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61500000021

第21章 大清的名臣(6)

其二,北洋舰队战阵之乱,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非方伯谦之罪,实应由丁汝昌、刘步蟾负组织指挥不当,编队队形失误的责任。一些学者认为,指挥不当,开战之初阵势已散乱,并把最弱之舰抛于阵脚。当丁汝昌获得日军舰队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全军起锚追击。“各军闻令,争先起锚”,由于各舰速度不一,且有些舰只起锚时间较长,于是北洋舰队“不及列队,零落而出”。而就是如此情况下,丁汝昌却令旗舰以八节的速度航行,以致在后面的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均赶不及。舰队阵形有似单雁行,又似双雁行。战争发动后。丁汝昌受伤,但伤势并不重,却放弃了统帅全军作战之责。舰队没有总指挥,旗舰失去指挥作战功能,敌乘势以快船攻右翼弱舰,后又夹攻北洋舰队,截击左翼诸舰于阵西,使北洋舰队形势处于极不利地位。这点就连日军后来在总结这次战役时,都发出感叹:“方其战时支那舰队泛沉于汪洋巨浸中,若离若合,一似全无纪律者”,“支那舰队本无次序,至此更无纪律……而其散漫无纪,可叹也”。而刘步蟾擅自改变舰队接战队形,更使船队混乱。海战开始,旗舰“信号所示为诸舰相并横列以主舰居其中”,以致“自其开始交馁,即列成凌乱之半月形”。这种阵势,形成了在海战中的不利态势。不利于舰队机动,不利于舰船火炮的发挥,只能使用前主炮射击,不能发挥后主炮和两舷副炮同时射击作用,又不易保持队形,反易遭敌舰炮火命中。刘步蟾又过早下令发炮,“所击皆不中,尽落于海”,并把丁汝昌震掀受伤。这一切都是组织指挥不当所致。交战不久,定远舰帅旗于第三次排炮时,被敌炮击落,坠入海中便不再升,战阵更乱,“督旗不升,各舰耳目无所系属,督船忽左忽右,亦无旗令,而阵益散”。舰队没有统一指挥,就不能形成全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各舰处于各自为战,被动挨打局面。不仅如此,由于日本躲开定、镇巨炮,避强攻弱,围两翼弱舰,逐个围击,于是北洋舰队的队形更加紊乱。

其三,扬威舰不是为济远舰所撞。扬威在开战后不久,于1时10分即已中敌炮起火,向大鹿岛方向撤退,并在大鹿岛附近(东经123。40北纬39。37处)搁浅,于十九日被日海军用水雷轰碎。济远舰退出战场是在3时30分之后,此时,扬威已不在战场,因此,可以断定,济远舰绝不可能在战场上把扬威撞坏。同时,济远舰又不可能驶进大鹿岛搁浅处撞坏扬威。因为扬威是在战阵的右翼外侧,而济远则在战阵之左翼,一左一右两个极端相撞是不可能的。扬威由战场向西北方向大鹿岛驶去,济远则向战场的西南转西方向旅顺驶回,两舰相背而驶,间距愈离愈远,无论如何在行驶中是不可能相撞。

方伯谦被杀是不是冤案,恐怕还要做进一步的考证。但是,甲午海战中国的失败,无疑是败在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败在这个王朝制度上的根本腐败则是肯定无疑。

李鸿章与《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成了汉奸、卖国贼、民族败类,遭到世人的唾骂和鄙视。百年来,对于马关谈判的具体情形如何,大多语焉不详,成为一个百年来聚讼纷争不止的历史疑案。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从此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成了汉奸、卖国贼、民族败类,遭到世人的唾骂和鄙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甲午中日战争和李鸿章的研究不断深入,不少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转变,还有一些人认为马关谈判中李鸿章是尽了最大努力的,但对具体情形大多语焉不详,成为一个百年来聚讼纷争不止的历史疑案。现在,让我们拨开层层的迷雾,来窥视这段屈辱的历史。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日军突袭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陆上战斗则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日军占领了大片领土。1895年初又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

1895年3月,李鸿章等人乘坐德轮“礼裕”、“公义”号,悬挂“中国头等议和大臣”旗帜,启程直奔日本马关。随从出访的有李鸿章之子李经芳,随员伍廷芳、马建忠,以及美国顾问、前国务卿科士达等。李鸿章为显示天朝的威风,穿戴整齐阔绰,头品顶戴,三眼花翎(是清朝最高官员的饰物),黼服朝珠,应有尽有。

3月20日午后2时半,李鸿章一行登上谈判所在地——春帆楼。春帆楼上,围着方桌摆放着十多把椅子。日本政府还特别为年逾七旬的李鸿章安排了痰盂。谈判一开始,李鸿章将要求停战的英文节略面交伊藤,要求“两国水陆各军即行一律停战”。伊藤却说:“停战也可,中国必须先答应三个条件:(1)先让出天津、大沽口、山海关,由日军占领;(2)日方所消耗的军费,由清朝政府支付;(3)东北的铁路由日方管理,中方不得干预。不答应这三个条件,日方是不会停战的”。伊藤博文明白,山海关、天津一线如果被日军占领,将直接危及北京安全,这个停战条件是清政府万万不会答应的。如果这一停战条件被清政府驳回,日本正好借机再战。对于这个蛮横无理的要求,李鸿章当即声明,停战条款“要挟过甚,碍难允行”,于是决定放弃停战要求,先索回和款内容。3月24日第三次谈判中,李鸿章要求撤回停战节略,而伊藤却威胁恫吓并暗示要占领台湾。李鸿章当即发言,作了针锋相对的驳斥,最终声嘶力竭,不欢而散。

李鸿章春帆楼上,中日两国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这时,发生了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严重事件。

3月24日,当天的谈判结束后,满怀心事的李鸿章步出春帆楼,乘轿返回引接寺,当轿子行进在日本的大街上,大街两旁挤满了观看“中国大员”的日本人。轿子接近李鸿章住宿的行馆时,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人,这人冲到李鸿章的红顶大轿前,左手抓住轿杆,右手举起手枪,对着李鸿章就是一枪,然后迅速逃离现场。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流满面,当场昏厥过去。

眼见主人遇刺,李鸿章的随员赶快将他抬回住处,随行医生立即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发现一颗子弹打中了左边颧骨,伤口在左眼下一寸左右的位置,卡在脸部的骨头缝里,法、德等国医生坚决反对手术,理由是既然这颗子弹对李鸿章眼睛的正常工作无碍,不如暂时留在体内。李鸿章毕竟见过大风大浪,当他苏醒之后,面对此情此景表现得异常镇静,首先嘱咐随员将换下来的血衣保存下来,不要洗掉血迹。面对斑斑血迹,73岁的李鸿章不禁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日本官方得到消息后“大感震惊”。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立即赶到李鸿章的行馆,天皇派来了御用医生,皇后派来的是两名女看护。这一事件的发生,使日方处于被动局面,谈判发生了转机。外国使臣在东道主国家遭到伤害,这有违国际礼仪。日本持不同政见者以及和李鸿章有过交往的文武官员和绅士,纷纷前来探望,馆驿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许多国家的报纸都以头条新闻报道,给日本带来很大压力。

李鸿章从政几十年,周游世界各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他利用这个机会,指责日本的不道德行为和侵略行径,还向来访的官员和记者指点着他沾染鲜血的袍服说:我是中国的使臣,我流的这些血,都是为了大清帝国,只要是有益于国家,我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有人劝他多休息几天再行谈判,他却激昂的表示,如今国难当头,达成合约是刻不容缓的事,岂能因个人安危,延误国家大事!他的这些表现,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

行刺事件发生后,担任保卫任务的日本警察大惊失色,纷纷拔剑抽枪,冲向刺客。刺客迅速逃入路旁一家杂货店中,躲在柜台后面开枪拒捕,几经搏斗,终被擒获。行刺李鸿章的凶手,名叫小山六之助,21岁,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他曾公开宣称:“日本放弃占领北京,是日本的耻辱,同中国讲和现在为时尚早”。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进一步挑起中日之间的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被捕后,作为国事犯受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然而,1907年8月,小山六之助服刑仅12年,日本当局就以“在监狱表现好”为由,将其释放。

这一事件使日方处于困境,打乱了伊藤原来想要挟李鸿章,从而获得更大利益的计划。伊藤博文闻讯后气急败坏地发怒道:这一事件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日本天皇也感到非常头痛,不得不召开了御前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

28日,当伊藤博文再次来到李鸿章的驿所,告之日本天皇已下令停战时,李鸿章不禁喜出望外。他没有想到,几天来在谈判桌上口干舌燥没能取得的战果,竟然会因为自己的遇刺而实现。30日,中日停战条约签字。受刺杀李鸿章事件的影响,日本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但对中国向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等条件表示不再让步。伊藤博文限李鸿章对和约草案做“允”与“不允”的答复。日方还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同意签约。

签订这一卖国条约的消息一传到中国,举国上下纷纷谴责李鸿章的卖国行径,使这个清朝鼎鼎大名的权臣名声一落千丈,威风扫地,处于十分难堪的境地。他从日本回国后,不敢进北京,只好称病留住天津。慈禧迫于舆论的压力,暂时革去他的一切职务。

同类推荐
  • 窗间月

    窗间月

    只有永恒的江河日月没有不变的帝国王朝可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末年有明末这么悲哀每次看到关于明末的记述都有想捶墙痛哭的冲动清兴明亡无疑是煌煌华夏之至暗时刻...人性往往在最暗处才展露得最真实有些人在暗处满目疮痍拖着千疮百孔的灵魂苟活于世而有些人在暗处能发出耀眼的光芒穿越了时空明末那些闪亮的名字卢象升、秦良玉、孙承宗、徐光启、王在晋...是我中华的脊梁每读到这样的人物依然感到热血沸腾感到一种荡涤心灵的力量尽管那个时代底色浓黑悲凉但人性的光辉始终璀璨如日月不灭如江河
  • 星火燎宋

    星火燎宋

    一个前世郁郁不得志,被逼上绝路的军人转世重生到北宋,从此千年前的历史被埋下了一粒星星之火……
  • 铁血岁月:红军西征纪实

    铁血岁月:红军西征纪实

    本书以纪事体和编年体相结合的方式,既叙述了红军长征这段历史的脉络,又突出了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既客观公正,又画龙点睛。同时,还收录了120多幅反映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反映了这段历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穿越汉末之风声水起

    穿越汉末之风声水起

    高考后的李峰在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凭借着后世二千年的智慧一路收猛将、谋士,在混乱的汉末会闯出怎样的故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续写!
  • 清风巷

    清风巷

    大唐荣耀,盛世长安,朱雀大街上有一间神秘的小茶楼——清风巷茶楼的老板娘更为神秘,她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只有着千年道行,实力雄厚的灵猫连天王老子也对她忌惮三分,她可以在这三道六界横着走那她为什么要化身为妙龄女子,隐去一身锋芒,隐藏在人群里?为什么要来到大唐?难道仅仅是为了领略大唐盛世的繁华?难道是为了追寻一段真挚的爱情?客官,欢迎光临清风巷……
热门推荐
  • 冰封血尊

    冰封血尊

    前世--他是穷小子,他是孤儿,他风流倜傥。她是普通人,她是单亲,她倾国倾城。可她红颜薄命。她死了,他为了她也死了……今生--他是普通人,他走正义,他依旧爱她。她是高贵人,她走邪恶,她也依旧爱他。但是,命运不允许!然后,她为了他,死了。他呆了,他痴了,他的正义之气消退了,化身冰封血尊!他斩了魔道,灭了神道,再自废武功。因为曾经她说过:“如果这个世界和地球一样,没有法力,是不是就会好一点?”他隐居丛林,直到有一天……“林天是吗?我是承萱儿,你未过门的妻子,简称--未、婚、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李国文杂文

    李国文杂文

    本书收入李国文经典杂文,包括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品。
  • 快穿女配:炮灰也要么么哒

    快穿女配:炮灰也要么么哒

    安临死翘翘了,于是乎,她来到异世,快穿了。她很努力地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遇见各种各样的绿茶,白莲,心机婊,她觉得自己已经要喷血了。“你们这些二逼,不要妨碍老娘逆袭!”安临怒了,男主女主,统统滚开!
  •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游戏王之未来王的预言

    再弱小的卡片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新书发布,路过游戏王世界的打牌神
  • 糖心小娘子:大人,碗里来

    糖心小娘子:大人,碗里来

    穿越后的淮春一穷二白,懊恼的捶床,指天大骂一顿,撸起袖子准备白手起家,却意外捡了个男人回来。“床板太硬,被子太脏,这种地方本座不睡!”“呵呵,床归我,你睡地上!”“清汤寡水,油星全无,这种吃食本座不要!”“灶上还有一锅猪食,饿了自取。”“尖酸刻薄,脾气暴躁,这种女人本座绝不……”“呵呵……连男人都不是的人,瞎逼逼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能大导演

    全能大导演

    一觉醒来的苏叶晨发现自己的床上多了一个绝色美女,而且还是一个当红的女明星,美女醒来非常淡定地对苏叶晨提出两个要求。“一,三年内成为比她还红的明星!”“二,完成上面的条件后给她一个豪华奢侈的婚礼!”“以上若有一条没有达成,给她无条件当仆人五十年!”迫于美女惊人的背景,苏叶晨只能咬着牙签了这份不平等条约。
  • 易烊千玺:季末冬去

    易烊千玺:季末冬去

    〖支持新书《王俊凯:初久,恰遇佳人》〗青春,愿它是甜。老爸中大奖,便宜了女儿顾冉茉,转到新学校还碰见了美男。可是美男有点拽,喔喔林屿才是她最爱。欢喜冤家住隔壁,死缠烂打用脚踹。这个甜甜喜欢的青春之旅,将在这里开启。[本文纯属虚构,勿上真人×3]喷子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