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9800000040

第40章

论礼记始撰于叔孙通

周礼出于出岩屋壁,五家之儒莫见,其授受不明,故为众儒所排,仪礼传自高堂生,有五传弟子,其授受最明,故得立于学官,礼记删定,由于二戴,其前授受,亦莫能详,魏张揖以为叔孙通撰辑,揖去汉不远,其说当有所受,陈寿祺曰,汉书艺文志礼家记百三十一篇,班固本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景十三王传曰,河间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又曰,鲁恭王壤孔子宅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经典释文序录引郑君六艺论云,后得孔氏壁中河间献王古文礼五十六篇,记百三十一篇,周礼六篇,又引刘向别录云,古文记二百四篇,寿祺案孔壁所得书,鲁恭王传仅言数十篇,知非全书,艺文志依七略著录记百三十一篇,盖河间献王所得者,故六艺论兼举之,百三十一篇之记,合明堂阴阳三十三篇,王史氏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凡二百十五篇,并见艺文志,而别录言二百四篇,未知所除何篇,疑乐记二十三篇,其十一篇已具百三十一篇记中除之,故为二百四篇,孔子三朝记亦重出,不除者,篇名不同故也,大戴礼记所载七篇,为千乘四代虞戴德诰志小辨用兵少间,不著孔子三朝记之名。隋志言刘向考校经籍,检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叙之,又得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氏史氏记,乐记五种,合二百十四篇,减少一篇,与别录艺文志不符,失之,然百三十一篇之记,第之者刘向,得之者献王,而辑之者盖叔孙通也,魏张揖上广雅表曰,周公著尔雅一篇,爰暨帝刘,鲁人叔孙通撰置礼记,文不违古,通撰辑礼记,此其显证,稚让之言,必有所据,尔雅为通所采,当在大戴礼中,武进臧庸曰,白虎通三网六纪篇,引礼亲属记,见尔雅释亲,孟子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引礼记,亦释亲文,风俗通声音引礼乐记,乃释乐文,公羊宣十二年注,引礼乃释水文,则礼记中有尔雅之文矣。通本秦博士,亲见古籍,尝作法仪十二篇及汉礼器制度,而礼记乃先秦旧书,圣人及七十子微言大义,赖通以不坠,功亚河间,汉志礼家阙其书,且没其名,何也,锡瑞案礼记为叔孙通所撰,说始见于张揖,揖以前无此说,近始发明于陈寿祺,寿祺以前,亦无此说,寿祺引臧庸说以证礼记中有尔雅,尤为精确,郑以孔氏壁中河间献王两事并举者,孔壁所得书无周礼,许氏说文序曰,壁中书者,鲁恭王壤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不云有周礼,献五得周官,见汉书本传,郑君不析言之,故并举之。

论王制月令乐记非秦汉之书

陈寿祺曰,儒者每言王制汉博士作,月令吕不韦作,或又疑乐记出河间献王,皆非事实也,礼记王制正义引卢植云,汉孝文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书,经典释文引同,考卢氏说出史记封禅书,封禅书曰,文帝召鲁人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明年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作王制,谋议巡守封禅事,然令王制无一语及封禅,言巡守者,特一端耳,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刘向别录云,文帝所造书,有本制兵制服制篇,以今王制参检,绝不相合,郑君三礼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王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则博士所作王制,或在艺文志礼家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中,非礼记之王制也,月令正义引郑目录云,月令者,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以礼家好事钞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言周公所作,寿祺案正义云,贾逵马融之徒,皆云月令周公所作,故王肃用焉,后汉书鲁恭传,恭议曰,月令周世所作,而所据皆夏之时也,蔡邕明堂月令论曰,周书七十一篇,而月令第五十三,秦相吕不韦著书,取月令为纪号,淮南王安亦取以为第四篇,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徒,或云月令吕不韦作,或云淮南,皆非也,隋书牛宏传,今明堂月令者,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魏郑公谏录月令起于上古,吕不韦止是修古月令,未必始起秦代也,此则礼记月令,非吕不韦著审矣,唐书大衍历议云,七十二侯,原于周公,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次则同,僧一行亲见周书月令有七十二候,则与礼记月令无异,益信蔡邕之言不妄也,郑君以为礼家抄合,殆失之,又郑君谓三王官无太尉,秦官则有,以此断月令为吕氏书,案月令命太尉,吕览尉作封,然则礼记亦当作命大封,即易通卦验所谓夏至景风至,拜大将,封有功之义,见太平御览引,其作太尉者,淮南时则依法制改,而礼家从之,非其旧也,乐记者,艺文志云,河间献王,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以作乐记,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谒者,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而班志两载其书曰,乐记二十三篇,王禹记二十四篇,案汉书食货志,王莽下诏曰,乐语有五均,邓展注曰,乐记乐元语,河间献王所传道五均事,臣瓒曰,其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价而民常均,强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贫,则公家有余恩及小民矣,白虎通礼乐篇,亦屡引乐无语,此即献王所传乐记二十四篇之一篇也,三礼目录于礼记乐记云,此于别录属乐记,谓属二十三篇之乐记也,礼记正义云,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刘向所校二十三篇,著于别录,今乐记断取十一篇,余有十二篇,其名犹在,案别录十一篇,余次奏乐第十二,乐器第十三,乐作第十四,章始第十五,乐穆第十六,说律第十七,季札第十八,乐道第十九,乐义第二十,昭本第二十一,昭颂第二十二,窦公第二十三是也,按别录礼记四十九篇,乐记第十九,则乐记十一篇入礼记,在刘向前矣,正义言如此,则今礼记中之乐记,非王禹乐记其审,史记正义云,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此言必本之别录七略,乐记出公孙尼子,而有窦公篇者,窦公本魏文侯乐人,年百八十岁,至汉文帝时犹存,此篇或载其在文侯时论乐事也,别录于二百四篇,称为古文记,汉书河间献王传,鲁恭王传,两称礼记,皆统以古文,鲁恭王传又特明之曰,皆古字也,河间献王传,且明言七十子徒所论,是恶得有秦汉作者之文,厕其间邪,后儒动訾礼记杂出汉儒,不考甚矣。

论王制为今文大宗即春秋素王之制

礼记非杂出汉儒,陈氏之辨晰矣,而王制为今文大宗,与周礼为古文大宗,两相对峙,朱子曰,周礼王制是制度之书,已以两书对举,一是周时旧法,一是孔子春秋所立新法,后人于周礼尊之太过,以为周公手定,于王制抑之太过,以为汉博士作,于是两汉今古文家法大乱,此在东汉已不甚晰,至近日而始明者也,郑君异义曰,王制是孔子之后,大贤所记先王之事,又答临硕曰,孟子在赧王之际,王制之作,复在共后,推郑君意,似以王制为孟子之徒所作,以开卷说班爵禄,略同孟子文也,王制非特合于孟子,亦多合于公羊,姑举数事明之,公羊桓十一年传,郑忽出奔卫,忽何以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解诂云,春秋改周之文,从殷之质,合伯子男为一,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郑注云,此地殷所因夏爵三等之制也,春秋变周之文,从殷之质,合伯子男以为一,则殷爵三等者公侯伯也,正义曰,何休之意,合伯子男为一,皆称从子,郑意合伯子男为一,皆称伯也,郑何说虽稍异,而春秋三等,王制亦三等,其相合者一,公羊桓四年传,春公狩于郎,狩者何,田狩也,春曰苗,秋曰,冬曰狩,梁传则春曰田,夏曰苗,秋曰,冬曰狩,何休废疾引运斗枢曰,夏不田,梁在夏田,于义为短,郑释之云,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显然改先王之法,以教授于世,若其所欲改,其阴书于纬藏之,以传后王,梁四时田者,近孔子故也,公羊正当六国之亡,谶纬见读而传为三时田,据郑说则三时田,乃孔子春秋制,王制曰,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其相合者二,其他建国之制曰,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又曰,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立学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取民之制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注皆以殷制改之,正与春秋变周之文,从殷之质相合,特郑君未知即素王之制,故见其与周礼不合,而疑为夏殷礼,孔疏申郑,虽极详晰,亦未能释此疑,同异纷纭,莫衷一是,其王制第五篇题下疏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记先生班爵授禄祭祀养老之法度,此于别录属制度,王制之作,盖在秦汉之际,知者案下文云,有正听之,郑云汉有正平,承秦所置,又有古者以周尺之言,今以周尺之语,则知是周亡之后也,秦昭王亡周,故郑答临硕云,孟子当赧王之际,王制之际,王制之作,复在其后,卢植云,汉孝文皇帝令博士诸生,作此王制之书,锡瑞案卢氏说近人已正,孔与郑说并引而不能辨,以正为秦汉官制,亦未必然,正长义同,尚书ぁ命序已有周太仆正,周礼有宫正,左氏传有随正乡正校正工正,又云师不陵正,注云,正军将命卿,安知古刑官无正,周尺之语,或出周秦之间耳,治经者当先看礼记注疏,礼记中先看王制法疏,注疏中纠缠周礼者,可姑置之,但以今文家说解经,则经义了然矣,王制一书,体大物博,非汉博士所能作,必出孔门无疑,近人俞樾说王制者,孔氏之遗书,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王者孰谓,谓素王也,孔子将作春秋,先王法,斟酌损益,具有规条,门弟子与闻绪论,私相纂辑而成此篇,后儒见其与周制不合而疑之,不知此固素王之法也,俞氏以王制为素王之制,发前人所未发,虽无汉儒明文可据,证以公羊梁二传,及尚书大传,春秋繁露,说苑,白虎通,诸书所说,制度多相符合,似是圣门学者原本圣人之说,定为一代之制,其制损益殷周,而不尽同殷周,故与春秋说颇相同,而于周礼反不相合,必知此为素王改制礼与春秋二经,始有可通之机,王制与周官二书,亦无纠纷之患,治经者能得此要诀,可事半功倍也,王制据郑君说,出在赧王之后,周官据何劭公说,亦出战国之时,是其出书先后略同,而为说不同,皆由圣门各据所闻,著为成书,以待后世之施行者,王制简便易行,不比周官繁重难举,学者诚能考定其法,仿用其意,以治今之天下,不必井田封建,已可以甄殷陶周矣,孔疏解制三公一命卷去,制谓王者制度,又云,此篇之作,皆是王者之制,则孔颖达已知王制名篇之义,特未知为素王之制,故仍说为夏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乐师

    阴乐师

    我是民间丧乐队的唢呐手,从事着一份赚死人钱的职业。受家族遗传,我能看得到鬼,所以,在我当丧乐队唢呐手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
  • EXO之只是占有欲

    EXO之只是占有欲

    “占有欲在爱情方面来讲,表现的是介意伴侣和异性有接触,爱情占有欲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心理,像爱情一样。”一步步的温柔陷阱,是追求,还是预谋?鹿晗,吴世勋,边伯贤,朴灿烈。四个人诠释四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究竟谁,只是占有欲?
  • 我是一名巫师

    我是一名巫师

    《魔文法典》的出现,造就了巫师文明,给予了人类抵御魔兽乃至异族的力量。当洛巫带着前世科学记忆来到这个世界,却遇见千年血史后的动荡乱局。从贱民到巫师,以科学精神探索神奇魔法。每当他忍不住做些什么时,总不忘提醒自己做人准则:不求名利,但求不亏,最好还能有小赚......
  • 歼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歼击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总称,是空军的主要技术装备。
  • 想陪你度过余生

    想陪你度过余生

    “洛星辰,你穿成这样是想勾搭谁啊你”“我想勾搭你啊沈哥哥~”上高中那年,腹黑的洛星辰与的闷骚沈浪互相看不对眼,每天见着面就挖苦对方,全校都以为他俩有着深仇大恨,直到有一天看见沈浪把洛星辰按在栏杆上亲,还说了一句“对不起你太可爱了我没忍住,宝宝我还想亲”“亲尼玛了个比滚”
  • 屠神道

    屠神道

    一场千古迷局,他被困其中为棋子。待到封神之日,他破局而出。手足背叛,红颜香消玉殒,诸多事端让他失心成魔。为红颜冲冠一怒,血染六界,惊觉竟身处局中之局!他豪气冲天,下可屠魔卫道,上敢逆天斩神!神又怎样?魔又如何?他只身一人,与天下为敌,只为摆脱命运的枷锁。
  • 称帝

    称帝

    一个天婴,自苍穹而落。凭进妖的血脉天赋,走上称帝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暴走剑神

    网游之暴走剑神

    这是一个点歪了科技树的世界,没有发明可控核聚变,无法实现星际殖民,而人口又多到爆炸时,人类一不小心当了创世神。一个全新的世界被当做游戏创造了出来,这个世界的法则都是人类设定,但是人类这个创世神却也必须遵守那些奇葩的法则。当新世界的生物拥有了逻辑思维,他们发现了自己被创造出的秘密后,野心逐渐蔓延……盒子……盒子的世界…………打破盒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