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19300000015

第15章

布施下二明六度即净土因。前三种心是就解明。今约行辨。犹如目足岂得相离。若无三心行不真实。亦非高广故以三心入一切行也。布施有五世间事施及四菩萨施。世间施者即六道施。若造恶破戒邪心。及坏三宝施者。亦如调达化阿阇世施诸比丘。或为谋逆财宝赏施。如是等施死入地狱。檀名地狱檀。若造恶破戒多嗔行施后堕于龙。七宝宫殿依报似天。正报同蛇。或破戒憍慢恐怖得财以用布施后受金翅鸟身。如是等施并畜生檀。行十不善破戒谄毒非法财施受夜叉报。或破戒谄诳耽嗜酒肉多怀嗔忿非法财施堕摩睺罗伽。如是等施名鬼神檀。若少持戒嫉妒怀忿。多修福德堕阿修罗。依报势力与天拒抗。但感正报多诸恐怖。如是乃至乾闼婆紧那罗等皆是谄佞好着音乐。而行施者皆鬼道摄。若持五戒十善自荣而施。若轻心局心限碍心施。是毗舍首陀檀。若持戒心殷重心如法财施是居士檀。若持戒乐道恭敬博学布施是婆罗门檀。若持戒恭敬慈心大施能自舍财。亦教他修福是刹利檀。如是等施皆人檀也。若胜品十善持戒精细恭敬听法。慈善孝顺华香续明。所重之物如法净施皆是天檀。如律藏明。有一小儿佣力得财供设众僧愿生忉利。佛记得生。若持戒转细乃至修禅厌离心施得生色界。名修天檀。上来皆是世间事施果报不同。若三藏二乘檀者观谛缘无常用择觉舍觉二分。舍身命财得二乘道。若菩萨檀者舍身命财观察无常。大悲誓愿如尸毗王以身代鸽。是名舍身檀满。舍命者如大论明。释迦调达因地各为鹿王。释迦鹿王代彼而死送身往赴终无悔心。财施者如须太拏太子以好惠施。乃至二子施婆罗门具如彼经。是名三藏菩萨檀满。通教檀者体三事空皆如幻化。起大慈悲愍众生故舍身命财。别教檀者虽三事即空而不住空。入假化物行种种施。舍身命财如华严说十种布施地持九种之施。圆教檀者胜鬘云。舍身者生死后际等离老病死得不坏常住。命财亦尔。又华严明如来檀。大经明檀波罗蜜即是佛性。大品云一切法趣檀。此经云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自行化他赞叹随喜。权实施者后成佛时五种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分别四教所断缘集有为无为尽未尽等四教根缘。来生四土类前直心

持戒至其国亦五。一事相持戒是凡夫也。四种持戒即是四教所明。四种正语及业命等皆名持戒。具释事繁。言满愿众生来生其国者。齐教明满愿。以尸罗净故诸善得生。所求皆果故云满愿。余类直心

忍辱至其国亦五。一世间事忍如凡夫。余四忍还约四教而辨。例前可知。后成佛时皆来生其国。如轮王帝释上界诸天界。有三十二相。声闻缘觉亦有相者。四教四种相业不同。并忍为本。四种修相前叹德中明舍饰好。已略辨竟余类直心

精进至其国有师云。精进无别体但约众行。或言自有别体。亦五。一事精进即凡夫也。余四种道品各八精进。谓四正勤进根力进觉道是为八。后成佛时五种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余类直心

禅定至其国亦五。一世间禅定如凡夫得四禅四空。后四约四教四种道品中各有八定。谓四如意定根力定觉道。乃至背舍九次第等皆是禅定。后成佛时四教五种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余类直心

智慧至其国亦五。世智是凡夫智也。余四智慧即四教。明四种道品中各八智慧。谓四念处慧根力择觉正见。后成佛时五种正定众生来生其国。上来诸句权实及以诸义并类直心。问凡夫等智何得入正定聚。答凡夫世间正见亦入出世正定聚。亦得合说也

四无量心下三约化他修净土因。此是一往耳。何者菩萨从初发心常兴大悲俱生。岂行六度而无化他。四无量心亦五种。一事四无量心。是凡夫修得生色界而为梵王。四教各有四无量心。三藏生灭法缘四无量心。通教无生法缘。别教界外藏识。恒沙佛法法缘。圆教中道佛性无缘之法缘。如礠石吸铁即无作也。后成佛时五种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权实及诸义并类直心

四摄至其国。此四摄法。至于回向并非凡小所行。但有四教菩萨明四摄权实不同。后成佛时四种解脱众生来生其国。菩萨四摄摄取众生为令入第一义。是以所摄众生皆有解脱之因。来生四土。及以诸义并类直心

方便至其国四教各有三种方便。一自行。二化他。三自行化他。复次各有三种方便。一破法。二立法。三教化。后成佛时四种一切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权实诸义并类直心

三十七品至其国。此法二乘有分具如玄义。四教所明三十七品不同。后成佛时如是众生皆来生其国。权实等义并类直心

回向心至国土如大论云。回向如声入角。四教菩萨回向不同。后成佛时四种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回己功德与众生共。善无不满故。今来生之者功德具足也。亦应云欲修回向众生来生其国。恐文略耳。权实等义并类直心

说除至八难。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此有二种。一界内为前两教之难。二界外即后两教之难。菩萨约四教说除两种八难。至善吉章更当分别。菩萨自除教他赞叹随喜。后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约四土料简有难无难。义相繁多难可具辨。余如直心

自守至之名约四教亦有四种。自守不讥应作四句。一不自守而讥他。二自守不讥他。三自守而讥他四不自守不讥他。大经云假使三子由杖而死。余有一子要当苦治。何容全不讥他。但内无恶心必于他有益。非都不讥也。但见四讥不谬故也。权实及诸义类于直心

十善至其国十善有二种。一止二行。此是止十善也。亦有五种。一事十善即凡夫所行。后四约于四教菩萨自行教他。赞叹随喜。后成佛时五种十善来生其国。命不中夭是不杀大富是不盗。梵行是不淫。所言诚谛是不妄语。常以软语是不恶口。眷属不离善和诤讼是不两舌。言必饶益是不绮语。不嫉是无贪。嫉是嗔恚之垢。今约贪者由贪故则有嫉也。不恚是不嗔正见是不痴。权实及诸义并类直心

如是宝积下二竖明修净土行。有十三番相资成净土因也。上从直心横约十七行。今还从直心竖明从浅至深。将竖约横无有一法而不竖修。将横约竖亦如是。具说如前。一一诸行至金刚心。心净则佛土净也。此为三。一约教二观心三帖文。一约教者。三藏不明净佛国土。何者声闻经中无十方佛岂论诸国修净土行。若言有者成身子疑。既无此教则无行无人何须论也。通别两教须泛论之。今为三意。一约通十地直心对见地。前未发真名为邪曲。登地见理离诸曲见故名直心。因此直心进入二地。二地能遍行此十七句故名发行。由发行入三地。三地解行俱进故名深心。以深心故得入四地。四地能事理俱行。则自调调他名为调伏。以调伏故得入五地。五地既事理调伏能如说行。得入六地。六地能于一切善法。回向佛果。用施众生。以回向故即入七地。七地即有方便能修自行化他得入八地。八地能道观双流亦能处处教化调伏众生。众生既调佛土即净佛土既净得入九地。九地能说法净说法净即智慧净。九地具四十辨才名智慧地。因智慧净得入十地。十地即心净故一切功德净。始自直心讫于结句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心净则佛土净。借此十地对成通教竖明相资净土行也。二约别教对十地者。仍有两意。一从初地能见佛性。即破无明离二边曲名为真心。从二地至十地类通可知。但见偏圆以为异耳。次依仁王十四般若。以消相资竖义。彼经取三十心共来对三般若。若尔直心即对十住。何者入理般若名为住。虽未见圆生相似解名为直心。发行对十行。十行正是修行之义。深心对十回向能回事入理令解行俱深。调伏对初地初地发真。道观双流得名调伏。从二地乃至十地次第对句。等觉对后句心净则佛土净也。故含地前后取等觉。依十四般若竖对诸句。其数整足。虽语有不称诸地名者。若欲解释无往不通。三约圆教者依前历别。义犹有余何容初地止是调伏无余功德。若具足有则不但受调伏一名。若是分有何得调伏独当其称。当知犹是未圆之教。今以十句皆对圆位以辨竖深。用明横广则皆在初住已自具足。何以故。铜轮见理已破无明岂非直心。具足万行岂非发行。念念流入岂非深心。五住圆除岂非调伏。解行相扶岂非如说行。万行流入岂非回向。权实具足岂非方便。得普现色身岂非成就众生。若染净土成道。四教众生来生其国。岂非净佛国土。一音演说四辨赴机。岂非说法之净。寂照之智不谋而说岂非智慧净。实相真心犹如虚空岂非心净。一心万行具足福慧非功德净。正报既净依报亦尔。同于诸佛见法性理。居因陀罗网分入寂光岂非佛土净也。当知初住心中竖深穷于心源。此十四句及无量句磬无不尽。故初阿字门具四十一字。四十一字亦具初门。当知竖论则穷彻后际。横说并备众门。发心正行。傍化二土成就众生悉备初心中也。故大品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华严云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初位既横竖诸句净佛国土。余位亦然。如前引大经十五日月喻也。次约观心。竖释十三番相资修净土因者。一心三观观于法性即是直心。此一念心具前十七之行。即是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事理相资即能进入甚深法界。以深心故事理不善意得调伏。以意调故有所说法。能如说行。回己所行遍施一切。既能回施即令众生断恶修善。以修善故即净佛土。佛土净故即境界净。境界净故即说法净。说法净故内心智慧转得明净。智慧净故则一切功德皆悉清净。此等皆是。观心清净则佛土净也。故云欲净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则竖修一十三句。宛然具在观心之内名观行即也。故法华云。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三菩提坐道树下。若功行纯熟诸佛冥加即入相似从相似。进入铜轮分证真实。即于二土自行化他与物结缘。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为说渐顿不定秘密法门。教化调伏入慧起根而取佛土。若不如此初住何缘八相成道。一往虽云观心实是真净佛土义也。此是了义。若离此者多是执文随语生见。复次非别无以表竖非圆无以表横。譬如非日无以成月非月无以数日。日月相须能成一岁乃至成多。今横竖相须高广义显。非竖非横而竖而横。如世伊字首罗三目。当知净土之义依三德秘密藏而有。若三身三德此就正报。三土四土即就依报。依正相成其义可解

三帖文释者。随其直心则能发行者。直心即是圆教观中修无作八直。得此直心能具万行。故名发行。亦云得此直心即能行前十七横法。随其发行则得深心。直心是解发行是行。解导于行行资于解。解行相成如目足备到清凉池名深广心也

随其深心则意调伏者。解行既深即能调于事理诸惑。理惑者迷于中道之无明也。事惑者迷于二谛三界惑也。若初发心即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即能调伏事理之惑。仁王云。菩萨从初发心至金刚顶皆名伏忍。即调伏意也

随其调伏则如说行者。有所言说非但赴机利物。内心清净能如说行。言行相扶善根成就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者。内既成就诸善功德。回所修因向于佛果。及施众生随其回向则有方便者。既回自行内向佛果外施众生。即能善巧能破能立。巧度众生故言方便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者。方便既能巧破巧立。破故折伏立故摄受。若众生四教止行二善成者。四教智断则立。即正报因果成也

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者。若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众生正报止善无恶依报国土则便清净。正报行善因成则佛土庄严。若国土清净庄严名佛土净也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者。若秽土说法则如长者执除粪器。此则赴缘说苦切之法。如净名为香积土诸来菩萨说此土折伏之法。不说诸法实相清净之教。若净土说法但说诸法实相清净法门名说法净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者。说法本赴物机。机缘若净则感菩萨智慧亦净所说亦净。譬如猛风铃声则大。亦如世人说法脱有利智福人来听。说者非意智慧开解

随智慧净则其心净者。说法之人解慧既进则惑垢渐消。其心转显即是心净

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者。真心清净修诸功德皆无染着。是则一切皆清净也

是故宝积至佛土净。最后结撮正要。明净土之因

欲净佛土当净其心者。从直心来有十三句。名义虽异皆为净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者。随四教明四种心净。即四种佛土悉清净也。又四种心只是一自性清净之心。此心若显即一切佛土皆悉净也。菩萨从初用四道谛净心。前三是权后一是实。事理惑除正报即得佛果清净。依报即常寂光毕竟净也。四教众生垢净之心。来感寂光各见净秽。譬如诸天同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譬意在此

尔时下二身子生疑文为二。一生疑之由。二正疑念。初明由者。由承佛威神故生疑也。如来神力加被身子者。此经虽对小明大。身子既小乘中智慧第一。为诸声闻之所揖敬。忽怀疑念即诸声闻咸共生疑。大乘方等有不思议秘密之事。即是秽国有净土也。身子未能称机疑问必假佛力方会物心。故云承佛威神也。依法华意发本显迹。明诸声闻内秘外现。何容不能称物之机而生疑也作是至若此二正明疑念者。疑佛答宝积心净土净。执昔三藏故生疑也。菩萨三祇修行成佛是同。何得今说菩萨心净即佛土净。释迦独无净土应是为菩萨时心不清净。若不清净何得成佛。若心净成佛者亦应心净佛土净也。何得佛土秽恶。若斯翻覆生疑未敢问者。或可自鄙或恐失仪或知如来悬鉴自当知时。故未问也

同类推荐
  • 拙政园诗余

    拙政园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康熙侠义传

    康熙侠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胎产心法

    胎产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折衷

    幼科折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君倾天下之涅槃重生

    君倾天下之涅槃重生

    她,冷酷无情的铁血杀手,艳丽的容颜让人为之倾心。她,天生废柴,半边脸的胎记让人为之恐惧,也因如此,她是被人欺负的对象。一场意外,当她成了她,一代强者凌驾于废柴之躯,谱写的又是那一段传奇风云。
  • 秘密日记之听说天使回来过

    秘密日记之听说天使回来过

    第一次见面:她看着冷冷的他,说:“帅哥,你叫什么?”他勾起一抹邪魅的笑,说:“怎么,想走?”她看着一脸邪魅的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邪魅的男人就是那个冰山。第二次见面:“女人,我们又见面了。”她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人,内心哀嚎: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诗酒剑中仙

    诗酒剑中仙

    我倒认为剑是一种信任我说了嘛,剑是有两面的,如果你必须专一地对付你的敌人,就把另一面交给别人。相信你手中的剑,它已经替你做出了选择
  • 学生会的有事之秋

    学生会的有事之秋

    学生会里的微耽美向!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嗯,学生会会长和小呆萌就是如此!别名《大灰狼和小绵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三易子

    第三易子

    西游记只是表面热闹、背后失败的工程,各路大神怨声载道。机会又来了,三清、玉帝、如来、观音等等各路神仙粉墨登场,到底是谁技高一筹?玩人还是被人玩?里面发生了什么你想不到的事情?《西游记》是如何写成的?进入吧!
  • 农门商女:夫郎乖乖上榻来

    农门商女:夫郎乖乖上榻来

    看出戏,撞破头,姐穿了。梦相遇,不坑爹,坑阎王。可是为毛姐娶夫了,不是嫁人啦,这女尊时代真心伤不起。(本文一生一世一双人)
  • 重返过去捡到你的草莓糖

    重返过去捡到你的草莓糖

    丈夫离奇失踪,闺蜜出去帮忙找也失踪不见,独自一人在家的她,独立自主的女强人--金牌经纪人陈小蝶,在出门准备报警的时候,被一团黑影推下了楼梯,于是陷入了昏迷,而在昏迷前她还在想:“老娘到底招惹谁了,这么倒霉。”一觉醒来却回到了以前,于是她开始改变历史,并且还遇到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
  • 重生之时光逆流

    重生之时光逆流

    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精彩。主人公如其他重生者的命运一样,在重生前,都是过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苦不堪言的生活。可重生后,主人公冯楠不似他人那样,拥有强大的异能,更没有记住前世的发财之路。只是记住了与自己有关的悲惨命运,伸手制止。可这却不能为他带来财运。但,凡事有一饮必有一啄。冯楠遇到了他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人——老头子。遇到老头子之后,冯楠接触到了异师,更是成为了异师中最顶尖的一种,先知者。冯楠在成为了先知者后,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看此书,领略与传统重生不一样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