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22700000041

第41章 9-2 循教育成才

1.教育发展优先

直到20世纪上半叶,许多拔尖人才出自非正规教育,靠自学自励、社会实践成才。例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仅受过3个月正规教育的爱迪生;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安培、高尔基;读过两年小学的法拉第;初小没念完的道尔顿;念到小学四年级的松下幸之助;只念过两年私塾的齐白石;小学没念完的亥维赛……中国古代成才的那么多科学家更无法跟今天正规教育下的披榛采兰相提并论。其实获得诺贝尔三类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也并非全都靠名师抚育和依附名校科班。远的不说,就是200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1933~),也是中学没念完,15岁就不得不去打工当学徒!

当然,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信息化和信息革命的呼声席卷全球后,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的号角如响斯应,80年代中发展高新科技的浪潮汹涌澎湃,80年代后期形成所谓后工业化经济的概念,90年代中石破天惊的知识经济论述铺天盖地而来,紧接着提出新经济和创意经济等理念。如今已经家喻户晓的是:高新科技领域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也就是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目标。于是,这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成才道路问题:依靠个体取得科技突破的情境开始淡化、衰退,代替它的将是在高新科技支撑下集体的甚至团队的创新开拓。即使要求激发个体创意的“点子经济”(见9-6节的创意经济),也还是要在高新科技的氛围中才能崭露头角。于是,为了让今天的炎黄子孙能够在科技创新路上凭真才实学、追本穷源,营造殷实深谋、精益求精的正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第二十八章的标题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其中特别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入”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质问题是当前我国人才培育对教育系统提出了紧迫要求。关键在于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培育,也要注意培育从小学到大学逐级减少的分流人员的培育。学历教育固然是孕育人才的一种途径,但非学历教育同样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不言而喻,广义的正规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应包括结业证形式的非学历教育。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囿于原始的应试教育传统,忽视对培育人才利莫大焉的非学历教育,或者把这部分紧要活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事实上不利于人才培育的升堂入室。据国家教育部透露,200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正规教育年限约8.3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年以上。但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统计,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已超过12年。

2.义务教育

我国义务教育的现实年龄段: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已基本接近100%,但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仍与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根据预测,几乎要等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才能基本上接近100%。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义务教育覆盖率还只有93.6%。

2004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12亿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5%,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1%,比200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初中阶段在校生6528万人,毛入学率达到94.1%,比2000年提高5.5个百分点。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我国将普及高中教育。2004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学生3648.98万人,比上年增加405.58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48.1%。

3.高等教育

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7.2%,明显低于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2.6%。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明显不足,影响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从1998年在校生780万,增加到2004年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提高到19%;年招生数从1998年270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62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04年的420万人。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质量提升问题主要有六大方向,即民主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综合化。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与单一公办教育体制存在不小的矛盾。2005年中,全国有2200多所公办高等学校,而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学校只有223所,政府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公办教育的经费,民间办学的扩展势必要求学校制度的变革。

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0年的3.4%到2002年的15%,仅仅用了12年时间就越过了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基准线,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而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到15%的飞跃,美国用了30年(1911~1941年),日本用了23年(1947~1970年),韩国用了14年(1966~1980年),巴西用了26年(1970~1996年)。这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正在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靠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后备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时间比美国晚了60年,比日本晚30年,比韩国晚20年。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0%,日本和韩国均已超过50%,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中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已达40%,不少发展中国家都超过20%;而我国高等教育现仅处于大众教育起步阶段。因而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既不能被认为是发展过快、增长过猛,也不能就此满足,停滞不前。

另一方面,高校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2004年,高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60%和55%,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上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忽视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试主要考记忆性的知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事实上,我们的整个教育系统都在为强化“应试教育”而殚精竭虑、疲于奔命!

4.职业教育

我们在前面举例说明了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状况。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32.9%,其中高级技工只有4%。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目前中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其中高级技工仅占2.5%、中级技工占17.5%,初级技工占30%;发达国家的高级技工一般占35%、中级技工也占35%、初级技工占15%。另一方面,中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至少需要提供7.5亿个就业岗位,以后还要更多,但是GDP占全球不到5%;全部发达国家才提供4.3亿个就业岗位,GDP却占全球60%~70%。20世纪8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率9.3%,年均就业增长率3%;9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率10.4%,年均就业增长率却降至1%。而今后10年每年将有800万~900万新增就业劳动力,实际能安排的550万~650万劳动力全部需要技能型人员补充。可见全方位开展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乃是我国当前教育系统和劳动就业中的当务之急。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为此要求合理调整教育结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加大投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的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程度占31.1%,初中程度占49.3%,高中程度占9.7%,中专程度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占0.5%。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

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需要在全社会和企业中,营造支持和鼓励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机制。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部等六部委2003年联合发出过《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在全国确定近600所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有效加强相关职业院校与各地推荐的1400多个企业单位的合作,不断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培养培训能力。

5.关于教育投入

我国以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4%的财力,支撑了占世界学历教育人口22.9%的庞大教育体系。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与国际接轨,把高等教育定为非义务教育,实行学生缴费上学,以便建立起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由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或个人共同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可是,学生收费标准上升过快,已经大大超出一般收入的公民所能负担的水平;由于多年来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3.26%,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6%和发达国家6%以上的平均水平;很多学校办学条件差,运转困难;教育乱收费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亟待解决。据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James J。Heckman,1944~)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约把GDP的2.5%用于教育投资,而占GDP的30%用于物质性投资,二者之比为1:12;美国分别是5.4%和17%,两者之比是1:3;韩国分别是3.7%和30%,两者之比是1:8.当然,这种反常现象正在得到扭转。遵照中央部署,2010年前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

6.关于全民教育

人才培育要从最基本的人文环境做起,国际上更倾向于提高整个人类的文化素养。1990年联合国在泰国宗滴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等组织首次提出“全民教育”的概念。全民教育的目标有六个,即扫盲、发展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教育机会平等、生活技能培训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会以后,世界各国的全民教育状况有了较明显改善:每年入学儿童增加1000万,基础教育入学的儿童从1990年的6亿增至1998年的6.8亿;失学儿童由1.27亿降到1.13亿,但仍有1亿儿童失学,仍有8.75亿成年人是文盲。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确认了为每个公民和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六项目标及其时间表。从此逐年召开世界全民教育高层会议,讨论全民教育六项目标中的一项。2001~2005年高层会议分别在法国、尼日利亚、印度、巴西和中国召开。

全民教育是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新课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部门计划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联合国系统包括世界银行、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粮农组织、艾滋病署等专门机构共同参与的重大活动。全民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首先是发展问题。目标中的三个基本目标已分别列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的八大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与管理大师面对面:12位世界经济领袖的思想读本

    与管理大师面对面:12位世界经济领袖的思想读本

    与企业家面对面,就是与企业精神面对面,因为企业家的言论多是真切体验的年华,真实情感的流露,没有掩饰,没有虚夸。一个企业领导人应该有魅力,应该有组织能力。但是企业领袖不是一个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公司行为,这是企业领袖的核心问题。因此,如果你想成为企业领袖最重要的你要倡导一个可以持续生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不是单单地塑造个人的形象。
  •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常德传论中国企业之道

    该书主要阐述和记录了青岛港总裁常德传多年来对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感悟。青岛港把儒家文化、企业文化与对世界的认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书中做了详细介绍,不失为汇集中国管理智慧的好书。
  • 小老板掌控营销36计

    小老板掌控营销36计

    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正确而符合时宜的市场竞争方法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解营销知识,是每个商家和经营者进入市场的前提与必备功课。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上你必须有出色的谋略和周密的部署。而且还要有随机应变的头脑,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

    沃伦·巴菲特被世人誉为股神,他所创造的种种奇迹,在投资界被传为佳话。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当今世界最为精明的股市投资者。他那独特、深刻但又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投资智慧和哲学已成为全球股票投资者的“圣经”!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我们精心编写了探讨投资智慧的书籍《巴菲特最有价值的8条投资商律》。本书共分为8大部分,分别详细阐述、深度挖掘了巴菲特最为独特、最具可操作性的八条投资规则。在阐述股神巴菲特全新的投资理论或策略的同时,并结合大量投资界案例加以分析,极具可读性。此外,巴菲特精辟而深刻的言论,也会在瞬间激发读者的灵感,让自己有所启发,从中受益。
  • 品鬼谷子,学管理

    品鬼谷子,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热门推荐
  • 和乔儿的小日常

    和乔儿的小日常

    这篇文章记录了异地情侣小故事,内容真实,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走过的路。
  • 人生无常唯法与卿

    人生无常唯法与卿

    林熙眠一直以为自家大律师是个身娇体弱的柔弱男子,是个要靠她帮忙出头的小白花,所以她一直都将自家大律师护的非常好。直到有一天她看到这个小白花徒手干翻了来惹事的小混混,她惊呆了。说好的人畜无害呢,说好的身娇体弱呢!!!!!!
  • 朝鲜纪事

    朝鲜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的电竞时代

    我们的电竞时代

    一个被dota官方列入了黑名单的少年,如何在英雄联盟的电竞职业生涯中生存?
  •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盛世蜜宠:总裁的独家甜心

    一夜缠绵,却是个素不相识的陌生男人。她恐慌之下落荒而逃,以为会就此别过再不相见,却不想,这个男人竟然再度出现......恩怨纠葛、爱恨情仇一旦开始上演,也就意味着她彻底对眼前这个男人缴械投降。这怎么可以!她,绝对不会被这个男人吃定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重生盛世:爷的毒辣嫡妻

    重生盛世:爷的毒辣嫡妻

    前世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重生成为了将军府中不受宠的五岁嫡出女儿。阴毒小胖妞一枚。亲爹不喜?无所谓,那就脱离父女关系!后母面慈心狠,心机深沉?那就一步步揭开她狠毒的后母嘴脸,让她生不如死。姐姐阴毒?把她和渣男送做堆!这一世,她定要活出自己的风华绝代。
  • 魂转仙灵

    魂转仙灵

    仙灵大陆乃是异世大陆,无魔却有妖,无法师却有驭灵者。驭灵师,有灵种之类人也,能以强者之力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哪听的那妖言惑众,危害苍生?
  • 梧桐树下雨蒙蒙

    梧桐树下雨蒙蒙

    黄蔚从小患有肾病,为了治病她不得不委身豪门,冲喜做了人家的小老婆。解放后,她毅然从封建家庭走出来。因为读过初中,而被安排到杜李乡小学教书。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比她小的学生,他们俩的感情从友谊一步一步发展到爱情,数年后,他们冲破封建观念,走到了一起。
  • 网游金庸世界

    网游金庸世界

    游戏中,生死N次的田勃光成了超级智能主脑自主生成游戏内容的第一个试验品。于是,毫不知情,自以为发现游戏大秘密的田勃光开始了漫长的江湖寻妻之旅。全真教不甘日渐衰落,抛出全本九阴真经继而掀起江湖中的血雨腥风。原著中一些隐秘事件也将一一呈现:逍遥派的历史、扫地神僧、独孤求败等一干神秘11C的真实身份,少林、武当的惊天阴谋。江湖之中,迷局不断,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所有事情的真相,都在武林至宝,万世传颂的《葵花宝典》之中。本书的主角田勃光胸无大志,可既然被系统选定,自以为福缘深厚的他只能被动的一次又一次的参与江湖大事之中。这是一本主角为找寻未婚妻,从而不得不被“奋斗”的历史。这是一本小人物的历史。本书特色:轻、爽、欢快、不装逼不虎躯不脑残不11不花痴不YY。希望能给书友们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