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100000051

第51章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对三坊七巷文化建设的启示

王小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文化的繁荣对于信息时代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各国普遍认同的称谓,有称创意产业、创意经济的,也有笼统称之为文化产业的。追根溯源,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产业理念。文化创意作为一种资本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议题。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词,首先必须要有很深的文化基底,其次必须有很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意,最后必须是前二者的基础理念跟各行各业的产业链接在一起。要懂得如何去运用文化的元素,如何将文化、知识与创意和产业链接在一起,这个产业未来所发展的经济产值是非常大的。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书》(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10)指出,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商品及服务出口总值由2002年2670亿美元增加至2008年5920亿美元,平均年增率达14%。

台湾大约在2001年前后在“立法院”预算书里才出现所谓希望能够推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2002年以后才开始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能财产(即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台湾仿效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分成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13项产业。根据《2003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自2002年推动以来,至2003年,产值(附加价值)已经提高为2,635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30亿元),较2002年大幅增长14.01%,就业人数增长3.1%。其中除部分行业,如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电影业,因2003年上半年SARS疫情受到影响外,其余行业皆呈现增长态势。《2010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显示,2002至2009年,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由44713家增加至48520家,营业额由4353亿元(新台币,下同)上升至5150亿元,年平均成长率分别为1.06%、7.73%,较岛内同期GDP年平均成长率3.7%高出一倍。

经济发展到最后,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运用文化的元素去创造出更大的产业链,这是一个思考逻辑和一个商业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先后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作出重要论述,地方政府为获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纷纷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长速度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不仅高于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且还高于同为朝阳产业的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速度。2001年中国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总数为145万人,到2008年这一数字已变为1200万人。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还被赋予“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使命。十七届六中全会曾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简言之,在全球竞相追求绿色环保、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发展的今天,文创产业已蔚然成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期望这项产业能成为下一波经济成长的重要支柱。

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中心城市,更应当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期,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敢为、能为、有为。近几年,福州市积极推动现代传媒、动漫游戏及设计创意等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点行业发展,2010年实现增加值位居全省首位。但与台湾以及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省市相比较而言,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早,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福州历史文化的“名片”——三坊七巷,学习借鉴台湾创意创新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是时势所迫,也是内在发展所需。

第一,注重政府先行引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发展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文化事业需要政府主导才能投入,文化产业则是需要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扶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宏观调控、加强监管,搭建政策的平台、融资的平台、公共技术的平台、人才的平台、交易的平台,全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编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到文化领域等措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如,台湾于2002年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负责统筹研拟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及中、长期发展策略,明确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列入“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以期通过行政力量营造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上设“行政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评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及策略;评议各相关机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措施;提供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料的搜集、研究及咨询服务;评议其他有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事项。“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下设推动办公室负责实际执行。2009年,台湾“行政院”核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由“国发基金”以200亿元新台币投资成立文化创投基金,计划四年内投入三百余亿元,推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工艺、设计、数字内容六大旗舰计划,让台湾成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汇流中心。2010年1月7日,台湾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通过“立法”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性规定和协助、奖励、补助及租税优惠等内容。

在实施发展规划过程中,政府还应发挥重要的协调、协助等先导推动作用。以台湾“重点媒体文化产业”发展子计划为例,台湾当局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协助建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包括创意、技术、人才培训、融资、行销、发行、版权等:1.注重内容管理,重视大众传播事业的“经营”与“行销”问题。进一步厘清“政府各部门”的角色与定位,例如文化与媒体产业的界限应明确阐明。2.鉴于金融业不愿以影音节目企划或图文创意产品作为融资贷款,文化创意产业不易获得资金投入,由“政府相关部门”协助促成鉴价制度。3.策略性导引媒体产业平衡发展,如“新闻局”为推动无线电视公共化,拟订《无线电视事业公股处理条例草案》、《数字无线电视发展条例》、修订“公共电视法”等,均为促进媒体产业平衡发展之具体策略性措施。4.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由于盗录、盗版等不法行为的存在,创作者的创意未获保障,业者权益也受到影响,台湾当局透过相关部会的合作,积极展开宣导及查缉。因此,政府要着眼于培育创意、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法律保障和文化氛围,尽快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使每一个人的创意都受到鼓励,使每一个好的创意都有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机会,使每一个创业者都得到有利的制度保护和良好的政策扶持。

第二,重视创意人才和管理者的培养与引进,加大产业资金的补助和金融扶持。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加工类人员较多,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管理等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结构比例中技术人员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导致技术尖端人才和电子商务多面手式复合型人才缺乏,存在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

创意人才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制度的支持。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创意人才的脱颖而出。即使在高校,现行的以行政为中心的“官本位”管理体制,也束缚了教师的创新、创意才华的发挥;培养创意人才的师资不足,也严重制约创意人才的培育。因此,我们一要大力弘扬科学创新精神,提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二要营造扎扎实实干实事的学术科研氛围;三要从精神上、社会地位上、激励机制上提供良好的创新、创意工作平台。要特别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管理者,管理者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能够整合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二是具有伯乐眼光从团队中发现人才,并且通过适当的培养使其脱颖而出;三是开拓市场,文化产品要能够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必须要有开拓市场的过程,让民众充分了解你的产品和服务的特色,让他愿意接受,所以开拓市场的过程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职责。除了注重培养,从小培养外,我们还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近年来,台湾出现大陆移民潮,越来越多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员来到大陆,其中相当多的选择到北京、上海并将其优秀的创意、巨额的资金和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一并带来,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和榕台“五缘”优势,出台有利于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新政策、新规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奖励创造的创新文化,把这类人才吸引、集聚到福州来。

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资金的取得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目前各国政府大多采取投资、融资或补助等方式提供资金协助。我国诸多省、市也纷纷成立相关基金挹注文创产业。如,北京市在2009年11月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表示3年内将安排人民币3亿元作为“种子基金”,定向支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台湾当局亦提供多项资金协助:1.投资:由“国发基金”出资100亿元搭配12家文创创投公司进行投资。2.融资:“文建会”2009年向“经建会”中长期资金匡列250亿元开办文化创意产业优惠贷款,并针对中小型业者提供年利率1.5%之利息补贴。3.补助:“文建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二期计划》中编列6亿余元逐年补助“地方政府”、产业育成中心及一般民间业者等。此外,“文建会”成立专案办公室、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及融资服务办公室,从财务、技术等层面通过辅导措施,积极协助业者,以促进产业发展。又如,台湾最有名的表演团体云门舞集,如果把台湾当局的补助拿掉的话,到现在也是亏损的。长久以来在文化跟市场这两个矛盾的极端,怎么样找到一个好的定位,怎么样能够既有文化,又有市场,这可能是一个内生的经济。

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表现来看,无论是从业企业数、产业的营业额、产值等都有所增长,但深入分析整体产业结构会发现,这些文化创意产企业的组织规模与资本结构都趋向零细,多数是独资或合伙的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虽有灵活的创意,但受限于规模,往往在短期内就遇到发展瓶颈,也欠缺进一步投资与创新、开发的能力,无法发挥“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的作用。因此,如何鼓励更多人才与资本投入创意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品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甚而借由“品牌化”策略提高附加价值,都是政府与民间急欲解决的当务之急。

第三,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融合,打造坊巷文化品牌。

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必须是科学、妥善地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创意的源头、母体,重视文化产业内容的质量和层次。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将对这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起到关键作用。饱含历史文化的建筑实体是一座城市的根基,这会给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的设计灵感,让设计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中轴线上,基本保留唐宋坊巷格局,被称为“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保留着150多处明清古迹。“一个三坊七巷,半个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节点大多与三坊七巷的人物有直接关系。这里先后共有3个海军总长、10个尚书、10位总督、10位院士及151位进士在此居住过。2009年,三坊七巷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入选全国“十大名街”之首。

三坊七巷所包含的历史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极具区域特色的丰富文化形态,是福州的根之所系、脉之所存。我们要把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深度发掘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家饰时尚和生活教育体验、特定文物体验等文化元素,利用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创意生活产业,传播美的生活理念,打造坊巷品牌。台湾学术界将创意生活产业定义为:“以创意整合生活产业之核心知识,提供具有深度体验及高质美感之产业。”创意生活产业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又绝对离不开人对精神价值和文化品位提升的产业,产业范围涉及衣、食、住、行、育、乐等与生活相关产业。台湾创意生活产业目前集中在饮食文化、工艺文化和生活教育体验方面,其次在家饰时尚、特定文物体验方面,其鲜明特点是跨界经营和多元发展。如,台湾“九份”是因九份茶坊而成名的茶艺悠闲之城。茶坊的前身是水池仙诊所,经营者洪志胜买下诊所,创立茶坊,从单一经营茶叶、茶具,发展到复合式经营,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经典元素之茶、陶、画的商业经营与文化休闲自然融合,让“九份”充满艺术气息,多年来已形成台湾岛内茶界的著名品牌。九份茶坊具有台湾当地特色的饮茶文化与茶道。欧式庭院风格的“天空之城”悠闲、开放,让品茶者在茶香萦绕之际与九份山水融为一体。“九份”大大小小的品茶店都经营得与众不同,形成了一个有活力的“茶文化生态链”。九份艺术馆,则给茶客在品茶之时提供赏画的艺术享受,陶工坊里人们更可亲自烧制陶艺作品,来做直接的“艺术接触”。由于声名远播,引得众多文化艺术名人云集于此,活跃了“九份”的艺术氛围。

由此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当传统产业因时代发展而显得不合时宜时,能否避免被简单粗暴地破坏与拆除?在对逝去的时光怀有一份敬意的情形下,能否在保留可持续使用的有形物质和无形概念的基础上,增加传统产业的新附加值,帮助其转型为新型产业?台湾创意生活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让世人看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睿智思考与创意情趣。

第四,发挥榕台优势,促进两岸文化创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在两岸大力支持与优惠政策扶助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近年来蓬勃发展。如,台北市自2007年首度组团参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来,已连续4年参展并设立台北主题馆,台湾参展家数逐年递增。2007年仅有13家厂商、54个展位参展,交易金额300余万。至2010年已扩增到127家厂商参与、212个展位,交易额高达7.5亿。可见,台湾文化创意商品与服务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作为海西中心城市的福州,未来如何打好三坊七巷的文化品牌,发挥其与台湾千年来延续不断的历史人文优势,透过各种机制、管道与力量,形成双赢格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坊七巷有一处“台湾林”宅院旧址,位于今杨桥路东段南侧三友大厦、宏建大厦处,三座毗连,四面封火墙。前门在杨桥巷,后门在郎官巷。“台湾林”,顾名思义,这里沉淀着三坊七巷人与台湾的历史故事。

三坊七巷的杨桥巷林家(今为杨桥路),其核心人物是林尔康和林熊祥父子。林尔康字镜帆,是台湾首富“板桥林”的家族成员,其高祖父林应寅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东渡台湾淡水新庄,以教书为生,为“台湾板桥林”的始迁祖。曾祖父林平侯,经营盐业发财,捐官广西柳州知府,告老回台湾后,买下从淡水到宜兰的大片土地,年收租谷达数万石。祖父林国华于清咸丰三年(1853)迁台北板桥,开发板桥一带的荒山野岭,遂成巨富,大造园林,后称为“林本源花园”。至林尔康兄弟,凡200多年,已历五世,聚族而居。被称为台湾板桥林氏,誉称为“台湾首富”。甲午战争后,台湾割给日本,林尔康来到福州,在杨桥巷南侧建屋定居,主座为五间排大院,左右配以中西式花厅。人们称他本人为“台湾林”。林尔康儿子林熊祥于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台湾并于民国38年倡议编修《台湾通志》,晚年参与编修《中原文化与台湾》。杨桥巷另一位与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是甘国宝,甘国宝曾两度当过台湾总兵,在台湾驻防了四年多,深受台湾人民爱戴。其故居位于文儒坊西端北侧旧28号、新64号,建于明末,清雍正、同治年间重修,“十年动乱”期间被破坏。

还有宫巷沈家、郎官巷严家。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26号(原11号),沈葆桢对捍卫台湾主权和开发台湾有着杰出贡献,受到台湾人民的尊敬和怀念,台湾安平炮台遗址被修成公园,并塑有沈葆桢塑像让人瞻仰。严复故居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旧16、17号,新20号。严复对台湾怀有深厚的感情,一是他的军旅生涯之始即曾跟随沈葆桢到台湾参加反对日本侵略台湾的斗争;二是他的三儿子严叔夏娶了台湾望族林尔康和陈宝琛妹妹陈芷芳的女儿林慕兰。严复孙女严停云,笔名华严,当代台湾著名女作家,出生、成长于此。她在《吾祖严复》、《郎官巷里的童年》等散文中,讲述她的郎官巷故居和她外婆的杨桥巷“台湾林”宅院。

台湾赫赫有名的总爷街原建设者是三坊七巷人——何勉。总爷街,位于台南市公园路台南公园对面,因台湾总镇署而得名。何勉,保卫台湾的名将,其三坊七巷的故居位于光禄坊玉尺山房。这里原是座小山,山上建有一座法祥寺院。何勉先后两次戍台,守卫台湾七年,曾捐资建起台湾第一个正规的营盘城,台湾从那以后有了铁打的营盘。何勉的儿子何思和,1772年出任台湾镇总兵,父子两代都为保卫台湾建功立业。台湾的《彰化县志》曾记下了这对令台湾人民永远怀念的福州父子,“父子两人皆任台湾镇总兵,惟此一对”。

重新梳理三坊七巷与台湾的历史情结,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两岸产业合作的文化根基、创意本源。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底做基础,创意就有了很好的源头,接下来就是两岸如何共同创造机制和平台,将它们同行业、产业接在一起。比如说出土文物,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可能从历史学者、考古学者,能够看到它的整个历史资产的价值。除此之外,他还可能创造出什么样的产值?如果你知道怎么去应用一个文物元素的时候,你就可以让文化与创意、创新的理念相结合,运用这些文化基底创造性地跟创意跟产业链接在一起了。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一是积极整合两岸文化产业资源,培育文化市场,共同打造文化产业链;二是深入发掘三坊七巷与台湾的文化资源,共同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原创性知名品牌;三是共同加强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四是积极探讨扩大及深化两岸文化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制定两岸文化产业标准,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沟通合作平台,优化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条件。

加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我们除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介自身文化元素和品牌外,还要特别注重吸收台湾的优势。海峡两岸市场规模、人力资源相距悬殊,我们拥有广大的内需市场,易于吸引国际关注。不过,台湾因具有自由的创作环境、开放的社会氛围、透明的资讯传播、发达的科技产业、活泼的地方文化,对于新事物接受度高,也造就了可观的文化创意人才。因此,未来如何运用双方优势,形成双赢格局,将是两岸深化合作的方向。

参考书目

[1]《三坊七巷志》,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

[2]台湾当局“文建会”:《2003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2010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6]赛迪:《2009~201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7]佘日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8]成思危:《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技术管理及制度创新》。

[9]李天铎:《创意活动带动城市发展》。

[10]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

同类推荐
  • 枭宋

    枭宋

    贾似道:“晓晓,赶紧去泉州担任提举市舶,朝廷没钱了!”苏晓:“马上去。”理宗赵昀:“三郎,赶紧娶了圣人的甥女,她看上你了!”苏晓:“我考虑一下。”度宗赵禥:“三哥,赶紧给朕送几个大食美女过来。”苏晓:“官家,真的假的?大食美女太火辣了,不如来几个爪哇和三佛齐的好了。”度宗赵禥:“太黑了,如果方便,三哥给来几个倭岛的也成,我还是喜欢白些的。”苏晓:“这个可以,但只能玩玩不能留种,否则倭人该说他们全是大宋正宗皇族后裔了。”忽必烈:“苏晓你还有完没完,为何总是在海上来进攻我,还有没有节操?”苏晓:“你丫早晚要做我的马夫,你管我在哪进攻!”
  • 黑色诗谣

    黑色诗谣

    这算是部诗集吧?或者说是诗意散文?或者是散文诗?我无法将其定性。但体裁并不重要,或者说,不必强行将它划分为什么体裁。我主要是想用些很诗意的内容,将以前生产队时期,家乡彝汉山区农村的各种穷苦生活、奇闻异事、山野情趣、逸闻传说给写出来。这些旧闻逸事,仅隔了区区数十年,便已经显得很遥远,很陌生了,就像是发生在远古荒蛮时期似的……
  • 东海有夏

    东海有夏

    当时乱离苦,风流只做古!两晋时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北地板荡,衣冠南渡江左。北地流民往来塞于道路,积骨累于野。有铁船东来,引中国仁智之士,能巧之匠,勤劳之农,开国台湾,奉昊天之志,存中夏星火。泛舟四海交通天下,耕海牧渔以帆作马。初次写书,新手上路,请各位读者大人多多支持。
  • 匡扶三国

    匡扶三国

    “这里是哪里?什么?汜水关?什么?我的爹居然是潘凤?”前世射击冠军潘俨,意外成为无双上将潘凤之子。孺慕情深,潘俨重活一世,岂能容忍父亲有失。他发誓就算是华雄,也不可能伤父亲分毫。汉末乱世,诸侯并立,烽火四起,中原十室九空,边疆屡遭掠劫,汉民族伤痕累累。司马篡政,世家夺权,百年之后近乎奄奄一息。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既然来此一趟,潘俨不愿得过且过,苟活于世,誓要用自己的方式,亲手匡正这倒悬的天下。
  • 善良的恶霸

    善良的恶霸

    青龙镇有个恶霸王法,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被发配边疆后又回来了,竟然还做了官,变本加厉继续作威作福,下欺百姓,上斗长官,无人敢招惹。时人感叹天理不公,竟容此人祸害百姓,却也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说他是个大大的善人!
热门推荐
  • 仙道武魂

    仙道武魂

    石云,一个卑微的生灵。想要看他怎样演绎人生,践踏对手,有着大毅力大坚持的人到达强者巅峰
  • 季寞,爱寂寞:46度拐角

    季寞,爱寂寞:46度拐角

    我们的爱情不倾城也不倾国,那只是46°拐角的颠沛流离。岁月留下的痕迹,是我心里多了一个你,而你心里多了一个谁了?喜欢用45度仰望天空因为那是幸福的方向,我却喜欢在46度拐角,笑看那一段段似水年华。
  •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将功成万骨枯

    深爱十年的未婚夫惨死沙场,还背负了通敌叛国的千古骂名。为替未婚夫报仇,洗清冤屈,她不惜毁去容貌进去军营,辗转投入太子麾下。却不想,案情背后,疑点重重,最终拨开迷雾,她发现真相竟然如此残酷……原本冰封的内心,也在此过程中渐渐破冰。在毁灭和重生之间徘徊的她,最后却发现选择权并不在她手上……
  • 莫都风云

    莫都风云

    “他们只是孩子,你过早的把责任交给了他们。”“他们是孩子,没错。可他们从未把自己当成孩子。”这是一个繁华都市的孩子们的故事。
  • 太上修仙记

    太上修仙记

    --------------太上不知有之--------------
  • 凰妃惑世

    凰妃惑世

    上辈子,她遭万马践踏而死。重生归来,她只为亲手送他们下地狱!从此以后,虐渣打脸,轮番上阵。曾经的爱人:“忆儿,我有罪,我该死!”司空忆儿冷笑,“那你去死吧。”被虐得无还手之力的白莲哭兮兮:“我要去告状……”“随便你,不过你的靠山已经成了我的小弟。”她傲视一切,却不知她的顺利完全是另一人的协助。“王爷,您为何不亲自出面帮王妃清除一切?”某王爷轻笑,“她不喜欢。”
  • 我的免费人生

    我的免费人生

    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一张神秘的卡,用此卡可以当信用卡使用,没有额度上限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用还!从此一段传奇的免费人生开始了!
  • 芒炽

    芒炽

    剑与魔法的世界,没有姓氏的少年拿回属于自己的王国。
  • 最后的人

    最后的人

    这是一个由人工海岛组成的世界,或许在千万年以前人类还居住在一片广阔的陆地上。人类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中建立了一个海岛通信圈,这是属于人的领域。天生的气能者能够使用超出常人的能力。当一名没有过去的少年接触到只属于自己的历史的时候,真相揭开了
  • 朝雨暮然

    朝雨暮然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荒唐,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遗憾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伤痛,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才是一种幸福那天你问我“你觉得我们是那种?”我没有答案,因为我也不确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