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49900000101

第101章 艺文二(4)

甲辰之秋,游翠华,登龙门桥。桥之东有祠翼焉,予肃谒之,则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神也。诸父老揖予而进之曰:“斯其为邑大夫唐侯生祠也。”额之曰“仁爱”。予叹曰:“千古义气,阖邑仁声,其先后辉映,岂不并称隆哉。”诸父老因请曰:“曷赐一言以垂不朽。”予籍在邻封,侯所庇爱多矣,敢以倦勤辞?因记曰:宁居崇山复岭中,疆理颇广,田产亦饶,其俗啬戆,山泽之租往往不待督而入,吏兹土者既乐于土风之淳,而又寡于迎送,得以优游而养尊焉,自昔称善矣。嗣是淳庞渐散,民競侈靡,无异通都喧市之习,山谷之氓亦有恃僻而嚚讼者,故长吏亦苦簿书而不暇以逸也。盖风俗之变迁也如此。以予观唐侯之治宁而进于是矣。唐侯以妙龄成名进士,恂恂儒雅,不类于法吏,洁己裕民,未尝以敲朴钩擿为能。事母慎太夫人,则恭敬祗肃,务得其欢心;凡所讯鞫,退必敘述其概,不敢告者则不敢行也。邑有例金,筦库者以故事进,侯却而不视,且榜示以为将来者劝。惟以文学饬吏治,都人士烝烝向往,即邻邑博士弟子,谓侯为文章宗匠,咸不远数百里来就学焉。于是,竖翰墨林为游艺之所,而量材聚石,饰庙貌而一新之,激励士风,培养元气,衿裾雍容,复覩海滨邹鲁矣。广文张先生廉,以病卒于黉舍,侯哭而祀之,割半岁俸以赙。邑不当孔道,椎埋者绐中贵人纡途假道,为恐吓计。人人自危,侯不为动,无亢无阿。比至,卒无所哗而去,民得以安。又邑去会城甚远,路出九龙滩险甚,监司台使者,或发籴接济,往罗倾覆。侯述输輓险远以闻,一切报罢。先是十年,再造黄册,不无挪移影射之弊。侯亲为审鞫,随其多寡而赋役之,且令各甲造册,无敢有舞文而滋弊者。岁时制衣发粟,以给狱囚,曰:“藉令其死,法死耳,宁忍视其冻馁死也?”至于郁攸不戒,反风灭火;旱魃为虐,甘雨随车;修当祀之庙宇,理冲衢之桥梁;严守御,实仓储,外无萑苻之忧,内免饥馑之患,凡可以仁爱斯民者,无一而不至焉。其功迹之最著者,无如鼎建龙门桥,费不赀而功不劳。大抵侯之为政,持大体,不务琐屑,间尝有所掊击,非情不可恕,则理不可遣,弊罔山积,一阅立扫。度先时宁令者,困公私冗日,拮据不休;而侯则草满讼庭,常供坐啸;山当官阁,数有咏吟。又时征召文士为诗酒游,赓歌迭和,闲雅甚都,翠华之间,炳如其色矣。闻一再入侍,所赍持不满囊橐,从乡人宦京邸者,贷出都车马资,侯之有守也,又如此。今且再当考绩矣。圣天子廉侯仁爱之在宁者,于以仁爱天下,置诸台谏,以备股肱耳目之司。予日望之,宁人士讵能久私侯之仁爱耶?诸父老遂请书之,以登于石。

惠烈祠记

〔明〕邵锐

予读《闽志》,得清流吕侯镛死贼事,甚壮,感叹起立曰:“毅哉!侯捐其躯以卫其民,斯实良牧也已。”爰奉部檄简祀名宦,乃白诸巡按御史杨君瑞,奉以专祠,用广德意。按学册:侯死埠。亟遣丞博驰往,进厥寿耇问故,曰:“正统戊辰,沙尤寇炽。冬十一月,贼将陈正景拥众掠吾梦溪,进逼铁石矶。巡检邹姓者属有官守,群执以来攻我埠。侯提乡兵远赴吾急,戮厥二总,罗姓、姜姓尤溪人,势几振矣。寡莫胜众,终且被执,耆民魏得礼挺往说贼,曰:‘侯善抚我,实我父母,奈何见执?我子民也,敢不代死?’贼故逞暴,杀魏暨邹,胁侯裒金以赎。不听,翼日死之。宼退,魏茂卿躬为歛葬,复即吾土倡厥遗黎,像祀惟谨。水旱疾疫,辄往乞灵。”较诸志语,益详以核,兼奉邹、魏故主以呈。盖命之侑者,礼失久矣,顾得诸野,独非幸耶?邑既有祠,复进诸生,图葺所谓故祠者,用慰民望,佥以义助,弗烦于官。且念得礼嗣孙贫甚,治舍授田,俾职世守,揆事正言,祠命“惠烈”,有赫大书,永示昭揭。呜呼,闽环山海以邑,自昔患寇,使职民牧者,咸善其民,俾罔失所,宜不应寇。寇且窘矣,焉用蔓?不幸或蔓,百尔郡邑,画地以守,效死弗去,寇将奚往?顾弗尽然,此予所隐忧者。侯德宜民,民与偕死,报祀有请,志述固在。景泰初元,馀寇复作,民用骇窜。邑椽邓瑶者,往扼诸隘,手歼其冲,贼乃引却。业被重伤,倚石僵死。贼顾疑其生也,不敢复逼,一时脱祸者甚众。汇袝侯祠,实应祭法,故祔之。

重修宁化城记

〔明〕阴维标

今上在御五年,旰食宵衣,殚精图治,谓宜四海宁谧,万姓乂安者,理也。乃揆诸事势,有不尽然者。边讧寇扰,黎庶骚然,迄无宁宇。闽僻南服,海氛未靖。汀据上游,虽不与海上之警,而戊辰以来,山寇滋蔓,千里之内,闻风骇窜。宁邑六十余年,民不知兵,今春忽闻寇警,合邑戒严;乃淫雨涨发,两桥陷损,城之未经修理者与沿河一带俱崩。寇患、水灾交怵民心。邑侯张公甫下车,适匪莪王公以查盘至,观兹灾变,督率令、丞以下昼夜乘城,防御无懈,复募壮勇,据守险要。寇知有备,窥伺谋寢。于是一意鸠工,百役咸劝。经始于四月初,告成于十月终,所修城并女墙、马路,合二百五十丈,费金钱八百缗。先是,宁城数修数圯,聚沙雨中,仅同儿戏。癸亥甲子,余始与役,今之圮者,皆昔之将圮未圮,意欲修而力不逮者,再经葺理,当为金城。第恒情好逸恶劳,欲益惮损规避,咸欲袖手纤啬,谁为落毛,徒使贤有司心焦于上,北山发叹于下耳。夫殷忧开圣,多难造邦;嗃嗃以兴,嘻嘻以败。宇曰多故,君相焦劳。百司庶尹,视力奉职。余衡茅贱士,亦不爱顶踵以少效涓涘。用能转危为安,弭灾致祥,未必非兴者,机也。一隅如此,天下可知,从此殄寇宾彛,中外褆福,即谓有其理竟有其事可也。余将拜手颂昇平,祝天子万年矣。

一柱阁记

〔明〕李世熊

密公之建千佛阁,盖毁而复新于兵凶艰鲜之馀,其运输辏辐若夹相匪人焉者。或乃问予曰:“古佛应世,绵历无算。盖闻同姓字者二,万佛贤刦千如来暨于释迦,乃纪七佛。今奚不七之,奚不万之、二万之、亿千万之,而千云乎?”予曰:“然密公以一愿攝受百千愿,以一力攝受百千力,以一手眼攝受百千手眼。当密公念適起,而百千檀信之念应之,山水应之,水土瓦石应之,香花音乐应之,八谷五金应之,布帛丝絮、铅华丹碧应之,飞走潜蛰、天龙神鬼应之。譬之拔一发而百骸九窍、万千毫孔莫不知,注一勺而江淮河海、溪涧沼沚之味莫不全。奚而佛不千,奚而佛不万、且亿万也?”或曰:“然则是一佛耳。一佛之为千佛,一阁之为千阁与?”予曰:“然!阁今无建,阁昔无毁。建亦无寓是阁。毁亦无寓是阁。即微尘无不有是阁,即大地无不具是阁,即尽宁阳撮土,等大千佛土,此阁无广无隘;即尽十方檀施,倾弥天宝藏,此阁无益无亏。阁寓佛乎?佛寓阁乎?佛阁寓密公乎?”或曰:“然则无阁耳。无阁是为阁乎?无佛是为佛乎?”予曰:“然谓有佛乎?则有佛有不佛,有阁有不阁。谓无佛乎?则无佛无不有佛,无阁无不有阁。谓一佛而千阁可;谓千佛而一阁可;谓千佛而千阁可;谓一佛而一阁可。谓佛住阁则非佛可;谓阁住佛则非阁可;谓住阁即不住阁;住佛即不住佛可,谓佛住非阁住,谓阁住非佛住可,谓有千佛阁即不有密公,谓有密公即不有千佛阁,可也。”

题邓公德政祠记

〔明〕黄道周

天下所以平者,民平也;民所以平者,政平也;政所以平者,心平也。长民者,平心以平政,而天下平矣。宁唯邑,太史公之传循吏曰:“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为治。”此平之说也。以理还之天,以法还之君,即以便予之民,循莫大焉。以今观清令邓公,何其符节之合也。无所谓昂首仔肩、经纶割宰之雄也,无所谓碧鸡炙毂、文绣雕镂之采也,无所谓探钩射覆、问羊得马之巧,而亦无所谓甑尘屋漏、悬犊辞鱼之苦也。然而清也,慎也,勤也,文章之饰吏治也,蔑以加矣。善射者平,善奕者实。公之人与政,惟平而已矣。平则实矣,实则无纸上之召杜,亦无苦中之阿大夫。孙樵曰:予居长安中,闻给事中考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故,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今廉公治状,署上上考,犹未足以报循良,处此不既难矣?流寇披猖,竭天下物力,议雇募,议加派,议裁减,议搜括蠲输,不啻束湿棼丝。清故瘠土,无有殷振浩穰,磬地所出,无物可利被四方者。况岁洊饥,民生视昔加瘁,功令视昔加严。公不敢以催科谢拙,又不忍以征于不粒、赋于无衣。公求瘼心血几枯,每痛心于救荒无奇策之语,多方蠲赈,发公庾不足,躬劝富人平粜以甦之。始仅销不逞之乱萌,亦殆岌岌矣。至庭有競民,从容为指白枉、直,罪小者劝,大者惩,悉立遣之。金矢亡入,故无论不浚民之身家,民亦惜其性命,盗自衰止,一时交口贤之,公亦自视平平无奇耳。不闻孟坚之称何武乎?所居无赫赫声,而见思正在此,正所谓奉职循理之治也,余所为以平评公也。史于海内山川名物,风俗淳浇,吏治臧否,皆得采风掞藻,以备顾问、垂简编。余家漳海,境联汀清,饫闻公治行。清二三孝廉,夙有文字交,逾习公。余同官杨伯祥氏,为公同社同年友,恒述公龙鸾其文、金玉其品,故其为宰,以平心为实政有如此者。昔欧阳文忠进四事,大要在得良吏以抚敝民。今天下亟患不平矣,公持其平以需,大用可乎?吾师时鲁公之问取人,有曰:无取捷,捷者给利,不可尽用;无取健,健者欲兼人,不可为法;无取口锐,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后必不验。余是以归大用于公之平,公其懋哉!岘山片石,千古不磨,清城南有公祠焉,何必减南阳信臣也?是宜记。

招捕祠记

李世熊

祀宋招捕使陈公也。公讳,字子华,侯官人,开禧元年进士,屡迁仓部员外郎。绍定二年,闽中盗起,帅王居安属提举四隅保甲,以亲丧辞。寻夺情,以宝章阁学士起知南剑州、提举汀州邵武军,招捕盗贼。公籍民丁壮为一军,号忠勇军。时沙县贼由间道趋城,破之于高桥。贼又攻汀州,同淮西帅曾式中合漳、泉人,又击破之。复亲提兵至沙县、将乐、清流、宁化督捕,所至克捷。时晏头陀啸聚潭飞砦,攻磜,破之,谕降连城七十二砦。贼溃,头陀伏诛,汀寇悉平。奏改下土寨为安远寨,增土兵三百戍之。诏进右文殿修撰,仍提点刑狱招捕使,兼知建宁府,累官观文殿学士、参知枢密院事,以福建安抚大使知福州,卒。宁民德公,为之立祠,旧在正南门外。时有沙县主簿刘纯者,建阳人,发家财募士,得千三百余人,亦号忠武军,与陈合破潭飞磜。未几,建宁下瞿之寇猖獗,纯提兵直抵贼巢,兵败死之。事闻,诏赠朝散郎,加谥义壮,荫一子下州文学,庙赐额“忠烈”,不知当日何以不并祀纯耳。南门祠,即寿宁桥之北,宝祐间毁,开庆间重建,元复燬,洪武十六年重建,寻改为连山行祠。嘉靖间,改为张义亭,又改为府公馆。既奉上采讨灵芝,连山屡产解京,遂改为连山保障行祠。始废招捕为连山者,不知议俑于谁,遂无执义以正之者。昧民义而溺鬼神,俗所由来久矣。

九仙岩记

〔明〕邱梦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超级佳婿

    超级佳婿

    天尊重生成为废物赘婿,在这灵气匮乏的世界竟然有个绝色炉鼎老婆。前世清心寡欲只为为尊,今生修炼,先定一个小目标:做最秀的上门女婿。
  • 诸天修行之修仙篇

    诸天修行之修仙篇

    本小说是我看了《非凡洪荒》《大道修行者》《灭运图录》《世界进化之路》《洪荒元符录》《诸天世界的天道》《创世学徒》《仙葫》西方魔幻小说等构建的一个我想象中的一个完美世界。本书会写我个人对每个境界的理解,和如何去修行。而且主角也不是一个人,是不同修炼之法的人挑出一位做代表,尽量构写出一个完整充实的世界修仙篇以一位穿越者到修真小世界,然后努力修行到小世界的极限,与道合,封三千圣人,然后在主角的带领下帮助小世界晋升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完美天地(洪荒世界级别,可诞生容纳混元道果级别修行者)、大完美世界(读过《非凡洪荒》这本书,比较喜欢这书的设定,本书的世界级别借鉴《非凡洪荒》的设定)。修炼功法类别有练气士,丹修,元婴,器修(剑修,本命法宝为主的修士)巫修体修魔法斗气篇魔法师骑士巫师神职者萨满武者篇武者科技篇科技大完美天地为主世界,大完美天地有东方仙道西方魔幻道科技之道玄幻之道。大完美天地身边有仙道天地、魔幻天地、科幻天地、玄幻天地四个完美天地。
  • 渡岐山路

    渡岐山路

    二十年间,血海情仇,他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拨得云开不见月

    拨得云开不见月

    “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凭着记忆喜欢我吗?”李末冷冷开口道。“这一次,真的不再见你了……”吴绍语失了神,他终于还是失去她了。“我是一个灵魂残缺的人,不会去爱,也不配去爱。吴绍语,不要忘了我……”
  • 网游之戏三国

    网游之戏三国

    在各类网游横行的时代,虚拟世界,等级,装备,技能,手法,已经成为了所有游戏的热门热点。由“鬼网”研发新上市的游戏“戏三国”也悄然上市,这款游戏,没有任何的广告,没有任何的游戏简介,没有任何的服务条款。但这款游戏却是异常的火爆,只是没有人清楚“鬼网”这次的计划。只知道同在游戏发布的那一天,数以万计的青年离奇消失了,虽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却找遍了全世界的所有角落却没有任何的线索,就好像雨落到大海里,无声无息。只有“鬼网”少数高层知道,所有消失的人,有着一个共同点——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带着意念头盔在戏三国客户端运行中消失……而消失者确实浑然不知一切,就好像,一个梦?一个忘记未来,只有当前的梦。
  • 梁山好汉志

    梁山好汉志

    《梁山好汉志》从杜迁上梁山开始,至燕青逝世结束,描写在此期间梁山好汉的事迹与北宋末年以及南宋初年的历史事迹,以梁山好汉征战四方的事迹为主,其次是众好汉上梁山的原因、过程,再其次是众好汉生活中的事迹,穿插宋徽宗、侯蒙、张叔夜、童贯、韩世忠、宗泽、宋钦宗、岳飞、张俊的事迹。
  • 都市至尊仙医

    都市至尊仙医

    一代医仙,重活一世,定当活出万世风采!
  • 我有一念为求长生

    我有一念为求长生

    现代少年重生为奴,为追求长生,历经艰苦,最终踏上独断万古无敌之路,
  • 情殇:前妻来骗婚

    情殇:前妻来骗婚

    五年前,她泪流满面,手指擅抖的直戳他的鼻梁,一步一步的倒退着说,“寒景祺,你好狠!好狠!骗了我的身,骗了我的心!骗了我的骄傲和自尊。”五年后,她化茧成蝶,华丽归来,只是为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然,情仇之丝,慧剑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