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100000042

第42章 永盛梁氏家族与台湾的渊源

杨济亮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开发和发展是由中国大陆,特别是福建人迁移过去,与台湾高山族人结合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福州三坊七巷赴台的主要名人有:曾住在宫巷的钦差大臣沈葆桢,曾住在文儒坊的总兵甘国宝、近代诗人陈衍,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翻译家林纾,曾住在光禄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诗人刘家谋、教谕周长庚,曾住在黄巷的吏部考功司主事梁鸣谦、詹事府少詹事梁上国,曾住在塔巷的著名文化人杨浚等,曾住在郎官巷的掩护中共秘密特派员的吴石。严复的孙女严倬云、严停云。他们在台期间,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台湾的发展和祖国两岸的交流作出了贡献。本文主要讨论永盛梁氏家族与台湾的关系。

永盛梁得名是因梁氏入闽五世祖梁汝嘉游览永盛燕山遂择为讲学定居之地。永盛里,现改名为梁厝。现永盛梁氏梁祠前身是永盛始祖名儒梁汝嘉的讲学之所,理学家朱熹曾亲书“贻燕堂”赠之。

永盛梁据谱族记载宋代科第隆盛,成了名门望族,有20多人中进士,元初衰落,直至清中叶,有两支发展为名门世家,而且都与宝岛台湾有着紧密的渊源。一是留在本乡的梁鸣谦家族,一是迁长乐江田后又迁回省城的并在乾嘉时形成的梁上国、梁章钜家族。

一、梁上国为台湾葛玛兰的建立起了决定性作用

蛤仔难又作葛玛兰,在台湾东北部,明代称曰北港,又叫东蕃。其土著民居于深山中者为“生番”,居于平原者为“熟番”。明末清初有动乱,散居沿海地带,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时,西班牙人曾欲征服其地,被番民阻杀而未逞。乾隆三十三年(1768),漳人吴汉生入垦蛤仔难,亦被所杀。嘉庆元年(1796),漳浦人吴沙,招募千余众入垦成功,后吴沙亡故,其侄吴化继之,继续开垦荒地。受吴沙创业影响,泉州人苏七尾也率泉民开发苏澳,今为宜兰的一个镇。时海寇蔡牵、朱欲占有葛玛兰,时时袭击,吴化要求知府杨廷理将其地收入政府管治。杨虽赞同,但其上司以“险远难治”为由不许。这时,嘉义县教谕谢金銮(侯官人)撰写《蛤仔难纪略》对葛玛兰厅的建置起了推动作用。

谢金銮,字巨庭,福州府侯官人。1759年中举,历邵武、南靖、嘉义、南平、安溪等地教乘。1805年,任台湾嘉义教谕的谢金銮听说蛤仔难有如世外桃源,开始搜集其他资料。当年冬天,海匪蔡迁窜犯台境,县令向金銮问计,金銮参与了嘉义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历时数月,谢金銮进一步了解了台湾海疆的形势和蛤仔难必须设官治理的紧迫性,他以杨廷理所绘蛤仔难图及开辟蛤仔难的书稿为蓝本,撰写了《蛤仔难纪略》。分原由、置抚、形势、道里、图说、论证六篇详细陈述不可不设治的理由,不畏艰辛,跋涉数千里,“北走使京都,上其书与同乡梁官詹上图”。

梁上国(1748~1815),字恩仪,一字九山,籍长乐,少聪颖好学,年17岁中举,时通儒纪昀(纪晓岚)来榕提督福建学政,见上图文章,赞赏有加,题为宿儒所作。及见,讶为一少年。细询家世,更感惊讶,手书“书香世业”题赠其家。乾隆四十年(1775)梁上国中进士,选庶吉士,学习满文。他于父母丁忧服满入京敬馆,授编修分纂国史。谢金銮上书后,梁上国依据其论,于嘉庆十三年(1808)上疏曰:“台湾浚水厅属之蛤仔难,田地平圹丰饶,每为海盗觊觎……若收入版图,不特可绝洋匪窥伺之端,且可获海疆无穷之利。”嘉庆帝见奏十分重视,即谕闽浙总督阿林保、福建巡抚张师诚“悉人安议奏询”。嘉庆十六年(1811),由总督何志伊、巡抚张师诚酌定条例,终于在蛤仔难设通判,曰葛玛兰厅。台湾管治范围由此增幅百余里。

梁上国次兄上治子章钜,字闳中,清代督抚大臣,著名学者,楹联大师,著有《楹联丛话》等70余种著述。

二、梁鸣谦襄助沈葆桢治台

梁鸣谦(1826~1877),字礼堂,祖孟豪,父名事源,均耕田为生。鸣谦兄弟四人,他居第三。福州闽县梁厝村人。年十九,为秀才。道光二十六年(1864),他得中举人,时年二十一。后数次参加会试,均不第。咸丰九年(1859)始成进士,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并派军机处稽勋司行走。任京官不久,就以母老为由辞官回里,教授生徒自给。鸣谦少有文名,中进士后,声望更隆。同治五年(1866),湘人周开锡署福建巡抚,寻找草拟章奏的人。有人荐鸣谦于周,遂入抚署,任文案(秘书),所拟文稿,颇合周意,甚得周器重。

同治六年(1867),福州人沈葆桢任船政大臣,闻鸣谦名,遂请入船政幕府。当时船政局开工不久,机器来自外国,一切机器及其零件,皆人所未见,不知其名,所有机器虽然有图,但译者不能表述其性能,更无法定名,在文书及工作上都感到不便。鸣谦朝夕深入各工厂,请教外国机工,听他们介绍各种机件性能,虚心体会和记忆,分析条分,合并归纳,使胸中了然,然后确定各机件特性给予汉语的定名,或意译,或音译,要求适当而后已。这样,所有机器及其零件皆有一汉名,由是“章奏及得藉手”。梁鸣谦在机器汉语定名上给予当时的船政管理及船舶建造很大的方便,对于引进外国造船技术,也起了积极作用。他可称为近代西洋机器汉语定名的先驱者。

同治十三年(1874)五月,日本政府借口高山族人民与琉球船民争斗事,出兵三路攻扰,企图占领台湾。朝廷命沈葆桢以船政大臣身份前往巡视,兼办各国通商事务,沈以鸣谦有深谋远虑,乃与偕行。一切章奏皆出梁之手。鸣谦向沈建议,对日本不能屈服,沈遂与日方多次交涉并谈判,迫使日方同意议和,撤兵退出台湾。梁鸣谦并主张改革台湾地方体制,将台湾道所辖一府四县两厅改为两府七县,福建巡抚移驻台湾。沈葆桢也考虑到“善后计划”中的开山抚番,认为台湾各地行政区划必须有所调整,方能有利于台湾今后的发展,所以就上奏朝廷。光绪元年十月(1875年11月),依福建巡抚王凯泰所奏,闽抚每年冬、春两季驻台,夏、秋两季仍驻福州城,为后来台湾建省奠定基础。该年底(1876年初),清廷决定于艋舺设台北府附府添设淡水县,葛玛兰厅改为宜兰县,原淡水厅所在地竹堑改设新竹县,三县总辖于台北府。另外,改葛玛兰通判为台北府他防通判,移驻鸡笼。从此,台北成为台湾又一政治重心,与台湾府(台南)并峙南北。因地处要冲,经济繁荣,重要性与日俱增,中法战争之后,台北正式取代台南政治地位,成为台湾的政治中心。梁鸣谦还主张开发基隆煤矿,减轻煤税,筑碉堡,增加炮台等种种设施。沈葆桢皆从其议,请他起草上奏。鸣谦又倡议为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建祠予谥以慰告台胞忠义之心。祠成之日,鸣谦代葆桢作一祠联,句云:“开亘古未曾有之奇局,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此联至今传诵人口。

光绪元年(1875),台湾事已解决,鸣谦随沈葆桢返闽。鸣谦前以船政功,已加三品衔,又以抚台有功,再晋加二品衔,以候补道任用。有人劝他出仕为官,鸣谦说:“我以此冠服,坐之橡老屋中,受学生拜,以示嵇古之功,亦足觉得光荣。”他自台湾回乡,正好梁厝乡修挑东左东境祠,鸣谦除捐资外,并撰庙碑,修《梁氏族谱》。

不久,沈葆桢任两江总督,政务日益繁重,仍请鸣谦前往,事无大小,悉以咨商。葆桢妻死,其又体弱多病,故用请鸣谦兼理内事。凡胥役仆人在外违法生事者,鸣谦皆予严处,诸子之不努力读书者,鸣谦皆严加督促,沈葆桢视其为左右手。

光绪二年(1876)八月,梁鸣谦请假回乡嫁女,受福州鳌峰书院聘,任教职。他督课诸生,极为认真,作业皆亲批。光绪三年五月,他以积劳病死于三坊七巷的闽山巷府第上,年仅52岁。沈葆桢闻之,为之流涕。梁鸣谦的著作有《静养堂诗文集》8卷、《笔记》2卷、《词存》1卷。

梁鸣谦故居在福州衣锦坊闽山巷9号,坐西朝东,四面封火墙围着。东面中间开着两扇大门,天井两边又筑一道墙,墙两侧建有厢房,天井上建五开间。进深六柱的双坡单层木构屋,中间为厅堂,后是插屏门,厅堂左右为侧厅,均住人。初看是三开间,走过两旁的小门,各有单独的一房一天井。整个房屋抬高,屋内铺地板。屋后有小花园。虽不显出大气魄,却也朴素完整。故居现保存较好。

梁鸣谦墓位于闽侯荆溪狮球山。其仅居位于今鼓楼区闽山巷,主座三开间,中为厅堂,两侧厢房,祖居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

三、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梁敬

梁敬(1893~1984),字和均,梁鸣谦长孙。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1917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受知于司法总长林长民,延为司法部首席秘书。1919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半年后,转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改学经济,1921年获硕士学位,旋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1925年,林长民在乱军中遇难。为报知遇之恩,梁敬不避艰险,与长民之弟林天民到东北,收其骨骸归葬。后任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推事,宁夏财政厅厅长,抗战爆发后,被任为甘肃财政厅厅长,后奉命赴美,佐魏道明办理中国租借物资事务,以利抗战。抗战胜利后,奉召回国。1948年辞官赴美,专务读书,转而研究历史,特别是近代史、中美关系史。1970年,应台湾“中央研究院”之聘,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通信研究员,著有《欧战全史》、《在华领事裁判权论》、《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史论》、《史迪威事件》、《中美关系论文集》、《开罗会议》等,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1984年病逝。

永盛梁还有梁序昭(1903~1978),原为何氏子后为梁氏嗣子,早年入马尾海军制造学校学习德文,后毕业于烟台海军军官学校航海班。曾在美国受训,后任海军鱼雷游击舰队司令部副官,鱼雷游击舰队正副官,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抗战期间,曾创办《海军内部战时通讯》,并带队赴美受训。之后历任舰长、第一舰队司令、第二军区司令。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1949年赴台,初任“海军总部”署长,旋任“海军舰队训练司令”。1954年6月升任台湾“海军总司令”。梁序昭任职期间,“太平”号、“洞庭”号先后被我人民海军击沉,又丢了一江山岛,损失“沱江”号,败绩累累。1949年去台湾后,他先后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少将”,国民党“国防部副部长”。在永盛梁氏宗祠内还有孙中山所题给梁瑞庭的“急公好义”匾,此外参加1884年马江海战的梁祖勋烈士之子梁训勤是国民党第一代参议员,旅长,其祖居亦在城门梁厝。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群雄

    三国之群雄

    一个三国应该是怎么样的?每个人的三国梦都不一样,我在这里,做着我的三国梦。
  • 我在大唐当猎头

    我在大唐当猎头

    生活融入了想象就可以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职业增添了想象就有无限的可能。
  • 汉祁连

    汉祁连

    出生皇族,却无法认祖归宗,他用六年时间,肃清朝廷奸党,扫平漠北蛮夷,将一个太平盛世拱手相送,留下传国玉玺,与佳人相伴一生。“你救我一命,此恩必还,这大汉天下,就是我的谢礼。”
  • 我不是八贤王

    我不是八贤王

    孟昶棺前吻花蕊,后宫秀榻睡皇娘。赵家四子,帝王之才,年少却多谋,气盛则不傲。朝堂上,鞭相国,少年气盛文武双。百万军,斩敌寇,一柄金锏屠天狼。新建QQ群:39626515
  • 赘婿的悠闲生活

    赘婿的悠闲生活

    我叫魏二牛,人们都叫我忠厚老实魏二牛!(架空历史,轻松诙谐。)【普通群725845741(所有人可加)】
热门推荐
  • 极品山庄

    极品山庄

    现代极品贵姐儿、家财万贯的尹氏大小姐尹纾弦因老公外遇,醉酒猝死,不料灵魂与异世修仙界正被追杀的第一妖女九尾灵狐青菱的魂魄合并,好吧,妖女就妖女吧,可是还没对这个身体有什么热乎劲,刚重生了一天的尹纾弦又一次被华丽丽追杀了……走投无路的尹纾弦施展夺天大法以八条尾巴的代价转换时空,又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可是她居然回到了三国,然而这个世界是没有修仙者所谓的灵气的,所以倾国倾城的她如今只剩下一个稀有的空间和九尾灵狐青菱曾经精心炼制过的山庄法宝。三国曾经人们皆知大乔、小乔、蔡琰、貂蝉、甄姬……却还有一个女子不施粉黛,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美而不妖,媚而不俗,安身于极品山庄,冠绝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英雄联盟好汉录

    英雄联盟好汉录

    英雄联们外传集合所有英雄歪改背景。逗大家一笑,游戏之余欢乐自己
  • 穿书后我将反派大佬拐跑了

    穿书后我将反派大佬拐跑了

    隔壁新书已开《穿成恶毒女配后我人设崩了》偏欢脱沙雕画风,欢迎小可爱入坑呀~ 自古男频文的男主和反派大佬是天生的死敌。穿成男主炮灰亲妹的沈舒姝表示,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小仙女,远离反派和男主。在逃亡的途中,不幸遇见全书最凶残的反派大佬。披着马甲的沈舒姝:“哥哥,我是你失散多年的妹妹,妞妞!”反派大佬:“我失忆了,你别骗我。”沈舒姝:“妞妞不敢。”沉睡千年从冰棺醒来的酆御六亲不认,无情无欲。直到他遇见了新鲜出炉的“妹妹”。小姑娘娇娇软软,暖乎乎的让他甚是留恋。#奇怪,明明这丑丫头聒噪得很,可我下不了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现代成仙

    现代成仙

    修仙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我皆有可能。
  • 武林之长生神话

    武林之长生神话

    问剑自古几消愁,人间难得几人成。何来已成逍遥过,今夕难成剑巅峰。从古至今,练剑者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绝大多数都只是初窥门径,现代社会能静下心来练剑者屈指可数,宗师更是已成绝响!我有剑两把,一斩世间人,二斩惊鬼神!任你千般算计,万般阴谋,我所依仗着唯剑而已!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ps:再太监直播切那啥!
  • 独怜心

    独怜心

    心,不知不觉心动,是在他为她休了那几个妃子后吗?还是在他知道自己的谎言却还不拆穿时?心痛?谁知道真假?心真的有那么宽吗?他真能一直容忍吗?心中百态,几人的心真能一直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