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1100000012

第12章

岂知诸疝,皆归肝经。其奈通流,归之小肠脬囊。夫膀胱水府,专司渗泄;小肠水道,专主通流。肾为少阴,总统二水,人之小溲,自胃入小肠,渗入膀胱。膀胱者,脬囊也,气化则水出茎端,此常道也,及其为疝,乃属足厥阴肝经。盖环阴器而上入小腹者,足厥阴肝经也。夫肝肾皆属于下,与冲、任、督相附,然《灵枢经》言∶足厥阴肝经病,则有遗溺、癃闭、狐疝,主肾与膀胱、小肠三经,则不言疝,是受疝之处,乃肝之部分也。且《内经》男子宗筋,为束骨之会也。而肝主筋,睾者囊中之丸,虽主外肾,非厥阴环而引之,与****无由伸缩。在女子则为篡户。其内外为二∶其一曰廷孔,其二曰窈漏,此足厥阴与冲任督之所会也。《灵枢》言∶足厥阴之经筋聚于阴器,其病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故阳明与太阴厥阴之筋,皆会于阴器,惟厥阴主筋,故为疝者,必本之厥阴。《灵枢》又言∶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矣。岂非厥阴为受病之处耶?《灵枢》又言∶邪在小肠,连睾系,属于肾,贯肝络肺,结心系。气盛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平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 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此其初,虽言邪在小肠,至其治法,必曰取厥阴以下之,乃知诸疝关于厥阴,可以无疑。以脉考之,《素问》云∶厥阴滑,为狐疝;少阳滑,为肺风疝;太阴滑,为脾风疝;阳明滑,为心风疝;太阳滑,为肾风疝;少阴滑,为肝风疝。凡此六疝,虽见于他脉中,皆言风疝者,足厥阴肝经之气也。《灵枢》亦曰∶心脉微滑,为心疝;肝脉滑甚,为溃癃;肾脉滑甚,为癃 。凡此三脏脉之疝,亦以滑为疝也。《素问》又云∶脉大急,皆为疝。心脉滑,传为心疝;肺脉沉,传为肺疝。三阴急为疝,三阳急为瘕。王太仆云∶太阳受寒,血凝为瘕;太阴受寒,气聚为疝。此言太阴受寒,传之肝经也。可以温药逐之,不可以温药补之。若补之者,是欲病去而强挽留之也。历考《素问》∶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 疝。此亦言膀胱非受病之处,必传于厥阴部分,然后为疝也。又言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言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凡言少腹者,岂非厥阴之部分耶?又言脾风传胃,名曰疝瘕。此谓非肝木不能为风气,名曰厥疝。盖脾土虚而不能制水,又为肝木所凌也。又言督脉为冲疝。盖厥阴与冲、任、督,俱会于前阴也。岂不明哉?至如运气中,又言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少腹控睾。盖寒客于小肠、膀胱,则肝木缩而不得伸行,母传之子也。阳明司天,燥淫所胜,丈夫 疝,妇人少腹痛,此言肝气不得上行,为金所抑,鬼贼故也。又言太阴在泉,土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此亦言寒客太阴湿土,土不胜水,水传之肝经也。又尝遍阅《铜人》俞穴,亦相表里。如背上十三椎俞,肝经,言寒疝,腹部中行。惟阴交一穴,言寒疝,任脉之所发也;关元一穴,言暴疝,小肠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也;中极一穴,言疝瘕,膀胱之募,亦足三阴任脉之会也;曲骨一穴,言 疝,任脉足厥阴之会也;其腹部第二行肓 二穴,言寒疝,冲脉足少阴之会也;四病上穴,言疝瘕,冲任脉足少阴肾之会也;其腹部第三行大巨二穴,言 疝,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也;气冲二穴,言 疝,茎中痛,两丸寒痛,亦足阳明脉气之所发也;其腹部第四行府合二穴,言疝痛,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交会也,亦太阴部三阴阳明之别也;冲门二穴,言阴疝,足太阴厥阴之会也;其在侧胁者,五枢二穴,言寒疝,阴邪上入少腹,带脉下三寸也。其在足六经者,足厥阴穴十名,言疝者七,谓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曲泉。足少阳穴十四名,言疝者一,谓丘墟穴也。足太阴穴十一名,言疝者一,谓阴陵泉也。足阳明穴十五名,言疝者一,谓阴市穴也。足少阴穴十名,言疝者五,谓然谷、大溪、照海、交信、筑宾也。足太阳穴十八名,言疝者二,谓金门、合阳也。由是言之,惟厥阴言疝独多,为疝之主也。其余经穴,虽亦治疝,终非受疝之地,但与足厥阴相连耳。或在泉寒胜,木气挛缩禁于此经;或司天燥胜,木气抑郁于此经;或忿怒悲哀,忧抑顿挫,结于此经;或药淋外固闭,尾缩精壅于此经。其病差别如此。

不知世间之药多热补,从谁而受其方也?信其方,则《素问》《灵枢》《铜人》皆非也。信《素问》《灵枢》《铜人》,则俗方亦皆非也。不知后之君子,以孰为是?呜呼!余立于医四十余岁,使世俗之方,人人可疗,余亦莫知敢废也。谙练日久,因经识病,然后不惑。且夫遗溺、闭隆,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归之肾冷。血涸不月,月罢腰膝上热,足,嗌干,癃闭,少腹有块,或定或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之疝,而谓之瘕。若年少而得之,不计男子妇人皆无子。故隐蔽委曲之事,了不干脬肾小肠之事,乃足厥阴肝经之职也。奈俗方止言脬、肾、小肠,殊不言肝木一句,惑人甚矣!且肝经,乙木也。木属东方,为心火之母也。凡疝者,非肝木受邪,则肝木自甚也,不可便言虚而补之。

《难经》所谓“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此言泻火,木自平,金自清,水自旺也。

昔审言为蔡之参军也,因坐湿地,疝痛不可堪,诸药莫救。余急以导水丸、禹功散,泻三十余行,肿立消,痛立减。又项关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任,倒于街衢,人莫能动,呼予救之。余引经证之∶邪气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故病阴丸痛也。余急泻大敦二穴,大痛立已。夫大敦穴者,乃是厥阴之二穴也。殄寇镇一夫,病 疟发渴,痛饮蜜浆,剧伤冰水。医者莫知泻去其湿,反杂进姜、附。湿为燥热所壅,三焦闭涩,水道不行,****不兴,阴囊肿坠,大于升斗。余先以导水百余丸,少顷,以猪肾散投之,是夜泻青赤水一斗,遂失痛之所在。近颖尾一夫,病卒疝,赤肿大痛,数日不止,诸药如水投石。余以导水一百五十丸,令三次咽之;次以通经散三钱,空腹淡酒调下,五更下脏腑壅积之物数行,痛肿皆去。不三日,平复如故。《内经》曰∶木郁则达之。达,谓吐也,令条达。肝之郁,本当吐者,然观其病之上下,以顺为贵。仲景所谓上宜吐,下宜泻者,此也。敢列七疝图于下,以示后之君子,庶几有所凭借者焉。

寒疝,其状囊冷,结硬如石,****不举,或控****而痛。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或冒雨雪,或卧坐砖石,或风冷处使内过劳。宜以温剂下之。久而无子。

水疝,其状肾囊肿痛,阴汗时出,或囊肿而状如水晶,或囊痒而燥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得于饮水醉酒,使内过劳,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故水多,令人为卒疝。

宜以逐水之剂下之,有漏针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筋疝,其状****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及邪术所使。宜以降心之剂下之。

血疝,其状如黄瓜,在少腹两旁,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得于重感春夏大燠,劳动使内,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脓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剂下之。

气疝,其状上连肾区,下及****,或因号哭忿怒,则气郁之而胀,怒哭号罢,则气散者是也。有一治法,以针出气而愈者。然针有得失,宜以散气之药下之。或小儿亦有此疾,俗曰偏气。得于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阴痿精怯,强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此疝不治,惟筑宾一穴针之。

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小腹,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狐则昼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

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亦与气疝大同小异。今人带钩钤是也。宜以逐气流经之药下之。

颓疝,其状阴囊肿缒,如升如斗,不痒不痛者是也。得之地气卑湿所生。故江淮之间,湫塘之处,多感此疾。宜以祛湿之药下之。女子****突出,虽亦此类,乃热则不禁固也。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燥之、补之。本名曰瘕,宜以苦下之,以苦坚之。王冰云∶阳气下坠,阴气上争,上争则寒多,下坠则筋缓,故睾垂纵缓,因作 疝也。

以上七疝,下去其病之后,可调则调,可补则补,各量病势,勿拘俗法。《经》所谓阴盛而腹胀不通者, 癃疝也,不可不下。

五虚五实攻补悬绝法二十

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虽三尺之童,皆知之矣。至于五实五虚,岂可以泛泛虚实用药哉?《内经》明言其状,如俗工不识何?此二证所以见杀于委靡之手也。坐视人之死,犹相夸曰∶“吾药稳。”以诳病家。天下士大夫亦诚以为然,以诳天下后世,岂不怪哉!夫一身犹一国也。如寻邑百万围昆阳,此五实证也,故萧王亲犯中原而笃战。如河内饥,而又经火灾,此五虚证也,故汲黯不避矫诏而发仓。此可与达权知变者论,不可与贪常嗜琐者说也。

故曰∶庸人误天下,庸工误病患,正一理也。

《内经》曰∶五实者死,五虚者亦死。夫五实者,谓五脏皆实也;五虚者,谓五脏皆虚也。腑病为阳,易治而鲜死;脏病为阴,难治而多死。

《经》明言∶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者,五实也。脉盛为心,皮热为肺,腹胀为脾,前后不通为肾,闷瞀为肝,五脏皆实之证也。五虚者反是∶脉细,皮寒,气少,泻利前后,饮食不入者,五虚也。脉细为心,皮寒为肺,气少为肝,泄利前后为肾,饮食不入为脾,此五脏皆虚之证也。夫五实为五脏俱太过,五虚为五脏俱不及。《内经》言此二证皆死,非谓必死也,谓不救则死,救之不得其道,亦死也。其下复言∶将粥入胃则虚者活,身汗后利则实者活,此两证自是前二证之治法也。后人不知是治法,只作辨验生死之断句,直谓病患有此则生,无此则死。虚者听其浆粥自入胃,实者听其自汗自利,便委之死地,岂不谬哉?夫浆粥入胃而不注泄,则胃气和,胃气和则五虚皆实也,是以生也;汗以泄其表,利以泄其里,并泄则上下通,上下通则五实皆启矣,是以生也。此二证异常,却不宜用。班氏所谓有病不服药之言,盖其病大且笃故也。

余向日从军于江淮之上。一舟子病,予诊之,乃五实也。余自幼读医经,尝记此五实之证,竟未之遇也。既见其人,窃私料之,此不可以常法治,乃可大作剂而下之。殊不动摇,计竭智穷,无如之何。忽忆桃花萼丸,顿下七、八十丸,连泻二百余行,与前药相兼而下,其人昏困,数日方已。盖大疾之已去,自然卧憩,不如此,则病气无由衰也。徐以调和胃气之药, 粥日加,自尔平复。

又尝过鸣鹿邸中,闻有人呻吟声息,瘦削痿然无力。余视之,乃五虚也,余急以圣散子,二服作一服。此证非三钱、二钱可塞也。续以胃风汤、五苓散等药,各大作剂,使顿服,注泻方止,而浆粥入胃,不数日,而其人起矣。

故五虚之受,不加峻塞,不可得而实也。彼庸工治此二证,草草补泻,如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竟无成功,反曰∶虚者不可补,实者不可泻。此何语也?吁!不虚者强补,不实者强攻,此自是庸工不识虚实之罪也。岂有虚者不可补,实者不可泄之理哉?予他日又思之∶五实证,汗、下、吐三法俱行更快;五虚证,一补足矣!今人见五实证,犹有塞之者,见五虚证,虽补之而非其药。本当生者,反钝滞迁延,竟至于死耳!夫圣散子有干姜,寻常泻利勿用,各有标本;胃风、五苓有桂,所以温经散表,而分水道。圣散子之涩燥,胃风、五苓之能分,皆辛热辛温之剂也,俗工往往聚讪,以予好用寒凉,然予岂不用温补?但不遇可用之证也。

谤喙。咸欲夸己以标名,从谁断之?悲夫!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本书以教孩子如何处世为中心话题,从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好性格如何学会自主、自强,如何搞好学习、交往等9个方面着手,详细地探讨了有关家庭的教育问题。
  • 薰衣草之诺

    薰衣草之诺

    他们,因为小时候的一个承诺互相等待了11年;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呆呆的她却始终没有察觉;他对任何人都十分温柔,举手投足之间拒人于千里之外,唯独对她,却有所不同。
  • 重生之全民追捧

    重生之全民追捧

    夏柯上辈子被人背叛致死,而这辈子重来,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她要那些人付出代价。重来一世,她变作男生身份,在娱乐圈里大放异彩,成为万众瞩目的男神,戏耍仇人的同时,也惹上了一朵烂桃花。秦遇白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一个男生,等发现时,就已经陷进去了,算了算了,男生他也认了。等等,他是女生!!!?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男神追上男神后,发现男神是女神的故事
  • 时空之隙恋

    时空之隙恋

    Bigday酒吧……在一次的聚会中,一个女孩不知为何就昏睡了过去。那女孩的眉宇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气息,高挺的鼻梁,红唇微张,十分迷人,长长的白暂的双腿使她十分耀眼。那女孩姓慕,叫慕可,这个城市中四大市花之一。
  • 顾爷今天要恋爱了

    顾爷今天要恋爱了

    【加强版甜宠1V1,女主心善不弱,睚眦必报,虐渣渣。】【半现代,半校园(伪),里外通虐渣,一个不放过。】*某日:“四爷,少爷在学校被欺凌了!据说是被人打了一巴掌。”“谁这么大胆子!敢动我顾琛的儿子。”“是陌小姐。”“派个人去送点消肿止痛膏,……别让她把手打肿了。”“……”韩非心想,少爷请自求多福罢。“不,我自己去送。”正好,他想他的小丫头了…*某二日:顾琛相亲。陌轻媱化身柠檬精,搅乱现场气走某家族贵女男人霸气宠溺:小丫头,吃醋了?陌轻媱气哼:我媱某人,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醋和柠檬。*简介不多,内容详情,请点击收藏,每日稳定持续更新。愿2019,带你一起,爱上30岁腹黑深情会撩会作的老男人——顾琛。
  • 穿书娘子要上天

    穿书娘子要上天

    季伊作为一个苗根正红,三观正的大好美少女,一直坚信无神论,直到有一天……“娘,我饿了。”奶萌的童音传入季伊的耳朵里,就像催命符一样,面前这个骨瘦嶙柴,屁大点的孩子,面前这件屋顶漏水,破烂不堪的茅屋,更是颠覆了她的世界观。没错,她穿书了,既来之则安之,季伊有本事,有头脑,还怕发不了家致不了富?[1v1双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萌兽儿子女王妈咪

    萌兽儿子女王妈咪

    一个掌控万兽的宝宝,一个背负着无数人期望的女王,他们本来就生而不凡,注定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她原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爱任何人,但是他的出现带给了她生命的光芒;他原本是黑暗中的帝王,心中早已没有了一丝的阳光,却因为她而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沐惜是我的肋骨,我不会再丢掉你“。
  • 转世重生蜕变成仙

    转世重生蜕变成仙

    我去~重生就重生吧,还穿越了,这还不够,竟然成仙了!成就成吧,还受人排挤,不过喵,还有美男,我就勉强心安理得的笑纳了!
  • 琉璃时光卿不负

    琉璃时光卿不负

    六界之内,万道轮回,你是我辗转千年的情话,我怎么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