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01300000038

第38章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的原因

南梁末年,政治极为黑暗,统治阶级腐朽至极,梁武帝在位48年间,一贯纵容大族地主残酷剥削,百般聚敛。梁武帝的六弟萧宏一个人就有钱3亿余。老百姓被贵族、地主盘剥的“鸡肉略尽”、“骨髓俱罄”。以至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中、小起义时起时伏,严重削弱了南梁的统治力量,军队战斗力也被大大削弱。由于士卒身份低下,人心思逃,梁武帝“发召士兵,皆须锁械,不尔(不如此),便即逃散。”这样的军队怎样能打仗呢?特别是到了梁武帝晚年,他本人迷信佛法,几次带头出家当和尚,还在境内大修佛事,把政局搅得乌烟瘴气。统治阶级本身也腐化到了极点,那些士大夫,宽衣薄带,穿高底靴,走路要人搀,出门要坐轿,连骑马都不干,一个个高谈玄学,不务实际,根本没有应付危局的能力。

侯景之乱,实际上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南梁王朝原来被遮掩住的所有黑暗图景。

王安石变法

活字印刷的创立

在南朝梁武帝末年,发生了一段历史闹剧,叫“侯景之乱”。

侯景是北魏怀朔镇人。侯景在没有攻下建康之前,曾立萧正德为帝;将建康攻陷后,他将与其狼狈为奸的同党一脚踢开,废萧正德,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五月二十七日,立梁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六月二十九日,侯景杀害萧正德,自己独揽大权,危害江南。

据说,侯景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侯景与高欢素来是朋友,于是率众兵投靠了高欢。高欢派他带十万大军,驻扎在黄河南岸,但高欢临死的时候,担心侯景靠不住,派人召他回京城。侯景对此十分不满,他拖延时间,不肯回京。直到高欢死了,他率领人马前去投降了西魏。

西魏丞相宇文泰了解侯景的为人,对他也不信任,一边接受他的献地,一边召他到长安去,想解除他的兵权。侯景看出宇文泰的用心,又准备去投降南梁。

侯景派人去面见梁武帝,说自己与东魏、西魏都有仇,表示愿意投降南梁,并将他掌握的函谷关以东13个州都献给梁武帝。

梁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多数大臣认为不能接纳侯景。他们担心这将会引起南梁和北朝的矛盾。梁武帝不顾众多大臣的一再劝阻,接纳了侯景,并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

梁武帝为了接纳侯景,还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5万人马前去接应。谁知,在他们北上的路上,遭到东魏的进攻,全军覆没,萧渊明做了东魏的俘虏。

东魏高澄又派兵去攻打侯景。侯景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侯景狼狈逃窜,跑到南梁辖境内的寿阳。

东魏并不想和南梁翻脸,派使者前去求和,提出愿意送回萧渊明。侯景知道这个消息后,派人假冒东魏使者,伪造书信提出要用侯景交换萧渊明。梁武帝答应了。回信道:“你们把萧渊明送到,我们立刻交出侯景。”

侯景得到回信,非常气愤,他决定起兵反叛。公元548年,侯景在豫州城内召集将帅发兵攻打南梁。梁武帝得到消息后不以为然。

侯景率领兵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建康。他们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台城团团包围。面对侯景的疯狂进攻,台城里的军民奋力抵抗,双方相持了4个多月。他们盼着南梁各地的诸侯王军队快来救援,谁知那些诸侯王赶到建康城下,却按兵不动。公元549年叛军攻破台城,梁武帝被侯景俘虏,最后饿死在台城。

侯景先后立了两个傀儡皇帝,公元551年,他干脆自己登上皇位,当起皇帝来。他生性猜疑残忍,乱杀无辜,老百姓非常憎恨他,后来湘东王萧绎在江陵称帝,就是梁元帝,他派王僧辩等率军进攻建康,打败了侯景的军队,摧毁了他的伪政权,侯景在逃窜路上被部下杀死。

“侯景之乱”被平息后,南梁王朝已经元气大伤。这时有个叫陈霸先的悄然崛起,他先后杀死了梁元帝及王僧辩,让萧方智为帝。公元557年,陈霸先逼迫萧方智退位,自己做了皇帝,结束了南梁王朝,开始了陈朝的历史。

同类推荐
  • 大宋之君临天下

    大宋之君临天下

    意外穿越到了北宋末年,挽大厦于将倾,成就千古霸业,谁说是弱宋?
  • 三国春秋伊始

    三国春秋伊始

    既没有桃园三结义,也没有三英战吕布。只有力量的碰撞与智慧的较量,名留青史之人岂有等闲之辈。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老爷子将东汉末年称作“群星灿烂的时代”,而他的老师顾颉刚先生曾设想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写一部《三国演义》,终因工程浩大而未能实现。写这样一部作品,一是向二老致敬,二是挑战自我。看小说的人最怕太监,我也害怕因为没有读者而失去继续创作的勇气。所以在全书初稿完成后,才决定将它陆续发布出来。这本书前前后后修改了十遍左右,为了增加可读性,就变成了现在的剧场版。但这样一来,也相应降低了历史的严肃性。因此我决定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一个附录,将重要场景的历史出处,为喜欢历史的考据党们提供讨论的素材。没有驾驭史诗的文笔,却想写一部史诗。大家在喷的时候最好能注明章节以及段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部好书。因为是小说,有些小细节上与历史记载有冲突。这点请大家多多谅解,不符合史实的部分我也会相应做出注解。因为史料非常浩瀚,学术观点不一,小说也只能选择一种来论述。
  •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南北朝系列(套装共3册)

    悠悠中国史,数不尽风流人物。本系列书籍包括《纵横十六国(三国之后一个半世纪壮烈的十六国纷争历史)(历史新读系列)》、《悠悠南北朝之宋齐北魏的纷争史》、《悠悠南北朝之三国归隋的统一路》,轻松讲述南北朝纷纷乱世。
  • 谋兵之士

    谋兵之士

    鹤翼阵,鱼鳞阵,锋矢阵,一字长蛇阵。围魏救赵,借刀杀人,声东击西,借尸还魂,特洛伊木马计。这里,有谋士的抗衡;这里,有策士的较量。这里——是军师的天下。注意:重生文,无修炼,没有以一抗千。节选————“天下无人治理民生凋零,都城群雄争锋暗流涌动,诸地盗匪四起烧杀劫掠,叛军流寇祸乱八方。”抬起头来,王青盯着父亲的眼睛:“这样的天下,还称不上乱吗?”选段一“祖训如此。”松开右拳,露出手中那未脱离掌握,沾染着茶水与鲜血的茶杯碎片:“哪怕国内民心如这茶杯般破碎,内部的舆论足以令我片体鳞伤。”“我也会谨遵祖训,握紧拳头,守护住我们的国家,绝不放弃。”讲到这里,王霖坚定的眼中,出现了一抹温柔。“不过我可以保证,无论天下局势如何,我都将守护你们母子,不让你们受到半点委屈,誓与你们共存亡。”他看着王青,面露慈爱:“因为你们是专属于我,仅被我守护的小国。”选段二他们清楚,唯美的黄昏之后,深邃的黑夜就会降临。黑夜之中,多得是人深埋其中,挺不过黎明,撑不到白天。选段三盛世不与官连,乱世不与贼染。人间潇洒朝夕,林间自由夙夜。梅妻鹤子,与影垂帘。安然一世,乐醉人间。选段四
  • 隋唐战争史

    隋唐战争史

    本书主要内容为:隋杨之先世及其统一,突厥与东罗马之发生,疆域之开拓,隋代各族人民起义。
热门推荐
  • 跟着秦爸爸浪迹天涯

    跟着秦爸爸浪迹天涯

    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秦北却有着神一般的脑回路,全校没有一个人赶和这家伙面碰面——只要和她说话你就会在三句之内摆下阵来。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马达少女”,和闺蜜开展了一系列作死生涯。
  • 不自弃

    不自弃

    这是我平凡又曲折的一生,虽然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每个平凡的人都是这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是时光长河里的一抹残阳。也许我们会注定平凡,但我们也会活出属于自己的不凡的一生。我很多年前就总是在问自己活着的意义?而今天我将在这里诠释我对人生的感悟,希望能够有他人的共鸣和思考,仅此而已。
  • 拳破兵刃

    拳破兵刃

    在天河星,人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兵器,有剑、刀、长枪、戟……没有兵器便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主角:这么说,我身为穿越者,那岂不是……没错,你没有兵器
  • 少年勇

    少年勇

    侵犯他人身体者,毁灭!持有及使用武器者,毁灭!这是一个亚斯星的少年勇,被强制派往奥姆星担任最高统治者的故事。
  • 雪夜无人的街头

    雪夜无人的街头

    雪夜无人的街头,一盏漆黑的路灯下站着个穿白色羽绒服的女孩,她留着泪,冻僵的双手艰难的织着一条围脖。
  • 你好像爱上我了

    你好像爱上我了

    百年寂寂,无欢无爱,可从你出现的那一刻起,我就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爱。这是个有点害羞、有点保守、有点社交障碍的血族后裔。这是个红得发紫、演技一流、却自恋自负的一线女星。两条平行线一旦交汇,会起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娱乐圈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阴谋阳谋,古老血族的神奇起源、隐晦秘闻、惊天秘密,桩桩件件都在那个交汇点上爆发、炸裂。而他们也明白得不算晚,百年虽长,与你厮守,不过也是白马过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在隋末

    混在隋末

    隋末英雄辈出的年代,军阀混战的年代。现代人林枫不小心穿越到了这个乱世之中,跟随着各军阀南征北战,辗转于吃人魔王朱粲、好大喜功的杨广、英雄云集的瓦岗寨、老奸巨猾的李渊等各路军阀之中。为了活下来他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挑拨离间、四处造谣、一路扮猪吃老虎,将隋末搅得一团大乱。看看这个极为无耻,YD,但又有底线之人是如何混迹于这个乱世,如何将原本太平的隋末搅得一片大乱
  • 星破苍穹

    星破苍穹

    星冕,当失去了自己家族的传承,但却又被告知注定成为大陆的王。他为了不再让父母忧伤,一步一步的成长,面对朋友、战友,面对失败、成功,面对依恋、背叛,他又有怎样的经历呢?且看《星破苍穹》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我的极品小姨

    我的极品小姨

    李南方躺在酒店的浴缸里,正在舒服的泡澡,忽然一个美女闯进来,拿枪逼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