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3700000013

第13章

五憲律液別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天寒衣薄則為溺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并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願聞其道。

岐伯日:水穀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寒溜於分肉之問,聚沫則為痛。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溜於膀胱,則為溺與氣。五藏六府,心為之主,耳為之聽,目為之侯,肺為之相,肝為之將,脾為之衛,腎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盡上滲於目,心悲氣并則心系急,心系急則肺舉,肺舉則液上溢。夫心系與肺,不能常舉,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高#1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掖皆臧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經痠。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寫,津液不化,水穀并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五閱五使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刺有五官五閱,以觀五氣。五氣者,五藏之使也,五時之副也。願聞其五使當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藏之閱也。黃帝曰:願聞其所出,令可為常。岐伯曰: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經氣入藏,必當治裏。

帝曰:善。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岐伯曰:五官已辯,闕庭必張,乃立明堂。明堂廣大,蕃蔽見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平博廣大,壽中百歲。見此者,刺之必已,如是之人者,血氣有餘,肌肉堅緻,故可苦已針。黃帝曰:願聞五官。岐伯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黃帝曰:以官何候?岐伯曰:以候五藏。故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傾赤;腎病者,顏與顏黑。

黃帝曰:五脈安出,五色安見,其常色殆者如何?岐伯曰:五官不辯,闕庭不張,小其明堂,蕃蔽不見,又埤其牆,牆下無基,垂角去外,如是者,雖平常殆,死加疾哉!

黃帝曰:五色之見於明堂,以觀五藏之氣,左右高下,各有形乎?岐伯曰:府藏之在中也,各以次舍,左右上下,各如其度也。

逆順肥瘦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針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子之道,應若失#2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乎,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3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員#4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

黃帝曰:願聞自然奈何?岐伯曰:臨探庾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次衝,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

黃帝曰: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黃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也。

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

黃帝曰:刺嬰兒奈何?岐伯曰:嬰兄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豪針,淺刺而疾發針,日再可也。

黃帝曰:臨探庾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疾寫之,則氣竭焉。黃帝曰:循掘決衝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澀,疾寫之,則經可通也。

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黃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頑顆,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胭中,伏行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并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駙屬,下循駙,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駙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黃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導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然後乃可明逆)lM 之行也。黃帝曰:窘乎哉!聖人之為道也。明於日月,微於毫釐,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血絡論

黃帝曰:願聞其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黃帝曰:刺血絡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發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發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悅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

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仆。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畜積,久留而不寫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寫之,則陰陽俱脫,表裏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悅者,刺絡而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悶。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而寫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

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

陰陽清濁

黃帝曰:余聞十二經脈,以應十二經水者,其五色各異,清濁不同,人之血氣若一,應之奈何?岐伯曰:人之血氣,苟能若一,則天下為一矣,惡有亂者乎?黃帝曰:余問一人,非問天下之眾。岐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亂氣,天下之眾,亦有亂人,其合為一耳。

黃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黃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清濁別之奈何?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黃帝曰:諸陽皆濁,何陽濁甚乎?岐伯曰:手太陽獨受陽之濁,手太陰獨受陰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竅,其濁者下行諸經。諸陰皆清,足太陰二獨受其濁。

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清者其氣猾,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獨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音釋】

悅音悶。空音孔。

#1高:趙府居敬堂本作『膏』。

#2失:疑當作『矢』。

#3水:趙府居敬堂本作『木』。

#4員:趙府居敬堂本作『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攻略黑化病娇小可爱

    快穿之攻略黑化病娇小可爱

    离莫堇以为她只需要还完欠他人情,却没想到在这过程中,这男人却没想过放过她。既然你心甘情愿来到我身边,我怎会让你轻易离去,你注定只能是我的,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你只能有我。
  • 光之魔

    光之魔

    在死亡中孕育,从死亡中诞生,是生与死的结合,世人眼中的悲伤之子。他讨厌光芒,他害怕悲伤,所以他要驾驭光芒,所以他要走出悲伤。
  • 幻梦灵时

    幻梦灵时

    掌控时间,吞噬天地七大家族,亦有何惧逆天改命,天地独尊
  • 超神学院之星际之战

    超神学院之星际之战

    《超神学院之诸神之战》的后续小说浩瀚、未知的宇宙中并存着许多星系,也有先进的科技、文明的星系和其他弱小星系之间的差距!渐渐的,拥有最先进科技、文明的黑暗星系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银河系地球的诸神之战结束后,地球雄兵连战士将面临着更大的战争危机——星际之战
  •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神童故事

    世界儿童必读经典——神童故事

    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故事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著名故事,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只要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故事,便非常有利于培养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便有利于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并能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
  • 我不是首领

    我不是首领

    “首领...”“滚开,我不是首领”“可是首领”“闭嘴,再叫首领老子揍你”
  • 那风那雨那座城

    那风那雨那座城

    曾经拥有,又曾遥远,无论你管不管,他始终在那,不增不减……
  •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古方新用:临床一通百通的奥秘

    本书共选编古方近百首、治疗病证150余种、病案举例60余例,按脏腑经络表里、由上而下的次序编写,对中医,临床有比较切实的指导作用。本书适合临床中医师、在校中医专业学生参考学习。
  • 墨麟帝国

    墨麟帝国

    帝国权利交替,外有强敌,内有嫌隙,墨麟帝国正面对着空前的危机,一支于濒死中重生、且誓死效忠帝国皇帝的暗杀部队——不名人在烁羽和李苍的领导之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刺杀和窃取任务,帮助帝国攘外安内,扭转乾坤,踏上复兴之路。
  • 修真归来在都市

    修真归来在都市

    身为玄仙医圣,以医道登绝顶巅峰,擅长医术,毒术和炼丹术。重回都市后,秦漠定要弥补遗憾,重活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