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75100000022

第22章 薏苡的悲喜剧

辞典上说,薏苡俗称药玉米、回回米,是一种草本植物,颖果卵形,淡褐色,有营养,可供食用与入药。但我从前未曾见过,最先接触这两个字,是读了杜甫的诗句。他在感叹李白的际遇颠折、屡遭谤毁时,曾哀吟过:“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这又涉及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桩有名的冤案。东汉时,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中了瘴疠。听当地的人说,服用薏苡仁可以疗治。马援吃了,果真见效。班师北还时,就买了很多个大粒饱的薏实装车载回。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在位时,都不作声;等他死了,就有人向皇帝告发,说他载了明珠、文犀等稀世珍宝回来,结果,害得他爵位被革,名誉受损,连灵柩都不能很好地安葬。后人把这称作“薏苡之谤”。许多诗人,像唐代的陈子昂,宋代的苏轼、陆游,清代的郑板桥、朱彝尊等,都曾写诗,为之愤愤不平。

这都是过往的事情了,只是作为一种谈资,顺便提起来,至于本文所说的“悲喜剧”,则与此毫无关联。

记得是1994年的春节前,我收到了一个寄自辽西某农村的邮件。是用硬纸盒包装的,大约有三四斤重。解开塑料绳,撕破密封的纸口,赫然露出分装在六个纸袋里的薏苡粒。纸袋旁边还夹着一封信,开头是这样写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离开我们村子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当年的一个个毛丫头、愣小子,于今都已坐五望六了。人的年岁一大,就免不了要怀旧。我们六个人碰到一块,常常念叨起你。(另外几个,有的过世了,有的远嫁他乡,有的搬迁到外地。)

尽管分手以后,咱们再没见过面,但是,大家对于你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

对你的成长、进步,我们共同感到高兴,首先,在这里表示祝贺!

春节快到了,我们商量着给你送点“礼”——就是纸袋里的东西。城里人,一般的怕是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可是,你,我们相信,不仅对它十分熟悉,而且,会感到异常亲切,看到它,你会联想起来许许多多的往事。

这些年,我们村的药玉米已经大面积铺开,并连续获得丰收。除了大部分按照合同交付医药公司以外,家家都贮藏不少,熬粥炖饭,健体强身。念记着当年你为引进这个“劳什子”费过一番苦心,念记着咱们的友谊,秋收后,我们这几个当年的共青团员,一致提议给你寄去一点点,表达我们各家的心意。

……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忙着翻看信尾的落款。“赵书琴、佟心宇……”恰好是六个名字,都是我所熟悉的。

简短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往昔的岁月里。

那是1958年年初。县委决定,对一些没有经过实践考验的年轻的“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又入机关门的知识分子),下放到农村锻炼,通过参加体力劳动,“脱胎换骨,改造思想”。我就是这样来到辽河岸边一个叫做“秃尾沟”的小村落的。

我和另外一位同志被安排住在生产队长家的一间空房里,吃饭是到老贫农刘大伯家入伙,干活参加青年突击队,当时主要是往耕地里挑黑土,改良土壤。晚间,在夜校里教男女青年识字。村里原有十名团员,加上我,组成一个团支部,选我为支部书记。

这天,农业社的管委会主任到队里来,听说我教过中学,当过报社记者,来到队里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当众鼓励了一番;然后,又领着我在村里村外转转,帮助我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我知道,这是在向我进行热爱乡土、献身农村的实际教育。

望着大堤外黑黝黝、油汪汪的河滩地,我被深深地迷住了,当下情不自禁地甩了两句学生腔:

“多么肥沃的宝地啊!真是插进一根锄杠也能长出庄稼来的!”

管委会主任却说:“地是没比的,只是年年受涝,除了一茬麦子,再没有其他收成了。”

“下茬种豆子不行吗?”我问。

“这里,年年夏天涨大水,二三十天下不去,什么样的豆子也挺不住哇!”他面带忧郁地说。

此后,我和队里那些年轻人依旧是天天到堤外挑黑土,心里却总是记挂着管委会主任所忧虑的事。

一天晚上,在队部看到《人民日报》第二版上登载一则消息,介绍河南省商水县农村种植一种富有营养、又能治多种疾病的药玉米。它的最大特点是抗涝,水中浸泡三四十天,仍有较好收成。回到住处,我连夜给商水县长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五元钱,请他帮助购置一些药玉米种子。这事是悄悄干的,没有告诉年轻的伙伴。因为我知道“一县之长”工作很忙,未必能去过问一个外地青年的微不足道的请托。

大约过了半个多月,接到一个邮件通知单,我以为是家里寄来什么物品,便委托去镇上赶集的刘大伯代我取出来。带回来的是两个枕头般大小的包裹。打开一看,正是我日夜盼望的药玉米种子。捧在手里,粒粒珍珠一般,椭圆形,淡褐色,有光泽,共有十斤左右。包裹里还夹了个便笺,简单地介绍了播种日期和它的喜肥、喜水的习性。

我在连夜召开的团支部紧急会议上,当众宣布了这一秘密。然后,大家一起研究、拟定了为期两年要使全社滩田受益的“宏伟规划”。一张张极度兴奋的青春面孔,在煤油灯的照映下,看去像涂上了一层油彩。

清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去找管委会主任,请他批准划拨一块肥腴的腹地作为栽培药玉米的青年试验田。老主任听了我和回乡高中生赵书琴描述的神话般的远景,乐得合不拢嘴。马上就答应下来。

第二件事,便是挨户到团员、积极分子家里收集上好的农家肥。大家结记着商水县长复信中讲的“喜肥”二字,决心把这个“大地的骄子”喂养得壮壮的。

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动员,试验田的旁边矗立起一座小山似的肥堆。

转眼到了播种时期。我们起早睡晚经营着这块腹地,地整得炕面一样平,土细碎得像用竹箩筛过一般。然后,套上一副牛犁杖,开了沟,起了垄,把上万斤的鸡、鸭、猪粪一股脑儿倾撒进去。

我们觉察到了,帮助干活的两个老庄稼把式——我的“饭庄”的刘大伯和书琴的父亲赵大叔有不同看法,但他们憋着不说,只是一个劲儿抽着老旱烟。也许是为这些孩子们的冲天热劲所感动,尽管有不同意见,也不忍心泼冷水。但是,回到家里以后,赵大叔按捺不住了,申斥女儿说:“我看你们是瞎胡闹!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限度。巴掌大一块地方,下了那么多的肥,将来还不得长疯了!”女儿——这个坚定的“跃进派”,嘴上不说,心里想的却是:老脑筋,老保守,到秋天放个“高产卫星”给你看!

下种的第三天正赶上一场透雨,真是天遂人愿。此后,几乎每天早上,我们都要跑到地头,俯下身子,察看萌芽的踪迹。药玉米终于齐刷刷地钻出了地面,它们摇摆着两片娇嫩的小耳朵,向主人微笑着。一个星期过后,我们又浇了一遍蒙头水。同伴们互相揶揄着,说是以后结了婚、生了孩子,也未必能像这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过去了,药玉米已经蔚然成林,手指般粗细的茎秆上,枝分叶布,绿影婆娑,最后,竟繁密得连鸡鸭都钻不进去。为了按时灌水,佟心宇从家里扛来一根竹桅,一破两半,刳去节档,将一头顺进垄沟里,另一头支起来,连清水带粪汤一起倾泻进去。

趁着雨季尚未到来,我们又一次踏勘河滩地,计算着明年大体需要多少药玉米种子。当时,想到了尽量节省用量,以便拨出一些来支援兄弟社。此刻,这伙年轻人确是有些“提刀却立,四顾踌躇”的志得意满之态。

但没过多久,这种乐观的情绪便为沉重的焦虑所取代了。大家注意到,那么葱茏蓊郁的药玉米秸稞上,竟没有几串花序,更很少见到颖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连那几个最活泼、最乐观的女青年也把头耷拉下来。有的分析认为,是异地种植水土不服所致,还引证了“橘逾淮而北为枳”的古训。多数人不同意,理由是:河南的小麦、湖北的棉花到这里落户,不都生长得很好吗?最后,我跑了三十里路,请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他的诊断是:“营养过剩,造成贪青徒长。”啊,真的“长疯了”!赵大叔的预言竟不幸而成为现实。结局自然是“一幕悲剧”——割倒后装满两大车,拉到村东头五保户家做了烧柴。

回想起来,当时我们都在二十岁上下,本来就缺乏辩证观点,易走极端。又兼当时处在“大跃进”、“放卫星”的气氛中,头脑更是发热膨胀。所以,尽管过后也曾懊悔几天,有的甚至痛心地流下了热泪;但是,很快就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喧嚣声浪中淡忘了。亏得秋后我被调回县委机关,不然,在尔后的普遍深翻、高产密植以及“大办”、“大上”中,还会闹出更多的违反科学规律的笑话。

回来后,参加过几次比较尊重实际的农村调查,头脑变得清醒一些。我曾想以《薏苡的悲喜剧》为题写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因违反辩证法而干了蠢事的沉痛教训,后因患急性肝炎进了医院而搁置下来。病愈后,反“右倾”开始了,我怕有人把这类自省文字同否定“大跃进”联系起来,便没有动笔。当然,即使写出来,肯定也是很肤浅的。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能力,我还不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俯瞰过去那段岁月的真貌。

当时由于走得匆忙,我未曾与同伴们交谈过这方面的意见。因此,一种歉仄之情时常在头脑中涌起:我应该坦诚地承认,在这件事上我是负有重要责任的。

想到这些,我重新展开同伴的来信,接着看下去:

如你所知,对咱们的蛮干,一些老年人是持反对态度的。书琴的父亲担心这一锤子会敲得“片种无存,全军覆没”,便在播种那天偷偷留下一些种子,打算第二年种在园子里。不料,转过年来他老人家竟一病不起。后来,书琴整理旧物发现了它,细心地种在地头上,没想到秋天居然收了三四斤。于是,她又分散给同伴们作种子,慢慢地便在全村扩展开了。现在,整个河滩都成了薏苡生产基地。

……

岁月如流。而今,孩子们都已超过了咱们那时的年龄。闲谈中,我们也曾将那些忽明忽暗的记忆碎片连缀起来,讲给他们听,因为这毕竟是一面镜子,既回振着自己的心声,也折射着往日的光谱。但他们听后,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付之一笑。其实也难怪,时代前进了,认识发展了,他们毕竟比我们那时要聪明一些。

知道你重任在肩,异常忙碌。对这类“陈谷子、烂芝麻”,怕是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我们觉得,闲暇时节,偶尔想上一想这些往事,也许还有一些益处,特别是对于你们这样担负领导工作的同志。

也难怪伏波将军身旁那些人,怀疑他从南方带回了珍珠财宝;我望着眼前这些光润、圆莹的薏苡粒,也竟觉得它们很像珍珠。古代传说中有一种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焕然明晓”。我想,若是把这些薏苡粒串缀起来,悬置座前,不也同样是一种“记事珠”吗!

同类推荐
  • 陕西煤老板

    陕西煤老板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山西煤老板的真实生活。
  • 永恒的乐园

    永恒的乐园

    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四库全书本《青囊奥语》初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以“四库本”为基础,从不同的版本校注出发,分析相关异文,对照有关注释,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分析,以“原文”“异文”“注释”“注记”等形式,对全书剔抉隐微、疏通大意,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 人间词话精编

    人间词话精编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选用了王国维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阐述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热门推荐
  •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袭超能战修仙

    逆袭超能战修仙

    你有高深境界修为很牛是吧!那有本事让哥摸一下可敢。你有先天功法与逆天神器是吗?那有本事让哥摸一下必死。你有万千种的机遇与主角光环获得上位是卟。那有本事让哥再摸下,绝对让你的人生处处坑不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求知文库-环境保护科学

    求知文库-环境保护科学

    美丽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太阳系家族里有一颗美丽的蔚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的家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如果你站在距地球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观察地球的话,你会发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表面大多为蓝色,那是海洋;还有白色,那是极地和高山的终年积雪;也有棕黄色和绿色,那就是陆地和陆地上的植被了。
  • 星痕猎队

    星痕猎队

    为寻找曾在维纳柏森林共存数年的神秘女人,少年毅然自原始丛林走出。在外面的人类社会,他遇见魅惑的御姐法师,连影子都摸不到的超级射手,发誓要将魔法打造成艺术的肌肉壮汉,专擅治疗人心的温柔牧辽师......望着夜空璀璨星星芒划过,少年心念一动,何不组建一支超级猎队?此刻,猎人召集!旅程即将开始,一起来猎杀海泽拉斯大陆最强大的怪物吧!
  • 锁龙桩

    锁龙桩

    北方袁家、南面刘家、西面李家、东面郭家,这四大家族各监控着华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龙脉。史称“锁龙桩”。一个出身田野少年,打破了这个局面。。
  • tfboys之我相信你

    tfboys之我相信你

    三个女孩的父母让她们去自立,却想不到遇见了他们.........
  • 婳都行

    婳都行

    明月初升,花开花榭,一场梦罢了。我爱上了不该爱的那个人,可是,却忘不掉。“我们分开吧!”“本尊不许”泪,潸然而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但求你别离开我……
  • 从前,有个王村

    从前,有个王村

    这是一部豫北平原乡村风物志,也是一本记录老时光的私人札记。作者客居山东,在他乡回望豫北平原上的故乡——王村,对故乡形形色色的风物做了忠实的刻绘。从草木花果、菜饭食蔬,到故人故物、乡野民俗,真实复刻出一个普通村庄多年前的面目,而书中记录下来的许多行将消失的风物和习俗又勾勒出了王村从历史向未来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