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8600000017

第17章

文登东北八十里 【文登东北八十里元和志作八十五里】 海滨汉志云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莱子立此城有成山日祠鸡鸣岛解道虎云不夜在阳庭城东南阳庭有青城山始皇射鱼处今按青城山即之罘山也因腄名清阳城故之罘号青城山阳庭即腄城是

东平陵城

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 【史记齐世家作郯杜征南谓谭在济南平陵郯乃东海郯县从春秋则当作谭以桓公奔莒过郯郯莒相近则当作郯】 汉为东平陵县右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文帝封齐悼王子辟光为济南王都此东晋时此城北石虎一夕移于城南有狼狐千余随之迹皆成蹊赵王石虎遂起南寇之计历代皆为县宇文周始废隋乱土豪李蒲据城归唐 【隋乱土豪李蒲据城归唐元和志作李满新旧唐书俱作李义满唯寰宇记作蒲盖传写之误】 武德二年置谭州平陵县以蒲为总管贞观中州县相继俱废都督齐王佑反土人李君求 【李君求旧唐书作君球义满之子通典寰宇记作求】 房继伯等据县不从抗表以闻太宗嘉之敕曰齐州平陵百姓自隋末至今常怀忠诚不从寇乱宜加优奖以旌义烈县依旧置改名全节其后废入历城此城汉为王都唐为州治 【此城唐为州治全节非东平陵于氏以为一城误辨见郡邑】 故周二十余里雉堞高峻三齐记以为殷帝乙之都按书序自契至汤八迁自汤至盘庚五迁并无都齐者况帝乙乃武乙之子 【帝乙乃武乙之子按史记帝乙乃太丁子武乙孙】 纣之父也武乙帝乙皆居朝歌逮纣而亡岂在此地城西北有阴地数亩天色澄霁亦若云阴迫视则无记谓青州有地镜水影葢亦此类 【平陵西北十五里有废奉先县城】 【平陵西北十五里有废奉先县城按奉先无此县名历城县志以为全节之讹是也】

鲍城

济南东三十里 【济南东三十里寰宇记作三十四里】 鲍山下禹裔有鲍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以为氏鲍叔生叔牙进管仲于齐桓其后世为齐卿鲍城见三齐记山因城名遗山济南行记作山囗包山误也

台城

济南东北十三里 【济南东北十三里历城县志曰水经济水又东径华不注山又东北过台县北华不注山已去今县城十五里齐乘乃谓台城在东北十三里详求其故葢不知寰宇记所谓台城在县北一十三里乃蒙上废全节县而言也以此求之则与水经通典合矣 (通典全节县下云汉台县故城在今县北)】 汉高初封戴野为台侯又有平台城汉县也在台城北五十余里 【又有平台城汉县也在台城北五十余里按汉志济南郡无平台县刻本或以邹平县之平字属下台字而邹下误空一格故于氏分台与平台为二说见郡邑邹平县下历城县志曰寰宇记误以台为平台齐乘遂竟分为二其误不自齐乘始也】 俗曰故军城

营平城

济南东三十里 【济南东三十里寰宇记引三齐记作四十里此从述征记又按历城县志以营城为隋县非汉营平谓一统志以营平在今县城西是为近之而未详所本今考一统志所云营城在县西二十七里即营平邑者乃引寰宇记之文亦蒙上废全节县而言非今县城西也营城县隋开皇十六年置三齐记述征记二书皆前乎此而已有营城之名则其为营平之省文无疑义矣】 汉县宣帝封赵充国为营平侯隋唐皆置营城县后废入平陵余见郡邑

巨合城

济南东七十五里水经云巨合水南出鸡山北径巨合城耿弇讨张步进兵先胁巨里即此自宋为龙山镇

祝柯城

济南丰齐镇东北二里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春秋祝柯齐邑汉为祝阿县唐以县南有废禹息城改曰禹城禹城移理迁善村此即祝城也西北有野井亭 【西北有野井亭杜解左传野井亭在祝阿县东】 郡国志云即齐侯唁公于野井 【高唐城见亭馆】

阳邱城

章邱东南十里汉县文帝封齐悼王子安为阳邱侯后汉省至高齐乃以黄巾城立章邱县

寗戚城

章邱东北三十里水经注杨绪水经寗戚城亦汉孝武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陵侯之邑 【汉武封鲁恭王子恬为宁陵侯之邑恭汉书作共宁陵作宁阳】

朝阳城

章邱北二十五里汉初封华寄为朝阳侯高齐废入章邱隋复置改曰临济唐属齐州宋咸平四年复省入章邱以其地为临济镇古城在镇东 【杜预云西北有崔氏城丁公邑】

乐安城

章邱临济镇东北八十里地志以为汉千乘郡后更为乐安国乃在高苑此葢汉元帝封匡衡侯国 【此葢汉元帝封匡衡侯国按水经注临济县故狄邑也地理风俗记云乐安太守治葢西汉千乘郡治千乘故城在今高苑北东汉乐安国治临济则寰宇记云故乐安城在临济县东北八十里是也唐宋济南郡之临济在章邱北为汉东朝阳县地而临济故城在其东境故隋改朝阳为临济取汉旧名也于氏不知乐安城即故临济而猥以匡衡所封当之衡所封为临淮僮县之乐安乡与千乘济南何涉乎】 耳

亭山城

章邱西南六十里 【章邱西南六十里济南府志作四十里】 宋元嘉中于此置济南县属顿邱 【宋元嘉中于此置济南县属顿邱按宋书州郡志无济南县元和志云宋于此置卫国县属顿邱郡开皇六年改为亭山县隋书地理志云亭山旧曰卫国葢顿邱卫国皆侨立郡县后人不察遂讹其名矣 【济南府志亦云宋置济南县】 】 隋开皇初改曰亭山唐元和中省入章邱

菅城

章邱临济镇北记引晋太康志以管叔之后封于此齐灭管故其子孙仕齐愚按书称致辟管叔古史谓管叔鲜罪大无后管夷吾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显岂管叔之后邪郑州管城乃管叔所封鲁有管邑大夫采地惟齐无管城此即汉之菅城而传写致误

邹平故城

邹平西南二十里俗曰赵台城唐武德初置县于此后移理今县城遂废

隋济南城

邹平东北十五里隋开皇中于此置济南县大业初废入长山

梁邹城

邹平东南三十五里汉梁邹县 【邹平东南三十五里汉梁邹县此据寰宇记按元和志景龙元年于汉梁邹城置济阳县而宋史地理志云景德元年移邹平治济阳废县故胡朏明禹贡锥指谓今之邹平县治即汉梁邹故城唐置济阳县者也寰宇记作于太平兴国中邹平县尚沿唐旧治今县之西北为齐东县界则谓梁邹城在东南三十五里者据唐县而言耳宋景德后徙邹平治唐济阳废县金元以来皆因之齐乘于郡邑当云今邹平县治即汉梁邹故城乃误于古迹别存梁邹城以唐县相距里数移指今治疏矣前邹平故城下言在今县西南二十里为唐武德初置者亦同此失济阳在济水北与水经过梁邹北不合葢川渎流移耳】 高齐天保闲自长山界内济南故城移平原县于此城隋开皇初自此移县入邹平

丰齐城

济南丰齐镇南汉茌县唐天宝元年改为丰齐元和十五年废入长清地产半夏极佳

济北城

长清县西三十里 【长清县西三十里此隋志济北县城卢县城乃为济北郡治城上当加县字以别于郡国】

卢城

长清县南五十里隐三年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杜注云卢盟在春秋前莫知年代卢即齐地济北卢县故城是也

旧州城

北旧州城棣州南四十里唐棣州理此城五代梁刺史华温琪以河水为害又南徙十余里土人谓之南旧州城至宋大中祥符四年清河水复犯此城乃移州北置今理

富平城

阳信东南十余里张安世子延寿徙封之邑亦名邵城西晋末邵续与段匹磾弟文鸯合兵攻石勒屯此城元帝以续为平原守后为石季龙所破

阳信古城

本县西南七里俗呼城子务

马岭城

阳信东十里后魏移厌次理此

大营城

滨州西二十五里金人屯兵所筑故丁河口金号铁门关

榷盐务

州北门外五代之际所置遗迹尚存

鬲城

德州西北 【德州西北按元德州即今陵县鬲城德平志云在县东则西南距陵县八十里也】 古有鬲国汉县

鄃城 【音输】

平原西南三十里汉县属清河后汉封马武为鄃侯即今夏津县

重平城

德平西北三十里汉渤海重平县后魏大明闲亦置高齐废入平昌

绎幕城

平原西北二十里汉县属清河高齐省入平原

般城 【寰宇记在德平县东北二十五里济南府志云三十里】

钩般河得名郭璞曰水曲如钩流盘桓也汉县高齐废后为水毁

厌次古城

德州东北二十里本汉富平县明帝更名厌次 【德州东北二十里本汉富平县明帝更名厌次按水经注叙商河所径自平原安德下历平昌般县乐陵朸县马岭城始径富平县故城北引应劭曰明帝更名厌次又云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高帝六年封元顷为侯国徐广曰汉书作爰类是知厌次旧名非始明帝葢复故耳据此则富平县在马岭城东即厌次故城不容于安德(今陵县)东北别有厌次而齐乘云云葢因寰宇记安德县东四十里有东方朔祠以朔为厌次人故有此附会济南府志遂以在陵县神头镇者为西汉之厌次明帝更富平为厌次县者乃东汉之厌次其意似谓西汉富平县非即厌次不知水经注云富平县西有东方朔冢冢侧有祠是则厌次富平名有更易地无迁改陵县故安德曾为平原郡治以曼倩平原人故郡治亦有祠庙何预厌次之城乎】 元魏时县东徙马岭此其古城

韩信营

平原县相传信渡平原袭齐营于此

亭馆上

益都宣圣庙

府城西北隅有摹峄山秦碑极精制旁刻云峄山秦刻磨灭久矣宋初惟江南徐铉有摹本赞皇李建中传写得之遗余曾祖金紫公传子孙四世踰百年靖康建炎兵火相寻旧藏文籍散落殆尽独此刻仅存命善工勒于青社郡舍阜昌甲寅河南李仲坦志下刻云盗发文箧褫去皇帝立国惟初六字不复敢补上下刻志五节不能备载石虽舋校邹峄摹本有闲矣有崇宁经史阁碑 【州县庙学不烦载有古金石则书】

龙兴寺

府城西北隅修身仿宋碑云寺即田文宅葢本唐封演见闻记云青州南城佛寺旧传孟尝君宅 【唐封演见闻记云青州南城佛寺旧传孟尝君宅见闻记当作闻见记南城封氏本书作城南】 有二大镬造食供客大者容四十石小者容三十石李伾毁为兵器详考图志实非孟尝君宅乃南史刘善明宅耳碑阴金人刻曰宋元嘉二年但呼佛堂北齐武平四年赐额南阳寺隋开皇元年改曰长乐又曰道藏则天天授二年改名大云元宗开元十八年始号龙兴今寺内有饭客鼓架寺东淘米涧南史刘善明仕宋为北海太守元嘉中青州饥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自作饘粥开仓赈救乡里皆获全济百姓呼其家为续命田图志相传刘善明宅饭客鼓淘米涧皆当时事岂善明亦尝事佛故在宋止呼佛堂后因舍以为寺且青州城晋羊穆之始筑战国时未有此城田文何故宅于旷野葢后人止慕其名谓能饭客者必斯人而隐没善明之高义不得不辨寺有北齐八分碑制刻精妙碑阴大刻四字曰龙兴之寺葢唐人续刻者 【寺有北齐八分碑碑阴大刻四字曰龙兴之寺葢唐人续刻者按此四字本李北海书龙兴寺额金皇统中摹刻于娄定远像碑之阴左方有济南孙悫题跋于氏偶未见耳】 寺后天宫院古老柏院也有石刻布衣张在诗 【石刻布衣张在诗按归潜志孙铎再授户部尚书于听事壁闲书唐人诗云云即此诗也唯次句又字作未而误以宋为唐金史则云对贺客诵古人诗葢知其非唐人而不能的指其为宋也第三句君家金史作庭前(渑水燕谈录载此诗次句自年少寻芳日几回教授毕仲愈作毕仲甫)】 云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去又回惟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旁刻云青州教授毕仲愈元丰六年至洛谒太尉文公公曰昔范讽补之好论诗尝曰青州富庶地宜牡丹春时游乐之盛不减洛阳古今人作诗者甚多而布衣张在一绝最为可爱补之为余诵之诚有意思皇佑中余为青守大书于西庑之壁今三十年矣子归试往观之仲愈还至老柏院其壁已坏因题于天宫院之石柱俾匠者刻之张生之诗既为四方所传而诗之所自不可不知也故具书公语而刻于左

城隍庙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游太虚

    神游太虚

    落榜出家门,仙洞欲断魂。无极亲传功,飘渺见奇闻。星际穿梭,拯救地球,最终“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一次意外,魂落异界,修为全无。从头修真,立教建国,邪神、魔族、精灵、法师、武士、兽人、矮人、魔兽。尽显其能,冲击你的神经。
  • 罗喉神话

    罗喉神话

    罗成一不小心就穿越了,在这个以武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不是天生主角的他,如何逆天改命?创造奇迹,成就神话!志在四海八荒,刀镇九州豪强!纵观古今未来,是问谁堪一战!
  • 大国亮剑转

    大国亮剑转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里面有这样一段: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的汉武、唐宗、成吉思汗都是中国古代强盛王朝中的佼佼者。历史的车轮已经从他们的时代走到今天,回过头去观察,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
  • 寻找丢失的钥匙

    寻找丢失的钥匙

    《寻找丢失的钥匙》讲述了文希曼一家四口在一次化装晚宴后被一个女巫诅咒,变成了四种怪物的故事。为解除魔咒,四只怪物在寻找女巫的途中,彼此争执、猜忌、背叛,矛盾不断,还要面对吸血鬼的诱惑、木乃伊的绑架以及女巫的欺骗,但他们斗智斗勇、共同成长,最终战胜磨难,收获了完美的结局。
  • 何处无月明

    何处无月明

    秦朝乱世,秦在统一六国之后,始皇帝嬴政派出阴阳家各大高手与流沙卫庄对诸子百家进行围剿。此时有关秦始皇宠姬、扶苏生母碧洗夫人的前尘往事被拉出,而燕丹秘密保护起来的女儿、燕国帝姬燕倾泠竟被封在玄玑冰棺之中,一时间,天下风起云涌。主要是围绕秦朝时扶苏与胡亥,阴阳家的故事展开,体系比较庞大,不喜者勿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驭灵传奇:金牌元素师

    驭灵传奇:金牌元素师

    黑暗中佣兵之王重生于异世没落的家族。废物?丑八怪?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形容她秦落妖!强大魔兽手到擒来,极品丹药随手可炼,倾城容颜祸国殃民,出尘气质拜倒数人,这才是她秦落妖的本性。“小妖,本岛主献身于你,给你本岛主笑一个可好?”邪魅男子笑意吟吟眼带桃花看着身侧女子。女子不理睬,侧过身去。男子见此,从背后将女子扑倒在榻。“本岛主给你笑一个,你献身于本岛主也真是极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大佬特别难哄

    我家大佬特别难哄

    【扒马,爽文,打脸】人人皆知,林爷有个心头好。很不巧,那个心头好正是大家熟悉的女魔头,更不巧的是,林爷还护短的厉害。某日,“林爷,夫人她把某豪门小少爷揍进了医院。”某爷蹙眉,“夫人的手怎么样?”“无事。”“哦,那就再去给我把那小子再揍一顿。”某日,“林爷,夫人她今天和别人说要卖您公司。”某爷声音淡淡,“她开心就好,卖吧。”……“林爷,夫人她离家出走了。”“给我收拾行李,离家出走。”……
  • 诸神之影

    诸神之影

    诸神禁地开启在即,各方势力风起云涌!传承功法?绝世丹药?到底诸神殿中紧锁着什么样的秘密?神秘的古族!守护的神兽!为何诸神在上古战场中全部殒落?一个小女孩,走过重重禁制,拥有系统灵根的她,能否打开神殿的大门!
  • 我的武帝老婆

    我的武帝老婆

    新书《异界之主之天尊降世》大家多多收藏谢谢!男主从小是个废柴,被欺负了十五年,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得到一枚外来星球玉佩,从此正式强大起来,后来小玉离开了他,男主路只能靠自己,那些追杀人一个都跑不了。“叮:恭喜宿主获得大帝血脉!”“叮:恭喜获得召唤兽吕布,赵云,白起,许褚,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