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78400000054

第54章

[疏]正义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卦以象之。

[疏]正义曰:“两仪生四象”者,谓金木水火,禀天地而有,故云:“两仪生四象”,土则分王四季,又地中之别,故唯云四象也。“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

八卦定吉凶。八卦既立,则吉凶可定。

[疏]正义曰:八卦既立,爻象变而相推,有吉有凶,故八卦定吉凶也。

吉凶生大业。既定吉凶,则广大悉备。

[疏]正义曰:万事各有吉凶,广大悉备,故能王天下大事业也。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位所以一天下之动,而济万物。

[疏]正义曰:“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者,言天地最大也。“变通莫大乎四时”者,谓四时以变得通,是变中最大也。“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者,谓日月中时,遍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著明莫大乎日月”也。“崇高莫大乎富贵”者,以王者居九五富贵之位,力能齐一天下之动,而道济万物,是崇高之极,故云“莫大乎富贵”。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疏]正义曰:谓备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为天下之利,唯圣人能然,故云“莫大乎圣人也”。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疏]正义曰:探,谓闚探求取。赜,谓幽深难见。卜筮则能闚探幽昧之理,故云探赜也。索,谓求索。隐,谓隐藏。卜筮能求索隐藏之处,故云索隐也。物在深处,能钩取之;物在远方,能招致之,卜筮能然,故云“钩深致远”也。以此诸事,正定天下之吉凶,成就天下之亹亹者,唯卜筮能然,故云“莫大乎蓍龟”也。案《释诂》云:“亹亹,勉也。”言天下万事,悉动而好生,皆勉勉营为,此蓍龟知其好恶得失,人则弃其得而取其好,背其失而求其得,是成天下之亹亹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疏]正义曰:“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者,谓天生蓍龟,圣人法则之以为卜筮也。“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者,行四时生杀,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者,若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是圣人象之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者,如郑康成之义,则《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孔安国以为《河图》则八卦是也,《洛书》则九畴是也。辅嗣之义,未知何从。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疏]正义曰:“易有四象,所以示”者,庄氏云:四象,谓六十四卦之中,有实象,有假象,有义象,有用象,为四象也。今於释卦之处,已破之矣。何氏以为四象,谓“天生神物,圣人则之”一也。“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二也。“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三也。“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四也。今谓此等四事,乃是圣人易外别有其功,非专易内之物,何得称“易有四象”?且又云“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然则象之与辞,相对之物。辞既爻卦之下辞,则象为爻卦之象也。则上两仪生四象,七八九六之谓也。故诸儒有为七八九六,今则从以为义。“系辞焉,所以告”者,系辞於象卦下,所以告其得失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者,谓於系辞之中,定其行事吉凶,所以断其行事得失。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疏]正义曰:“《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者,言人於此易之四象所以示,系辞所以告,吉凶告所断而行之,行则鬼神无不祐助,无所不利,故引《易》之《大有》上九爻辞以证之。“子曰:祐者助也”者,上既引《易》文,下又释其易理,故云“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者,人之所助,唯在於信,此上九能履践於信也;天之所助,唯在於顺,此上九恒思於顺;既有信思顺,又能尊尚贤人,是以从天已下,皆祐助之,而得其吉,无所不利也。

[疏]正义曰:子曰:“书不尽言”至“乎德行”,此第十二章也。此章言立象尽意,系辞尽言。易之兴废,存乎其人事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疏]正义曰:此一节夫子自发其问,谓圣人之意难见也。所以难见者,书所以记言,言有烦碎,或楚夏不同,有言无字,虽欲书录,不可尽竭於其言,故云“书不尽言”也。“言不尽意”者,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言不尽意也。圣人之意,意又深远。若言之不能尽圣人之意,书之又不能尽圣人之言,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也。故云:“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疑而问之,故称“乎”也。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极变通之数,则尽利也。故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疏]正义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巳下,至“几乎息矣”,此一节是夫子还自释圣人之意,有可见之理也。“圣人立象以尽意”者,虽言不尽意,立象可以尽之也。“设卦以尽情伪”者,非唯立象以尽圣人之意,又设卦以尽百姓之情伪也。“系辞焉以尽其言”者,虽书不尽言,系辞可以尽其言也。“变而通之以尽利”者,变,谓化而裁之,通,谓推而行之,故能尽物之利也。

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缊邪?缊渊奥也。

[疏]正义曰:“鼓之舞之以尽神”者,此一句总结立象尽意,系辞尽言之美。圣人立象以尽其意,《系辞》则尽其言,可以说化百姓之心,百姓之心自然乐顺,若鼓舞然,而天下从之,非尽神,其孰能与於此?故曰“鼓之舞之以尽神也”。“乾坤其易之缊邪”者,上明尽言尽意,皆由於易道,此明易之所立,本乎乾坤。若乾坤不存,则易道无由兴起,故乾坤是易道之所缊积之根源也。是与易川府奥藏。故云“乾坤其易之缊邪”。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元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疏]正义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者,夫易者,阴阳变化之谓。阴阳变化,立爻以效之,皆从乾坤而来。故乾生三男,坤生三女而为八卦,变而相重,而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本之根源,从乾坤而来。故乾坤既成列位,而易道变化建立乎乾坤之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者,易既从乾坤而来,乾坤若缺毁,则易道损坏,故云“无以见易”也。“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若易道毁坏,不可见其变化之理,则乾坤亦坏,或其近乎止息矣。几,近也。犹若树之枝幹生乎根株,根株毁,则枝条不茂。若枝幹已枯死,其根株虽未全死,仅有微生,将死不久。根株譬乾坤也,易譬枝幹也。故云:“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因而制其会通,適变之道也。

[疏]正义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者,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形虽处道器两畔之际,形在器,不在道也。既有形质,可为器用,故云“形而下者谓之器”也。“化而裁之谓之变”者,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谓之变也。是得以理之变也。犹若阳气之化不可久长,而裁节之以阴雨也,是得理之变也。阴阳之化,自然相裁,圣人亦法此而裁节也。

推而行之谓之通。乘变而往者,无不通也。

[疏]正义曰:因推此以可变而施行之,谓之通也。犹若亢阳之后变为阴雨,因阴雨而行之,物得开通,圣人亦当然也。

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事业所以济物,故举而错之於民。

[疏]正义曰:谓举此理以为变化,而错置於天下之民。凡民得以营为事业,故云“谓之事业”也。此乃自然以变化错置於民也,圣人亦当法此错置变化於万民,使成其事业也。凡《系辞》之说,皆说易道,以为圣人德化,欲使圣人法易道以化成天下,是故易与圣人,恒相将也。以作易者,本为立教故也,非是空说易道,不关人事也。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疏]正义曰:“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至“是故谓之爻”者,於第六章已具其文,今於此更复言者何也?为下云“极天下之赜存乎卦,鼓天下之动存乎辞”,为此故更引其文也。且巳下又云“存乎变”“存乎通”“存乎其人”,广陈所存之事,所以须重论也。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爻辞也。爻以鼓动,效天下之动也。

[疏]正义曰:“极天下之赜存乎卦”者,言穷极天下深赜之处存乎卦,言观卦以知赜也。“鼓天下之动存乎辞”者,鼓,谓发扬天下之动。动有得失,存乎爻卦之辞,谓观辞以知得失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体神而明之,不假於象,故存乎其人。

[疏]正义曰:“化而裁之存乎变”者,谓覆说上文“化而裁之谓之变”也。“推而行之存乎通”者,覆说上文“推而行之谓之通”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言人能神此易道而显明之者,存在於其人。若其人圣,则能神而明之;若其人愚,则不能神而明之;故存於其人,不在易象也。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德行,贤人之德行也。顺足於内,故默而成之也。体与理会,故不言而信也。

[疏]正义曰:若能顺理足於内,默然而成就之,闇与理会,不须言而自信也。“存乎德行”者,若有德行,则得默而成就之,不言而信也。若无德行则不能然。此言德行,据贤人之德行也。前《经》“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谓圣人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票风

    票风

    资产过千万的成功商人李天啓遭遇女友与好友的背叛,愤怒伤人。就在他万念俱灰时,神秘人物周傅山利用真气将李天啓改造成高大俊美的年轻人,带领他穿越星空,从地球瞬移到火星。当他们进入古代传送阵准备前往“封缘星”时,由于花媚娘的捣乱,李天啓单独一人被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星球,踏上了惊异未知的“票风”……
  • 四物国物语终结篇

    四物国物语终结篇

    她是个心狠手辣的23岁冷艳强势女boss!却穿越成了15岁的小女孩!不仅如此成为拥有四个倾城男宠:冷面美男特司迪、高傲帅哥雷克司、成熟稳重的夜、残酷无情的磷火。这个高高在上的冰封女王,组建自己的后宫更是不在话下,但她接受这一切匪夷所思的原因,还是为了拯救她的罗密欧!但当她与那个和他长相一模一样的人,痴情不改的她,是否会重燃爱火?而治理国家,远比她想象得更错综复杂……爱情、命运、阴谋……亘古不变的主题,繁衍出一个奇妙穿越之旅。我到底是回到你已经不在的那个世界中呢,还是留下来与和你一模一样的他共谱恋曲呢?
  • 生死簿

    生死簿

    妖魔世界,有人类降魔士居东土,有万妖和万鬼霸西荒,有暗夜游侠,在黑夜中闪烁着诡谲的双眸,更有许多不知名的种族,汇成一个妖魔乱舞的时代……一书一世界,欢迎来到妖魔世界!
  • 劫后偷生

    劫后偷生

    自母亲去世、父亲失踪之后,她以为她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直到她认识了那个胖胖的女孩,不小心丢了小命,又或者说,丢掉了原本的那副躯体,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起来……顾正朔:高中生不允许早恋!南音:???顾正朔:你们都别想碰她,她是我早就预定的!南音???
  • 我爱你,在世界之外

    我爱你,在世界之外

    如果你曾经深深爱过的前男友突然出现,说要重修旧好,你会怎么办?给他两巴掌,啐一口:滚!然后骄傲的踩着高跟鞋,扬长而去。如此回答同事提问的苏小凉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话刚落音,就立马再遇见杨睿。可她却不能给他两巴掌也不能叫他滚,因为时隔六年回归的他是她上司的上司…
  • 幻炎战记的永恒传说

    幻炎战记的永恒传说

    当我失去一切时,就在我以为自己彻底死去时,却重生了,我不知道当我重生异界后,该如何活下去,唯有努力登上巅峰之路,才能拥有一切。
  • NPC的校园生活之身边大佬云集

    NPC的校园生活之身边大佬云集

    我叫宁珮尘本来我以为我会是人生这场戏的主角但在初中结识了师父后我慢慢觉得自己只是个配角就像我名字缩写一样我就是个NPC成绩忽高忽低什么都会一点儿却没有任何特长侥幸考上了市内最好的高中----一中本来我以为像我师父一样的大佬一个就够了却没想到身边大佬云集瑟瑟发抖我不想成为炮灰NPC啊
  • 恶魔三少拽上公主殿下

    恶魔三少拽上公主殿下

    归国而来的三位千金小公主,进入圣樱皇家贵族学院体验校园生活。开学第一天就杠上腹黑恶魔本质的校园四少。从此开启一段鸡飞狗跳的同桌生涯………那一次,她误入他的禁地,迷失在他的心里。那一次,她闯入他的眼眸,也入了他的心。是你先迷失我的眼,还是我先俘虏你的心?他们最终能否相携而归?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 乱世道道道

    乱世道道道

    这是一个异常繁杂而精彩的世界,不但有众多庸庸碌碌的凡人,而且有修仙者,甚至还有妖魔,精怪之类。在久远的传说之中,还有些鬼神的影子……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何为凡人,何为仙人,妖魔精怪又是从何而来?人到底是动物衍变而成,还是天地所造,亦或是鬼神所生?而鬼神,又到底是什么?一切的一切,尽在《乱世道道道》!敬请大家关注。这本算是处女作,不过内容绝对够新,绝对能够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而且,有关我们中国古代神话及历史人物等,我也会在书中有所描述。欢迎兄弟们随时过来看看,就当捧捧场,也给我点激励吧。
  • 萌妃盛宠:夫君奈我何

    萌妃盛宠:夫君奈我何

    某日某侍卫上前禀告:“王爷,王妃逃婚了!”某王爷愤愤骂了句“该死”,侍卫们集体为自家未来王妃默哀。但是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某王爷薄唇微启:“本王的王妃既然想逃婚玩玩,你们就该装作不知道,陪着王妃玩,竟然敢来禀告本王,该死!”众侍卫汗颜,自己王爷果真是宠王妃无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