解之谜,对雷电的探讨也避开了相变这一关键的线索,绕开了客观实在,探讨不敢涉及核外电子的运动线路、速率,所以也不敢讨论游离电荷的加入、挤出。因而至今尚不知道雷电形成的真实原因。”

尚麦:“悲催。”

鸣萱:“水蒸气内核大、外电子少,可以携带多的电荷,那外电子少的氢气是不是也能够携带更多的电荷呢?”

“聪明。”教授给赞,“在电气实验室经常发生氢气带电。”

鸣萱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继续说:“我们化学刚刚学了甲烷、乙烷、丙烷……都是带有较多的氢,它们是不是也能够带电。”(图)

老师:“是的,甲烷是1个碳、4个氢;丙烷是2个碳6个氢,甲乙丙丁烷都能够带电,而且带电量比较大,但是它们凝结的温度各不相同。”

尚麦:“能够形成甲烷雷吗?”

老师:“天空零下四五十度的高寒气流,使大气中少量的丙烷、丁烷气骤冷、发生凝结,波吸纳在其间大量的多出电子没有了藏身之地,挤在正在凝结的气体周围,使丙烷、丁烷气部分烷气凝结,形成了一个电子包围的具有很高电压的气、液体团。比重加大,从天空落下,在房顶、地面滚动,高电压使环绕的电子振动发光,形成了在寒冷阴暗的雷雨天闪着亮光的火球,这就是神秘恐怖的地滚雷、也有叫球形雷。”

尚麦:“哦,地滚雷!丙烷、丁烷气体,严寒——就这样形成了地滚雷,来无影去无踪,网上讨论的很热闹啊。”

老师:“因为地滚雷外围绕着大量高速运转的电子,而电子的运转伴生着电磁场,在强电磁场的包裹中,地滚雷能够在屋顶或干燥的地面继续滚动。遇到较高温度,液态烷蒸发成烷气,外围的电荷又返回到气体分子周围,带着多余电荷的烷气升空;或是滚动中包围的电荷进入到大地、烷气散发到空气中,地滚雷消失得无影无故踪。

“哦,难怪球形雷很神秘。”尚麦接着问:“那冬天为什么很少打雷?”

教授:“其实知道了雷电形成原因,冬天为什么很少打雷你们自己都可以找到答案。”

鸣萱:“我想想——冬天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都凝结成水或冰,所以冷空气较为干燥,所含的水蒸气少,所携带的电荷少,所以冬天较少打雷。”

“正确。”教授赞道,“还有一个原因是,空气中的电荷在受到地球引力、地表同性电荷的斥力的同时,还受到太阳引力的叠加。所以电荷带常常聚集在地球植物生发茂盛、靠近太阳的部位,由于地球的黄赤夹角,3-9月在北半球、9-3月南半球聚集的电荷较多,所以春、夏时节是雷电多发季节。”

由于大气中水蒸汽富含着多出的电子,使每个水蒸汽分子的电荷不是平衡的,经常是带有负电荷,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水蒸汽分子伴随大气按右手定则方向(自西向东)运动,于是就形成了地球上的环流风。

鸣萱:“教授你说绿星原来也有打雷,后来怎么就消灭了呢?”

“绿星500年前确实是经常打雷,有不少人和动物被雷劈致死。”教授慢慢的说,“后来的探索研究出了雷电形成的原因、以及停留在天空的地点,用科技的办法消除了雷电。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雷电形成的原因,你们也动动脑筋,看用什么方法消除地球上的雷电。”

鸣萱、尚麦相互一望。

尚麦:“是完全要我们自己想,还是可以查资料?”

“当然可以查资料,现在是什么年代,你们可以尽可能的查找资料。我们下个星期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教授边看着飞行数据边说,“哦,花莲到了,一个太平洋西岸的美丽城市。”6号在烟雨中俯瞰了宜兰、台中、阿里山。教授:“阿里山也在下雨,我们现在过去看看。”

鸣萱:“有没有危险?”

教授:“保证安全。”

飞碟在蒙蒙细雨中降落在偏僻山谷的一片草地,大家站在飞碟下面,呼吸着清鲜的空气,观看四面葱绿苍翠的草木,远处山头不时出现闪电。回到飞碟后,教授说:“我们到雷雨云的上面去看看,或许会帮助你们找到消除雷电的办法。”

尚麦:“看雷雨云能够找到窍门?”

教授:“我慢慢上升,你们要关注飞碟外的云层及眼屏所对应的海拔高度表。”

海拔高度320米,飞碟开始上升,到了700飞碟钻进了黑黑的云层,不时的看见远处闪电,听到雷声,1060飞碟走出了黑云,天上、四周呈现白云和阳光,飞到4000与白云平齐,到了6000飞碟到了白云的上方,阳光灿烂。

尚麦:“雷雨云不高啊,高度一般不超过一千米。”

同类推荐
  • 次元动漫系统

    次元动漫系统

    一个宅男穿越在各各动漫世界里的故事……(已有:《线上游戏的老婆不可能是女生?》……)次元动漫系统①群:596562567喜欢动漫千万别错过哦。
  • 我又一掷千金了呢

    我又一掷千金了呢

    我,苏年年,生前最喜欢钱,也喜欢花钱,梦想当个咸鱼,可惜红颜薄命,英年早逝了,但万万没想到死后我美梦成真了!
  • 诸天劫掠者

    诸天劫掠者

    一个青年凭借一颗珠子,穿越各个位面,掠夺万界资源,更是不少主角的仇敌。(本书不跪舔,不喜勿入,其中情节若有不合理处,请在评论区留言)
  • 星侠之龙帝传奇

    星侠之龙帝传奇

    绝症少年怀揣武侠梦,阴差阳错进入国家秘密基地。不幸卷入人与融合改造人纷争。命运枷锁将其引入万劫不复之地。为家人?为爱人?为自己?为天下!奋起而战,至死方休。最终揭开千古之谜。
  • 神与制造者

    神与制造者

    天漏了吗?盘古号呼叫女娲号,请立即进行补天。人类科技日新月异,却因寿命上限锁死了学习的知识上限;宇宙星河浩瀚无边,却因速度上限锁死了探测的极限……生命锁、速度锁、时间锁、空间锁……它门终将被一一打开。
热门推荐
  • 弦悦而鸣

    弦悦而鸣

    人人都说钟意是个可怜没人爱的小作精但李锐却不是这样想的她有他爱就够了。
  • 16岁的小心事

    16岁的小心事

    都说遭遇变故时人会性情大变,16岁的夏雪薇正经历着一场暴风雨。随着愈演愈烈的争吵,支离破碎的家,不谙世事的她开始了名为成长的战斗。孤独,无助,被抛弃,旁人无法体会她痛楚的万分之一。直到学长的出现,陪她度过了十六岁的那场暴风雨。直到后来,涅槃重生的她也成为了旁人眼中有些灼目的存在。纠结与彷徨,苦涩与甜蜜,青春的味道因为她的经历而被放大了无数倍.....名曰成长的“战斗”正式开始!
  • 和孩子分清界限

    和孩子分清界限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为父母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和孩子分清界限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一旦您掌握了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亲子关系,您就会感受到原来爱孩子是这样轻松。
  • 洪荒时辰

    洪荒时辰

    修士是应该顺天而行还是逆天而行?身为三千混沌魔神之一掌握逆天时间法则,规则由吾来定,顺天逆天皆在吾一念之间。鸿蒙初判我先生,三千法则育魔神。纵横混沌亿万载,唯有三千道魔神。纵观盘古开天地,无穷大道胸中藏。顶上三花有神妙,胸中五气变化多。他人要问吾是谁?逍遥洪荒数青辰。
  • 重生之末世凰途

    重生之末世凰途

    人性本薄凉,这一点在末世里体现的更加的淋漓尽致在末世的世界里,实力就是唯一的准则想要生存下去,行啊,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慕子兮,不圣母,不小白心狠,手辣,这是对敌人至情,至性,这是对自己人她狂傲,护短,但不善良她冷漠,绝情,却又深情白莲花柔弱的身姿,故作坚强的眼泪,被捉奸在床的时候也有理由说,我们什么都没做,只在一个被窝里看星星,看月亮,谈人生,聊理想而已,真的什么都没做的故事将在慕子兮这里终结绿茶婊那你老公就是我老公,你男票就是我男票,我不介意你有正式的位置,我只是默默爱着他就好的篇章在慕子兮这里将是完结篇当然,这可不是我们的男主大人,我们的男主大人可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凌风,雅人深致,龙潜凤采此处省略一万字······“小白,这么好的机会,你要不要趁虚而入啊!”一袭红衣,领口微微敞开,露出精致的锁骨,妖娆又魅惑。“你敢去?”白尾那一头水蓝色头发自肩头倾泻而下,身姿慵懒的躺在躺椅上,手里把玩着一块闪闪的鳞片。“嗤,你不敢?”陌染顿时从椅子上蹦下来。挑了挑精致的眉眼,“巧了,老子也不敢,难得我们也有意见相同的时刻,走走走,出去喝一杯。”“我不懂什么是情,什么是爱,可是,这里,这颗心,三千繁华它只为你一人跳动,春风十里,不如话你,这一生,你慕子兮便是是我的劫。”——男主这就是慕子兮在迈向巅峰的路途上升级打怪,顺便收拾白莲花,打击绿茶婊,外带一群忠实小粉丝的故事,额,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男主大人。末世的来临不是结束,而是新纪元的开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生存法则且看慕子兮怎样一步步走向盛世凰途
  • 青春埋葬谁

    青春埋葬谁

    本文讲述了普通家庭的生活,一个女孩的可怜人生生涯,是真实生活演变而来,希望给已身为人父母的人看,引起我们的反思
  • 盎然心动

    盎然心动

    新转学的竹马:快看我有情书,读给你听哈!林修怡冷漠:闭嘴当过校霸的竹马:怎么办我打架被抓了,你帮我写份检讨吧。林修怡:徒手掰苹果了解一下?每日乱撩的竹马:我今天又多爱了你一点。林修怡:是的,脸皮又厚了。决心认真表白的竹马:我真的爱你,这次认真的。林修怡:从四岁说到现在,不能换词?媒灼之约,竹马傻缺。
  • 人不彪悍枉少年之杨夕和李渔

    人不彪悍枉少年之杨夕和李渔

    青梅竹马从未分开,高考后第一次分别他们是如何在此相遇的呢?(敬请期待吧)“小夕”“哎”“我喜欢你”“嗨我知道啊我也喜欢你呀李师傅”“我说的是男生对女生的那种喜欢”
  • 剑颂

    剑颂

    一本《庄子》,原本的寓言哲学之书,却成为了无上的仙道典籍?程知远来到了新的天地,犹如一梦黄粱。————东周列国记:说剑人与渔父相见于穷桑之野,渔父言誉己枪而贬剑,蔑询说剑之人,疑问天下剑术尽头何在。说剑人不答,渔父复而言之。问:“剑术之道有几重几境?”答:“无重亦无境,剑道之中,只有两剑。”问:“嘻!何解也?”答:“唯一心,一意尔。”问:“噫,先生,何以教我?”答:“一曰赤诚,二曰肝胆!”
  •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

    法学是追求正义的学科,而程序是保障公正的前提。本书从法讼理念的角度,以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诉讼法实践,对诉讼法的理念与运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反映了诉讼法学术界讨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是一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