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2200000021

第21章 对伟大与崇高的需要

12.对道德的需要

也许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人有道德的需要?!”

好,让我来证明给你看!

你看那个为了人际冲突而苦恼不堪的来访者,你看他不断追问自己的那些话:“我那样说或做对吗?我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你看那对为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来咨询的夫妻,他们在抱怨甚至痛斥孩子行为的同时,并未放松对自己的反思:“是不是我们当时不该那样说或做,是不是我们的确做错了什么?”

你再看大众传媒上报道的那些振振有词、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的各类违法者,看看光天化日之下以各种正义的名义所犯下的种种罪行……

凡此种种,你一定能看出人内心对道德有多么强烈的需要,人是多么需要相信自己是公正和道德的,需要相信自己是正派和正义的。正因此,这世上才有了许多为所做过的错事而反省、自责、悔过的人,也有了各种伪君子,以及各种假道义之名的劣行和种种阳光下的罪恶。

人对道德的需要使人产生道德焦虑,即当一个人要做或已做了违背良知的事时,会有担心、害怕、不安、自责等情绪反应。如果一个人具备适度的道德焦虑,那么这一系列负性情绪反应便足以约束他,使他在采取不道德行为前终止行动;但如果一个人的道德焦虑不足,以至于未能及时控制自己的不道德行为,那么事后,他为自己的劣行所找的种种理由便成为他安慰自身良知的最后的挣扎。

前面曾提到,这个世界的确存在犯了错甚至犯下罪行却毫无内疚与担心的人,这种人在精神病学上被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样的人在做违背人类良知的事之前不会有不安、紧张等压力,在做了错事之后也没有自责、害怕、内疚等情绪,但是这种有人格障碍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这世上绝大多数正常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

人对道德的需要,追根溯源,可以用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加以解释。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祖先的活动方式与经验,留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它反映的是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它是数万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它超越时空,以相同的方式存在于世界各地人们的遗传中。

集体无意识由各种原型组成。原型又称原始意象。荣格认为:生活中有多少典型环境,就有多少个原型。如“母亲原型”“英雄原型”“救星原型”“正义原型”“道德原型”等等。当符合某种原型的情景出现时,那个原型就会复活,产生一种强制性,像一种本能驱力一样,自动发生作用。

例如,当一个民族面临危难时,民众的“救星原型”就会被激活。

当提到母亲时,全世界的人几乎都会立刻联想到诸如慈爱、坚忍、美好、奉献等词汇。

当艺术作品表现英雄时,不论中外,我们都会发现许多共同的形式:端正、英武、高大、强壮。

当提到正义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联想到公平、道义、正直。

当一个人被公认为有道德时,通常都会引发人们诸如敬重、钦佩、心仪以及安全感等情感……

正如荣格所说:各种“原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降临在我们身上,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最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荣格文集》第69页,冯川主编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

原来这真是一个小世界!

原来天下真正是一家!

人为什么会有道德原型?这还可以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加以解释。

人类社会在千百年的进化中,发现必要的道德约束或说遵守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为自身利益计,每个人都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个人自由以换取有利于个体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所以每当我们选择进入一种关系,不论我们是否有过口头的或文字的承诺,都意味着我们自愿承担了一种社会契约,因而就有义务遵守规则。久而久之,这种规则意识便进入了我们最深层的精神结构中,凝结为道德原型,凭借遗传的方式,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先天倾向,促使我们每一个个体以我们祖先的方式对世界作出反应。

那是一种“从来也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先天倾向。

由此可见,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的良知已发育得很成熟了。正因此,与之相应的替自己辩护的各种歪理邪说才会如此发达;也正因此,如果一个人愿意,可以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找出无数理由——以此降低违背良知后的道德焦虑。

但是,也正因此,当一个人为自己所做某事找的理由越多,说明他内心的焦虑越大,困扰越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漏的不仅仅是法网,更有人心,而且主要是自己那颗得之于集体无意识的良心。所以做了违背道德的事,人就无处逃生了,逃得出法网,也逃不出自己内心那颗受了重创的心。

因此,那些由于世上的恶行太多。因而对人丧失信心的人可以振作起来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时候一到,统统都报”!

同类推荐
  •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本书就民工易患的心理疾病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民工树立科学的态度,对自身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 身体知道答案

    身体知道答案

    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了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指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我们身体的很多反应,其实都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因而作者提倡回归身体,将身体与心灵链接起来,“成为真实的你自己”,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 中年心理诊所

    中年心理诊所

    本书内容有:处世心理:解脱“不惑”之惑;婚姻心理:围城中不再迷路;人际心理:善待交往中的你我;病态心理:心障怎样跨越等。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心理学的诡计全集

    心理学的诡计全集

    一本书可以救助并成就一个人的人生。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种命运。进入经济时代,本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瞭望台”,希望那些正在寻找幸福和快乐的人,能够真正地感受和品味平凡人生的魅力和精彩。
热门推荐
  • 哪儿才是我的坟

    哪儿才是我的坟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不明朗的,明天的世界,昨天自己的心,今天自己的目标,也许这些都是让你迷茫的理由。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经历就不同,而有些人就喜欢将自己揉碎了,放到风里去。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犬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畜类养殖·如何科学饲养肉犬

    本书向广大农民朋友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犬种、如何选择犬饲料、犬场场址选择标准是什么、肉犬如何去势、如何防治各种犬病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 她与星辰比邻

    她与星辰比邻

    古地球历公元2088年9月23日。这是永载史册的一日。我们的祖先,正是在这一日从地球出发,迈向了星辰大海。——摘自《太壹文明史·起源篇》
  • 两人

    两人

    遇到了太多的人,难忘的还是那么两人,爱我的我不喜欢,而我爱的不喜欢我。一个劲地认死理,究竟在追寻着什么?
  • 芳华未烬

    芳华未烬

    余温未散,风拂过发际,卷起碧湖一圈涟漪,他静静守着一株桃花,浇水,呢喃。
  • 大道梦影

    大道梦影

    三年前,本应驰骋天下,傲笑九天的天之骄子却因一场天大的阴谋而丧尽天资,被无情地赶出家门。三年悠悠,不相思,自难忘。一句“父安好?”道尽少年无尽的相思与惆怅。三年后,当真相浮出水面,当现实揭开面纱,童年的梦刹那破碎。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自此少年带着悲愤踏上了千难万险的旅途。
  • 最后的征战

    最后的征战

    末日来临,未来科技与神秘能量的对抗,种族之间的战争,因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即刻拉开了帷幕。人类最后的防御,即将破碎,为了生存,人类会赢吗?
  • 莫让青春错过

    莫让青春错过

    作者:华一居士简介:他生长在一个不算大的城镇里;少年发奋读书;儿时的梦想就是長大了想当兵,抗枪卫国,尽一个青年人应尽的义务。复员后当一个小工人,搞个吃国库粮有工作的对象,也算是个双职工吧,安心工作生活,建一个自己心中的幸福之家。……改革的春风袭来,唤醒了一个青年人的心。此时,是黙黙无闻、碌碌无为的呢?还是到大千世界里,到商海的大风大浪里闯一闯呢?这个问题他思考了很久、许久……终于有一天,时机来了……第一桶金之后,他的思想境界也渐渐地攀高了起来,然后就拼搏……去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 重生娱乐圈大牌:金主请节制

    重生娱乐圈大牌:金主请节制

    “我拿回了金球奖影后,回到A国你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上天让我重生就是让我报复你们不急慢慢来,苏晓晶10年的友谊敌不过一个男人......”当傲娇女王回到“呼风唤雨”的时代,身边那位献殷勤的男人,确定是那个传闻中高冷腹黑的BOSS吗?“OMG这男人真可怕,我要回家”某BOSS直接扛起某女回家“放我下来,你要带我去哪儿?”某BOSS无辜的说“你不是说要回家吗?我这不是带你回家嘛”于是某女被某BOSS打包回家生娃.
  • 霸体星路

    霸体星路

    生长于末世的李非凡,为了寻找失踪的兰姨,历尽艰辛,饱受磨难。然而兰姨却被外形空不明生物劫持到了其他星球,为了解救兰姨,李非凡毅然踏入了一片未知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