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5100000027

第27章 清朝台湾最负诗名儒将——阮蔡文

刘琳

阮蔡文(1666~1716),字子章,号鹳石,汉族,福建漳浦人。清朝将领,曾任福建水师提标参将、福建台湾北路营参将、福建福州城守营副将,为保卫和开发台湾北部做出突出贡献。他也是最具诗名的闽籍戍台名将。

阮蔡文,在执教鳌峰书院和任职福州城守营副将时曾在郎官巷与吉庇巷住过。

少年居赣科举落第

康熙五年(1666年),阮蔡文出生于福建漳浦商人之家。小时父亲在江西做生意,他随父亲徙居南昌。11岁时,文章已写得相当不错,并且性格刚毅,臂力过人,喜爱舞弄刀枪兵器,大人夸他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13岁时因文章颇优而补为诸生,成为县学学生。文榜为蔡姓,任参将时复阮姓。

阮蔡文成为县学学生后,本拟专注于科举之路。不想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只好随父耕种。

虽然家里无钱供他读书,但精通文墨的父亲不改望子成龙之心,常从市上购来便宜的虫蛀之书,亲自教子继续读书。阮蔡文艰难地一边劳作,一边读书。有时冬天没有棉衣,就用斧头砍几百斤树根,围起来,自己坐在树根堆里读书,以抵御严寒。

父亲死后,阮蔡文为了赡养母亲,就以教村童读书为生。24岁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以后又参加几次,皆落第。他不改好学之心,留意经世之学。对自然地理有着超乎常人的感悟。举凡他所到过的南北山川、关塞、石礁、岛屿,走过一遍就能记得清清楚楚。对齐语、楚语、吴语、越语、闽语、粤语等各地方言,以及苗、瑶等少数民族语言,他只要入其乡便很快学会,而且声调语音惟妙惟肖,没有人能分辨出来。

投奔族叔漳浦讲经

为了养家,阮蔡文开始四处谋生。当时,阮蔡文族叔阮钦为在浙江台州协任副将,阮蔡文前去投靠,被任命为书记。阮蔡文将母亲接去同住,细心侍奉。母亲病逝后,阮蔡文扶柩回乡。当时漳浦知县陈汝咸定期举办讲经大会,每月两期。阮蔡文回到漳浦后也参加讲经,他口若悬河,高谈阔论,直陈古人的治乱得失,细论救时急务,受到当地文人学士的交口称赞,也引起陈汝咸的赏识。

巡抚躬请书院讲学

康熙四十五年(1706),阮蔡文前往京城读书,3年后回到家乡。时任福建巡抚的张伯行知阮蔡文文名,躬身相邀,请阮蔡文到当时的福建第一书院——福州鳌峰书院讲学,并且编纂先儒之书。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历官20余年,以清廉刚直著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尤著。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谥“清恪”,康熙称它为“天下清官第一”。

第二年,漳浦、泉州发生大饥荒,阮蔡文倾囊救助在乡的族人。

跟随恩师招抚海匪

康熙五十一年(1712),阮蔡文随恩师陈汝咸千里赴山东,劝降海匪。

陈汝咸,字莘学,号心斋,又号悔庐,浙江鄞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中进士,后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三十五年(1696),由翰林出任漳浦知县。他克己奉公,关爱百姓,修文庙,组织讲经大会;办义学,聘请名师任教,还亲自讲授,评议作业,成为漳浦历任知县中唯一受乡人感念而立生祠的人。阮蔡文曾拜他为师,他也很赏识这位学生的才识和胆略。

康熙五十一年(1712)初秋,山东人陈尚义率一支抗清队伍占领胶东鸡鸣岛,准备进攻威海卫。年底,清水师营游击滕国祥率船队与陈尚义部作战,遭到火攻,滕国祥被杀。陈尚义取胜后,发现威海卫有重兵把守,于是放弃攻城计划。这年年底,陈尚义有归降之意,但犹豫不决,只派遣其部下赴兵部请降。当时陈汝咸为御史,奏请皇帝愿前去招降并推荐阮蔡文随同前往。到了登莱,他们径直上海盗船,见到陈尚义,阮蔡文陈说利害,最终使陈尚义接受招降。

招抚陈尚义部后,朝廷甚喜,康熙皇帝亲自召见阮蔡文,问他:“你一介书生,此行又很艰苦,是否感到害怕?”阮蔡文答:“我仰仗皇上的威灵,顽梗革面,没什么可害怕的。”康熙又询问一些海上事宜,阮蔡文都回答得清楚详细。《台湾历史人物小传》载:“以招降山东海贼陈尚义功,清圣祖召见,问沿海事宜,条奏甚悉。”

朝廷嘉其功,授阮蔡文为云南凉州知府。未及赴任,特旨改授福建水师提标中营参将。

文材武用兵民德之

阮蔡文文才武用,大学士李光地有一功。他上奏认为阮蔡文文才为武可大用,《鹿洲集》载:“以文才武可大用,而大学士李光地亦奏称其猷略故也。”

阮蔡文在福建水师任职,可谓“得心应手”。《鹿洲集》载:“厦门距家百余里,利弊纤悉无不知。通关梁,除贼盗,动合兵民意。红夷市舶故骄横,主者贪其利,多为所玩。”有一天,外国人来厦门贸易,因对定价有异议,竞拔刀以对。军吏惶急不知所为。阮蔡文单骑往缚,晓之以理“次日,其酋率众谢,承筐多仪,免冠以献。文大陈武威,坐堂皇,召之入,语以朝廷威化,呵责甚厉,皆不敢仰视。复椎牛置酒,饷之庭庑,所献仪物悉遣还,由是诸夷畏服。”

调赴台湾千古留名

出任福建水师中营参将的第二年,阮蔡文调任台湾北路营参将。任上,阮蔡文对保卫台湾和开发台湾北部都做出贡献。当时,营署设诸罗,而诸罗、淡水之间,尚多旷土,草茀瘴深,汉人更少前来开发。阮蔡文能在北路营成就一番事业,因为得到诸罗知县的帮助。

诸罗县知县周钟瑄,是廉洁且事业心极强的官员。他与阮蔡文志同道合,和衷共济,联手整饬吏治,废除陋规,约束官兵,安抚番黎,并捐出银两建学校,教化军民。史载:阮蔡文“至则兴学革陋,壁垒一新”。阮蔡文还与守备游崇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完成前任参将翁国桢倡建的关帝庙。周钟瑄捐俸建诸罗县城隍庙,阮蔡文也捐银40两为助。他们亲历沿海一带,增置要害营汛。

当时,台湾北路方圆千里,半线(今彰化县)以北地区,汉族移民较少,当地土著居民较多。大肚、牛骂(今台中县境内)、吞霄(今苗栗县内)、竹堑(今新竹县境内)诸地方,山川险恶,水土极差。南炭(今桃园县境内)、淡水(今基隆市)长年阴雾,少有放晴的时候。这里因有硫黄矿,所以毒气弥漫,气味难闻,是当年郑氏政权流放罪人的地方。康熙四十九年(1710),这里始设淡水防兵,戍卒多病死,能生还者不到三分之一,巡哨更是从来也不去这里。

阮蔡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决计前往调研。他的随从部属坚决反对,以道险路阻为由,苦苦哀求阮蔡文放弃计划。但阮蔡文主意已定,他坚定地说:“台湾虽说是弹丸之地,却关系到福建的安危,淡水又是台湾的关键。由淡水到福建,如顺风的话,一天即可到达。况且这里汉移民和土著杂居,逃到岛上的亡命者一天天增多,如果不了解这里的情况,怎么能够控制和调度呢?”

阮蔡文自备帐篷、铺盖和干粮,前去察看调查。一路上,他白天翻山越岭,飞崖走涧,晚上秉烛作记,或以图或以文或以诗,记下他所走过的地方的各种情况;无论是山脉、河流、气候,还是物产、风俗,他都详细地记载下来。一路上,阮蔡文还凭吊了为开发和保卫台湾而牺牲在这些荒山旷土上的将士。在淡水,阮蔡文饱含激情写出祭文,祭奠历次战争中在淡水阵亡的将士。

阮蔡文每到一地,都招来当地社学中的少数民族儿童,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见有些孩子害怕地看着他,阮蔡文亲切地说:“我是来教你们读书的老师,不要害怕。”发现儿童中有人能背诵“四书”的,他就奖给银两和细布,鼓励少儿学习中华文化。每到一地,阮蔡文都与当地少数民族围坐一起,促膝聊天,讲解君臣、父子之大义,孜孜不倦。《台湾通史》载:“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至其地,历大肚、牛骂、吞霄、竹堑诸社。所至集诸番而拊循之,番大悦。”阮蔡文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很深的友情,史载:“淡水北投各社曾邀请其作客,以牛羊酒食招待。”

阮蔡文用一个月时间,对台湾北部做了细致考查,在这基础上制定保卫和开发台湾山区的新策。

比如,阮蔡文历尽艰辛,到达后垄。后垄坐落于今苗栗县西北部、后垄溪和西湖入海处,溪濒台湾海峡。后垄原为平埔少数民族道卡斯族的聚居地,本名雅斯社,又名阿兰社。阮蔡文发现这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回诸罗参将署,他立即部署驻防与开垦,派遣戍兵驻汛后垄社(这是汉人驻兵后垄的开始)。为安抚附近平埔族民,阮蔡文还招抚当地少数民族开垦土地,同时自彰化招募汉人入垦。不久,就有谢、杜、蔡、陈四姓泉州人,进入后垄从事拓殖,揭开汉人移垦的序幕。以后,闽粤移民陆续浮海入垦,逐渐形成街市。

再如,回到诸罗后,阮蔡文与知县周钟瑄商议为百姓减税。议罢,知县周钟瑄提笔,以社饷较重,上书闽浙总督觉罗满保申请豁减。

阮蔡文还一再强调开发与保卫台湾北部的重要性,他在《淡水》一诗中写道:“淡水北尽头,番居之所纪。远者旬日期,近者一望止。内地闽安洋,扬帆旦暮抵。全台重北门,锁钥非他比……

身染瘴气英年早逝

阮蔡文一路考察,走的多是人迹罕至之处。《台湾通史》载:“北路半线(今彰化)以上,民少番多,水土苦恶,硫黄产地,毒气熏人,巡哨未有至者。”淡水及周边,“地多瘴毒,南崁以上,山谷奥郁,穷年阴雾,罕晴霁,居者多病没,而戍兵生还者不能得十之二。”在阮蔡文所著《淡水》诗里,也言及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空亡五镇兵,鬼队阴风里。大遁八里坌,两山自对峙。中有干豆门,双港南北汇。北港内北投,磺气喷天起。泉流热胜汤,鱼虾触之死……”

阮蔡文在瘴毒弥漫之地,翻山越岭一整月,辛苦劳累之下,抵抗力大减,终于身染瘴气。回到参将署,虽慢慢有所好转,但终归落下病根。

康熙五十三年(1714)岁末,阮蔡文积功升福州城守营副将。

次年,康熙皇帝再次召见阮蔡文。阮蔡文赴京,行至江苏宿迁,病逝于旅社中,终年50岁。

雅好诗文佳作传世

阮蔡文虽任武职,却雅好诗文,台湾志书中收其所作约八九篇。连横《台湾诗乘》收录其3首诗,分别是《大甲妇》、《竹堑》、《大甲溪》。

阮蔡文诗文中,最著名者当属《淡水纪行诗》一卷。诗皆作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北台湾之行,共8首,分别是:《虎尾溪》、《大甲溪》、《大甲妇》、《吞霄道中》、《后垄港》、《后垄》、《竹堑》、《淡水》。

《淡水纪行诗》不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具有了解清初台湾北部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的史料价值。

同类推荐
  • 冠位指定三国

    冠位指定三国

    鬼谷七子,谋算天下。百家遗孤,暗藏杀机。流淌自前朝的恩怨,终将拉开序幕。辟军剑圣,一剑破军。黄巾三公,搅动风云,乱世龙虎斗。汉室微末,十常侍,大将军何进,忠奸难辨。藉此机会,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诸多乱世豪杰一争天下。韩义:不对啊,这跟我知道的历史不一样啊!
  • 大秦之万世基业

    大秦之万世基业

    一个只想安静看世界,顺便享受亲情的怪人,去到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该何去何从?
  • 大叛贼

    大叛贼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九州,满清应声而倒……不对!等等!这是康熙朝?老天你玩我是吧?
  • 梃击

    梃击

    一个刑部主事,小小的六品官,梦想着匡扶朝堂正义。一个久不上朝的皇帝,在深宫内掌控着朝廷全局。一个远在东南的书院,试图操控国家的命运。国本之争终何去,疑云重重是梃击。
  • 大唐第二皇

    大唐第二皇

    穿越回隋末的第一天,便被告知自己父亲造反了,李智云死里逃生,一路奔回太原,本打算划水坐等天下太平,却没想到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害自己。裴寂阴谋划策,李建成笑面藏刀……庶子怎么了?待我打下天下割据一方!出身不够?看不到我身后百万雄师?
热门推荐
  • 走过那春天

    走过那春天

    春天,令人神往;青春,让人留恋。祖国南疆边陲公婆山地区青山绿水,原生植被,域外风情,四季如春,自然造化令人敬畏。年轻人用勤劳和智慧,探索农村多元发展的生产模式,不负韶华,走过春天,共同致富。
  • 把幸运还给他们

    把幸运还给他们

    讲述了90年代初出生的少年的成长故事。先由幼年时代的故事介绍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到主人公回农村老家孩子和城市的差距给主人公留下的深刻印象,再到主人公经历的三段情感经历,最后主人公和妻子一起做慈善回报社会。先是感谢父母在他成长中带来的幸运,再把幸运还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的故事。故事反映出当时教育、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同时描绘了一段兄弟式的情感,跨国的情感,到最后遇到的真正的爱情。故事还描写了主人公性格的变化,从最初被母亲强迫式的教育下的养成的乖巧顺从性格,发展为后来被母亲和学校教育逼迫出的叛逆性格,再到一段兄弟式的男女情感塑造出的狂放不羁,最后在夫妻式爱情的催化下变得成熟稳重。(故事本来以剧本的形式写的,语言很苍白,会慢慢更新成小说的形式的,希望读者暂时不要读)
  • 我要做一个好系统

    我要做一个好系统

    “身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的三有系统,宿主你要相信我,我是绝对不会坑你的,放心大胆的上吧!完成了这个任务,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就指日可待了。”某第一次寄生的系统。宿主:“系统你确定?从这处山崖跳下去,我怕不是一个傻子吧!”……
  • 全职天选者

    全职天选者

    “转生到异世界这种事,好歹也算穿越吧?可是,为什么我只能成为大祭司啊?!”沈兵在内心如此呐喊着,随后他就看着自己的天选技能陷入沉思——All·For·One!
  • 九世天尊

    九世天尊

    千饶大世界,有三千星辰,九千武界。楚景云帝王之尊,执掌帝道于手中,第九帝位本该唾手可得。却不想登临九天之极遭遇暗算,机缘巧合之下重生于同名少年身上。这一世,楚景云修第九帝皇功,炼无上神体,翻手为云覆手雨,势要以一己之力杀伤诸天,让这八方震颤。
  • 我在原地只差你回眸

    我在原地只差你回眸

    这是一本有着矛盾性的小说戏剧性情节的,它很真实的讲诉处于青春的我们开始对暗恋产生的各种情愫又是一部纯情中出现的几角恋的虐心情节由此引出多种事端是一部述说的小说也是一部喜剧小说更是一部情感的小说。小说开始常常需要慢慢读,小说中每个人都有相对的人物性格越往后读故事情节越浓。是一部接近现实的情感小说。
  • 如歌唤笙

    如歌唤笙

    根据现代歌曲改编、原创现实言情短篇小说。
  • 五行世界之水情木

    五行世界之水情木

    从小的缘分或许在很久以后才会出现。赵家的小少爷赵岩,在嬉戏无聊的尘世中,遇见了让他心动的陈冰。为了接近她,保护她,帮助他,他隐姓埋名留在了她的身边。他是赵家最神秘的人,她是陈家最无用的大小姐。但是他不在乎,她在乎。当他的身份被揭穿的哪一天,当一切的秘密都是被公布的哪一天,当所有的祝福都是传来的哪一天。他们才是知道缘分很早就是注定了。
  •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皇者天下之陨落凡尘

    此乃吾无名亲手炼制依据仙尊殿为原型,乃是一方小世界,其中包含珍宝阁,内有大量珍宝,是吾毕生所积累之物;仙丹宫,内藏无数仙丹,包罗万象;功法殿,内藏各界各阶功法;以及阵法殿、仙药园。一个少年,吴名得到了此殿,从此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他如何成就皇者,走上巅峰。
  • 古穿今之长公主的自我修养

    古穿今之长公主的自我修养

    琼华是嫡出长公主,她的身份无疑是最尊贵的。然而一朝惊变,国破家亡,她自那万丈城墙一跃而下,却不知那万丈城墙也成全了她另一种光芒万丈。----------------------当长公主穿越到现代,重来一次当然要女子顶得半边天,实现人生理想——娱乐圈成神,学术研究妙笔生花,古玩鉴赏风生水起,顺带还调教好“后”爹庶妹,长公主所向披靡红出地球!可是没想到,人红颜好气质棒还带学霸属性的长公主也会有了克星。片段一:“我上有老,下没小,就是要和你生小孩,求嫖!”某人躺在床上色诱,姿色撩人。“叔叔,我不涉嫌黄赌毒!”琼华红着脸紧紧身上的浴袍,天朝人怎么会发明这么羞人的衣物呢?!“久玖,我已经对你坦诚相见了,你难道不心动吗?”丰译把身上的遮羞布一把扯下,活色生香。“啊,不许耍流氓!”琼华赶紧捂眼,其他恋人之间会有私人空间,自家恋人非要坦诚相见,怎么办?片段二:“乖。吃吧!”两人水到渠成之后,某男想坐实关系。琼华看了看一桌子的糕点内心是......“无事献殷情,说吧,干嘛?”“跟爷走,随你吃!”某男深情求婚,啥也没有。“......”真当本宫是猪么!!还有,传说中的烛光晚餐和钻戒呢?一桌子的糕点,能答应吗?!丰译良言:大叔是一定要老牛吃嫩草的,所以女友是要缠的,老婆是要哄的,长公主是要高高在上的。——————————这是长公主在内调教“后”爹庶妹,在外征战各领域的发家致富史;这是长公主被人纠缠,还暗搓搓明恋的恋爱史;这是丰三爷大权在握,却又口是心非,自作聪明的艰辛追妻史;这是宠文,杜绝阴谋阳谋兼挑事男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