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81200000002

第2章 雕塑在艺术界的地位

雕塑在美术的所有品类中,雕塑的数量占压倒优势,不仅在中国,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也是如此。这首先是因为遗存至今的雕塑所使用的都是一些值低质坚的材料,如石头等。其二是其基数大,经得起岁月的消磨,如陶塑、石窟造像,动辄就成千上万。而其中最重要的,可能还在雕塑本身。雕塑是三度空间的艺术,雕塑艺术与构成它的材料合为一体,只要材料存在,雕塑就存在(完整或残缺)。别的美术品类如绘画则不然,它们是一种材料附着在别的材料的表面而成。由于这些载体要么本身易毁坏,如纸、绢、布;要么是岁月淘洗使表面材料脱落,保存下来的,为数较少。中国雕塑经几万年的积累,数量浩繁,品类众多,真使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正如中国的历史是几个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唯一使文化传统完整地保留下来一样,中国的雕塑也应有它最根本的特色或精神。如果暂且不谈那迷雾一般的远古,进入文明史以来,中国雕塑又有什么特色或精神?可以简扼地说,就是实用性和象征性。当然,实用性和象征性并不是中国雕塑所独有,但却只有中国将这些精神贯穿在她几千年的雕塑作品里而成为它的显著特色。

(第一节)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制作雕塑的目的,总是将用的功能放在第一位。

实用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一方面体现为礼教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肤浅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人自身对求美欲望的一种满足。

礼教是维系中国社会的纲、目,以儒学为根本的礼教尤为重视“用”。孔子所谓“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思想和传统中“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渗透进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内。在这种一切为“用”的文化氛围内,雕塑不会例外,首先也为实用服务。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美术功能,就是艺术为礼教服务的很好总结。

那些庙堂之上的礼器,起旌表作用的石刻牌坊,墓葬中的石象生、明器和一些画像,就是这类礼教功用的雕塑。佛教传人前,中国人信仰主要是天地、鬼神、仙人,对这些神祇的敬奉、祭祀极为认真。

精美的雕塑自然大量运用于这些祭祀的祭器上,如青铜器、玉器等。传入中国的佛教又称像教,即修行与参拜可视的佛等图像同时进行。由于佛教显教很快将繁杂的修行程序简化为“供养”这样一种各阶层的人都能承受得了的方式;造一像可得无上福报,这一简单易行的成佛方法,遂使各种体量、各种材质的造像泛滥开来。

纯粹从人的生活需要来看,大量日用器物上的附饰雕刻,更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一件实用性强的雕塑作品,往往内含了这个时期的文化的多种意义。如一面铜镜,本是生活用品,但铜镜雕镌的图像和文字,既是装饰和审美的需要,又因多为礼教内容和宗教内容,而带有寓教育、崇敬于艺术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某一物件的需求或功利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因而一件雕塑品的实用价值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

(第二节)象征性

象征性主要是指艺术上的追求,即雕塑不重在追求肖形象物,而是以某件雕塑所代表的意义为主要目的。在中国历史上,对待雕塑,有两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越是写实的,越没有欣赏的功能;倒是那些变形的、抽象的,如玉器、特殊性状的石头等,往往成了把玩、赏析的对象。二是在对玉器、石头等不具有器用功能的雕塑的欣赏中,又往往从这些雕塑的变形和抽象的形态中去悟出具象的内容,再从具象的内涵去推演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这种从抽象到具象,再从具象到抽象的欣赏、审美过程,表明了中国传统中对艺术独特的品评习性,也表明了中国传统中在对艺术的鉴别时,更喜欢把“情”、“韵”、“境”、“意”等作为衡量艺术作品能否成功的标准。至于说艺术作品自身的艺术语言,只被视为“工”、“作”而列于次等位置。中国的艺术,似乎更追求精神美、抽象美。

这种追求,不能不从中国自身的文化中去寻找。这种寻踪,可从中国文化的高、低两个层面去看。

高层面,是先哲及理论家的著述中的思想。如孔子的礼乐不在“钟鼓玉帛”,老子的“大象无形”,庄子的“以天合天”、“凝神”,淮南子的“君形”,以及六朝的“传神”、“气韵”、“神明降之”诸说;唐、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多习艺事,遂使笔意墨趣超拔于肖物象形之上;元代汤重说:“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先观天真、次观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这是重精神之美、重抽象之美的极好概括。

低层面,是民俗与宗教中体现出的意识。这一层面主要表现是天地崇拜。天地崇拜所体现的第一个观念是万物有灵性。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认为每当人创造一件物品,都被附上了灵性,所以雕塑制作出来,受崇拜的并不是雕塑艺术本身,而是它所代表或体现的内容。天地崇拜所体现出来的第二个观念是自然崇拜。天地具有宏大、壮美、永恒的品格,又是万物创生与回归之处;天地是崇高无比、至善至美的,由此而引起的对自然(造物)的崇拜,就是对天生、自然之美的追求,及对原始材料的材质和性态的追求。这种审美心理,是园艺雕塑与一些“以天合天”雕塑的创作动机。

雕塑的象征性,实质是人的心态的物化形式。撇开那些非写实的作品不谈,即使是那些以生活中形象为原型制作出来的作品,也不一定是现实的仿照,而是用这一形象来象征了某一含义。如一件熊的雕塑,它就可能代表了力量、阳性或生殖崇拜。在我们这个讲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国度里,在我们这个喜欢扬善隐恶的国情里,各种带有纪念性的雕塑本应该层出不穷。奇怪的是,从帝王贵胄到引壶卖浆者流,基本上(不是全部)都不为自己塑像,即不表现成雕塑作品。中国的旌表纪念主要体现在文字中,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碑文、刻石、摩崖、墓志铭、牌位等,而雕塑往往是这些文字的铺垫部分或附饰部分,即使是占有明显的位置和压倒的数量,也仍是纪念性文字的装饰而已。典型的是散布各地的贞节牌坊、乐善牌坊、长寿牌坊。这些石刻虽然雕镂了精美的山川人物、花鸟虫鱼、珍禽瑞兽,但牌坊的主题并不在这些雕刻。牌坊这种形式,是一种象征性、纪念性的石刻作品,它象征和纪念的内容,由牌坊这种符号式的结构和上面的文字来表明。反过来说,只要看到牌坊这种形式,无需观看雕刻内容,也无需打听别的什么,就能断定是纪念某人、某事而建立,它的象征意义是极其清楚的。

当然,中国雕塑无论从题材还是表现手段,都是丰富多彩的。

实用性和象征性这两点只是其凸显的一种文化精神。包括实用与象征在内的所有特点的中国雕塑,它们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或者换句话说,看中国雕塑,无论是直观的或是折射的,高雅的或是低俗的,这一从远古至今的凝固的艺术形象,实际上都是物化了的中国人的人生观念。

同类推荐
  •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规范的限度:哈贝马斯“美学”的缺场与重构

    《规范的限度》旨在探讨哈贝马斯思想体系中“美学”缺场的原因。哈贝马斯倡导“范式转型”,认为社会规范的基础不再依赖于主体对内在意识活动的设定,而取决于社会层面上以交往为取向的符号互动,从而决定了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分析哲学。哈贝马斯旨在从符号互动的主体间性视野重新阐明认知及道德领域的知识根据,审美领域由此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作为现代性分化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其规范问题仍亟待解决。“美学”问题涉及“范式转型”的合理性,尤其涉及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与观念论传统的亲缘性与当代论争。除此之外,本书还综合上述思想史视野,试图将哈贝马斯关于“美学”的思想重构为一门旨在处理艺术现象诸维度之规范的“艺术理论”,部分地回应了批判理论当代发展中美学/艺术理论的日渐式微。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世界原始艺术(上)

    世界原始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探索未知-物理光学与摄影技巧

    探索未知-物理光学与摄影技巧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如果没有光,他们就会像雕塑家没有粘土或者画家没有颜料那样一事无成。虽然摄影艺术在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追随着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之后而形成自己不同的流派与风格,特别是近年来,未来主义摄影、荒诞派摄影、剪辑派摄影、立体泥摄影等等,都可以在形式上找到与姊妹艺术相通的地方,但是,它们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是摄影家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通过光,形成了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决定了画面的表述意图;通过光,不仅区别于其他姊妹艺术,同时在摄影家之间,也产生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你的,大大的坏:远离标准答案的影评

    正在这里争先恐后急待读者翻阅的20来万字,拼合成为周大侠40余篇“最放肆的写作”,由电影说开去,从文化到社会到政治到经济,话题均沾。全书分为“那些事”“那些片”“那些人”三辑,曾经以“中文写艺评,英文写时评”左右开弓的作者,如今逐渐模糊了两者的界线,发掘电影折射世界,调侃世界化于电影,为君引来诸般话题,精准评述人性之微、暴力之道、情感之曲、规则之妙,笔调轻松活泼,“坏”得颇具风味,读来似乎能看到作者浮现在脸上的浅笑。本书可视为《莎乐美的七层纱》的续作,其书写影评的“反专业”倾向令人眼前一亮。
热门推荐
  • 一笑梦牵

    一笑梦牵

    你与我第一次见面,是你的微笑让我的心荡起波澜,虽是我的见色起意,但也让我梦魂锁牵,余生有你,不会孤独。
  • 晋祠文物丛谭

    晋祠文物丛谭

    本书主要介绍了晋祠文物,内容包括晋祠古建筑和文物考略、晋祠圣母殿的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我国古建筑物上的斗拱等。
  • 真爱是你

    真爱是你

    甄凡少爷是爷爷甄振天百亿资产的准继承人,但奇葩的家规,又规定他在三十岁前不能碰女人!为了达到夺走他继承人资格的目的,甄少被人多次暗算,最萌萌哒的一次竟然遇上了一个技术奇差的舞娘!一气之下,甄少把这舞娘掳走,做了自己的契约情人!甄少要报复!要把所有愤恨发泄到这个女人身上!没想到,竟然爱上了她,可是,又没法娶她!!!额滴神,怎么回事,你还是不是我的专属舞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鬼策:妈咪,谁是我爸爸

    小鬼策:妈咪,谁是我爸爸

    被组织抛弃的杀手,手无缚鸡之力的神医,浪漫多情的乐师,在叶璇儿离开王府之后,越来越多的男人被她所吸引,为她而卖命,只是,当这个女人再次出现在王爷面前,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纠缠,怎样的精彩?古怪精灵,聪明绝顶,稳重冷酷,叶璇儿无限欣喜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果他不再问自己要爸爸,或许,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孩子!可是,为什么他非要给自己找一个爸爸?
  • 别再让我想念你

    别再让我想念你

    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为何你还来;拨动我心跳爱你怎么难了;今夜的你应该明了;缘难了情难了。
  • 从水群开始浪迹诸天

    从水群开始浪迹诸天

    这是一个水群就能变强的的故事,这是一个权限狗的故事,这是一个接受读者订制的故事。剑魔独孤求败:“老夫一生练剑,自认剑道无双,只到遇到群主放才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剑!”小小焰灵姬:“喵喵喵。人家那么可爱,所以群主哥哥要罩着我哦!”天使彦:“群主能不能教教我如何消灭恶魔?”云岚宗宗主云韵:“多谢群主,某人的机缘已经全被我拿到了!”灭霸:“群主大佬,我的手套就当是孝敬了。”唐三:“别为难我和小舞,我们圣魂村的。”武魂殿众人:“你早说呀!害我们白高兴了。”PS:“接受读者订制,各种喜欢的人物都可以帮忙拉进群,各种喜欢的世界群主都能帮你去看一看。”PS:“关于订制:加入读者群或者评论区留言,多读者提议可更快加入剧情。”PS:“关于女主竞选:大佬们说了算,作者群没投票权。”
  • 穿越游戏之泰拉瑞亚

    穿越游戏之泰拉瑞亚

    一次奇妙穿越让我来到了游戏里面,“这是什么”,一只史莱姆从天而降,正好砸在彭鑫的脸上,“系统提示,你已经死亡,还剩99条命”,“什么鬼,别人穿越都是超神,为毛我穿越过来就送一血”
  • 诸天之位面系统

    诸天之位面系统

    新书《一切从影视世界开始穿越》已发布!一个看盗版小说的少年,无意中穿越到了神雕侠侣的世界,抢机缘,让主角怀疑人生。但这只是仅仅的开端,穿梭诸天,横扫万界,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死他丫的!无数的世界:小说世界,电影世界,电视剧世界,动漫世界,谋取机缘,铸成不朽……
  • 小镜是标准男友

    小镜是标准男友

    苏苏是个平凡的初中生,在新家中很巧妙的遇到了小镜,小镜到底是什么呢,他和苏苏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