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9800000012

第12章

论古文尚书说误以周官解唐虞之制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又曰,行夏之时,乘殷之略,服周之冕,乐则韶舞,知一代有一代之制度,所谓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未有唐虞夏商周一切皆沿袭不变者,强后人以尽遵前人,固不能行,强前人而豫法后人,尤为乖谬,今文家之说尚书也,唐虞之书,即以唐虞之制解之,此其理甚易明,而至当不可易者也,古文家说尚书,务创新说,以别异于今文,其所谓新说者,大率本于周官一书,周官出山岩屋壁,汉人多不信为周公所作,即使真是周公手定,而唐虞****诸帝王,远在千载以上,安能豫知姬周之代,有一周公其人,有一周公手定之书名曰周官,而事事效法之,此其理甚易明,而至当不可易者也,乃自刘歆以至马郑鲜知此义,而尚书之制度大乱,今试略举数事言之,如尧命羲和敬授人时,又分命四子,史记天官书,历书,汉书成帝纪,律历志,食货志,艺文志,百官公卿表,魏相传,以及论衡中论,后汉书续汉志,皆以羲和专司天文,四子即是羲和,郑注尚书乃云官名,盖春为秩宗,夏为司马,秋为士,冬为共工,通稷与司徒是六官之名见,又云,仲叔,羲和之子,又驻方岳之事,是为四岳,案唐虞以羲和司天文,四岳主方岳,九官治民事,各分其职,郑乃混而一之,是本周官六卿,以乱唐虞之官制,其失一矣,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大传云,山龙青也,华黄也,作绘黑也,宗彝白也,藻火赤出,天子服五,诸侯服四,次国服三,大夫服二,士报一,续汉与服志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与服从欧阳说日月星辰十二章,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山龙九章,华七章,与经五服五章不合,当时诏以周官列首,故三家舍伏传而从周官,郑注又本于欧阳夏侯,是本周官十二章,以乱唐虞之服制,其失二矣,弼成五服至于五千,欧阳夏侯说中国方五千里,汉书贾捐之传,盐铁论,说苑,论衡,白虎通说同,惟史记以为天子之国以外五服各五百里,似为贾马说六千里所本,异义,古尚书说五服旁五千里,相距万里,郑云,五服已五千,又弼成为万里,盖以夏之五服,与周九服相同,是本周官九服,以乱唐虞土地之制,其失三矣,辑五瑞,白虎通瑞贽篇曰,何谓五瑞,谓璧琮璜璋也,盖璜以徵召,璧以聘问,璋以发兵,以质信,琮以起土功之事也,公羊定八年传解诂曰,不言璋言玉者,起璧琮璜璋五玉尽亡之也,以朝,璧以聘,琮以发兵,璜以发众,璋以徵召,与白虎通所施略异,而名正同,马注云,五瑞,公侯伯子男,取执以为瑞信也,案礼记王制郑注,白虎通爵引礼纬含文嘉,皆云殷爵三等,则周以前不得有五等之爵,是以周官五等,乱唐虞瑞玉之制,其失四矣,他如六宗为天地四方,郑引周官以为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同,律度量衡,同,训齐同,郑引周官典同,以为同是阴吕,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大传孝经纬公羊注白虎通风俗通,皆云唐虞象刑,马融注云,五刑,墨劓非刂宫大辟,是以周制说虞制,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异义,今尚书夏侯欧阳说天子三公九卿,古周礼说天子立三公,又立三少,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是为六卿之属,许君谨案此周之此,是周以前不得有六卿,甘誓所云,郑注以为六军之将是也,又引周礼六军将皆命卿,则三代同,与许义不合,不知一代有一代之制,非可强前人以从后人也。

论古文尚书说变易今文乱唐虞三代之事实

一代有一代之制度,未可据后王面强同之也,一代有一代之事实,尤未可凭胸而强易之也,伏生大传太史公书所载事实,大致不异,古来口授相传,本是如此,两汉今文,并遵师说,东汉古文,始有异义,所改制度,多本周官,所改事实,不知何本,大率采杂说,凭臆断,为宋明人作俑,自此等臆说出,不仅唐虞三代之制度乱,并唐虞三代之事实亦乱,今略举数事以证之,尧典乃命羲和,专为授时,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别为一事,张守节史记正义云,言将登用之嗣位,张说盖本汉人扬雄美新云,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是汉人以登庸为登帝位之证,马郑乃连合上文为一事,马云,羲和为卿官,尧之死,庶绩多,故求贤顺四时之职,欲用以代羲和,郑注大传云,尧始得羲和,命为六卿,稍死,兜共工等代之,马郑以羲和为六卿,登庸为代羲和,以致孔疏有求贤而荐太子之疑,信伪孔以允子朱为允国子爵,而违史记嗣子丹朱之明证,此乱唐虞之事实者一也,帝曰,我其试哉,史记五帝本纪作尧曰,吾其试哉,论衡正说篇引尧曰,我其试哉,是今文有帝曰,孔疏云,马郑王本皆无帝曰,当时庸生之徒漏之也,是古文无帝曰,如其说当直以我其试哉为四岳语,四岳如何试舜,必不可通,古文不如今文,即此可证,此唐虞之事实者二也,四罪而天下咸服,五帝本纪云,舜摄政巡狩,见鲧治水无状,请于尧而殛之,是殛鲧在禹治水成功之前,郑注云,禹治水事毕,乃流四凶,王肃难云,若待治水功成,而后以鲧为无功,殛之,是舜用人子之功,而流放其父,则禹之勤劳,囗足使父致殛,舜失五典克从之义,禹陷三千莫大之罪,进退无据,亦甚迂哉,如郑说诚无以解王肃之难,此乱唐虞之事实者三也,盘庚,殷本纪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郑云阳甲立,盘庚为之臣,乃谋从居汤旧都,上篇盘庚为臣时事,下篇盘庚为君时事,又云,汤自商从毫,数商毫嚣相耿为五,而不数所迁之殷,与经文于今五邦今字不符,石经盘庚三篇合为一篇,依郑说,非一时事不当合,此乱三代之事实者四也,微子,殷本纪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强谏纣,纣杀比干,囚箕子,殷之太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宋微子世家,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古文太师作父师,郑云,父师者,三公也,时箕子为之,少师者,太师之佐孤卿也,时比干为之,伪孔传从郑义,此乱三代之事实者五也,金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鲁世家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步,杀武庚,放殷余民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是居东即东征,罪人即武庚管蔡甚明,异义引古尚书说云,武王崩时,成王年十三,后一年管蔡作乱,周公东辟之,王与大夫尽弁以开金之书,此说当出于刘歆卫贾诸人,始以我之弗辟为弗避,居东为东辟,不为东征,开金为周公生前,不在薨后,郑云,罪人,周公之属党与知居摄者,周公出皆奔,今二年尽为成王所得,王肃以为横造,此乱三代之事实者六也,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大传曰,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王与大夫开金之书,执书以泣,鲁世家,论衡感类篇,白虎通封公侯篇,葬篇,汉书梅福传,杜邺传,儒林传,后汉书周举传,张奂传,公羊何氏解诂说同,是秋大熟,不知何年秋,在周公薨后,郑云,秋谓周公出二年之明年秋也,新逆改先时之心,更自新以迎周公于东与之归,尊任之,此乱三代之事实者七也,多士在前,多方在后,史记所载今文书序,与马郑古文书序同,伪孔传云,奄再叛再征,盖本汉人旧说,按之经文,其说不误,郑君误合为一,多方疏引郑云,此伐淮夷与践奄,是摄政三年伐管蔡时事,其编篇于此未闻,盖谓不应编于多士无逸君之后,遂启后人多士多方先后倒置之疑,此乱三代之事实者八也,无逸,石经肆高宗之飨国百年,下接自时厥后,则其在祖甲,今文作昔在殷王太宗以为太甲,在周公曰鸣乎下,以后乃云其在中宗,其在高宗,古文尚书于前遗太宗,而于后增祖甲,殷本纪帝甲****国语亦云帝甲乱之,则祖甲非贤主,不当在三宗之例,王肃为调停之说,以祖甲为太甲云,先中宗后祖甲先德后有过,说尤非是,此乱三代之事实者九也,君,史记燕世家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与列子杨朱篇,周公摄天子之政,召公不说相合,汉书孙宝传王莽传,后汉书申屠刚传皆以为周公摄政时作,古文编列多士之后,马郑遂有不说周公贪宠之说,此乱三代之事实者十也。

论尚书义凡三变学者各有所据皆不知专主伏生

孔广森载氏遗书序曰,君以梅姚售伪,孔蔡谬悠,妄云壁下之书,猥有航头之字,乃或误援伊训,滋元年正月之疑,强执周官,推五服一朝之制,譬之争年郑本自两非,议瓜骊山,良无一是,孔氏此说,最为通达,据此可以折衷一是,解释群疑,惟戴氏非尚书专家其作尚书义考未成,未能发明今文,以津逮后学耳,经定自孔子,传自汉初诸儒,使后世学者能恪遵最先之义,不惑于后起之说,径途归一,门户不分,不难使天下生徒皆通经术,况尚书一经,传之者止伏生一老,非若诗有齐鲁韩三家,春秋有公羊梁左氏,各有所受,本不止一师也,欧阳大小夏侯既分颛门小有出入,亦未至截然不合如今古文家也,其后古文说出,初不知所自来,卫贾马郑所说各异既无师授,安有据依,后世震于刘歆古文之名,压于君盛名之下,循用注解,立于学官,古文说盛行,而今文衰歇,于是尚书之义一变,王肃学承贾马,亦远本于欧阳,其学兼通古文,又去汉代不远,使其自为传注原可与郑并行,乃必名于孔安国,又伪造尚书古文经,后世见其经既增多,孔传又古于郑,废郑行孔定于一尊,伪古文说盛行,而今文尽亡,于是尚书之义再变,宋儒不信古人,好矜创获,献疑孔传,实为首庸,惟宋儒但知孔传之可疑,而不知古义之可信,又专持一理字,臆断唐虞三代之事,凡古事与其理合者,即以为是,与其理不合者,即以为非,蔡沈王柏金履祥之说盛行,编书者至改古事以从之,纲鉴辑略一书,改西伯戡黎为武王,微子奔周为武庚,以近儒臆断之空言,改自古相传之实事,于是尚书之义三变,经义既已屡变,学者各有所据,蔽所不见,遂至相攻,有据孔传以攻蔡传者,如毛奇龄古文尚书冤词是也,有据蔡传以攻孔传者,如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是也,有据马郑而攻孔传与蔡传者,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是也,经皆不知导原而上,专主伏生,故不能宗初祖以折服未师,甚且信末师以反攻初祖,其说有得有失,半昧半明,正孔广森所云争年郑,本自两非,议瓜骊山,良无一是者,此尚书一经,所以本极易明,反致纠纷而极不易明也。

同类推荐
  • 自喜

    自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续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陪李郎中夜宴

    陪李郎中夜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征日录

    西征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宝五经提纲

    灵宝五经提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冥噬天穹

    冥噬天穹

    少年陆羽,天赋沉睡,备受凌辱。噬血觉醒,激化惊世神脉,惊艳众人。莽莽冥界,唯我独尊。神兽天帝,尽匍匐在我的脚下!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我一直相信我是个绝世天才,只是时机未到而已,等时机到了我会让全世界知道我的厉害!
  • 倾城女帝:完美夫君改造记

    倾城女帝:完美夫君改造记

    他是落魄东辰王爷,因为异色双眸被送月熙为质,她是尊贵的月熙太子,因家族传统从小在外修炼,两人因一场交易而相遇。暮云:我帮你报仇,你当我管家如何?月:好。暮云:暝暝,你知道管家的意义吗?月:什么意思?暮云:你会知道的
  • 超凡妖神

    超凡妖神

    灵气复苏,妖兽横行,蓝星系统化。各大宗门出世,人类与妖兽签订契约获得反馈之力增强体质,修炼武学,指挥妖兽,与各族争锋,人人渴望成神,人有众神,兽有兽神,而我朝歌是寰宇最强的,妖神!
  • 女王有令:专俘荣少心

    女王有令:专俘荣少心

    她,业界有名的时尚女魔头,不可一世,坐拥多家时尚产业。他顶级豪门大少爷,荣氏财阀的掌舵人。自从二人相遇,时尚女魔头变成了娇羞小女儿,冰山总裁开始幼稚的过家家……眨眼间,这二人可是打滚卖萌一个没落下。我们时尚魔头的追夫路画风怎么越来越清奇?二人初遇,画风是这样的:“寒井梧,你要对我负责!”荣少早已经没了上一秒冰山总裁的矜贵。“我没有时间陪小孩子过家家!”寒井梧言语间嘲讽着荣毅白的幼稚,不可一世的走向门外。可是,画风一转。“荣毅白,我们结婚吧!”寒井梧一秒钟从时尚女魔头变成了娇羞的黄花大闺女。“荣毅白!你女伴的礼服被我徒手撕了,我当你的女伴!”寒总裁,你可是坐拥多家顶级时尚品牌的人啊!徒手撕别人礼服?恨不得黏在荣少身上?我们的寒总才不管!屁颠屁颠挽上荣少的胳膊,毫无节操。“荣毅白,时尚圈最顶级的设计师寒井梧亲自为你定制西装!有钱我都不给做!你以身相许才可以!”寒井梧都没想过自己还有这么死皮赖脸的时候。我们时尚女魔头就这么踏上了画风清奇的追夫道路。
  • 星辰灵卡师

    星辰灵卡师

    别人:上吧,铁甲巨蜥!秦天:上吧,天女兽!别人:亚瑟王,冲丫秦天:saber,快用EX咖喱棒!别人:我这把剑,可是淬过剧毒的,一击必杀。秦天:我这把妖刀村雨...额,还是让赤瞳来用吧...节奏可能会比较慢,文风应该偏轻松吧...单女主、单女主、单女主!!!
  • 戏谑王妃

    戏谑王妃

    见状,白面书生伸手指着凌然,声音颤抖:“你……一定是你~贪图我们殿下的美色,在皇宫时不得之,恰逢殿下到此……对,一定是你下的媚药!”接着,看向南宫傲,双手作辑:“请傲王明察,世人皆知我国太子殿下,不好美色,至今亦未曾纳过一妻一妾!还是响噹噹的童男一个!”
  • 魔尊大人,别来无恙

    魔尊大人,别来无恙

    她,是凤族公主,万人敬仰他,是魔界至尊,得而诛之一场轮回,当正邪不容,她与他又何去何从
  • 末世中的蓝水海军

    末世中的蓝水海军

    廿一世纪的大学生黎江捷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游戏世界。主角将在系统的不时帮助下,依靠游戏的载具与系统的校正,与末世的各大派系周旋其中并招揽幸存者发展一支属于自己的蓝水海军。
  • 命中丹青

    命中丹青

    人生没有回头路,珍惜每一段美好时光,回首时笑看往事,负重时任需前行!
  • 老公总想曝光我在线等急

    老公总想曝光我在线等急

    这是一部积极“转正”文。在一次采访中,“莫影帝,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化妆包,满足一下陌上花的好奇心?”“可以。”拉近镜头,包里静静的躺了本红艳艳的结婚证!微博瞬间瘫痪,陌上花:含泪祝福大大!某男:终于曝光了,快问我老婆是谁!某女:民政局了解下。(PS:陌上花,莫大大的粉丝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