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01900000309

第309章 海盗帝国 比丘尼

“胡闹!”孙绍一回到特牧城,就被虞翻劈头盖脸的责备了一顿。对张承提出的增加人口方案,虞翻认为狗屁不通,搞得孙绍都有些下不了台。这虽然是张承写的,但是他当时也表示了同意,虞翻说张承狗屁不通,那等于在说他。

“丞相不要急,慢慢说。”孙绍招呼虞翻坐下。

“大王是要增加扶南的人口,首先是要增加汉人的人口,对不对?”

孙绍点点头:“是啊。”

虞翻立刻追问道:“那现在如果限制娶妻娶妾,那就是尽量做到男女平等,那请问大王,这样配成对的夫妇,是扶南人多,还是汉人多?”

孙绍翻了翻眼睛,立刻明白了,这个方案看似合理,实际是还是对扶南人有利,因为扶南人的基数大,如果搞平均主义,那扶南人就算是比例小一点,但绝对数还是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扶南人的增长数量还是高于汉人。

“那丞相有什么办法?”孙绍虽然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还是很谦虚的问道,虞翻既然这么说,那他应该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臣的方案正相反,鼓励纳妾,但是限定一定财产或爵位的人才可以纳妾,以及不同的纳妾数量。”虞翻道,他见孙绍脸上有些不明白的疑问,又接着解释道:“现在泰州和海州,包括越郡、夷郡在内,有钱和有爵位的人是什么人?几乎都是我们汉人,经商的有钱,从军的有爵位,又有钱又有爵位的人也不在少数,要论实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既然大王要尽快的增加汉人的人口,为什么还要限制他们纳妾生子?正相反,应该大力鼓励他们才对,只要他们娶得起,能生多少生多少,一个人生他十七八个儿子,用不了几年,汉人的比例就会大大增加。”

“可是,这样一来,哪来这么多妇人?”

“汉人妇女不足,正好可以吸引扶南土著妇女啊,把那些漂亮的、身体好的都吸引来给我们汉人做妾,汉人有钱,地位又高,还愁找不到女人?那些娶了妾的人要养活妻妾儿女,有了压力,才会想到更努力的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挣更多的军功,大王有所行动,他们才会更卖命。至于那些扶南土著,他们娶不起妻,岂不正好?”

孙绍哑口无言,不得不说,虞翻这个主意虽然听起来很刺耳,但是却真的很实用,比他原本打算的那个实用多了。其实细一想,后世不就是这样吗,虽然实行了法律意义上的一夫一妻,但是有钱的有权的哪个不是二奶、三奶以至N奶的,他们霸占了最多的女人,进一步的挤压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和谐社会比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还要腐朽堕落。孙绍没想到的是,自己现在居然成了这个腐朽堕落的一员。

“大王可知道,从高祖血脉传下来的刘家子弟的有多少人?”虞翻笑道。

孙绍摇摇头:“一定很多吧?”

“非常多。”虞翻冷笑一声,“不算刘备那样谱系都说不清的刘姓子弟,在籍的也在十万以上。”

汉代的皇室有谱系,只要是高祖皇帝传下来的子孙,不管还有没有爵位,哪怕是平民,只要生了孩子,都要到官府登记,这些人口由宗正直接管理,大部分人虽然已经享受不到皇家的好处,只不过户口登记与普通百姓有所区别而已。那些时代久远的,大概自己都忘了是哪一代子孙,但是只要去查,通常都能查到谱系,当然了,战乱期间这些谱系可能会损失,那就真的说不清了。

刘备是正宗的高祖子孙,这不假,可是他家因为年代久远,早就说不清自己的谱系,而汉家的谱系又在董卓迁都的时候烧得七七八八,根本找不到相关的档案,所以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别人却不相信,因为皇家已经没有档案可查,就这个皇叔也有别的说法,有人说,按照刘备自已说的承继谱系,他根本不是皇叔,而是皇侄,辈份比当今天子刘协还要低一辈。

当然了,这也是刘备不学无术的一种表现。

“十万?”孙绍倒吸一口凉气。

“没什么,其实到哀平之际,刘家子弟就已经超过十万了,后来西京之乱,被杀了很多,这些人大多数是光武皇帝传下来的,如果大汉四百年没有那一场大乱,只怕刘家子弟已经超过五十万。”

孙绍为之咂舌。从汉高祖刘邦到哀之际,实际不过二百多年,也就是十几代人,居然由十来个人变成几十万,这增长速度真够吓人的。从这个角度一看,那虞翻的办法才是真正的好办法。

“丞相言之有理。”孙绍心悦诚服的说道,想了想,又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扶南的人口必然增长很慢,种地的人少了,而消耗粮食的人却越来越多,粮食的供应岂不是会出现问题?”

虞翻一挥手:“此一时,彼一时,到了那个时候,再调整便是了,哪有一个制度可以包用百年的?”

孙绍恍然大悟,不得不承认,他有些思维僵化了,而虞翻这个易学大家在“穷则变,变则通”的思路上要比他灵活得多。

“那行,丞相你拟一个方案,看看怎么实施才好。”孙绍很高兴的说道。

“大王,这个事首先便涉及到授爵。”虞翻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疏递到孙绍面前,接着说道:“目前有爵位的大多集中在军中,除此之外有爵位的人很少,商人们虽然很富有,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爵位,而官员之中大多也是低爵。臣以为,整顿爵制首当其冲,而且还要规定好爵位的继承制度,臣建议,纳妾可以不论种族,但是妻必须是汉人,而且在继承爵位的时候,汉女生子要排在前面,以保证我汉人血统的延续性……”

虞翻一口气说了好几条,都是关键要害的地方,孙绍一一听了,答应虞翻细看了之后再和大家讨论,虞翻满意的退了出去,有些趾高气扬的走了。

孙绍将奏疏好好的看了几遍,又沉思了很久,觉得虞翻这次做的准备很细,几乎要考虑的地方他都考虑到了。不过他后来又笑了起来,虞翻的方案很细,可是里面还是夹带了私货的。越国有爵位的人大多在军中,崔谦是第一个因军功封侯的,上次大封群臣,千户侯以上有八成是军功封侯,而文职官员中封侯的比例很少。按照汉朝的旧制,通常做了三公九卿的人都要封侯,特别是丞相,不管以前有没有功劳,只要做了丞相,必然封侯,这个惯例从汉武帝时公孙弘为相就传了下来,而现在虞翻虽然贵为丞相,但是他的爵位却还是很久以前的。

好在现在土地有的是,也该平衡一下了,只是继承权的问题确实要制度好了,否则造就了一批寄生虫那可就事与愿违了。贵族要有贵族的样子,不是谁有钱谁就能做贵族。

孙绍看完了奏疏,没有立刻做决定,他现在喜欢冷处理,特别是关系到大局的事情,他喜欢放一段时间,多思考思考,以免仓促之间做出错误的决定。

孙绍站起身来,吩咐关索收拾好书案,然后和关兴一起向后宫走去。快要走到关凤住的椒房殿时,关兴提醒道:“王后可能不在殿里。”

“她去哪儿了?”

“这些天好象一直在长乐宫。”关兴笑道:“诸葛夫人到了特牧城之后,王后非常喜欢她们母女,这些天把她们安排在宫里住着。太子多了一个玩伴,一下课就往长乐宫跑,太后便干脆让人把学堂搬到长乐宫去了,让张长史的女儿也一起读书,做太子做个伴读。”

孙绍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给张承的妻女安排住处,就把张承安排到海州去了。他一拍脑袋,转身向长乐宫走去。一进门,他就看到关奉和张承的女儿张瑜两个头顶头,撅着屁股蹲在那里玩泥,四只小手上全是泥巴,连脸上都是泥点子。看到孙绍进来,孙奉连忙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施礼道:“儿臣见过父王。”神色很恭敬,可是他那一身泥点子,看起来却没有一点恭敬的意思。

小张瑜看到孙绍,有些紧张的躲到孙奉身后,露出半张小脸,怯生生的瞅着孙绍。孙奉一把将她拉过来,扯着嗓子大笑道:“你怎么这么胆小,看到我父王也不知道行礼?”

小张瑜这才想起来,撩起裙子就跪,一下子跪在泥水里,原本就有些脏的裙摆一下子全是泥。看着小丫头委屈得要哭的样子,孙绍忍不住哈哈大笑,上前捏了一把她粉嫩的脸蛋道:“别哭,待会儿让王后给你多做几件漂亮的裙子补偿你。”

“大王……”一阵莺声燕语从殿中传来,以关凤为首的几个女人纷纷赶出来相迎。孙绍看着张承的夫人诸葛氏笑道:“你女儿很不错,我非常喜欢,怎么样,我们结个亲家吧?”

诸葛氏吃了一惊,不禁大喜,连忙笑着应道:“这可怎么高攀得上?”

“呵呵呵……”关凤笑了:“张公是大王的老师,长史和大王便是兄弟一般,有什么高攀不起的。只是奉儿顽劣,怕是配不上瑜儿这么乖巧的孩子。”

“王后言重了,王后言重了。”诸葛氏受宠若惊,忙不迭的致谢。

孙绍眼睛一扫,看到了跟在后面的周玉。周玉是孙奉的启蒙老师,现在还在做孙奉的先生,每天都要来宫里授课,现在学堂搬到长乐宫了,她自然也跟了过来,顺便陪陪大桥。

孙绍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周玉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要是没有那些事,她早就嫁人了,现在却变成了老姑娘,让孙绍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神色之间便有些尴尬。倒是周玉落落大方,欠身施了一礼,静静的站在一边。

孙绍拾阶登堂,给大桥行了礼,恭敬的说道:“阿母,我回来了。”

“一回来就忙,虞翻又给你说什么了?”大桥摆摆手,示意孙绍坐在身边,笑眯眯的问道。一年不见,大桥并未见老,相反倒显得更加容光焕发了一些,想是扶南的水果多,滋养人。

“一些政务罢了。”

“他倒是越老越精神啊,也不让你歇歇,就赶着来汇报政事?差这一天两天的吗?”

孙绍笑了笑,解释道:“这可不能怪虞丞相,是我要求的,我在海州的时候便发了一封急信回来,让他考虑考虑,他急着来找我,是有更好的主意。”

“哦。”大桥应了一声,坐起身来,看着孙绍的眼睛问道:“你可找到我的家人了吗?”

孙绍摇摇头:“我派人找了,可惜还没有消息,不过阿母放心,我委托张公在大汉公报上发了消息,相信很快就人来的。只是从中原到这里路途遥远,阿母还是耐心些的好。”

大桥叹了一口气:“我有什么着急的,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想必是没有人了。要不然,早就该来了。也罢,只是聊尽人事罢了。想当年我桥家也是淮阳一带的大族,没想到现在就剩下我们姊妹两人相信为命,真是命运无常啊。”

“阿母,你这是什么话,难道我们和小玉儿等人就不是你的亲人了?”关凤嗔道。

“是,都是。”大桥笑了笑,却有些勉强。

关凤见了,和夏侯徽等人交换了个眼神,笑道:“大王巡海归来,宫中顿时多了些喜气。阿母,你和大王说着话,我去安排一个家宴,晚上将长公主一起请来,陪阿母开开心,可好?”

大桥笑了,连连点头。关凤笑嘻嘻的拉着诸葛氏走了,临走时对周玉说道:“阿玉啊,瑜儿既然是我家的媳妇了,你便多辛苦些,一并教了吧。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

周玉淡淡一笑:“王后有诏,焉敢不从。”也跟着走了出去,照看着在庭院中继续和泥玩的两个孩子,远远的看去,穿着淡薄衣衫的她有如一尊罗马塑像,凹凸有致,却又恬静自然。

大桥看着远处的周玉,好半天才转过头来看着孙绍,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番之后,皱起眉头说道:“又黑了不少。”

“南海的阳光太烈,黑些也正常。”孙绍反握着大桥的手,笑道:“快到冬天了,阿母也要多晒晒阳光,虽说会晒得黑些,却对身体大有益处。”

大桥没吭声,过了一会又说:“中原安定了,你还要出去吗?”

孙绍咂了咂嘴:“可能会在特牧呆一段时间,但时间不会太长。掸国派使者来说,骠人新建了骠国,和朱罗颇有来往,经常欺压掸国,如果我们没有反应的话,其他的属国也会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

“朱罗是不是天竺的一个小国?”

孙绍有些惊讶,大桥从来不问这些政事,她怎么还知道朱罗是天竺的一个国家?他笑了一声,“阿母也知道?”

“听阿玉说的。”大桥努了努嘴,嫣红满饱的嘴唇撅了起来,别有一番艳丽。

孙绍皱了皱眉,含糊的应了一声。

“阿满,你不要嫌我烦。”大桥叹了一口气,非常无奈的说道:“我知道你是心疼我,不想让我受委屈,可是世家就是这样,他们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已的,公瑾又英年早逝,他们难免有些心急了些。其实话又说回来,就是我,那时也没想到你能有今天的。”

孙绍沉默不语。

“好了,我也不勉强你,用你的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大桥拍拍孙绍的手:“不过,阿玉已经写完了《新山海经》的南海篇,下一步可能要写婆罗篇和西海篇,你要方便,就带她一起走一圈。你放心好了,她不会打扰你的,你就把她当随行的士子就是了。”

孙绍为难的抬起眼皮,正迎着大桥央求的目光,心中一时不忍,涌到嘴边的话还是没有说出来。他想了想道:“行,我考虑一下,有机会的话我就带上她。”

“那我就谢谢你了。”大桥笑了,抬起手亲昵的捏了一下孙绍的鼻子:“阿满,你虽然做了大王,还是跟以前一样听我的话,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辈子修的福,居然能和你有母子之谊。”

孙绍笑笑,刚要说话,忽然觉得有些不对。汉朝这时已经产生了道教,但是道教一般不讲这些轮回的事情,这听起来倒更象是天竺的佛教或者婆罗门教。

“阿母,人还有几辈子吗?”孙绍试探的问道。

“是啊,天竺的浮屠不是说有轮回吗?”大桥诧异的看了一眼孙绍,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哦,我想起来了,你还不知道呢,最近天竺城里来了不少比丘、比丘尼,他们到处募资,准备在城里建一个窣堵波(佛塔)供奉舍利呢。他们还说,你赶走了婆罗门,帮了他们的忙,他们要修一座萃堵波来为你祈福,让佛陀保佑你。”

“保佑我?”孙绍冷笑一声,脸色顿时变了,杀气横生,握着大桥的手突然发力。大桥吃痛,不由自主的叫了一声:“阿满,你怎么了?”

孙绍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松开大桥的手,歉然道:“阿母,是我大意,捏痛你了吧?”

“没事。”大桥揉着手,诧异的问道:“你怎么了,刚才那副样子好吓人。”

“阿母从哪儿知道佛陀的?”孙绍问道:“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好多人都在说,最近在城里传经的比丘、比丘尼不少,他们讲的经书和当年笮融所说颇有不同,我便请一个比丘尼来讲了一次,不过后来阿玉说这些都是邪道,我便听了她的劝,没再让她来。”

孙绍看了一眼外面的周玉,笑了一声:“阿玉到底是有见识的,知道这些是邪道,阿母,你多听听她的,不要再信这些什么比丘、比丘尼的,他们都是胡扯淡的,我过两日便让人把他们赶出去。”

大桥吃惊的看着孙绍,一时有些想不太明白,她听那比丘尼说法,觉得很有意思,怎么孙绍一听就翻了脸,还要把比比丘、丘尼们全赶出去?难道这些看起来很善良的比丘、比丘尼竟是洪水猛兽?

“阿母,这件事一句两句的说不清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谁信佛谁倒霉。你既然听阿玉说过天竺,想必知道天竺原本是个很强大的帝国,还有个王叫阿育王吧?”

大桥点了点头,惊愕的神色还在脸上,看起来和刚才被吓着的小张瑜有些神似。

“阿育王就是信了佛,结果他的王国最后土崩瓦解了。”孙绍冷笑一声:“佛教让人忍辱负重,把希望放在来世,不要反抗,这是什么狗屁道理?难道别人杀上门来,我就只能认命,然后去期望那虚无缥缈的来世?我要是让越国的臣民信了佛教,迟早有一天这越国会成了没骨头的鼻涕虫。”

大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听比丘尼讲经,只是听说诵经可以替孙绍祈福,根本没有想过这么复杂的事情,再说了,她不知道孙绍说的是对还是错,不过基于一直以来对孙绍的信任,她当然相信孙绍说的是对的。其实孙绍说的虽然大致不差,但是却也不完全符合实情,要知道原始的佛教就和原始的儒家一样,本来都是哲学,只是慢慢的就变了味。对于宗教似懂不懂,看惯了和尚尼姑念着阿弥陀佛坐宝马这种稀奇事的孙绍来说,他知道的就是一点,宗教都******骗人的。

孙绍和大桥说了几句话,便急着要出去查问相关的事情,他不想让佛教在越国传播开来,当然要尽快处理。在经过周玉身边的时候,周玉忽然说了一句:“大王是要去驱逐比丘、比丘尼吗?”

孙绍开始没听清,走出两步才想起来,他停住了脚步,扭过头,打量着周玉,迟疑的问道:“阿玉,你刚才说什么?”

周玉慢慢的转过身来,微微欠了欠身:“民女是想问大王,这么急着离开,是不是要去驱逐比丘、比丘尼。”

“啊?啊!”孙绍点了点头,“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正是。”周玉淡淡的说道:“古语有云,堵不如疏,于比丘、比丘尼亦然。”

同类推荐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 风雨大宋

    风雨大宋

    一个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了北宋中期仁宗当政的时候。在小县城里做生意改善家境,到中进士做官,一步一个脚印,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宋朝最繁荣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位极人臣。群号:535894670
  • 壬辰战争

    壬辰战争

    四百多年前,即公元1592~1598年,当时的中国大明王朝与日本在朝鲜半岛进行了一场为时超过六年战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汉家皇朝的最后一次扬威域外之战。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有幸得以翻阅记录这场战争的古籍资料,中国的《经略复国要编》、《皇明经世文编》;朝鲜的《李朝宣祖敬昭实录》、《再造藩邦志》、《乱中杂录》、《燃藜室记述》、《东国名将转》、《宣庙中兴志》;日本的《日本战史?朝鲜役》、《豊臣秀吉の朝鮮侵略》、《日本外史》、《征韩伟略》等诸多文献;在此,让我们抛开误解与偏见,在史料的指引下,重现四百多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清风云

    和名家一起回眸大清风云

    这本书讲述了清王朝从崛起于东北到驰骋天下,统一全国再到丧权辱国、宣统退位出宫,近300年的历史史实。全书以宏大浩荡的气魄,充满激情的笔墨,刻画了一大批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描绘了衣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铁腕知县

    铁腕知县

    吕廷云借康熙皇帝召见之机告御状,使朝廷三名大臣被斩,从此和苏党结下深仇大恨。为官未满八年,便九次遭人暗算,险些丢了性命,但他到底是铁腕人物,一次次眼看命悬一线,却总能化险为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蜻蜓

    蜻蜓

    本书包含四个青春期的中短篇小说,每个故事的发展都贴近人物的性格。爱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与物欲、情欲、占有欲可能有着关系,但它绝对可以独立于这些之外而存在。它是炽热的,甚至是灼痛的、温暖的、明灭可见的……在心头弥久不散让你有勇气和力量。穿过寒冷和黑暗。我们,无论过去经历了什么,无论将来面对什么!将尼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鸿蒙字灵

    鸿蒙字灵

    一个孩童,遭灭门之祸,因聪颖坚韧,被鬼谷带走。经过血腥选拔,他成为鬼谷弟子,带着奇怪的使命,行走世间。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充满矛盾。他们一半是妖魔,一半是轮回。苦海无边,众生争渡,前方是彼岸,回头也是彼岸。命运,自我,迷失,执着,沉沦,超脱……
  • 神奇宝贝梦想之光

    神奇宝贝梦想之光

    一只真实出现在人类世界的神奇宝贝,一个光影闪过。她又来到了神奇宝贝世界。本书是继承《洛克王国之奇幻世界》的啦,虽然还离完结远的很,但大家先看看吧
  • 浊麟十二界

    浊麟十二界

    四年的真情却被她推下山崖。她本是天真可爱,却时时寒气逼人。对人是警惕万分,以为怕,怕自己再次被背叛。她说:“真心待我之人,我便会以真心相待。愿意信任我之人,我便信任与他。”她说:“我的人可没一个不会不成为世界巅峰!”他说:“不就是个小女娃吗,我还真不信了我玩不过她!”一道道的符文到底封印着她多少的秘密,多少故事。组势力,刷等级,收兽兽,炼丹炼器,外加调戏美男子,强者为尊的世界竟然让她过得悠哉游哉。
  • 魔皇纵宠之邪魅逆天无良妃

    魔皇纵宠之邪魅逆天无良妃

    一袭红衣,她搅得九州天翻地覆;一把长剑,她谈笑间控十方生死。异世孤魂入住,废材逆转苍天在乱世混的风生水起。神器功法,丹药神兽,随便来拿出一样,引得九洲腥风血雨,外带腹黑霸气,冷酷魔神傍身,她扬着脸混迹天下,放纵不羁。上揍神帝下欺兽王,怎的,不服?魔皇给我上!
  • 三国之我是魏延

    三国之我是魏延

    天生我大魏延,三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且看我如何逆转乾坤,风云化龙……
  • 明朝升迁记

    明朝升迁记

    青年李子德来了,他仅仅只是大明城墙下的小卒。制造简易葫芦手雷、创造流水线工作法、开张了大明历史上第一家彩票店......当尘埃卷入沙土,是否能扬起一粒风沙。当智慧浸入历史,是否能扭转乾坤。当无耻小儿混迹在朝堂之上时,是否仅仅沦为笑谈。他从不坑人,但是坑起人来,绝不手软。李子德:“对我银子有威胁的人,通通都是仇人!”李子德:“我锦衣卫乃皇家鹰犬,有何惧栽?”从边关到朝堂,一道道坎坷一桩桩事迹。大明中兴,他,又能在这片光辉的历史下,留下些什么?
  • 天国盛夏

    天国盛夏

    夏雨国,有两大特点,一是无冬,二是其美丽二公主。二公主盛世美颜,在外人面前,极其神秘,出门带面纱,一举一动,极其端庄,经常被朝廷大臣作为自己儿女的榜样。等等,不对劲,二公主跟着男人走了?!还去了南北两地?!消息瞬间传遍整个皇城……
  • tfboys之紫色眷恋的物语

    tfboys之紫色眷恋的物语

    “佳音,你在哪?”当三个男孩重新遇到他们小时候的玩伴女孩,会发生设么?谁才是她真正的守护者?尽情期待.宝宝每周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