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5000000001

第1章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土之為教也。肇始於釋迦世尊。闡揚於歷代聖賢。於是以念佛一門。而分四種。曰持名念佛。曰觀像念佛。曰觀想念佛。曰實相念佛。雖有四種之殊。究竟歸乎實相而已。又以前三約之為二。一為觀想。一為持名。觀想則十六觀經。言之詳矣。此論持名。則阿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此萬世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古德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良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此闡揚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土之要。若其持名。深達實相。則與妙觀同功。上上品生當不疑矣。現前諸佛子。如前懺悔門中。二乘聖人。圓心大士。乃至等覺。尚須懺悔。既彼均當懺悔。豈不咸應往生。而況位在凡夫。生居學地者乎。我今奉為六道現前諸弟子等。皆同一心稱佛名號。求生淨土。願佛慈悲。特垂攝濟。

普勸念佛往生淨土

彌陀經言。若人念佛。臨命終時。必生彼國。又觀經言。念佛之人。生彼國者。蓮分九品。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閒。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普勸念佛

夫學佛者。無論莊嚴形迹。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默念佛。不必定要成羣做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聽經。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淨念佛。寄庫來生。不如見在作福念佛。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習學外道文書。不如一字不識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賢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一勸極閒人念佛。婚嫁都畢。子孫克家。安閒無事。正好儘心。儘力念佛。每日念幾千聲。乃至幾萬。

一勸半忙閒人念佛。半了不了。或忙或閒。雖不極閒。亦可忙時治事。閒時念佛。每日念幾百聲。乃至幾千。

一勸極忙人念佛。勸勞王事。奔波家業。雖無閒時。也須忙裏偷閒念佛。每日晨朝十念。乃至日間。或念幾百。

示閱藏要語

大藏經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然閱藏者。二種過失。一者執文字而迷理致。二者識理致而不會心。徒廢光陰。祇成緣種耳。若能體達戒定慧熏修。則一大藏經教。所謂念念常住。即念百千萬億卷經者此也。亦復識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門何也。戒乃防非為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光陰迅速。命不堅久。願諸人以淨業而為急務。甚勿以予言為非而弗聽也。

示在家二眾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屬。俱是宿世因緣。暫時會聚終必別離。不足悲苦。可悲可苦者。乃是空過一生。不念佛耳。今但萬緣放下。回光返照念佛。即是一生要緊大事。更無多語。此外只管純一念佛。其念佛要字字心上照過。歷歷分明。時刻切心。不容些須妄想雜念。早晚禮佛時。懇苦發願。求生淨土。如此捱到。臨命終時。自然正念現前。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蓮華化生。永離諸苦。

示病人

古人有言。病者眾生之良藥。則人於病中。當生大歡喜。一切不如意處。莫起煩惱。又言。生死有命。則人於病中。當生大解脫。任其死生。莫起恐怖。又過去如幻。現在如幻。未來如幻。盡情放下。單持正念而已。病中千萬寧耐。莫懷速愈之[跳-兆+參]心。乃所以為速愈之良方也。

將家事處置了却。放下萬緣。空空地心上。只念六字佛名。刻刻不忘。自然業障消滅。業障既消。自然夜臥安寧。身心康健矣。念佛人要發願捨此惡世。生彼樂邦。

示耄年居士

色身固有衰嬴。法性本無退滅。盡除萬累。純淨一心。淨心而淨土。斯成往生。而無生自達。

示臨終善女人

男女之體雖殊。靈明之性不二。何言五漏。惟貴一心。一心稱念阿彌陀。決定往生安樂國。

示大同

古人教親近明師。求善知識。而善知識。實無口傳心授秘密法門。只替人解粘去縛。便是秘密。今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此八箇字。即是解粘去縛。秘密法門。即是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續。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久亂之心。一時難定。念佛心不清不必憂。只要工夫深耳。字字句句當心念。

示王智第

心空則業空。身空病空。倘有疑心。可盡情放下。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既屬虗妄。如空中華。如水上泡。如夢中事。何疑之有。減思慮。戒惱怒。節飲食。慎起居。但時時刻刻。將念佛做箇話頭。勿使忘失。即是覺照常在。惶惶不昧矣。

示明字大曉

記數太多。束心太急。故發諸疾。但孜孜密密。無間斷。無夾雜。即是工夫。不須過分苦行。妄想剛強。久戰自服。必無疑也。

示吳大峻

莫管悟與不悟。莫管有無內外中間。莫管止觀。莫管與他法門同與不同。既疑情不起。亦莫管是誰不是誰。但執持名號。一心一意。無間無斷。純一不雜做去。

示于廣慧

古云。雜念是病。念佛是藥。念佛正治雜念。而不能治者。因念不雜切也。雜念起時。即用心加功念佛。字字句句。精一不二。雜念自息矣。

示王廣第

不如直下執持。一句阿彌陀佛。盡心盡力念去。無絲毫異念。即是無字公案。其無字等話頭。不必提了。純一念佛。念佛上透。千處萬處俱透。

示廣耆

龐老云。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未能空心。且勤念佛。念念不已。心當自空。

示吳廣綬

既不疑生死。不疑古德公案。何得生大怖畏。何得尚慮疑箭入心也。是所云不疑者。猶有疑也。昔二比邱犯淫殺。維摩一言之下。罪滅無餘。今若能如二比邱。則不必論。否則另有一法。經云。至心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虔誠念佛十萬八千。無罪不滅。所罰之呪。如風捲雲。如日銷露。如一滴投於大海。如片雪點於紅爐。淨盡滅除。更無踪跡矣。

示福建林榮(榮具陳所見異境)

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虗妄。眼見耳聞。悉盡掃除。一心念佛。

示薛廣閱

參究不便。專持亦得。但得一心。自不隨境。

示某居士

堅持五戒。一心念佛。孝養父母。亦勸其一心念佛。求願母子。同生淨土。隨緣度日。來供則受莫行募化。莫作念佛會。守分修行。即是末法中。大善人真居士也。

示洞庭山翁門石氏(求來世為官)

為官雖好。倚官為業。後生墮落。受苦無量。應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直饒位至三公。不若蓮登九品。念佛求生淨土。勝似為官。遠之遠矣。

示洞庭山許門石氏(求來世為僧)

為僧雖好。僧不修行。後生墮落。受無量苦。應當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親近金木雕裝之假像。不若親近現在說法之真佛也。淨土為僧。勝過此世界為僧。遠之遠矣。

示學者

今人多好說參悟。好說了生死。不知在此土了悟甚難。謂之竪超三界。斯那含猶一往一來。況凡人乎。此土眾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後了悟。生西方一門。謂之橫超三界。萬無一失。

警眾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時徧融師門庭大振。予至京師叩之。膝行再請。師曰。儞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為這幾句話。那箇說不出。千里遠來。只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予曰。這箇正見他好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却不說元說妙。凌駕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丁寧開示。故此是他好處。我至今著實遵守。不曾放失。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要事非信。尚不成就。況善事乎。譬如世間盜賊。時乎敗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繩之。迨後釋免。依舊不悔。所以者何。他却信得這條門路。不賷一文本錢。自獲利無筭。所以備受苦痛。決不退悔。今人念佛。爾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諦信。不要說不信淨土。只如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話。於義理不是難解說。儞們眼裏親見。耳裏親聞。經過許多榜樣。如今要儞信得這句話。早是不能勾也。儞若真實信得這句話。則念佛法門。不必要我費盡力氣。千叮萬囑。爾自如水赴壑。萬牛不能挽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時。儞們覩此榜樣。當愀然不樂。痛相警策道大眾。我與儞。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不要放過方好。我見儞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儞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間也。

予見新學後生。纔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閉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然高聲覺太費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乃謂金剛持。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妨默持。或覺昏沉。則不妨高聲。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魚子。隨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譬如一人濃睡。一人喚云某人。則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攝心。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輕視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勾當轉娑婆。成淨土。不同小可因緣。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說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無一箇。其有自負修行者。秪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門。功過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為報。

幼時尚不知念佛。見鄰家一老嫗。每日課佛數千。間云。為何如此。彼云。先夫往時念佛。去得甚好。故我如此念。先夫去時。並無他病。只與人一請而別。出家人奈何不念佛。

同类推荐
  •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论玄义

    三论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居业录

    居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六书

    伤寒六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游心安乐道

    游心安乐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曦兮黎灵陌之凄城

    曦兮黎灵陌之凄城

    当一切都在最完美的时候,上天总会在这最完美的时刻添上最浓墨的一笔。最刻骨的经历,最难忘的岁月。如果知道结局会这样,那刚开始,我便不会选择相遇。
  • 龙崎大陆

    龙崎大陆

    这是一段平淡异常而又惊心动魄的异世大陆之旅。也欢迎大家来享受这一段异世大陆之旅。
  • 祸害江湖
  • 三界魔帝纵横

    三界魔帝纵横

    豪门大少遭遇亲人背叛。跌入悬崖偶得高手相传。世俗界,古武界,修仙界都有他的传说。红颜相伴,“我天翼是宇宙的主宰”
  • 寻新世纪

    寻新世纪

    孤儿穿越至古域大陆,克服层层困难,最终一步登天,找寻新的世纪!
  • 少年将军:清清碧海心

    少年将军:清清碧海心

    少年才俊,官拜将军,天下第一;山野丫头,风华绝代,天下无双。树下的相遇,他接住了她也接住了自己的一生,于她则是顺手医治了一位孱弱少年,却也从此在心里藏下了一个人。他是将军,注定要征战疆场,一个情字终难全。“清清,我是大隋的将军,战死沙场才是我最终的归宿。”“你是天下第一的天宝将军,你不会的,你的命是我救的,我不允许你死!”她本是无牵无挂妙手回春的医者,但独独没有医者仁心的悲悯,只会救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都哥,你记住,这天下人的生死都与我无关,只要你活着,我只要你活着。”尘埃落定后她终于明白医者不能自医,更医不了宿命。青梅竹马,师出同门,本是两小无猜,却因乱世天下,注定是一场无法言说的殇。
  • 重生之陛下恋爱超甜

    重生之陛下恋爱超甜

    温月影,一个十岁便有了封号的公主;花禁寒,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被作为质子送出。初见时,她躺在梨花树上,看着树下的他偷偷采摘芙蓉花。再次遇见时,他一身狼狈跪在殿前,而她一身华服,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于心不忍,她便出手相助。两个看似天差地别的人,从此命运被绑在一起。起初,她发现他的身份疑点重重,后来,她在皇陵白玉棺里,看到了一具同他生得一模一样的尸首。“这里简陋不堪,怕脏了公主的华服。”“无事,脏的是衣裳,不是人。”只是,当前尘往事尽数想起,记忆中的白衣少年究竟是何人,一切又该何去何归?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到底是谁放弃了江山,又是谁输的一败涂地,又是谁抱得美人归?
  • 乱世一书生

    乱世一书生

    穿越异世成为一介穷书生,面对乱世天下,百国争雄,华振邦身为一个书生,也不得不变得疯狂了起来,一切只是为了在乱世中活着,活的更好一点。
  • 小胖宁一词的故事

    小胖宁一词的故事

    小胖,是南京某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小胖很胖,很顽皮,成绩不好。小胖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小胖喜爱天马行空,有一帮快乐的小伙伴······快乐的小胖整日忙忙碌碌着,基本上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不是在学校,就是在辅导班。这是小胖的故事,也是很多孩子的故事。本故事分为三个系列,即:学校、辅导班、家。
  • 荒城霜烬

    荒城霜烬

    人本不死,一念便是成道成魔。屠刀斩生灵,便是妖魔,屠刀斩妖魔,便是圣贤,妖魔之初岂不是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