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9800000006

第6章

论胡渭之辨甚确若知易皆孔子所作更不待辨而明

胡渭易图明辨,辨本义之说曰,按本义卷首,列九图于前,而总为之说,所谓天地自然之易,河图洛书也,伏羲之易,先天八卦及六十四卦次序方位也,文王之易,后天八卦次序方法及六十四卦之卦变也,是皆著为图者,伏羲有画而无辞,文王系彖,周公系爻,孔子作十翼,皆递相发挥以尽其义,故曰,圣人之情见乎辞,辞者所以明象数之难明者也,而朱子顾以为三圣人之易,专言义理,而象数阙焉,是何说与,且易之所谓象数,蓍卦焉而已,卦主象,蓍主数,二体六画,刚柔杂居者,象也,大衍五十四营成易者,数也,经文粲然,不待图而明,若朱子所列九图,乃希夷康节刘牧之象数,非易之所谓象数也,三圣人之言,胡为而及此乎,伏羲之世,书契未兴,故有画而无辞,延及中古,情伪渐启,忧患滋多,故文王系彖以发明伏羲未尽之意,周公又系爻,以发明文王未尽之辞,一脉相承,若合符节,至于孔,绍闻知之统,集群圣之大成,论者以为生民所未有,使伏羲文王周公之意,而孔子有所不知,何以为孔子,既已知之,而别自为说,以求异于伏羲文王周公,非述而不作之旨也,然则伏羲之象,得辞而益彰,纵令深玩图书,而得其精微,亦不外乎文王周公孔子所言之理,岂百家众技之说,所得而窜入其中哉,九图虽妙,听其为易外别传,勿以冠经首可也,锡瑞案胡氏之辨甚明,以九图为易外别传,尤确特犹误沿前人之说,以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故但以为孔子之说,不异文王周公之意,不知卦爻辞亦孔子之说也,自东汉后,儒者误疑系辞传云,盖取诸益与噬嗑,以为神农时,已有重卦,则重卦当属神农,重卦既为神农,则文王演易,必当有辞,遂疑卦辞爻辞为文王作,其后又疑文王作爻辞不应有岐山箕子东邻诸文,遂又疑爻辞为周公作,重忄比贝缪,悍然以文王周公加孔子之上,与六经皆孔子作之旨不合矣,宋之陈邵更加伏羲,此犹许行并耕,上神农,老庄无为,高谈皇古,乃昌黎所谓惟怪之欲闻者,宋儒之学,过求高深,非但汉唐注疏视为浅近,孔孟遗经亦疑平易,故其解经多推之使高,凿之使深,有人于二氏而不觉者,其说易以孔之之易为未足,而务求之道家,亦犹其解各经,疑孔子之言为未至,而间杂以二氏也,宋时一代风尚如此,故陈邵图书盛行,以朱子之明,犹无定见而为所惑,元明以其书取士,学者不究本义,而先观九图,遂使易学沈霾数百年,国初诸儒辨之而始熄,若知易皆孔子所作,待辨而明矣。

论黄宗羲论易取王注与程传汉之焦京宋之陈邵皆所不取说极平允近人复理焦京之绪又生一障

黄宗羲象数论序曰,夫易者,范围天地之书也,广大无所不备,故九流百家之学,俱可窜入焉,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说,而于易之本意反晦矣,汉儒林传孔子六传至川田河,易道大兴,吾不知田知之说何如也,降而焦京,世应飞伏动爻互体五行纳甲之变,无不具者,吾读李鼎祚集解,一时诸儒之说,芜秽康庄,使观象玩占之理,尽入淫瞽方技之流,可不悲夫,有魏王辅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时岁月,五气相推,悉皆摈落,多所不关,庶几潦水尽而寒潭清矣,顾论者谓其以老庄解易,试读其注,简当而无浮义,何曾笼络玄旨,故能远历于唐,发为正义,其廓清之功,不可泯也,然而魏伯阳之参同契,陈希夷之图书,远有端绪,世之好奇者,卑王注之淡薄,未尝不以别传私之,逮伊川作易传,收其昆仑旁薄者,散之于六十四卦中,理到语精,易道于是而大定矣,其时康节上接种放穆修李之才之传,而创为河图先天之说,是亦不过一家之学耳,晦作本义,加之于开卷,读者从之,后世颁之学官,初犹兼易传并行,久而止行本义,于是经生学士信以为羲文周孔,其道不同,所谓象数者,又语焉而不详,将夫子之韦编三绝者,须求之卖酱箍桶之徒,而易学之榛芜,仍如焦京之时矣,晦翁曰,谈易者譬之烛笼,添得一条骨子,则障了一路光明,若能尽去其障,使之统体光明,岂不甚好,斯言是也,奈何添入康节之学,使之统体皆障乎,世儒过视象数,以为绝学,故为所欺,余一一疏通之,知其于易本了无干涉,而后反求之程传,或亦廓清之一端也,锡瑞案黄氏此说,但取王弼注与程传之说理者,而尤推策程传,汉之焦京,宋之陈邵,皆所不取,说甚平允,焦京之易,出阴阳家之占验,虽应在事后,非学易之大义,陈邵之易,出道家之修炼,虽数近巧合,非作易之本旨,故虽自成一家之学,而于圣人之易,实是别传而非正传,俞琰曰,先天图虽易道之绪余,亦君子养生之切务,又曰,丹家之说,非出于易,不过依仿而之者,初非易之本义,因作易外别传以明之,俞氏深于丹家,明言陈邵之图,为易外别传,乃彼道家自认不讳,吾儒家犹据以说易,斯可谓大惑矣,近世学者于陈邵之图,辟之不遗余力,而又重理焦京之说,是去一障又去一障,曷若如黄氏言,尽去其障之尤善乎,惟焦循易图略,遍斥纳甲纳音卦气爻辰之失,曰,纳甲卦气,皆易之外道,赵宋儒者辟卦气而用先天,近人知先天之非矣,而复理纳甲卦气之说,不亦唯之与阿哉。

论近人说易张惠言为颛门焦循为通学学者当先观二家之书

四库提要易类曰,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礻几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挍诸家,以因象立教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又惠栋易汉学提要曰,汉学之有孟京,亦犹宋学之有陈邵,均所谓易外别传也,锡瑞案以孟京陈邵均为易外别传,至明至公,孟京即所谓天文算术,陈邵即所谓方外炉火,汉之孟京,宋之陈邵,既经辞辟,学者可以勿道,国朝二黄毛胡之辟宋学,可谓精矣,图书之学,今已无人信之者,则亦可以勿论,惠栋为东南汉学大宗,然生当汉学初兴之时,多采掇而少会通,犹未能成一家之言,其易汉学采及龙虎经,正是方外炉火之说,说故提要谓其掇拾散佚,未能备睹专门授受之全,则惠氏书亦可从缓,近儒说易,惟焦循张惠言最善,其成书稍后,四库未收,故提要亦未及称许,实皆学易者所宜急治,焦氏说易,独辟畦町,以虞氏之旁通,兼荀氏之升降,意在采汉儒之长而去其短,易通释六通四辟皆有据,依易图略复演之为图,而于孟氏之卦气,京氏之纳甲,郑氏之爻辰,皆正之,以示后学,易章句简明切当,亦与虞氏为近,学者先玩章句,再考之通释图略,则于易有从入之经,无望洋之欢矣,张氏著周易虞氏义,复有虞氏消息虞氏易礼易事言易候,笃守家法,用功至深,汉学颛门,存此一线,治颛门者,当治张氏之书,以窥汉易之旨,若欲先明义理,当观王注而折衷于程传,亦不失为易之正传。

论象数已具于易求象数者不当求象于易之外更不当求数于易之先

王注程传,说易主理,固不失为易之正传,而有不尽满人意者,则以王注言理不言象,程传言理不言数也,易本卜筮之书,伏戏画卦,文王重卦,皆有画而无辞,其所为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者,当时必有口说流传,卜人筮人,世守其业,传其大义,以用于卜筮,学士大夫,题有通其说者,但以为卜筮之书而已,至孔子乃于卦爻各系以辞,又作彖象文言以解其义,而易本为卜筮之用,不得专以空言说之,孔子欲借卜筮以教人,不能不借象数以明义,若但空言说理,孔子自可别撰一书,何必之于周易乎,平心论之,说易不可尽埽象数,亦不可过求之象数,象数已具于易,易之言象详于说卦,乾为马,坤为牛,及乾为天,坤为地之类是也,易之言数,详于系辞传,天一地二天数五地数五之类是也,易之言象已具,则不当求象于易之外,易之言数已具,则不当求数于易之先,所谓不当求象于易之外者,顾炎武日知录曰,夫子作传,传中更无别象,荀爽虞翻之徒,穿凿附会,象外生象,以同声相应为震巽,同气相求为艮兑,水流淫火就燥为坎离,云从龙则曰乾为龙,风从虎则曰坤为虎,十翼之中,无语不求其象,而易之大指荒矣,案汉人于说卦言象之外,别有逸象,又有出于逸象之外者,穿凿诚如顾氏所讥,故王弼尽埽其说,易略例曰,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蔓,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愈弥甚,纵或复值,而义无所取,王氏诸家说极明快,而其注有偏矫太过者,如涣彖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据孔疏,先儒皆以此卦坎下巽上,以为乘木水上涉川之象,坎水巽木明见于易,而王注云,乘木即涉难也,并明见易象者,亦不取,故人讥其蹈虚,李鼎祚集解序曰,集虞翻荀爽三十余家,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李氏盖以王不取象而多空言,故欲刊其野文,而补以逸象,然康成注易不用逸象,正是谨严,又何必补,是王矫汉儒之失太过,李矫王氏之失又太过也,所谓不当求数于易之先者,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是包羲作八卦,并非专取图书,况图书自古不传,秦不焚易,无独焚其图书之理,何以汉儒皆不曾见,乃独存于道家,自宋陈抟创说于前,邵子昌言于后,其传之者,或以河图为九,洛书为十,或以河图为十,洛书为九,说又互异,而皆有图无书,程子曰,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知数,得其义则象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隐微,尽数之毫忽,乃寻流逐末,术家所尚,非儒者之务也,管辂郭璞之学是已,故程传言理不言数,朱子曰,程先生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缺,只是于本义不相合,易本是卜筮之书,程先生只说得一理,朱子以程传不合本义,故作本义以补程传,而必兼言数,既知龙图是伪书,又使蔡季通入蜀求真图,既知邵子是易外别传,又使蔡季通作启蒙,以九图冠本义之首,未免添蛇足而粪佛头,且曰,有伏羲之易,是求数于作易之始也,有天地自然之易,是并求数于未作易之前也,皆未免贤知之过也。

同类推荐
  • 荣辱

    荣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铁关刀

    铁关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鸳鸯针

    鸳鸯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律师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畏三藏禅要

    无畏三藏禅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飨魂者

    飨魂者

    没有情感,没有波动,他似乎像是一块石头。于是他开始伪装,当别人笑时,他也跟着笑,当别人哭时,他也跟着哭。他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某种情感来应对,来出演,他成了一个受人欢迎的骗子。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恢复真正的情感,他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类,故事才刚刚开始。
  • 一世黄泉

    一世黄泉

    传说第一纪元后期天地大劫诞生,天庭十帝,地府十王,俱已消亡!此后数个纪元大劫如期而至,无论是盖世天骄还是万古妖孽都无法阻挡!皇权本为第九纪元皇庭太子,意外坠入神界,在其大婚之日神界五大天尊联手来袭,又惨遭新娘背叛,重伤身亡之际一神秘青衣女子现身送其转世重修!黄泉之路就此开始……单女主,男主冷漠,心狠手辣,不喜勿喷!
  • 我在人间卖洞天

    我在人间卖洞天

    灵长众生的大脑里,都有一片禁区。当你行过三千世界,阅尽亿万典籍,越刻意接近宇宙的真相时,大脑百汇穴下和神庭灵台方寸处,都会诞生混沌意志,让你变得浑噩,无法继续思考!无论修行还是科学,都是逆命而行!成神,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故意选成奇幻类的另类幻想,烦请各位不要乱代入现实三观,当然,欢迎代入现代科学)
  • 亡灵术士尼克

    亡灵术士尼克

    仇恨,权势,好奇,信仰。术士们无休无止的斗争,到底成就了什么?原本只是为了复仇的尼克,却意外地走进了世界的中心。
  • 消失大陆之重振

    消失大陆之重振

    宅男林杰在核对快递时,一个神秘的电话响起,因此踏上了重将神秘大陆带回银河系的路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元门三氏

    元门三氏

    一个贫苦出身的少年,一段离奇诡异的身世,没有魔法玄幻,只有叵测人心。一门三氏,各怀鬼胎,尔虞我诈,争江山,夺美人,没有最阴险,只有更歹毒。人生天地正气在,虚怀若谷世一回。不求苍天多庇佑,但愿长久兄弟情。在古老家族的兴衰荣辱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心灵共鸣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外挂终结者

    斗罗之外挂终结者

    (虐文警告)面对斗罗史上最大的挂bi角色蓝轩宇,没有系统的唐雪婷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吗。
  • 反派的正确黑化方法

    反派的正确黑化方法

    意外穿越修仙异界,却成为了一个已经无法回头的反派炮灰,怎么办?林修表示自己一点都不慌,甚至还有点想笑。拿到攻略还被推,命中注定是炮灰。而他,可是要成为海.....不,反派boss的男人!PS:无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