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19300000037

第37章

天台沙门湛然略

问疾品之二

且置下四正明问疾。上来言谈是宾主相见之仪。非其正意。神解既齐辨无穷尽妨宣佛旨。故言且置是事。文为二。一前宣佛旨二文殊自述。本衔佛命师旨尊重故须前宣。次须问托疾之深致。核发大士阐扬利物。故自述己情。若但宣佛旨声闻菩萨不应各辞。但对胜人慰问疾义。往复事难余人不堪。意在于此故文殊次述己情。宣旨为二一正宣旨二总述佛意。初文三句为三。初句云是疾宁可忍不。净名法身本自无疾无忍不忍。既为众生还约众生论忍不忍。但佛处世迹同世间故有劳问。如毗尼中佛亦慰问诸比丘。道路疲不乞食易得不。又如大品诸佛自相慰问少病少恼等。智论释之皆有深致。今佛问净名云宁可忍不者。净名为众生故疾。众生不同疾有可忍不可忍。如人虽病而犹行涉是为可忍。或有疾苦起止不能是不可忍。今亦约四土。一约同居秽净。秽土疾者则有六道。十恶四重等业是三恶因疾。三途苦果是果疾。此之重疾是不可忍相。若十善是修罗人天因疾。八苦五衰等是果疾。此苦小轻是可忍相。复次同居秽土果疾是一而因疾。九种不同谓六道三乘。若有六道因疾无三乘根性。是不可忍相。若有三乘根性即是可忍。复次凡夫修三乘行根有利钝遮有轻重。根利遮轻疾则可忍。根钝遮重则不可忍。复次三乘进行断结。断结者轻是则可忍。未断者重则不可忍。净名权疾皆悉同之。次同居净土除四恶趣。但约人天三乘类前。二约有余土无分段之苦通皆可忍。但粗细相形二乘通教菩萨生彼土者钝是不可忍。别圆菩萨生彼土者利是可忍。权同亦尔。三约果报土者彼诸菩萨皆是法身无三乘异。虽有无明自体因果之疾皆悉可忍。权同亦然。若地位相形非为不得。但不如前有余横有其相。四常寂光既是极地。众恶永尽众善普会。无疾无恼无实权之疾忍不忍别。佛止一句慰问净名。广博深远无所不该。问上言寂光有疾。今何以言无。答不定但随圣教。教有即有教无即无。今据极地无实疾也

疗治有损次宣第二句。疗治有损者世间有疾必须医疗。既为众生苦。治众生是治净名。但众生疾有三不同。谓见思无知无明。此之三疾即界内外一切因果诸疾之本。用三观治之则三疾俱灭。具在玄义三观中明。至释下文自可见也。亦约四土。一同居者一从假入空正治同居见思之疾。二从空入假正治有余恒沙。傍治同居无知。三中道正观正治有余果报无明。利根菩萨傍治同居见思无知。亦傍治有余无知。寂光无疾可治今明治同居土。大论作四种料简。一根钝遮重即是钝根凡夫。烦恼垢重不可治也。二钝根遮轻如周利槃特一夏止诵一偈而能发真成大罗汉。三根利遮重如鸯掘魔罗。日杀九百九十九人。但其根利遮不能障见佛即悟。四根利遮轻如舍利弗。闻阿说示说三谛一偈即得初果。净名同此等疾难损易损。如四句中槃特鸯掘身子等皆是疗治有损。若就有余无永不损。若三乘相形亦作三种分别有损。权疾亦然。若入果报******界此是利根但有一无明遮。约位传论轻重无别横遮止有一损。若约初心宿业或作二句分别无钝根也。权疾亦然。常寂光土极地寂然无此分别故佛问云疗治有损

不至增乎次宣第三句。此问意者如世人疾具有四种。一有从初服药但增而不损终无瘥理。是名增增。二或虽困笃方治即愈。是名增损。三或有服药初虽暂损而后更增。是名损增。四从初渐损乃至平复。是为损损。净名应生同居说十二部经治众生疾亦四根缘。一增增者即底下凡夫。若为说法更起诽谤阐提之罪。如善星调达等也。二增损者如尸利鞠多鸯掘等也。三损增者如大论明。四禅比丘谓是四果。临终见生处谤无涅槃即堕地狱。又毗昙成实明退法人皆是其相。四损损者即身子等诸得道人。净名同居权疾亦尔。二约有余但有三种无增增也。已得位不退不生三界。而三乘生彼有利有钝。约行退念退亦得有三。权疾亦然。若果报土皆念不退。心心寂灭自然流入皆是损损。或约入出观义立三句。权疾亦然。寂光极地湛然无疾。净名权同前三土疾。治其实疾有损不增。净名亦尔。故慰问言不至增乎

世尊殷勤致问无量。二明文殊总宣佛意慰问。言致问无量者十方法界三土实疾既其无量。净名悲念则权疾无量故使如来致问无量。止述三句者此表问端。或有多句。译者简略或经家不出。例如五百八千皆有称述略而不传。或是但总宣无量。足表佛意故不多述

居士下二文殊自述己情。问疾奉旨事难意在于此。文为二。一问果中权疾二问因中实疾。由问权故净名答出不思议品。由问实故净名答出观众生等四品。至文可见。就问果中权疾文为三。一从居士此疾何所因起下是问果疾因起。大士果地法身清净永无患累。而今现疾何所因起。二从此室何以空无侍者下。是问大士法身依报眷属。今何所在而但见空室。三从是疾为何等相下即问应身同疾以何为相。为同法身为同凡夫故问相貌。初文为二。一文殊问二净名答。初问为三。一问疾生因起。二问疾生久近。三问灭疾之法。初问疾因起者若果地法身何疾何恼。今忽言有疾因何而起。次问其生久如者。法身无疾既有权疾有来几时。次问当云何灭者。若为众生今十方国土众生无尽。权则不可灭此。疾当何得灭。文殊三问大意在此

维摩下二净名答为二。一先答第二第三问。次答第一问。所以问答有前后者各有其意。文殊问意欲令众生知从本起迹。净名答意欲令众生寻迹入本。亦为显生灭相成之义。初答文为三。一正叠答两问二释三譬显。初文二。一答第二问疾生。次答第三问疾灭。今先答第二问疾生久近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者。疾之久近皆由众生十二因缘生。净名权疾同其久近。所以知约因缘答者。涅槃云生死本际凡有二种。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有生老病死。无明是过去痴爱。是现在痴。二世相避故立两名。无明润行使有现在识等五果。现在爱取润有则有未来生死。故有十二因缘轮转。三界二十五有经生历死则有因疾果疾。净名为众生有痴爱生法身大悲即权疾生。众生痴爱生来非近。权疾亦尔。答疾久近正意在此。复次净名为众生疾何但同居。有为痴爱疾生权病则生。有余无为亦尔。何者同居痴爱尽有余痴爱则生。以迷中道染涅槃故是痴爱生。是二中间则有十二因缘因疾果疾。但是变易因缘与分段异。分段升沉往返六趣。变易不尔。但约因爱生死。爱灭即生于上地终不更退生于下地。何者三界结尽不生分段。亦不退细受粗。类如那含于欲身修得初禅初禅死即生二禅。终不生欲界更退初禅。界内圣人尚尔。何况界外而更生分段及受粗变易。若变易众生有此痴爱净名大悲即痴爱疾生。是答疾生之久近也。若果报土无明未尽是痴染依正是爱。是二中间有自体生死十二因缘因果疾生。故胜鬘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若有余痴爱疾灭即果报痴爱疾生。净名法身大悲即同其生。此亦答疾生之久近也。寂光极地无实痴爱疾。故无权疾生之久近。问若约众生明净名疾生久近者。痴爱无始非久非近。何得以此答文殊问。答众生痴爱无始非久非近。净名无缘大悲亦尔。论久近者约事有也。何者果地大悲穷源无疾。随众生疾同体。大悲因是而生名生久近。文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始无明起恒沙无知界外四倒界内四倒。净名穷缘起之源亦尔。若依理者果报疾生为久。有余同居疾生渐近。依事则同居为久。有余果报渐近。如断同居痴爱方有有余痴爱生也

若一切众生至我病灭次答第三问疾灭。若用四教三观断三土众生痴爱。实疾灭则净名权疾亦灭。故言则我病灭。何者若同居土起因果疾。净名同彼为说四教令修三观。若彼众生疾灭净名权疾随彼而灭。若有余土众生有因果疾。净名权疾为说别圆令修假中。若彼众生疾灭净名权疾随彼而灭。若果报土众生有因果疾。即净名权疾但为说圆令修中观。若彼众生分分四十一品灭净名亦然。寂光极地智断圆极则无灭也。略答第三问竟。若诸师不许约界外二土明权实者。彼之二土应无无明。若彼有实净名何得无权。问三土众生痴爱无尽净名权疾何当尽也。答通论权疾众生不尽疾亦不尽。今且据一期有缘三土所化。有化缘疾灭权疾亦灭

所以至无复病二释前两答有二意。前言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即有三种疾生。此释答有权疾生之久近。次言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即是释后答权疾得灭之由

譬如下三譬显文为二。一开譬二合譬。开为二。一开有病譬二开病愈譬。初以父母为譬者。菩萨从二智生大悲住一子地。即是众生之父母。一切众生同有性理故云唯有一子。若三土众生有痴爱实疾。法身二智大悲即应生三土。故有权疾。二开病愈可解

菩萨至亦愈次合譬文亦二。前合有权疾譬。次合权疾愈譬如文

又言至悲起二却答第一问。上已辨权疾之生灭。今次答起权疾之因由由于大悲。即不可思议解脱无缘慈悲善根力故能现身有疾利益三土。此无心于物。大经云。即于五指出五师子。如来实不作念而象见师子。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今净名大悲熏心现三土疾亦复如是。众生缘法缘即不能尔。今净名无缘大悲故能三土现身有疾说四教三观。如置毒于乳乃至醍醐亦能杀人。菩萨大悲亦复如是。随所现身同事利益功不唐捐。故大经云慈即如来慈即解脱。此之慈悲即具一切佛法。如磁石吸铁。悲亦慈问为。石异于吸吸异于石。答若石异于吸石则无吸。若吸异于石吸在石外。今不尔不一不异即是石吸。无缘慈悲即是法身法身即是无缘大悲。寂然清净无念而吸。如镜本无像随众缘对镜则现像。众生本性清净无有痴爱。菩萨法身本来无疾。以三土众生痴爱疾起菩萨大悲即有三土权疾。故去从痴有爱则我病生

文殊下二问室空无侍者文为二。一问二答一问者文殊入见室空。即知有表时众未悟。欲显佛国之义故次问也。此是问依报之国为正报所栖。为令时众知大士法身所栖究竟净土。无有依报眷属。若应于物则有依报眷属。故次问此室何以空无侍者。此问正起发佛国扶成上来佛国品也

维摩下二净名答文为二一前答室空次答无侍者就答室空有七番往复。初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者。大士善巧多端表发非一。从来此室位置安施侍人陪列此为表欲说方便诸教缘集未除未得显于清净土也。今欲显真净土无有分段变易依正患累。引入毕竟本性空理常寂本国。故屏诸所有表舍方便明有之教。今欲阐扬毕竟净土真空寂光。故答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空何但表性净常寂空无所有。一切诸国悉亦是空。若诸土不空寂光不遍。既遍一切则三土皆空。问别有寂光土耶。答不然。只分段变易即常寂光。如螺髻所见即秽是净。更不别求。故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饭色有异。言诸天者表三土也。皆有依正。正报即身依即住处所有净妙五欲等也。言皆空者表常寂光。无此依报封强之别。亦无正报种类之殊。同入究竟真空之理。如此室空无物无侍。从来对诸方便宾客须安众具。今宾皆成毕竟空机。假令未入必入。不久已得香饭如闻毒鼓。至闻法华一切皆入是故空室正表于此

又问至以空空次问答。问以何为空者分段变易皆有依正。云何令其同归一空。又声闻经明空三昧。衍十八空有空空。未知以何空故空

答曰以空空者若约境智通明法空。如大经明。空空故空。亦以菩萨修空故空。如盐性碱令异物碱。故言以空空。今言若迷教意只逐其语。云空空者空则无穷不免戏论。藏通所明只是界内空空。今中道正观能空生死亦空涅槃。故言空空。若空生死即同居空。若空涅槃即变易空。故言以空空。何者界内块然犹尚是空。况界外果报细妙而非空也。以此而推空室表于诸佛国空。正表诸土是寂光也

又问至故空第三番问答。所以更进问空何用空者。若法本来自空何待修故空。若以修空故空则本性不空。又若观分段从假入空空即真谛。何须更空。若须更空当知是有故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若就本性空理是一。但禀方便二乘菩萨分别取空未会真空。若舍智障分别二谛即会中道真空之理。故云以无分别空故空。复次若分别俗有实空破俗入真。则生死涅槃是二名为分别。止得但空不得不可得空。若体非俗非真则无生死涅槃之异。岂有智障之可舍也。无生死即是但空。无涅槃即是不可得空。是名以空故空。若会无分别空则无界内外之可分别。即常寂光真极净土

又问至亦空第四番问答。文殊问意此是密难。若分别非空无分别是空者。何得言空。若言是空岂非分别。若以二乘方便菩萨分别取空皆非空者。今何得舍分别空而取无分别空。若有取舍无分别还成分别。既成分别则非空也。若是空者不应分别。故问言空可分别耶。净名答言分别亦空。此之空理本性自空妄生分别。只此分别未曾是有。虽复种种忆想分别。分别即空。何者若性自空。修空见空。若所观分别之境即空。无分别者能观亦然。若能观分别之智不即是空无分别者。所观可然。以所观分别之境空即是无分别故。今能观亦然。诸方便教事理不融。分别可障无分别理。圆教不尔一切分别即无分别。无分别即分别。分别即空。所以上文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虽复分别未尝离空。故言分别亦空。复次三土皆是分别妄想故有。若皆即是中道法性一如无二。此分别即空即无分别之寂光也

同类推荐
  • 黄帝阴符经解

    黄帝阴符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镜录

    水镜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安本纪

    圣安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洞灵真经注

    洞灵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ichael

    Micha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途飘渺之仙缘

    仙途飘渺之仙缘

    盛夏是个顶尖级的特工,但做任务的时候走了神,把自己炸死了!再次睁眼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到了一个修仙世界,这里强者为尊,废柴只有被欺辱的份。盛夏无语望天:重生成废柴肿么破。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我是人鱼公主

    末世之我是人鱼公主

    作为一只人鱼公主,想要在动乱的末日存活下来,该是如何?作为神族后裔,虚空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前世莫名其妙的死亡,背后的推手是谁?那些竭力隐藏的真相,究竟有什么苦衷。远古生物科技到底给现代带来了怎样的冲击?导致尸横遍野,人类几近灭亡。一个文明的覆灭,是不是必然有另外文明的诞生。(暗测测的重新填坑~说好了不弃坑是不?)
  •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每一步的路都是艰辛的,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步一步得走下去,雨后天晴,便是晴天。
  •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捉妖狂人

    极品捉妖狂人

    半年前,许尤被老道士带去斩妖除魔,半年后,许尤携带着一道失传已久的秘术“七杀决”回到了齐江市,但这道失传许久的秘术,却给许尤带来了步步杀机……七杀决:破邪令、诛杀令、神火令、风雷令、地煞令、杀神令、七杀令……PS:书友群已建立:718350048,前二十名加入的读者,封上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