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5100000013

第13章

又出家功德经云。昔佛在世时。佛与阿难入毗舍离城。时到乞食。有一王子字鞞罗羡那。与诸婇女在高楼上。共相娱乐。佛闻乐音语阿难言。我知此人却后七日必当命终。若不出家或堕地狱。阿难闻已即往教化。劝其出家。王子闻劝。于六日中极意受乐。至第七日求佛出家。一日一夜修持净戒。即便命终生四天王为北天王毗沙门子。与诸婇女受五欲乐。极天之寿满五百岁。后生忉利为帝释子。寿天千岁。次生炎摩复为王子。寿二千岁。后生兜率亦为王子。寿四千岁。次生化乐为天王子。寿八千岁。化乐寿尽。复生第六他化自在。为天王子。与诸婇女。所受五欲于下最胜。尽天寿命万六千岁。如是受乐。于六欲天往来七返。而无中夭。一日出家满二十劫。不堕恶道。常生天上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宝具足。壮年已过临老厌世。出家修道成辟支佛。名毗流帝梨。广度天人不可限量。以是因缘。出家功德无量无边不可为喻。假使罗汉满四天下。若有一人一百岁中。尽心供养四事无乏。乃至涅槃各为起塔。花香璎珞种种供养。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为求涅槃一日一夜出家持戒之功德也。以斯而言。出家之法真可尊贵。不得以少财色贪着俗事。流浪生死自苦其身

颂曰

三山羽化竟无成  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笼处尘馆  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  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回辙  通庄达老岂同征

呗赞部第五(此有三缘) 述意缘 引证缘 叹德缘

述意缘第一

夫褒述之志。寄在咏歌之文。咏歌之文。依乎声响。故咏歌巧则褒述之志申。声响妙则咏歌之文畅。言词待声。相资之理也。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实同。是故经言。以微妙音声。歌赞于佛德。斯之谓也。昔释尊入定。琴歌震于石室。婆提扬呗。清响彻于净居。觉世至音。固无得而称矣。至于末代。修习极有明验。是以陈思精想。感鱼山之梵唱。帛桥誓愿。通大士之妙音。药练勤行。受法韵于幽只。文宣励诚。发梦响于斋室。并能写气天宫。摹声净刹。抑扬词契。吐纳节文。斯亦神应之显征。学者之明范也。原夫经音为懿。妙出自然。制用可修。而研响非习。盖所以炳发道声移易俗听。当使清而不弱。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趣发只鹫之风。韵结霄汉之气。远听则汪洋以峻雅。近属则从容以和肃。此其大致也。经称深远雷音。其在兹乎。若夫称赞联斋。众集永久。夜缓晚迟。香销烛揜。睡盖覆其六情。懒结缠其四体。于是择妙响以升座。选胜声以启轴。宫商呗发动。玉振金反折。四飞哀悦七众。同迦陵之声。等神鸾之响。能使寐魂更开。惰情还肃。满堂惊耳。列席欢心。当尔之时。乃知经声之为贵矣

引证缘第二

如长阿含经云。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又梵摩喻经云。如来说法声有八种。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柔软声。四和调声。五尊慧声。六不误声。七深妙声。八不女声。言不漏阙。无得其短者

又十诵律云。为诸天闻呗心喜故。开呗声也。又毗尼母经云。佛告诸比丘。听汝等呗。呗者言说之辞。虽听言说。未知说何等法。佛言。从修多罗乃至优婆提舍。随意所说。十二部经复有疑心。若欲次第说文。众大文多恐生疲厌。若略撰集好辞。直示现义。不知如何。以是因缘具白世尊。佛即听诸比丘。引经中要言妙辞。直显其义。尔时有一比丘。去佛不远。立高声作歌音诵经。佛闻不听用此音诵经。有五过患。同外道歌音说法。一不名自持。二不称众。三诸天不悦。四语不正难解。五语不巧故义亦难解。是名五种过也

又贤愚经云。昔佛在世时。波斯匿王与兵众至祇洹边过。闻一比丘呗声雅好。军众立听无有厌足。象马竖耳住不肯行。王与军众即入寺看。见呗比丘。形貌矬短丑陋极盛。王不忍看。王即问佛。今此比丘宿作何业得斯果报。佛告王曰。乃往过去有佛出世。号曰迦叶。入涅槃后。机里毗王。收取舍利欲用起塔。有四龙王化作人形。来到王所问起塔事。为用宝作为用土耶。王即答言。欲令塔大无多宝物。今是土作。令方五里高二十五里。龙白王言。我是龙王故来相问。若用宝作我当佐助。王闻欢喜。龙复语王。四城门外有四泉水。东门泉水取用作堑。变成琉璃。南门泉水取用作堑。变成黄金。西门泉水取用作堑。变成白银。北门泉水取用作堑。变成白玉。王闻是语倍增欢喜。即立四监各典一相。其三监者作工欲成。一监懈怠工独不就。王行看见以理呵责。其人怀怨而白王言。此塔太大当何时成。王敕作人。昼夜勤作一时都讫。塔极高峻。众宝庄严极有异观。其监见已欢喜踊跃。忏悔前过。持一金铃着塔棠头。发其愿言。令我所生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缘于往昔嫌塔大故。生恒丑陋。由持金铃悬塔棠头。乃愿见佛。从是以来五百世中极好音声。今复值佛出家修道。得阿罗汉果。以是因缘。一切众生。见他作福不应毁呰。后得恶报悔无所及也

叹德缘第三

如菩萨本行经云。佛告阿难。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时彼佛在杂宝窟内。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脚。七日七夜。而将此偈赞叹彼佛。而说偈言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阿难。我以此偈叹彼佛已。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受记已。不舍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四种辩才具足。无有一人能与我论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乃至转于无上****

又涅槃经云。时迦叶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

怜愍世间大医王  身及智慧俱寂静

无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礼无上尊

发心毕竟二不别  如是二心先心难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礼初发心

又发菩提心论。论主说偈赞佛云

敬礼无边佛  去来现在佛

等空不动智  救世大悲尊

吾师天中天两行偈(出普曜经)云何得长寿两行偈(出涅槃经)如来妙色身两行偈(出胜鬘经)处世界如虚空两行偈(出超月慧明经)

大慈哀愍群生  为荫盖盲冥者

开无目使视睇  化未闻以道明

处世界如虚空  犹莲华不着水

心清净超于彼  稽首礼无上尊

述曰。汉地流行。好为删略。所以处众作呗。多为半偈。故毗尼母论云。不得作半呗。得突吉罗罪。然此梵呗词音未审依如西方。出何典诰。答。但圣开作呗。依经赞偈。取用无妨。然关内关外。吴蜀呗词。各随所好。呗赞多种。但汉梵既殊。音韵不可互用。至于宋朝。有康僧会法师。本居康国人。博学辩才。译出经典。又善梵音。传泥洹呗。声制哀雅。檀美于世。音声之学。咸取则焉。又昔晋时有道安法师。集制三科。上经上讲布萨等。先贤立制不坠于地。天下法则人皆习行。又至魏时。陈思王曹植字子建。魏武帝第四子也。幼含圭璋。七岁属文。下笔便成。初不改定。世间术艺无不毕善。邯郸淳见而骇服。称为天人。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之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悟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其所传呗。凡有六契

又百缘经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民。各自庄严作唱伎乐。出城游戏至城门中。遇值佛僧入城乞食。诸人见佛欢喜礼拜。即作伎乐供养佛僧。发愿而去。佛即微笑。语阿难言。此诸人等由作伎乐供养佛僧。缘此功德。于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常受快乐。过百劫后成辟支佛。皆同一号。名曰妙声。以是因缘。若人作乐供养三宝。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故法华经偈云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皆已成佛道

又菩萨处胎经云。紧那罗住须弥山北。过小铁围有大黑山。亦在十宝山间。无有佛法日月星辰。由昔布施之力。今居七宝宫殿寿命甚长。此王本人中有大长者兴造佛塔。此紧那罗施一刹柱成办寺庙。复以净食施于工匠。寿尽作胸臆神。在两山间。先在人中为大长者。居财无量。有一沙门乞食。妇擎饭施之。乃大嗔怒。云何乞人瞻视我妇。当令此人手脚断坏。寿终以后受此丑形。八十四劫常无手足。诸天宴会。皆悉与乾闼婆分番。上下天欲奏乐。而其腋下汗流。便自上天。有一紧那罗。名头娄磨。琴歌诸法实相以赞世尊。时须弥山及诸林树。皆悉震动。迦叶在座不能自安。五百仙人心生狂醉。失其神足

又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云。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以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余八万四千伎乐。是大树王。当弹此琴鼓众乐时。其音普皆闻此三千大千世界。是琴音声及妙歌声。隐蔽欲界诸天音乐。所有诸山药草丛林悉皆遍动。如人极醉前却颠倒须弥破硪涌没不定。一切凡圣唯除菩萨不退转者。其余一切。闻是琴声及诸乐音。各不自安从坐起舞。一切声闻放舍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尔时天冠菩萨。语是声闻大迦叶等。汝诸大德。已离烦恼得八解脱。云何今者各舍威仪。如彼小儿。举身动舞。于时大德诸声闻等答言。善男子。我于是中不得自在。如旋岚大风吹诸树木。彼无有力能自安持。非彼本心之所欲乐。尔时天冠菩萨语大迦叶。汝今观是不退菩萨威德势力。谁见如是。而当不发无上正真菩提道心。琴声威力皆说法音。八千菩萨得无生忍

颂曰

玄亮吐清气  神响彻幽聋

登台发春咏  高兴避希踪

乘虚感灵觉  鱼山振思童

摹写天歌梵  冀布法音同

哀婉故不下  飘扬数仞中

比丘歌声呗  人畜振心钟

斯由畅玄句  即感雁游空

神朝发筌悟  豁尔自灵通

香灯部第六(此有四缘) 述意缘 华香缘 然灯缘 悬幡缘

述意缘第一

夫因事悟理。必藉相以导真。瞻仰圣容。赖华香以荐奉。是以宝华飖扬。含绮釆而像红莲。名香郁馥。若轻云而似碧雾。但日舒则夜卷。月生则阴灭。灯之破暗。犹慧之销障。是以虔躬灯王。克成弥陀之尊。致力续明。遂受定光之号。茅照轻缘。近获身色之晖。烛施微因。远受天眼之报。况乃振此大智。开彼胜光者哉。是以育王临终之日。总造八万四千之灯。普照八万四千之塔。兼复神幡飘举。冀腾翥于大千。珠紫相映。吐辉焕于百亿。慧风时动。清升之业有征。微吹时来。轮王之报无尽也

华香缘第二

如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云。佛言。若复有人于如来灭度之后。行于旷路见如来塔庙。于一华一灯。若一团泥用涂像前。以用供养。乃至能持一钱施于佛像。为补治故。若以一掬水用洒佛塔。除去不净。以华香供养。举足一步诣于塔寺。一称南无佛。欲使是人堕三恶道百千万劫。终无是处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持戒香涂佛塔。命终生香乐天。与诸天女常相娱乐。从天命终得受人身。生大富家

又采华授决经云。时有罗阅国王。使十余人常采好华以给王家。后宫贵人一日出城。采华遇佛。发心稽首为礼。心自念言。宁弃身命以华上佛。并散圣众纵使见害不堕苦痛。便以华散佛及圣众。却自归命一心重礼。佛知其念。甚慈愍之具为说法。诸采华人皆发道意。佛即授决。后当得佛。号曰妙华。时采华人还归家中。与二亲别。我今命尽为王见杀。父母愕然问何罪咎。具答所由。无华贡王必见危命。故辞别耳。二亲闻之益以愁戚。发箧视之满中好华。香彻四面。父母告曰。可以进王。时王大嗔何见不来。将人反缚。罪当弃市。采人见王面色不变。王怪问之。汝等罪过命在当杀。何故不惧。即白王曰。人生有死物成有败。每以罪法不惜身命。朝来采华值佛供上。以知违令罪当合死。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还视华箧续满如故。皆是如来恩仁所覆。王甚怪之心不信然。故诣佛所问佛是意。佛言。实然。此人至心欲度十方。不惜身命。故取众华以散佛上。意无想报以得受决。将来成佛。号曰妙华。王大欢喜。解缚悔过自责愚意。不及菩萨唯原其罪。佛言。善哉。能自改者与无过同

又百缘经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将诸比丘。着衣持钵将诣乞食。至一巷中。有一妇女。抱一小儿。在巷坐地。时彼小儿。逢见世尊心怀欢喜。从母索华。母即与买。小儿得已。持诣佛所散于佛上。于虚空中变成华盖。随佛行住。小儿见已甚大欢喜。发大誓愿。以此供养善根功德。使我来世得成正觉。过度众生如佛无异。尔时世尊。见此小儿发是愿已。佛即微笑。从其面门出五色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尔时阿难前白佛言。如来尊重不妄有笑。以何因缘今者微笑。唯愿世尊。敷演解说。佛告阿难。汝今见此小儿以华散我。于未来世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过十三阿僧祇。成辟支佛。号曰华盛。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少年游侠记

    少年游侠记

    江湖就是一片恩怨之地,腥风血雨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了同一个目标,万众一心,当目标达成时,万众之心会不会依旧凝聚?面对人心的贪婪,我们在这片江湖之地,逐一揭开他们虚假的面纱。
  • 捡个系统来升仙

    捡个系统来升仙

    晚上吃撑了,出门散步捡了个系统?!告诉我可以修仙,长生不老的那种。我夏希沐是这样的人吗?!某系统:〔你是哪种人你心里没有数吗〕夏希沐:哦豁,那我举报你半夜不睡觉偷吃我零食,扣光你年终奖!!某系统:〔兹...兹...系统更新〕都市修仙!爽文,徒手打白莲,手撕绿茶婊!!看尽帅哥,最后能不能升仙??敬请期待
  • 与君共赏琴趣

    与君共赏琴趣

    改写词,介绍词人,欣赏词风,但是不定时更新
  • 吾以为尊

    吾以为尊

    故事的开始是从一个普通的沪市大学生分手开始……女娲创世,盘古开天,神界坍塌,四界征伐。少年持枪,龙蛇舞动,四海升平,八荒臣服。终究是仙神现世,还是妖尊伏天?“吾以为尊,尔等能奈我何!”新书粉丝群:1092978770
  • 阴阳交锋

    阴阳交锋

    因一人来到源气大陆的古剑却因天道演化了另一人,二人如同阴阳,势如水火。而古剑为了心中执念,与自己反目成仇……
  • 狐狸的微笑

    狐狸的微笑

    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神神主

    兽神神主

    兽神因为自己的利益危害这个世界被神主联手斩杀,但是……
  • 断罪之空

    断罪之空

    命运大陆772年中央王国皇后华巧心与国王刘辰阳的弟弟刘辰明公爵通奸下毒杀害国王刘辰阳,欲借国王之“遗书”等上皇位。此事被太子刘永昌知晓,在刘辰明公爵登基之际出手抢夺王冠,将公爵与皇后通奸害死国王一事昭告天下,后在“银之骑士”赵子凡的护卫下逃出中央之城。公爵与皇后暗害国王一事传遍命运大陆使得东?南?西?北四方元帅不承认公爵王位发动叛乱,中央王国陷入内乱。
  • 心跳不已,亲吻学长殿下

    心跳不已,亲吻学长殿下

    “啊——你这走路不带眼的死猪头竟敢踩我那双白哲如玉的手?”不远处,少女瞪着圆圆的杏眼愤恨的目光往站在前面散发出一股放荡不羁气息的男生身上,自己还不忘揉了揉已经红肿的左手。“不好意思,小姐,因为你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微了!”男生微微俯下身凑到少女的耳朵旁,吐气如兰地声量微微勾起嘴角说着,眼底闪过一丝不明所以地笑意。“你这死猪头,死妖孽......我白兮兮一定不会放过你!”放过你......过你......你......机缘巧合之下,这个腹黑学长居然当了自己的恋爱导师势要追自己的青梅竹马,但伴随的日子长了,两人又会擦出什么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