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1800000016

第16章 屈原(4)

《天问》是距离《离骚》时间最近的屈原的另一首长诗。全诗基本是四言,4句一节,共95节、376句、1568字。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长诗,几乎全篇都是以问句组成,故而称《天问》。关于题目有两种解释,一说《天问》就是问天的意思,那就是说向天发问了。另一种解释是关于天地现象与事物关系的疑问。诗中的史事包括在事物关系之内,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一切都统括于天。“天降下民”,“天生烝民”,连人都是天生的。(见王泗原:《楚辞校释》)作者一口气提出了167个问题,并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是千古独有的,表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创作才能。

全诗可分两个大段落。前112句是问天地的,后264句是问人事的,也就是问有关世问盛衰兴亡的历史传说。两大段落的次序顺理成章,先问开天辟地,后及世间的兴亡,既包括了天地的形成,又包括了世间历代的兴亡史,但主要的篇幅和全诗的主旨却是在后者,它体现了诗人想通过历史传说寻找使国家兴亡的答案。诗中所流露出作者激愤的情绪、思想感情和《离骚》及诗人其他的作品基本上是一致的。

屈原通过对历史传说的质问,发抒了自己的怨愤与不平。例如关于鲧治水的传说,诗人问道:鲧不能胜任治理洪水,众人为什么推举他?都说不必担忧,何不让他试试看呢?鸱龟首尾相连,为何就启发了鲧筑堤的想法?按照他的办法以求成功,天帝为什么对他又要处以极刑?(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在屈原看来,鲧是一个得到众人崇尚的好人,他被处以极刑,与其说是治水的方法错了,倒不如说是因得罪了天帝,因为他为人太耿直了。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那样:“鲧婞直(刚直)以亡身兮,终然夭(死于非命)乎羽(山)之野。”这正是对《天问》中问题的回答。屈原在诗中对一系列历史上暴君的灭亡做了分析。在《天问》中以问话的方式表达,在《离骚》则直接点明。例如《天问》中间:比干反对什么,就被剜心剖肚?雷开奉承什么,竟赐以高官厚禄?为什么圣人们美德如一,而结局各式各样?梅伯被剁成肉酱,箕子则假装疯狂?(比干何逆,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离骚》则直接说:“后辛(纣王)之菹醢(剁成肉酱)兮,殷宗(殷朝王位)用而不长。”《离骚》和《天问》是可以用来互相解释和互相补充的。在《离骚》中屈原提出“举贤授能”的主张,而《天问》中叙述到商汤和周文、武王的胜利时候,也特别强调伊尹、吕望的作用。在《离骚》中有:“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主宰一切的上帝他公道无私,他看到有利于民的才能辅佐。)两诗句,在《天问》用问话表现出来:“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皇天把大权集中给王者,又怎样警戒于他?授予天下之位,到时候又使人取代了他?无命翻来覆去,谁该受罚谁该得助?)这些诗句表明“天命靡常”,王者能否统治下去,要看他是否有能利于民的德行,否则他将被取而代之。这也是《天问》一诗的主题所在。有人说:《天问》是一部兴亡史诗,如史诗一般地集中在历史兴亡的故事上,正说明诗人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寻找强国的答案,并借此告诫楚王,其爱国的苦心孤诣跃然纸上!

《招魂》,司马迁说是屈原的作品,而王逸认为是宋玉的作品:“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是宋玉为屈原招魂。此后关于《招魂》的作者便有这样两种不同的意见。根据诗中的内容,联系当时的历史事实,还有全诗的气魄壮伟、意境奇丽与《离骚》、《天问》相一致等情况来看,《招魂》的作者确是屈原无疑。所招的乃是楚怀王之魂。楚怀王被骗至秦,囚禁三年,最后郁闷而死,归葬返楚时,举国上下哀伤、怀念,故谥“怀”字,屈原按照楚国的风俗,为之招魂,是非常自然的事。

全诗的结构:开头两节为序言,从“帝告巫阳曰”至“反故居些”为中心部分,最后的“乱曰”为结束语。序言与“乱曰”是以作者的身份说话,中心部分是假设为巫阳受天帝之命,为怀王招魂之言辞。中心部分与首尾部分,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巫阳之辞用的是招魂时特用的助词“些”,首尾的作者说话则用的“兮”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今夔峡湖湘及南北僚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可见《招魂》中心部分的形式,完全是遵照着巫祝招魂的形式。

序言:第一节4句,讲诗人自幼清明廉洁,一身正义,但牵于世俗,难以此盛德为主。这就如同在《离骚》中所讲:“哀众芳之污秽”(可悲的是一群芳草要遭践蹋),是很痛心的话。第二节2句,讲君王没有考察此盛德,长期遭殃而愁苦。这节只两句,从文义上看,似乎下面脱掉了两句。

中心段落主要是巫阳招魂之辞。告诫魂兮归来,不要到东、西、南、北四方去,也不要上天或下幽都(地下)。在那些地方有着许多可怕的东西,是非常危险的。如东方有千仞(8尺为一仞)长的巨人,专门索魂,有10个太阳轮流出动,把金属都烧化了,石头都烧焦了;南方有雕题(额上刻有花纹)黑齿的人,蝮蛇遍地;西方是一片沙漠,水极缺,五谷不生,还有硕大的赤蚁与巨蜂;北方则是千里雪飘,万里冰封,这些地方如何去得!天上与地下情形也是十分可怕的:九重的天门是吃人的虎豹把守,还有竖长着眼睛的豺狼。有一个九头的怪物,力大可拔九千棵树,他把人提到空中摇晃,然后投进深渊,使之痛苦不堪,还要等他报告给上帝,然后你才能闭上眼睛死去。幽都更是可怕,有身体长着九个节的土伯,头上长着锐利的角,并有两只血淋淋的手,追逐起人来跑得飞快。还有长着三只眼睛、虎头牛身的怪物,也喜欢吃人。这些地方更是去不得!

此后,劝魂快快回到楚国,回到郢都来(魂归来兮,反故居些)。进了郢都的城门,便是设施豪华的高大而深邃的宫殿,有众多的九侯淑女侍奉,有珍奇观赏、美食乐舞娱乐,有游戏、打猎,可以尽情地享受与玩乐,极奢侈、舒适、安乐。

最后乱曰:描写与王一起打猎的情况,感叹时光不肯停留(“时不淹”),如《离骚》中所讲“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一样,表现了诗人有一种紧迫感。之后,描绘了江南的景色,以“魂兮归来,哀江南”结束全诗。这最后一句,点明全诗的主旨:哀江南,就是衷楚国,因为江南是楚国主要的地区。从招楚王之魂而写到哀江南,正表达了诗人依恋祖国。哀怜祖国的深情。

《招魂》的创作与当时楚国巫风的流行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可以看到屈原知识是多么渊博,思路又是如何的广阔。全诗保留了许多宝贵的神话资料,既与《山海经》的某些记载相类似,又体现了楚文化浪漫幻想的奇妙特色。《招魂》虽描写幻境,却极富现实性。如对上下四方的描写,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为依据,许多描写比较符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再如对宫廷生活享乐的描绘,据后来的楚墓的发掘所证实,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虽然屈原是反对“淫游以逸田”,反对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但是为了招魂的需要,这样描写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从诗中可以看到屈原对上天与幽都是没有好感的。他在《离骚》曾写到天帝的守门人不肯替他开门(“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闾而望余”),在《天问》中又替鲧抱不平,指责天公裁判的不公正,故而提出质问。在这里又把上天描写得极其可怕,这说明诗人看重的还是现实,并不寄希望于上苍,体现了诗人积极的现实主义思想,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现实的斗争。

《九章》是由《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作品组成。《九章》这个总标题当是《楚辞》的编者刘向所加。这个题目与用专名的《九歌》、《九辩》不同,它是标明了作品的实际篇数。九篇诗作是写于楚顷襄王时,但各篇作时的先后次序,已无法考证。

《橘颂》是《九章》中出色的作品,借对橘品质的颂扬,形象地表明作者所坚持的美好理想。诗的开头讲:橘,江南树木中的百果之长,生在南方,不可以随便迁徙。橘树形象很美,绿叶白花,纷然茂盛,但重累的枝条长满利刺,不是可以随便侮弄的;果实圆抟,青黄杂揉,文采斑斓;果瓤精白,像仁人志士一样。诗的第二部分便以橘喻人,一方面是根深蒂固,绝难迁徙;心胸开阔,不求名利;有独立的人格,不从流随俗;另一方面又小心谨慎,终身避免犯过错;执履忠正,行为无私心,故而气节可与天地并存。

《橘颂》把屈原借咏物言志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选择橘作为讽咏的对象地是有着特别的意义。橘树生长在南方,一旦迁徙到北方,它就变成质量很差的枳,诗人借此表明自己深深扎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忠实于祖国绝无二心。诗人咏道:“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困难徙,更壹志兮。”这种坚贞的品格,忘我的精神。开阔的心怀,令人佩服并产生了无限的敬仰。

《橘颂》基本上是一首四言短诗,稍有变化,有的小节最后一句是五言。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事物观察的敏锐与深刻。以橘喻人,构思巧妙。通过橘的习性及美好形象的描述,显示出其美好品德的实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屈原开创了咏物诗的先河,给了后人以很大的影响。

《哀郢》是诗人为哀悼国都沦陷而作。诗的开头就讲:“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是说“天命靡常”,天命是靠不住的,害得百姓不安受罪!百姓们家庭离散、亲人相失,刚在早春二月就不得不离开郢都而东迁。这是因为郢都已被秦将白起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所攻陷,举国上下不得不东迁亡走至陈(今河南淮阳)。诗人也在其中,也不得不在清早,怀着悲痛的心情,出国门沿着江夏水到远处流亡。(“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但此时,诗人对郢都留恋之情,比之任何时候都强烈,“望长揪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望着那高大的梓树而长叹,泪水如雪雨流个不断,过了夏水日再往西去,回头再也看不到郢都的东门了。人越走越远,心情越来越沉重,表达出诗人无比深厚的眷恋。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无所适从的失落感:“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跖!’(心中眷恋而伤怀,远徙不知其所止。)“淩阳侯之汜滥兮,忽翱翔之焉薄?”(踏着泛滥的波涛,飞到何处可以停止?)他登上大丘远望,悯惜乡邑的富饶,这里将被敌人侵占、践踏,令人无限的悲哀。他想到大殿将变为废墟,国都东门也将荒芜,心中长久不乐,忧愁紧连着忧愁。只因离郢都的路程太远,隔着长江、夏水以难再涉,流亡到南方已多年没再回去过,心中愁绪万端、哽咽梗塞。他斥责腐朽贵族误国的丑行:“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他们只会装出美好的外表,讨好君王,他们既无才能,又很软弱,却只会阻挡忠贤者前进的道路。

在最后结束语的乱辞中,诗人写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鸟可以返回故乡,狐死时头也朝向故乡,而诗人自己呢,无罪而被弃逐,只能日夜思念却无法再回到故乡了。大约就在此后不久,诗人就怀恨自沉了。

《怀沙》应该是诗人最后一篇诗作,即绝命词。“怀沙”的意思就是怀抱沙石沉水之意。司马迁《史记》的屈原传著录“怀沙”全文,并说明:“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东方朔在《七谏·沈江》中,解释《怀沙》诗时写道:“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怀沙砾而自沈兮,不忍见君之蔽雍”可见汉朝时人,都以“怀沙”是怀沙石自沉。屈原在诗中的第一句写的是:“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这个时令与相传屈原卒于五月五日的时间,倒是非常相近的。

屈原经历了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郁闷,又饱尝祖国遭强秦欺凌以致郢都沦亡的悲哀,当他流亡到荒僻林野之后,痛定思痛,回顾总结自己的一生,在绝笔中,并没有十分冲动的感情,有的是严肃和冷静。他在诗中表明:自己坚定的政治信念,至死不改。“易(变更)初本迪(常道)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彰明法度)兮,前图未改。”而自己的“内厚质正”的品质,也正是君于所赞美的,只是由于宵小挡道,使自己没有贡献力量的机会。在这个世道中,一切都是颠倒错乱的:“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笯(乌笼)兮,鸡骛翔舞。同糅(杂糅)玉石兮,一概(平斗斛之木)而相量。”没有真理,没有是非曲直,有理想、有才能的人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反而遭到嫉妒和排斥,甚至迫害:“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诗人悲叹自己生不逢时,与时代相抵触,相矛盾。在日暮途穷的时候,只有死才可以解除这个矛盾所带来的痛苦,也只有死才能够保持自己的忠贞。诗人明确表示:“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死亡)。”最后的结束语乱曰:

怀质抱情,独无正兮。

伯乐既殁,骥焉程兮?

(我有高洁的品质和激情,却不为人所知,

伯乐已经死去,千里马谁认识啊?)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措施)兮。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人生各有各的命运,各有各的处理呀。

定下心来放开胸襟,我有什么可畏惧?)

曾伤爱哀,永叹喟兮。

世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重伤和无尽的哀怨,我惟有永远的叹息,

世道混浊没有知音,人心叵测不堪一提。)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惜)兮。

(明知免不了一死,对生命我也不再爱惜。)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明告正直的人士,我将和前贤一样走去。)

表现了诗人在冷静、深入的思考之后,采取了最后的抉择,以表明心迹。《怀沙》语言简练,含意深刻,富有哲理性。屈原一生保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美好的品德,绝不随波逐流,变心从俗。最后为世俗所不容而自沉,实现了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誓言,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忠贞不屈的榜样!

《九章》中的其余篇章与上述诗作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惜诵》是怀着痛惜的心情来叙述往事,楚王不理解屈原的一片忠诚,使他彷徨苦闷,但决不随世俗沉浮。《抽思》是屈原流亡汉北时的作品,诗中有“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抽思”乃抽绎其忧思的意思。《涉江》大约是屈原流亡到江南时的作品。诗中讲:“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潞。世混浊而莫知余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与《离骚》中的“高余冠之岌岌兮”一节所表达的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共和先锋卢性正

    共和先锋卢性正

    本书在民间调查及权威史志记载等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加工描述了辛亥革命志士卢性正为推翻满清帝制、追求民主共和而战斗一生的传奇经历。不同于辛亥间其他耀眼的革命领袖,书中的主人公卢性正,就像当时千万国民一样,被时代大变局裹挟而进历史洪流,成了历史演变的主要力量,但浪花过后,却是一片宁静,又被历史所遗忘。其命运的偶然与必然经历过程,使读者看后过目难忘,发人深省。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许尔千山万水身: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普通的农奴家庭。作为一代格鲁派教宗的他,父亲与母亲以及世世代代的先祖都笃信宁玛派。宁玛派僧可以恋爱结婚,不认为爱情与信仰有什么冲突,而格鲁派主张禁欲。仓央嘉措十五岁才坐床,他在宁玛派文化氛围中长大,受俗世欲望的熏染,情爱对他来说不是洪水猛兽,而是那么天真自然。他生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热门推荐
  • 嘘心

    嘘心

    她,心中有火焰,面上有冰霜。他,面上有残阳,心中有月光。
  • 杂货铺手记

    杂货铺手记

    火车驶向那个陌生的小镇,那有一家杂货铺,那里有许多小东西,也有许多的故事,有没有某个故事,是关于你的?
  • 玫瑰彼岸星辰花开

    玫瑰彼岸星辰花开

    傲慢无礼的大小姐遇上霸道蛮横的钢琴小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和阳光帅气的暖心boy学习,会碰撞出怎样的精彩?感情路上,到底由谁淘汰由谁陪伴?上帝总是偏爱一个人,他是优秀的天才,即使他人再怎么努力奋斗,终究比不上什么都不用做的他。不爱我如何?即使牺牲性命,只要能换取你永远的幸福,纵然你记忆中没有我,我也无畏!无悔!玫瑰,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孩!
  • 血族君王

    血族君王

    年轻的吸血鬼喜欢鲜嫩的肉体和美味的血液,刚刚成为吸血鬼的苏誉同样如此。夜,黑暗的街角,苏誉满意的起身,又一次的吸血让他内心的狂躁压抑了许多。看着倒在一边的少女,苏誉掏出十字架在胸前默默地画了个十字“上帝保佑,希望下一次是处女血!”(喜欢的朋友请推荐和收藏,谢谢支持!)
  • 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

    "繁华都市,命案频发。凶案现场,罪犯总是故意留下一枚指纹和一张字条“请来抓我”,除此之外,没有丝毫破绽。面对如此高调的连环杀手,专案组成立四次又解散四次,毫无头绪,只能求助于数理逻辑专家严良,这桩悬案,疑难如一道无解方程,他该如何着手解密?精心布置这一场无证之罪的真凶,为何总是故意留下线索?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还是一个陷阱,亦或深藏着更不为人知的秘密?《无证之罪》,眼花缭乱的迷局,层出不穷的杀机,一个犯罪高手,一个侦探超人,棋逢对手,谁赢得高智商赌局?抽丝剥茧之后,真相令人不寒而栗却又百感交集。"
  • 论大师姐的自我修养

    论大师姐的自我修养

    望月阁大师姐这一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持剑十年,从未有过心魔,因此被称之为“不摇”多好的封号,可惜她名碧莲姓肖哔——
  • 一剑走八荒

    一剑走八荒

    少年上官锐剑出平川,游历八荒,四海之内鬼怪做乱,且看少年一剑斩之。列国蠢蠢欲动,风起云涌;波澜背后谁在弄潮?晋国一分为三,天下动荡;夜幕之下谁在运作?秘密不断涌现,李代桃僵;玩弄天下的是她吗?
  • 抱歉我老婆又成鲸了

    抱歉我老婆又成鲸了

    另发了,更名为《抱歉我又成鲸了》。多谢大家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寒零九天

    寒零九天

    一个是轮回三生的陨火·冥帝,一个是在雪域重生的莲火·界皇,一次界冥之战,界冥两灵相爱相杀;一个是融合玄冰,血冰和阴冰而形成的炎冰·魄者,一个是通过兽王融合而诞生的玄火·血王,两者浴血之战。还有一个是掌控全局,永世长存的凌火·无古。五人的命运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