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06000000005

第5章

次修大行。夫欲登妙位。非行不階。故次發大心論修大行。法華云。又見佛子。修種種行。行法眾多。今略明四種三昧。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三昧者。調直定也。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名三昧。一處即法界也。住不動謂正觀也。常坐者。按文殊問說。兩經名一行三昧。修此三昧。當居一靜室或空閑地。一牀而坐。以坐自誓。九十日為一期。隨一佛方面端坐正向。不動不倚。若坐疲極。或疾病所困。睡蓋所覆。內外障蔽不能遣者。當專念一佛及稱佛名。以持其心。念力強故障即解云。惡覺既去。但專繫緣法界。一念法界。繫緣成止。一念成觀。觀一切法皆是佛法。離有無二邊。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寂滅法界。能如是觀。是觀如來。觀如來時。不謂如來為如來。無有如來為如來。亦無如來智能知如來者。如來及如來智無二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垢非淨。觀眾生相如諸佛相。眾生界量如佛界量。不見凡法云何捨。不見聖法云何取。生死涅槃垢淨亦如是。是觀眾生真佛法界。觀貪欲瞋癡皆是寂滅行。無動行。非生死法。非涅槃法。不捨諸見。不捨無為而修佛道。非修道非不修道。是名正住煩惱法界。又觀業重者無出五逆。五逆即菩提。菩提五逆無異相。無覺者。無知者。無分別者。不可壞。本無本性。非因非果。一切業緣皆住實際。是為觀業即法界。以此意歷一切法可解。行者聞之不驚不怖。乃從百千萬億佛所久植德本。當知此人即為見佛。即住不退地。具六波羅蜜○次常行三昧。出般舟三昧經。此翻為佛立。佛立三義。謂佛威力與三昧力及行者本功德力。能於定中見十方佛在前立。故名佛立。行此三昧。當避惡知識。常獨處。止嚴飾道場。盥沐更衣。唯專行道。以九十日為一期。請明師一人。善內外律。以為開導。不嫌不恚。與之從事。常稱阿彌陀佛。身口不息。又心念此佛去囗十萬億剎。在寶地寶堂之中。具三十二微妙相好(立境)。又念佛不從心得。不從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何者。心者佛無心。色者佛無色。自索智慧不可得。我尚不可得。云何有見。一切法本無所有。壞本絕本(其一)。如夢見七寶親屬等。寤已追求。一無所在。當如是念佛。又如飢渴夢得美食。覺仍腹空。自念諸法如夢。如是念佛。是名如相念。如鏡中像不外來不中生。以鏡淨故自見其形。行人色清淨。所有皆淨。佛即見耳(其二)。又自念。佛從何所來。我亦無所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心見佛。心是佛。心是我。心見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見心。心有想即癡。無想即泥洹。是法無可樂。皆念所為。設有念亦了知空。是名佛印(其三)。論云。念實相佛。得上勢力。當知此三昧。是諸佛眼。一切如來從此法生○次半行半坐者。方等云。旋百二十匝。却坐思惟。法華云。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是經。若坐思惟是經。故知俱用行坐為法。方等至尊當於閑靜道場。請一明律者為師。受二十四戒及陀羅尼。以七日為一期。行者十人已還。旋呪竟。却坐思惟摩訶袒持陀羅尼。陀羅尼以遮惡持善為義。只是實相中道即是寂滅相。寂滅相空。求者得者實者來者悉復皆空。無所求中吾故求之。當於何求。六波羅蜜中求。諸佛成道皆由此法。約法華。三七日為一期。普賢觀云。專誦大乘。不入三昧。日夜六時懺六根罪。安樂行云。於諸法無所行。亦不行不分別。二經事理相成。其旨不異。妙證之時則兩捨。普賢觀又云。欲一彈指頃除阿僧祇生死罪者。欲發菩提心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不離五欲而淨諸根者。欲得法華三昧者。當修習此法華經。令此空慧與心相應。念諸菩薩母無上勝方便從思實相得。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能持此經者。即為得見我○次非行非坐者。實通行坐及一切事。南嶽大師名為隨自意。意之所起即修三昧。大品謂之覺意三昧行者。心數起時。反照不見動靜根源。故名覺意。又窮諸法本皆由意造。故以意為言端耳。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照了分別名為識。如是辨別。墮心想見倒中。未名為覺。覺者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若名非名則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有。不散故不空。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斷。若不見常斷。終不見一異。故觀意即攝心識及一切法。夫人意之所趣非善則惡。若不趣善惡即為無記。動息萬差終不出此三種。今先歷眾善為觀。當分別四運。蓋心識無形。非相不辨。謂未念.欲念.正念.念已。若達此四相。即入一相無相。或問。末念名心未起。念已則緣境已謝。此二無心。云何可觀。答。未念雖未起。非畢竟無。已念雖謝。亦非永滅。以相續故。俱可得觀。又問。過去已去。未來未至。現在不住。若離三世則無別心。云何觀心。答。若已滅.未至.不住俱不可知。云何聖人知。三世心偈云。諸佛之所說。雖空亦不斷。相續亦不常。罪福亦不失。行者既知此四相。當隨所念。以無住智反照觀察之。善事眾多。且約六度。若有諸塵須捨六受。若無諸塵須運六作。捨運合成十二法。初論眼受色時。未見.欲見.正見.見已四運心皆不可見。亦不得不見。又反觀覺色之心。不從外來。不從內出。亦無中間。不常自有。當知覺色畢竟空寂。所觀色與空等。能觀者與盲等。乃至意緣法有。未緣.欲緣.正緣.緣已反觀如前。是名覺六受觀。觀眼色空明。各各無見。亦無分別。因緣和合生眼識。眼識因緣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分別。依意識即有眼識。眼識能見色。見已生貪。貪染毀戒。是地獄四運。意實貪色而覆藏言不是。鬼道四運。於色生著計我我所。畜生四運。我色他色我勝他劣。修羅四運。於色起五戒十善。人天四運。觀四運心。心相生滅。心心不住。心心三受。心心不自在。心心屬因緣。二乘四運。觀自他四運之患。即起慈悲而行六度。又觀塵非塵。於塵無受。觀根非根。於己無著。觀人叵得。亦無受者。三事皆空。名檀波羅蜜。是名不住色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是名無相檀到於彼岸。一切法趣檀。成摩訶衍。是菩薩四運。又觀四運與虗空等即常。不受四運即樂。不為四運起業即我。四運不能染即淨。是佛法四運(通佛四運)。又四運雖空。空中具見種種四運。乃至徧見恒沙佛法。是名假名四運。若空不應具十法界。十法界從因緣生。體復非有非空。非有雙照空有。三諦宛然。備佛知見。是名中道四運。觀聲香味觸法五受並如是。次觀六作行檀者。觀未行.欲行.正行.行已皆不可得。反觀覺心。不內外。不中間。畢竟空寂。而由心運役。為毀戒。為誑惑。為眷屬。為勝負。為義讓。為善禪。為涅槃。為慈悲。為假名。為中道。一運之中十法具足。一不定一故為十。十不定十故為一。非一非十而一而十。具足三諦。乃至住坐臥言語作為亦如是。又約一一事各論六行者。行時以慈悲觀眾生。不得眾生相。眾生於菩薩得無怖畏。是為行中檀。於眾生無傷。不得罪福相。是名尸。行時心想不起。亦無動搖無住處。是名忍。行時不得舉足下足。無前後。無生滅。是名精進。不得身心。生死涅槃不味不亂。是名禪。行時知身相如雲如影夢幻響化。不常不斷。無縛無脫。是名般若。又行中寂然有定相。於定生染即為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今觀心尚無。定在何處。當知此定從顛倒生。如是諦觀即破定相。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行者未悟。或謂能觀之心即是妙慧。以慧自高反成智障。當反照能觀之心不見住處。無有觀者及非觀者。觀者既空即離觀想。大論云。念想觀已除。則能見般若。如是之行具三三昧。初觀破一切相即空三昧。次觀能壞空相名無相三昧。後觀不見作者名無作三昧。破三倒惑。越三有流。成波羅蜜。攝一切法。豈止六度三三昧而已。餘十一事亦如是。又於六塵中兢慎潔白。於六作中威儀修整。但名持戒非是三昧。不名波羅蜜。若得此觀尸羅自成。乃至忍.精進.定.慧之義並如是○復以隨自意歷諸惡者。夫善惡不定。如諸蔽為惡諸度為善。以二乘離苦對之則俱為惡。又二乘止於自度。亦未為善。六度菩薩有兼濟之功乃名為善。又六度雖帶慈悲。如毒器貯食。食則殺人。已復是惡。三乘同斷乃名為善。又雖同斷而不見別理。無明全在亦未為善。別教之智乃名為善。又別智猶帶方便。未稱真實。經云。自此之前皆名邪見。邪即是惡。唯圓法為善。如此論善惡。深淺不同。今要以事度為善。諸蔽為惡。前雖觀善其蔽不息。或慳或貪。或怒或惰。各於所蔽隨用觀慧。如佛世在家之人皆能得道。鴦掘摩羅彌殺彌慈。祗陀末利唯酒唯戒。和須蜜多婬而梵行。提婆達多邪見即正。當知惡不妨道。若人貪欲熾盛。對治折伏彌更增劇。則且當恣其所向。譬如輪釣。魚強絲弱不可強牽。但使釣餌入口。隨其近遠不久則獲。於蔽修觀亦如是。云何而觀。若貪欲起時。諦觀四相。未貪欲.欲貪欲.正貪欲.貪欲已。為未貪欲滅欲貪欲生。為不滅欲貪欲生。為亦滅亦不滅欲貪欲生。為非滅非不滅欲貪欲生。若未滅而貪欲生者。為即為離。即滅而生則生滅相違。若離而生生則無因。若未貪欲不滅而欲生者。為即為離。若即。即二生相並。若離。亦為無因。若謂未貪欲亦滅亦不滅而欲生者。若定從滅生。則不須亦不滅。若從不滅。則不須亦滅。不定之因那生定果。若其體一則其性相違。若其體異則本不相關。若謂非滅非不滅而欲生者。雙非之處為有為無。若雙非是有。何謂雙非。若是無者。無那能生。如此四句還轉。不見未貪欲滅。欲貪欲不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例如前說觀貪欲之蔽畢竟空寂。若蔽恒起。此觀恒照。亦不見起不見照而起而照。是名釣餌。又觀此蔽從何而起。起於塵耶。起於緣耶。若聲若色。若行若住。隨所起處觀其所因。為毀戒耶。為眷屬耶。乃至為二乘.菩薩.佛法耶。如是觀時。於塵無受者。於緣無作者。而雙照有無。不相妨礙。當知蔽與法性體相不二。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淨名云。行於非道。通達佛道。眾生即菩提相。即涅槃相。為增上慢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無增上慢者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如是觀者。即觀諸惡不思議理也。常修觀慧與蔽相應。譬如形影。是名觀行位。能於諸惡及世間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是名相似位。破蔽無明。顯見佛性。是名分真位。盡蔽源底。名究竟位。乃至瞋癡等蔽。觀智行位。並如是○既於善惡明隨自意。次復於非善非惡明之者。夫非善非惡即為無記。無記則無自意可隨。云何為觀。大論云。無記中有般若波羅蜜。故知亦可為觀。觀此無記與善惡同耶異耶。同善同惡則不名無記。若異者。為記滅無記生。記不滅無記生。為亦滅亦不滅無記生。為非滅非不滅無記生。既求記不可得。何況無記。與記同異耶。非同則不合。非異則不散。不合則不生。不散則不滅。如此觀時。記與不記皆如虗空。又無記一法生十法界及一切法。即於無記非道通達佛道。無不具足。例前可解。又云蔽非道體即解脫。而鈍根障重。聞此語已多復沉沒。世有謬解大乘空義。如無禁法而捉蛇者。其先師或修善法而觀力不成。蹔於惡法獲得少定。便以為證。謂持戒等善皆為非道。以此教人。徧長惡法。大乖佛意。佛所言貪欲是道。蓋言貪欲本性耳。又知一類人決不能於善修觀。故引之令觀貪欲。如重病與諸藥不宜。直用黃龍湯治之。服已病愈。所謂貪欲是道。大意如此。淨名云。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二乘猶自不可。況聾瞽師心者乎。或問。中道正觀以一其心。行用自足。何假紛紜四種三昧歷諸善惡。水濁珠昏。風多浪起。何益於澄靜乎。答。用一理觀心而心不一。當奈之何。此則自行為失。若他人根性各有差別。云何一藥能療眾病。此則化他又失。如此則四種三昧乃略而存之。以統扶羣機耳。安得為紛紜乎。或問。善扶於理。可修止觀。惡乖於理。云何能修。答曰。不然。大論明根遮有四。一根利無遮。二根利有遮。三根鈍無遮。四根鈍有遮。初句謂身子之徒。一聞而入道。次謂根利而罪障重。闍王.鴦掘之徒。惡不能累。次謂三業純善而都不會理。周利槃特九十日不能誦一偈。後句即一切行惡之徒。又不修習。當知唯道是從。不計善惡。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緩耳。蓋其義也。

復次明菩薩清淨大果報者。行順中道則有圓妙果報。此義在後第八廣明。

復次明裂大網者。若觀慧明了。通達漸頓等教。如破微塵出大千經卷。知恒沙法。若化物觀機。隨他所堪授之以法。乃至成佛時普門示現。網者法門。眾多為義。於眾生即惑義。此義第九當廣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游戏成为大佬

    从游戏成为大佬

    恭喜宿主获得智力+10”“不会吧,我体内有系统…李天乐在平行世界重生了!玩游戏就能获得奖励?从此他在装逼了道路上越走越远……
  • 奥特之光暗行者

    奥特之光暗行者

    叶黑,平凡的少年,在某一天被从天而降的巨大怪物打破了安详的生活而在危机关头叶黑意外的觉醒了自己体内的光暗粒子在化身成巨人击败怪物的之后被怪物爆炸后庞大的吸力吸入到一个人人修炼光之力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修行光之力,战斗之时可以化身成为光之巨人与这个世界所特有的怪物战斗而叶黑也在一个神秘的老头帮助下成功开启了修行之旅…… qq群号码:653033087,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加进来一起讨论~
  • 异世之传承道祖

    异世之传承道祖

    现代最后一个修仙者——刘锋,带着异宝和一堆垃圾穿到异世一个领主身上。且看刘锋在异界怎么开创新的修炼体系,为夺修炼资源,斗异世强者。为解传承之谜,修炼自身......异世创世神委屈的说道“他就是个强盗,无耻败类,还我的世界”。冥界之主很无奈的说“他比我们更邪恶,更加无耻,我鄙视他”。原本世界的众仙欢呼道“刘锋,我们等你”。刘锋自己也感到非常愤怒,原本只想完成师门的遗愿,平平安安的将道法传承下去,没想到前辈们给自己挖出这么大的坑,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 燃尽红尘三千丝

    燃尽红尘三千丝

    十年,她从不曾看过那张黑巾下的脸,他是名副其实的影子,形影不离却从来只是一个轮廓!他会出现在任何凝渊需要他的地方,即使是来葵水这样尴尬的事情,也是他去找的柔软棉布……他清楚她的一切喜好和习惯,而她对他,一无所知!除了知道他是个比自己年长的男子,她甚至不知道他是长发还是短发!
  • 迷茫提督与少女战舰

    迷茫提督与少女战舰

    阴差阳错被扔到战舰有如少女的世界。但一过来就隐约嗅到了政变的味道!?斑斓的人性在浑水中显露无疑,财富,权力,理想,每个人在这乱世中都有着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但留给迷茫提督的道路又是什么?“当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提督微笑着向舰娘们伸出了手,“无论如何你们都会支持我的,对吧?”【本书走合理流追求逻辑,一般只有主角的主观视点,所以剧情展开不快,另外关于舰娘的章节会比较轻松,涉及政权斗争的则相反。】【好吧,我只是想写一篇主角有智商后宫有个性,还能捎带一点诡计与阴谋的政治斗争以及如何改变世界的后宫文而已……】【后宫文怎么能少了隐藏福利……但肯定不能发在主站上,对吧?不要奇怪以后莫名其妙少章节!】
  • 流浪之城

    流浪之城

    浩瀚的星空深处,漂浮着一座城市,叫做流浪之城。正是由于常年在宇宙中飘流,城中的不少武者便会觉醒神通。而由于城中灵气匮乏,城主规定,只有觉醒者才能学习功法,开始修行。这一天,十六岁的李圣泽终于觉醒,踏上修行之路。随着境界的提高,和对父母的寻找,李圣泽却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书友群:41595128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过眼云烟

    EXO:过眼云烟

    “你走吧,这里不欢迎你”“原来你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不择手段”“你快滚吧!你越呆在这里,我们越讨厌你”
  • 超级PPT系统

    超级PPT系统

    一个幼时命犯天煞的少年,因一次意外获得创世之力,在这个看似平凡却又渐渐觉醒的世界,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