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01200000005

第5章

法有(至)疑因性者 此下简不共。与解四不定差别。此简共不定也。诸有立因。于同异品。皆共有性。无有简别。如立声常。所量性故因。唯于彼同异品。连皆遍有。俱不相违。望此义故。是疑因性。若不共因。于同异二品。并皆非有。俱相违故。是疑因性。所言唯者。即简不共也。又释。此唯于彼等者。宗有二种。一宽。二狭。宽宗者。如云内身无我。除宗已外余一切法。连法无我。故是其宽。狭者。如立音声是常。除宗已外。即有无常。故是其狭。因亦有三宽二狭。宽者。取量性所智性等。谛此已外。更无非所智等故。狭者。勤勇所支性。或所作性等。谛此已外。更有勤勇所发性。或非所作性等故。若立狭宗言。声是其常。立宽因云。所量性故。此因于其同异二品。皆共此竟因。唯于彼狭宗。望同异二品。俱不相违。是疑因性。若望彼宽宗云。内身无我此宽。所量性因。即是正因。或狭因云。所作性故。亦即正因。作不定摄。今简宽宗故言唯。又简狭因故云唯。谓唯此族宗其所量宽因。即成不定。非于宽宗而成犹豫。又唯此宽因。于其狭宗。成其犹豫。非彼狭因。于彼狭宗宽宗。而成不定也。此共因望宽狭宗。有定不定。至不共因。一向恒是不定。而非定也。故有差别

论若于(至)别余故者 若所立因。于不定中同异品上。俱悉分有。不俱是不定因。亦是相违及正因也。言差别解故者。以所立因。不于一分异品转故。是定因。论如立声常(宗)。无质碍故(因)。诸无质碍皆连是。犹如虚空(同喻)。若是无常。即有质碍。犹如瓶等(异喻)。以虚空为同品。以瓶等为异品。既简瓶等无常有碍法故。复望虚空为同喻。故是正因。若望心心法等。其因即成相违。谓声是无常(宗)。无质碍故(因)。诸无质碍法悉无常。如心心法(同喻)。若是其常。即有质碍。犹如极微(异喻)。此三不定望异品一分无边。即成决定。望异品一分有边。即是犹豫。其不共因。于一切宗。无有空义。故有差别

论是名差别者 是名四种不定与不共。与不共不定差别也

论若对许有声性是常此应成因者 此外人难云。汝既云不共。云因恒不定者。若所闻性因。对卫世许。立声性同异句义。体是所皆。而是其常。应成正因。何故唯云不定

论若于尔时(乃至)是犹豫因者 此通难也。若卫世师。于立论时。愚钝无智。不能与彼声论。显示所作性。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是无常因。作决定相违过者。容可对彼卫世。此因是定。然卫世。于声论立量之时。相违决定。必定可得故。所闻因量。是不定也。言俱者。同立时也。问所闻性容决定。即言遍摄恒不定。余四别义虽有定。应约别义恒不定。答余四义恒是有故。不唯不定不共。但对世卫成。故言唯不定。下释此二成犹豫因。一有法声义。世常无常。更互相违。不容有故。俱是犹豫。此所立宗。常与无常。虽不可定。若论胜负。前负复胜。如杀迟棋

论文于此中现教力胜故应依此思求决定者 此陈那师理胜负如前。以理而言。何非何是者。卫世所立无常者是。以现教力胜故。谓一现量力。世间现见声是间断。有不闻时。二比量教。所作性是比量教力故胜。声论唯比量教故劣也。又佛所说。亦云声是无常。佛于一切说教中胜故。卫世胜也。故可依此现教二胜。思求二量。无间前复。纵卫世先立。以现教胜故理亦是。又释。如来现见。声是无常。所发言教。当佛言教。故佛言教是胜。可依此胜教。思求声无常。又释。教者至教。即一切世间所有言教。合其理者。即是至教。世间现见。声从缘起。犹如瓶盆。体是生或。有不闻时。依此现见之。以发无常至教故。卫世义同此故。声无常是也

论摄上颂者 言摄上散文也。下颂中虽明余三相违。上文中无。以不言唯摄上颂故无过

论若法是不共(乃至)皆是辂因性者 此颂六不定也。若法者因法也。是不共者。所闻性因也。共者所量性等四因也。以共同异品故。决定相违者。声论卫世所立。决定相违因也。遍一切者。如此六种不定。遍法界一切诸法也。于彼皆是疑因性者。于彼一切诸法。此六法是疑。或不定因

论耶证法有法(乃至)若无所违害者 此颂相违因也。若前因法能耶倒证法。自性差别。有法自性差别。然不违害宗。如宗五过故。或相违因。非宗过也。准上散文。但有法自性一相违因

论观宗法(乃至)似因者 此覆结不定相违。敌论之者。观宗家因法。若言即是正因。若起审察思量。疑不定心。即成蹰躇。六不定因。言审察者。以不定故。故审察也。若观宗家因法。违彼立论之者。所乐法有法等。即成颠倒。四相违因。异此不定相违二似因外。更无似因名也。以古因明师。或外道等。所闻性因。不名不定。别作余名。决定相违。亦别作名。遮此异说。故云异此无似因也。四不成因。本非宗法。今望宗法。明其似故。不名似因也。又解。今望同异二品。明其真似。不说不成故也

论如是已辨因及似因喻今当说者 此结上生下也。依梵本云。达利风咜案多。此正解为见边立因。但遍是宗法义显。同有异无不彰。令解宗之见。不至究竟。今以喻重显同有异无二相。令解宗之见。至其过极。故云见边也。今且同旧翻名。名为喻。即晓喻

论说因(至)相似者 说因宗所随者。即同法喻也。先说其因。宗即随遂。如言法所作者皆是无常。但所作性智处。其无常性必定随知。犹如牛母者处犊子必随。此意所作性者。至瓶等上。其无常性。亦必随至瓶盆等上。故知所作性因。成至声上。其无常性。亦来其声上也。瓶上无常。共许故实。非宗以似宗故名宗也。宗无因不有者。即异法喻也。先说宗无。复说因无。如言法常住者。即非所作。但是无有所立宗处。谓虚空等。此所作因。必不有此。犹如母牛不行之处。犊子不行。此处无有无常宗虚。如虚空等。其所作因。必定非有。故知音声有所作因。定是无常也。此二名譬喻也。余皆此相似者。此二正喻之余。皆是此正喻之相似喻

论日法者 此牒业也

论谓立声无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 举宗因也。此但略举爪。其所作性因。亦同此也

论以法勤勇无间所支皆是无常者 此喻体也

论瓶等者 举喻所依事也。正取喻体。但是所作。合无常为喻者。义兼取也。以此因喻。即是因三相中之一相故。既更无别法。故但所作是其正喻。然以喻身能证无常故。兼最无常以为喻。因中何不兼最无常。答因言所作性故。此之故言即兼最上宗。谓所作性故。是无常言中离不定彰而。故言合最宗无常也。然似宗因别故。因外说宗。今喻中虽有因宗同。欲彼所作性同。澄无常义。故兼入喻中不名宗。余上下文亦说瓶上无常以为宗者。自据宗之类故。假名为宗也。其异法喻。亦正最无因。兼最宗无。一如同喻解释

论异法者 此牒业也

论谓诸有常住见非勤勇无间所支者 此喻体也

如虚空等者 此举喻所依事也。等者等取择灭非择灭。若大乘。等最。七无为也。若违世等。随共许者。皆等最也

论前是遮诠复唯止滥者 此简二喻差别。前者同喻也。复者异喻也。诸法有二相。一自相。唯眼等五识等得。非散心意等得也。二共相。即散心意识等约也。名言但诠共相。不能诠表诸法因相。以自相离言说故。诠共相要遣遮余法。方诠显此法。如言青遮非青黄等。方能显彼青之共相。若不遮黄等。唤青黄即应来故。一切名言。欲最其法。要遮余诠此。无有不遮而诠法也。然有名言但遮余法。更无别诠。如言无青。更不别显无青体也。今同喻云。诸是勤勇无问所发。遮非勤勇无间所支显勤勇无间所支。皆是无常。遮是常住。诠显无常生灭之法。故云前是其遮复是诠也。其异法喻云。诸常住者。但遮无常。故云常住。不欲更别诠常住。即非所作。但欲遮其所作。不别诠显非作法体。此意但是无常宗无之处。皆无所作。但是止滥而已。不欲诠显法体。故言复唯止滥也

论由合及离比度义故者 此释上差别。由同喻合本宗因。而比度故。故是遮而得诠。以本宗因是遮诠。故由异喻。但欲离本宗因。而比度故。故唯止滥。不欲别有诠表也

论虽处(至)义成者 比显立一切义。对一切宗。皆有异法喻也。由如上解异法喻意故。虽对经教等。不许有彼太虚空性也以虚空为异喻。而得显尔。但无宗处。如亦[孑*凡]毛等无因义成。为异法喻。不必要最有体。为异法喻。设有所诠。此亦无妨也

论复以何缘(乃至)宗不有耶者 此解人间。汝论师何因缘故。第一同喻。先说至因复说宗随。第二异喻。先说宗无。复说因无。而不同同喻。先说因无。复说宗无。义准异喻。既先说宗无。复说因无。同喻何故不先说其宗。复说因耶

论由如是说(乃至)非颠倒说者 此下见此先长行兄之。由如是二喻。先得不同说故。便能显示勤勇因。同品上定有。异品遍无故。非颠倒说。若同品中。言声是无常(宗)。勤勇支故(因)。若言诸无常者皆勤勇支为因喻者。即同品不定有。以电是无常品。然无勤勇因故。若异品言诸非勤勇所发即是常者。然电等虽非勤勇支。而非是常。故不得言非勤勇发即是常也

论又说颂云(乃至)等合离者 此举颂答也。言等合离者。此牒难也。合即同喻。离即异喻。等即类也。若汝外人言。此合彰离先宗复因。以离彰合先因得宗者。前之二句文。答所作遍因复有四字及。答勤勇无间所支不遍因也。若以离彰合先因复宗者。即应以非作性因。证其常住。以云诸非作者。皆是常故。若如此者。即应成立非汝根本所说无常。即宗自别成立常住为宗。故云应成非所说。又空常住。立敌但许。何须成立。若成立者。即应非所。应说宗故。应成非所说。既不可立无常为宗。别成常义故。不应先说非所作性因。复说常以为宗也。若以合类离。先宗得因者。即应以无常为因。证成所作。以云诸无常法皆是所作故。若如此者。即应成立非汝根本所说无常之宗。自别成立所作为宗。故云若尔应成非所说。又瓶所作立敌俱许。何论成立。若成立者。即应成非所说宗故。云应成非所说。问瓶所作共许。不可更成者。瓶无常同信。亦不应更成立。若言诸所作者皆无常。助声所作证无常。不可立无常。无成瓶即无常过。若以无常成所作。不助声上无常证所作。自别成所作故。成以所作也。既不可立无常为宗。别成所作故。不应先说无常。复说所作也。问同喻合宗因。应因先宗后说。觉如执人理胜。若言不遍非宗者。此反元勤勇无间所支性因。言不遍者。非勤勇所支因宽。常住宗狭。此宗不遍因。故言不遍。又无常宽。勤发宗狭。宗不遍因。故云不遍。若以离类合先因复宗者。即应以非勤勇无间所支。证其常住。若以合类离先宗复因者。即应以无常。成是勤勇无间所支。若如此尔。应成非所说也。遮准前释。如此之过。不遍勤勇所支性因。亦同所作因。今文应言及不遍。略故但言不遍。非示者。此不遍因。别成立不身身宗过。谓若以离类合言。诸非勤勇无间所支。皆是常住者。空等非是勤勇所支。而是至常。此即可示。电等既非常住。何得云诸非勤勇所支皆即是常。此即异品中有。成不具因。此即成立非自所爱电等是常。以为宗也。汝既不示。何得。先云诸非勤支皆即是常耶。又若以合类离言。诸无常者皆是勤勇无间所支。盆等体无常。而是勤勇无间所支。此即可乐电。等既非勤勇所支。何得云诸无常者皆是勤勇无间所支。此即异品中有。成不定因。此即成立非自所爱电等体。是勤勇所支。以为宗也。汝既不示。何得云诸无常者皆是勤勇无间所支耶

论如是已说二法合离顺反两喻者 此结前。如是上来已说二喻是宗家法。同喻名合名顺喻。异喻名离名反喻。此二是真喻

论余此相似是似喻义者 自下明似喻也。好前二生喻外。余有十喻。是此真喻相似故。是似喻义。非真喻义也

论何谓此余者 问也

论谓于是处(乃至)而颠倒说者 此下答。此文同入理论倒合倒离二喻也。谓于是瓶等处所立无常。能立所作。是同品也。及不同品者。如虚空等。是异喻也。虽有食而颠倒说者。虽有同喻合异喻离。而倒合倒离也。入理论云。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倒离者。谓应说言若皆是常见非所作。而倒说言若非所作见彼是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盛年不待人

    盛年不待人

    宅女被踢出家门,老妈说不勾个男人回来就不用回来了。于是,二十八岁大龄单身女青年走出家门进入职场。跟一帮小白花竞争岗位,综合竞争力那么差,能不能养活自己?她说:不能靠脸,不能靠经验,我还可以靠厚脸皮。于是厚脸皮的她成功睡到了老板。男人:你以为我爱你吗?女人:没关系,我也不爱你。咱们啊,就凑合过吧!言而总之,这就是一个我以为我不爱你的故事。
  • 争教两处销魂

    争教两处销魂

    齐钰皓宿醉,简单照顾他:齐钰皓洗完澡出来,正拿着吹风机吹头发,身上套着简单的睡裙,浅蓝色小碎花怎么看都滑稽,回头看她:“怎么了,你老公这反差萌不够吸引人吗?”简单帮齐钰皓买内裤:“男孩子一般穿什么样的?”简单问售货员。售货员挑选了几种款式,问她给弟弟穿?简单红了脸:“给弟弟穿。”售货员有些奇怪,她为什么脸红?“那他多大?”简单脸红的似乎要滴出水来,“我不知道他多大,应该是正常人大小吧!”售货员不解:“正常人大小?”“对啊,就是正常人大小!”所以正常人年龄应该多大,而且还是一个二十岁上下女孩的弟弟,售货员至今都想不明白。
  • 颜缘劫

    颜缘劫

    一次旅行,一场山体滑坡,一个未知的国度,一个从未了解的人,究竟该何去何从?!
  • 逆光拂晓

    逆光拂晓

    吴优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高中生,可是在遇见了阎天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柯南世界的BUG机

    柯南世界的BUG机

    与贝尔摩德笑谈风雪,与琴酒相交背部……她干过所有不可能的事,她究竟是黑还是红?
  •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人医女来袭

    迷人医女来袭

    沈梦雨听说自己是因天时地利人和而穿越!穿越后只想带着一家人走向繁华,只到有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规律。他说:“姑娘你抱了人家可要负责啊!”【读者群:563191645】
  • 枫神泪

    枫神泪

    心无痕、月无影,残阳依旧;泪如丝、魂已悲,莫叹世人愁。恃梦坠影、思念依旧,寂寞空无人;千杯酒、解清愁,独醉自梦中。他刚出生没多久父母被人设计杀害,侥幸之下他被管家抱走,可最后还是遇险,管家身首异处,而他被扔他下了悬崖。或许是造化弄人吧,他没有死反被一头雪狼所救,雪狼把他当成亲生孩子一样哺育,在他4岁那年雪狼死了,而他却阴差阳错的被一个路过的修道者遇上带回宗门…从此开始了他的修道之路,他靠着自己的毅力与坚持,越过千难万险,历经各种磨难,渡红尘,破生死,破天门入仙界,踏天而行,所过之处万物跪拜……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
  • 傲剑蛮荒

    傲剑蛮荒

    练力者苦,练气者寂,炼神者可得长寿,大成者万载不灭。身在太阿门最底层的李炎苦修七载,终一飞冲天,在神秘指骨的牵引下,一个又一个的光怪离奇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仗着手中,傲剑蛮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