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80600000010

第10章 新时期话剧(1)

自1976年10月中国打倒“四人帮”,便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遵循着实事求是、思想解放的方针路线,跨入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着四个现代化迈进的历史阶段。

中国话剧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亢奋、危机、探索和调整的过程。截至目前,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1977~1979年,可以说是一个亢奋复苏的阶段;②1980~1989年,是在危机中探索的阶段;③是1990~2000年,艰难的调整阶段。

尽管新时期话剧的发展步履艰难,但在改革开放中,仍然有了令人震惊的变化:一是从“四人帮”长达十年的文艺禁锢中解放出来,使濒临绝迹的话剧再度振兴,一度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锋,走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前列。二是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中,大胆地吸收外来戏剧,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优秀成果,打破了数十年所谓“现实主义”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探索剧”的创作演出热潮。三是在解放思想的浪潮中,使得戏剧观念、戏剧理论空前的活跃,使得剧坛五彩纷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剧作家,以及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四是在电影特别是电视的猛烈冲击下,站稳了脚跟。

证明话剧并非是“夕阳艺术”,也证明经过上百年锤炼的中国话剧艺术的队伍,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优秀的队伍。

(第一节)话剧的重振

被剥夺自由、被压制禁锢十年的话剧工作者,一旦从“四人帮”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便焕发出了其所固有的战斗激情和力量。话剧工作者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迅速创作出一批剧作,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走在揭批“四人帮”的前列

新时期伊始,戏剧家们把批判矛头直接对准“四人帮”,猛烈攻击其“左”倾政治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如讽刺喜剧《枫叶红了的时候》,多幕剧《丹心谱》《于无声处》和《左邻右舍》等,或揭露和控诉“四人帮”的丑行,或含泪展示人民在“文革”中的种种苦难,或歌颂人们在惨遭迫害的险恶环境中同“四人帮”的英勇斗争等,这些剧目显示了为过去所没有的敢于面对矛盾的悲壮风格。

二、社会问题剧的兴起

在思想解放的声浪中,剧作家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敢于在剧作中提出一些重大的社会课题来,遂有社会问题剧的兴起。涌现出《报春花》《救救她》《权与法》等。

《报春花》,崔德志编剧。它写工厂中的一位党委书记李健,于“文革”中被长期监禁,身心备受摧残,妻子被打死,而仅有的一个女儿,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当他复出后,他敢于同“左”的思想斗争,敢于实事求是地坚持正确的路线政策。他把被党委副书记认定是不可救药的干部韩卫东解放出来,将一个所谓的“醉鬼”由贵提拔为供销科长。特别是围绕着一个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女工白洁,能否成为生产上的先进的事件,李健挺身而出主持正义,排除唯成分论的干扰,使一个心地善良、关心他人、勤奋劳动的女工,终于像一朵鲜艳的报春花一般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此剧,不仅停留在对“四人帮”丑行的揭露上,而是清除其思想流毒。显然,它提出的问题是更深化了,自然也引发了观众更深刻的思考。

三、一批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剧作

出于对“四人帮”残酷迫害老一辈革命家的愤慨,也出于对这些革命家的尊重和爱戴,于是一批歌颂他们的历史剧应运而出。

如《转折》《报童》《西安事变》《陈毅出山》《陈毅市长》《转战南北》《彭大将军》等,塑造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人的崇高形象。

《陈毅出山》,丁一三编剧。陈毅元帅,历来以其豪爽、正直、坦诚和无私的崇高人格,集元帅、外交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旷世奇才而赢得群众的景仰。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文革”中却遭到迫害,抑郁愤慨,身患癌症而死。因此,打倒“四人帮”后,写陈毅的戏和电影颇多。此剧写陈毅于1937年只身一人到南方收编红军游击队,率领他们北上抗日。一方面遇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阴谋消灭共产党人,陈毅“单刀赴会”,巧施妙计,化险为夷;一方面,又受到自己人的误会,被游击队的干部韩山河囚绑,陈毅以其赤诚之心,终于感动对方。正是在复杂而尖锐的矛盾中,突显出陈毅的高风亮节和英雄气概。而更为人称道的是,作者始终把陈毅作为一个人而不是神来塑造,故而写得令人信服,也令人感动。

(第二节)话剧的调整与复苏

1978年以后,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被压制、禁锢达十年之久的中国话剧,重新焕发出生机和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出现了惊人的变化:一是话剧一度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锋,走在其他艺术形式的前列,不仅传达了时代变革的先声,而且使自身再度振兴;二是在随后的发展中,话剧大胆地吸收了外来戏剧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优秀成果,创造性地加以借鉴和转化,促动了新时期“探索剧”的创作、演出浪潮,戏剧理论、戏剧观念空前活跃,剧坛呈现多姿多彩态势;三是在面临着信息社会的多方挑战的严峻形势下,话剧队伍逐渐站稳了脚跟,话剧艺术从体制到表现方式上都孕育着新的调整与突破。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围绕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社会思潮,在话剧创作中出现了像《枫叶红了的时候》《于无声处》《丹心谱》《报春花》一类的剧目,愤怒声讨“四人帮”及其所代表的极“左”路线,歌颂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讴歌正义和人的善良品性;也出现了像《马克思秘史》《陈毅市长》《陈毅出山》《西安事变》等剧作,透过对领袖人物思想、精神、人格的揭示,来破除文革时期的个人崇拜或恶意歪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话剧《于无声处》是这些剧目中出现比较早、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戏。

在“文革”末期,1976年清明时节,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群众自发的悼念周恩来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四五运动”。这场运动被四人帮疯狂镇压,并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在“四五运动”尚未平反之际,上海工人文化宫的一位业余作者宗福先,就以其对“四人帮”的强烈义愤和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写出了从一个侧面反映这场斗争、表现人民群众正义呼声的剧作《于无声处》。1978年,该剧由上海文化宫业余话剧队首演于沪。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特殊历史时期民族心态的真实写照。戏剧故事就从1976年初夏写起。受尽迫害、身染沉疴的老干部梅林,在赴京治病途中,与儿子欧阳平前去探望老战友何是非。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老战友正是从前诬陷自己的人,为了一己私利,此人早已投靠了“四人帮”在上海的爪牙。而此刻,何的女儿、公安人员何芸奉命缉拿的要犯,正是自己参与了“四五运动”的儿子欧阳平。于是,两个家庭、六个人物,在短短的九个小时之内,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梅林的坦荡胸襟、欧阳平的凛然正气,终于使何芸对正义与邪恶做出了准确判定,何是非的妻子也出于一腔义愤,揭露了丈夫卖友求荣的卑鄙无耻和险恶用心。戏剧结尾时,尽管历史还没有走出那段黑暗路程,但人心所向已昭示了正义必胜的历史趋向。这部话剧就其艺术价值而言,可能在后人看来已无太多的启示,但它的出现,其思想的先导意义却是特别值得肯定的。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形式”。十年动乱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一场深重灾难,然而,没有过去的经验,也就没有新时期话剧的现实形态。正如新时期伊始,政治思想领域举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面旗帜来重新认识所谓形形色色的“真理”一样,戏剧领域则举起了“写真实”这面旗帜,向“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所谓“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冲击。

1979年,崔德志编剧的《报春花》,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沈阳首演。这个剧的意义指向,已经从社会局部问题的揭示转向了对极“左”路线的批判。剧中,纺织女工白洁心地善良、工作认真,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了数万米无疵布的优异成绩。然而,荣誉与爱情总是与她绝缘,原因仅仅在于她是个出身不好的青年。在拨乱反正的新的历史时期,厂长李健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要推选白洁为劳动模范。而此举竟然引起轩然大波,厂内的极“左”势力顽固坚持封建的血统论,意欲对白洁继续实行压制和打击。最终,改革的春风驱散了往日的阴云,历史终于还白洁以公正。

领袖题材的话剧是新时期话剧的一个热点。这不仅在“文革”时期绝不可能,就是在建国后十七年的话剧发展中,也不曾显露过踪影。以领袖人物入戏,以常人之心写之,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实绩,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的缅怀之情。

如果说创作于1978年的《西安事变》(程士荣、郑重等编剧),创作于1979年的《陈毅出山》(丁一三编剧),创作于1980年的《陈毅市长》(沙叶新编剧),实现了话剧中领袖人物由“概念化”向“现实化”的转变的话,那么1983年出现的两部以马克思的生平为表现对象的话剧《马克思流亡伦敦》(赵寰编剧)、《马克思秘史》(沙叶新编剧),则实现了领袖人物向着普通人的血肉真情、向着个体生命真实的生存状态的回归。这两部话剧在立意方面颇有相似之处,即两位剧作家都没有对着马克思的圣像和不朽业绩高唱颂歌,而是以自我的生命体验去理解作为人的马克思,他的饥饿困顿,他的痛苦挣扎,他无可比拟的坚强意志和远大抱负,以及他无法摆脱的生活困境和人生悲哀。剧本一发表,即在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想用“反马克思”的大棒将其棒杀。但无论剧本本身存在着怎样的缺点和不足,有一点却是特别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剧作家要把生命的感觉还原给马克思,使其成为活生生的人,而非神龛上的神。领袖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新突破,显示着文革文艺模式的终结,也预示着中国话剧摆脱高台教化的定式,探索自身进路的开始。

(第三节)探索剧的热潮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再次面对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西方的一些现代、后现代的文艺理论被渐次引入国内,于是,戏剧界便有探索剧的兴起由于改革开放,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涌入,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视的大普及,对话剧形成强烈的冲击;以及其他的娱乐媒介,如迪斯科、卡拉OK等的兴起;还由于当代观众观赏趣味的多样化。这些因素使得话剧于陡然间陷于危机之中。其表现是,话剧观众的大量走失,话剧从业人员被电视剧拉走,票房价值跌落,以致造成不演戏不赔钱,越演戏越赔钱的局面。正是在危机中,使得话剧艺术工作者不甘心失败,起而革新,于是掀起探索剧,也可以说是实验剧的热潮。

“话剧的探索从80年代初开始,直接的动力是戏剧界意识到:历史形成的紧跟社会政治潮流,直接干预生活,以写实方法为正宗的‘战斗传统‘已不能适应当代生活的演变,必须寻求表现什么(内容)与怎样表现(形式)的全面变革,摆脱‘应时性’甚至‘宣传性‘的工具性格,使话剧成为具有独立品格和独立价值,为影视及其他通俗文艺所无法取代,又是现代社会人生所需要的门类。”

所谓探索剧,即不满于既有的一套戏剧模式,而大胆引入新的戏剧表现手法,进行新的尝试和实验的戏剧。探索剧在形式革新方面有所收益,使话剧的“散文化”和“叙事成分”有所增加,实现了戏剧时空的自由转换,并将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广泛运用,加强了舞台的综合性。

探索剧以形式革新为先导,继之,又结合内容革新,数年间,使中国话剧舞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即人们说的:打破了数十年僵化单一的演剧模式。在形式革新上,是结构的“散文化”和叙事成分的增加;是戏剧时空的自由转换和不同时空类别间的相互重叠;是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是人物内心,包括深层心理、潜意识和意识流的舞台呈现;是广泛的借鉴姐妹艺术,把歌、舞、音乐等因素引进来,更追求戏剧的综合性等。

在内容革新上,首先是对“人”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思考,是人性复归的张扬和呼唤。其次,便是追求对人的内心的透视,对人的灵魂的分析。再次,是对主题的诗化、哲理化和多义性的追求。

在这样的实验中,中国的舞台倾斜了,一些新剧目出现了。如魏明伦的《潘金莲》、沙叶新的《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依》、高行健的《野人》等,在这里介绍两部最有代表性的剧作。

20世纪80年代初,一系列话剧如《车站》《野人》《WM》《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的出现,形成了探索剧的潮流。而80年代末到90年代,《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中国梦》《鸟人》《商鞅》等,则显示了探索剧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摸索之后所取得的重要成绩。

1986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了一台话剧《狗儿爷涅槃》(刘锦云编剧,林兆华导演)。剧中表现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在建国后30多年的历史风云中所走过的坎坷道路。农民狗儿爷既具有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也有富耀乡里的野心。他的幸福梦与地主梦一脉相承,因此他在解放初大量收购土地,在土地归入集体后陷入痴迷;在新时期土地承包后,他悲喜交集。他觉得地主梦可以实现了,可是儿子却要摧毁他的高门楼,修路开矿。他感到一切都无能为力了,只好把高门楼付之一炬。这个剧揭示了农民心理的复杂性,以及在时代变迁中个体生命的无奈。在戏剧结构上,采用意识流与倒叙交叉互用的方法安排情节,用心理外化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潜意识。这部话剧被誉为是探索剧的成功之作。

1988年,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们演出了话剧《桑树坪纪事》(朱晓平等编剧,徐晓钟等导演),此剧写一个偏僻的西北小村——桑树坪的故事。贫困的生活和“左”的思潮,使村民们原本朴实的心灵发生了扭曲变形;生存的本能,使他们变得冷酷而狡猾,仅仅为了霸占一口破窑,便不惜将一个外乡人打入死地。而处于从属地位的女人的命运则异常悲苦。换亲事件的背后,是两个女性的悲剧;而寡妇再嫁,引来的是全村人的辱骂、毒打。血淋淋的相互撕咬、争斗,使20世纪的桑树坪依然停留在黑暗的封建制度的阴影中。这个戏的导演徐晓钟,以开放的视野,对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采取吸纳态度,将情与理、舞蹈与歌队、写意与写实、表现与再现巧妙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很好的戏剧效果,给探索剧带来了新的声誉。

同类推荐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世界戏剧艺术(上)

    世界戏剧艺术(上)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合在一起。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青少年音乐欣赏

    青少年音乐欣赏

    青少年音乐欣赏音乐的角度所写的一本通俗性普及读物。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音乐爱好者走进音乐殿堂的入门书。该书从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入手,引导读者从学习欣赏音乐的角度介入实际的音乐作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区御龙传

    东区御龙传

    一款游戏,一场命运。电竞选手意外获得三国传承,跨越千年的杀戮宿命再次开始!在乱世之间,唯有实力才是最强的信仰!命数突现异相,乱世的故事将打乱重来!预言,等待,守护,寻找…当转世者碰上继承者,新的一代天骄将如何谱写自己的乱世新篇章?一切的秘密都隐藏在一款热门的网游……
  • 末世诸天觉醒

    末世诸天觉醒

    地狱崩塌,恶灵入侵人间,被吞食了灵魂的人类变成丧尸,人类走向灭亡。经历了十年末世的洗礼,古鹏回到了末世爆发前,他要活下去,他要强势觉醒!这一世,他势必要踏上觉醒者的巅峰!一场波澜壮阔的热血大剧就此开启!书友群:不朽阁(697784576)玄水阁(533988893)(已满)
  • 白扬往事

    白扬往事

    “你这是迷路了吗?”“如果找不到路的话,那就跟我走吧。”他露出一口大白牙,向哭花了脸的她伸出了手。这是那一年,她和他的初见。多年之后,他和她再次相遇。他们还会记得对方吗?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三品人生

    三品人生

    诗人陈贞在他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开始了自觉地对社会进行思考,并承担了对生活、对人民用诗的语言来结构一个主题,从而使他的诗从意象组合到哲学高度,进入审美地带。诗人陈贞在他的哲理短诗创作中,潜质地存在着一种挑战,一种光芒,一种孤独,读后给人一种亮的光泽,厚的纯朴,美的享受。诗人陈贞在爱情诗的创作和探索中,给读者留下了一片思考的空间,提供了一条又向往,又走不近的线,他独树一帜地追求着这一根线。诗人陈贞真诚地、热烈地讴歌了当代人对真实爱情的大胆追求,忠贞之爱无疑是美好的,但她成为一种理念绳索的时候,却在捆绑人的灵魂。勇敢地背叛定型的理念,犹如从传统中解脱,获得灵与肉的自由,那虽短暂却是真实的灵魂之爱。
  • 超能巅峰的主宰

    超能巅峰的主宰

    校花保镖,护花高手纵横花都,超能激战狩猎全球,主宰巅峰青春,热血,桃运,奇遇,激情的故事从这里上演。
  • 原来七月没有不见

    原来七月没有不见

    原来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七月,原来历尽千帆之后忘不掉的还是七月。“七月,是姹紫嫣红;七月是最后的那一次的长久。”【甜文,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宠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流逝星辰

    流逝星辰

    因为一次跟着好兄弟约会,青梦遇到了雅典娜,得知了自己是天秤座星座战士,还是希腊某个未出生的神祇的转世。他从一个庸庸碌碌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星座领袖,他开始了自己的修炼之路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人生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人生

    顾谦从坑上起身,转手将筷子间的鸡蛋放到顾老太碗里,说道:“阿奶疼爱我,我也该孝顺奶,鸡蛋香软,您老牙口不好,正适合。”顾老太听闻,眼眶红红的,哎呦一声,把顾谦搂进怀里,稀罕得说道:“奶就喜欢我们二毛,长得好,又乖又孝顺。哼,那些个长得歪瓜裂枣吸溜鼻涕整日泥地里滚爬的,能比得了我的宝贝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