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3700000009

第9章

骨度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髮所復者,顱至項尺二寸,髮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1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囗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囗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駙屬長一尺六寸,駙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囗樞長六寸,囗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顏之問相去七寸,兩乳之問廣九寸半,兩囗之問廣六寸半。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骰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在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音釋】髑舫上許喝切,又許伐切;下雲萬居切骨牌步米切,股也。

五十營

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脈終矣。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營氣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3,注足陽明,下行至駙上,注大指問,與太陰合,上行抵囗。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順內,注目內,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問,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駙上,復從跗注大指問,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頑顆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囗,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音釋】 濁者一本作掉滑利也。入鱖音氏。

脈度

黃帝曰:願聞脈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1 一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寫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五藏常內閱於上七竅也,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六府不和則留為癱。故邪在府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4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

黃帝曰:蹻脈安起安止,何氣榮水?岐伯答曰:蹻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順屬目內,合於太陽、陽蹟而上行,氣并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黃帝曰:氣獨行五藏,不榮六府,何也?岐伯答曰: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府,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藏府,外濡腠理。黃帝曰:蹻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答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

【音釋】

蹻脈渠略切,又音喬。經隧音遂。

營衛生會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日一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暝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暝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5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慄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穀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穀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穀而入,先穀而液出焉。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嘔,下焦如漬,此之謂也。

四時氣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一本作寶?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問,甚者深刺之,問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臉,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榮,必深以留之。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瘠。風床膚脹,為五十七瘠,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

徒床,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筒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床,必堅#6來#7緩則煩悅,來急則安靜,問曰一刺之,床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著#8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為幹,腸中不便,  取三里,盛寫之,虛補之。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腹中常嗚,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黑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檐檐,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院。在上院,則刺抑而下之,在下院,則散而去之。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院,取三里。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音釋】

風床尸類切。筒音同。著痹上直略切,下音閉。銳針上余惠切,芒也。

#1終:《太素》卷十三《經筋》作『參』。

#2二十五:《太素》卷十二《營五十周》作『二十』。

#3上行:《甲乙經》卷一第十『行』下有『至面』二字。

#4和:原作『利』,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5下:《太素》卷二十四篇首作『上』。

#6必堅:《太素》卷十三《雜刺》『堅』下有『束之』二字。

#7按:疑此句當作『必急刺之』。

#8來:疑當作『刺』。下『來』字同。

#9著:原作『者』,據趙府居敬堂本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极品护花高手

    极品护花高手

    陆永浩,原本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好不容易逛了一次酒吧,莫名其妙和美女总监开了房,第二天奇迹般上了报纸。随后倒霉事接踵而来,相爱四年的女朋友离我而去,然后被公司炒了鱿鱼,街上被女人虐…
  • 娱乐平行世界

    娱乐平行世界

    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不喜勿骂,欢迎在书评区提意见。另外,根据书友建议,本人已建群158835759,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和我交流,提出批评和建议。另外,本书可能引起五毛的强烈反感,敬请五毛莫要阅读。
  • 回到明末当军师

    回到明末当军师

    一次意外,历史老师萧谨的灵魂穿越回到明末附身到一名秀才身上,他依靠丰富的历史知识,超强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逐渐成为了郑成功的心腹幕僚,随后在他的谋划下,郑氏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发展,终于建立了一个海陆双霸的大帝国。
  • 穿回巨星出道前

    穿回巨星出道前

    (原名:《从头遇见你》)温柔腹黑巨星×不屈不挠经纪人偶像的隐退,让鹿依依终日魂不守舍,一场车祸让这个大粉丝不小心穿越回十年前,那年正是顾洛霖非正式出道的第一年。于是鹿依依拿出全身解数以及超现代思维彻底将顾洛霖捧红成为国际巨星,情种早就被鹿依依的勤奋上进不屈不挠的灌溉悄悄发芽。这世界上最牛批的事莫过于自己的爱豆是自己捧红的了,虽然鹿依依真的从来没有对顾洛霖动过歪心思。看大粉丝如何一步步捧红自己最爱的爱豆,明星一般都是怎样谈恋爱的呢?“人生到处都是意外,可是每一场意外都是命中注定,我恰好是这场意外中的必然事件,所以你我相遇,并非偶然。”
  • 微人

    微人

    当人类因不明原因缩小10倍,当人类走下食物链的顶端,当世界的霸主变成动物,人类改何去何从?是为了坚持寻找原因,还是仅仅为了生产而奋斗!如果你感兴趣,微人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末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晗情骁骁

    晗情骁骁

    相遇是缘,再相见是注定。你好,再见。一个声音让她记了很久,一个背影让他一见钟情。
  • 重生之火浴仙途

    重生之火浴仙途

    他本是天玄门少主,合该拥有无尽荣耀。父亲乃是金丹强者,威风凛凛举世无双。可那天却风云突变,宗门国家遭人袭杀。至亲当场身死道消,仇敌所过鸡犬不留。虽不甘却又能如何,只得挥剑与宗同消。可……机缘巧合之下,他竟然重生了,那便转世重修,踏入巅峰,斩尽仇敌,快意江湖!
  • 东华神帝

    东华神帝

    (热血爽文,玄幻精品。)刀光灭世,剑影遮天,我自横刀向天,何惧漫天神佛!人世不公,拔剑一怒血洗苍穹!少年末路崛起,获无上造化,脚踏天帝,拳镇神魔,蓦然回首,众生跪拜!世人总自称武道通神,今天,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正的神!这是一个不安天命,逆天而行的故事。
  • 任性和很任性

    任性和很任性

    一个很正常的世代与几个不正常的人;一些很常规的事和几个另类的做法;一堆很诡异的人用自以为最好的方法,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弄到一团糟;————————————————终于发现自己不是风而是风筝,线已断;终于知道那些是爱而不是爱情,人已远;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逍遥行———————————————————————————女猪:初生之犊不怕虎、无知无畏,横冲直撞!男猪:知己无敌,百战不殆!我最厉害我怕谁?配猪:来去如风,名利当空。感情磨人,逍遥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