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73400000020

第20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那律所,共和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而能致此?”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舍利弗言:“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念处?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调伏世间贪忧。尊者舍利弗,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尊者舍利弗,我于四念处善修习故,于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观察。如明目士夫于楼观上,观下平地种种之物;我少作方便,观察小千世界亦复如是。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时,尊者大目揵连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揵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系心住,精进方便,除世间贪忧,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于千须弥山以少方便悉能观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顶,观下千多罗树林;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以少方便见千须弥山。如是,尊者大目揵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尔时,尊者阿难往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阿难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就如是大德大力大神通?”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除世间贪忧。如是,尊者阿难,我于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少方便,以净天眼过天、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此诸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成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譬如明目士夫住四衢道,见诸人民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我亦如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趣、恶趣:如是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为善行,不谤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如是,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身遭病苦。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语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损可安忍不?病势渐损不转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难可安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即说三种譬,如上叉摩经说。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当安忍,正念正知。”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为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受、心、法法观念处,是名住于四念处,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时,有众多比丘往诣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安隐乐住不?”

阿那律言:“安隐乐住,身诸苦痛渐已休息。”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诸苦痛渐得安隐?”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处,身诸苦痛渐得安隐。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是名四念处。住此四念处故,身诸苦痛渐得休息。”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说、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者?当住四念处!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共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住。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与尊者阿那律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言:“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耶?”

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所以者何?我亦离诸有漏,得阿罗汉,所作已作,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证者证,乃至现法安乐住。”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尊者何故于沙门瞿昙法中出家?”

尊者阿那律言:“为修习故。”

复问:“何所修习?”

答言:“谓修诸根、修诸力、修诸觉分、修诸念处,汝欲闻何等修?”

复问:“根、力、觉分,我不知其名字,况复问义?然我欲闻念处。”

尊者阿那律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

时,众多外道出家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住松林精舍。

时,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譬如大树,生而顺下,随浚随输,若伐其根,树必当倒,随所而顺下。是比丘修四念处,长夜顺趣浚输,向于远离;顺趣浚输,向于出要;顺趣浚输,向于涅槃。”

尊者阿那律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跋兰那聚落乌泥池侧。

时,有执澡罐杖梵志诣摩诃迦旃延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摩诃迦旃延言:“何因何缘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梵志言:“贪欲系著因缘故,王、王共诤,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共诤。”

梵志复问:“何因何缘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摩诃迦旃延答言:“以见欲系著故,出家、出家而复共诤。”

梵志复问:“摩诃迦旃延,颇有能离贪欲系著及离此见欲系著不?”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师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能离此贪欲系著及见欲系著。”

梵志复问:“佛、世尊今在何所?”

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罗耆人中,拘萨罗国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梵志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所住处合掌赞叹:“南无南无佛、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能离欲贪诸系著,悉能远离贪欲缚及诸见欲,净根本。”

时,持澡罐杖梵志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摩诃迦旃延在婆罗那乌泥池侧,与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为持衣事。

时,有执杖梵志年耆根熟,诣食堂所,于一面拄杖而住;须臾默然已,语诸比丘:“诸长老,汝等何故见老宿士不共语问讯,恭敬命坐?”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亦在众中坐。时,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我法有宿老来,皆共语问讯,恭敬礼拜,命之令坐。”

梵志言:“我见此众中无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礼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见有宿老,恭敬礼拜,命其令坐’?”

摩诃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色白发黑,盛壮美满,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

梵志问言:“云何名为八十、九十,发白齿落,而复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为宿士数?”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有五欲功德,谓眼识色爱、乐、念,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爱、乐、念。于此五欲功德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梵志,若如是者,虽复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虽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于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若如是者,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成就老人法,为宿士数。”

尔时,梵志语尊者摩诃迦旃延:“如尊者所说义,我自省察,虽老则少;汝等虽少,成耆年法。世间多事,令便请还。”

尊者摩诃迦旃延言:“梵志,汝自知时。”

尔时,梵志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还其本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摩诃迦旃延在稠林中住。

时,摩偷罗国王是西方王子,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礼摩诃迦旃延足,退坐一面,问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自言:‘我第一,他人卑劣;我白,余人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是婆罗门子从口生,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尊者摩诃迦旃延,此义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摩偷罗王言:“大王,此是世间言说耳!世间言说言:‘婆罗门第一,余人卑劣;婆罗门白,余人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是婆罗门从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大王当知:业真实者,是依业者。”

王语尊者摩诃迦旃延:“此则略说,我所不解,愿重分别。”

尊者摩诃迦旃延言:“今当问汝,随问答我。”

即问言:“大王,汝为婆罗门王,于自国土,诸婆罗门、刹利、居士、长者,此四种人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使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悉如意不?”

答言:“如意。”

复问:“大王,刹利为王、居士为王、长者为王,于自国土所有四姓悉皆召来,以财以力令其侍卫,先起后卧,及诸使令,皆如意不?”

答言:“如意。”

复问:“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别?当知,大王,四种姓者,皆悉平等,无有胜如差别之异。”

摩偷罗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实尔,尊者,四姓皆等,无有种种胜如差别。”

“是故,大王,当知四姓,世间言说为差别耳!乃至依业,真实无差别也。复次,大王,此国土中有婆罗门,有偷盗者,当如之何?”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中有偷盗者,或鞭,或缚,或驱出国,或罚其金,或截手足耳鼻,罪重则杀,及其盗者。然婆罗门,则名为贼。”

复问:“大王,若刹利、居士、长者中有偷盗者,当复如何?”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亦鞭,亦缚,亦驱出国,亦罚其金,亦复断截手足耳鼻,罪重则杀。”

“如是,大王,岂非四姓悉平等耶?为有种种差别异不?”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义者,实无种种胜如差别。”

尊者摩诃迦旃延复语王言:“当知,大王,四种姓者,世间言说言:‘婆罗门第一,余悉卑劣;婆罗门白,余人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当依业真实、业依耶?”

复问:“大王,婆罗门杀生、偷盗、邪淫、妄言、恶口、两舌、绮语、贪、恚、邪见,作十不善业迹已,为生恶趣耶?善趣耶?于阿罗呵所为何所闻?”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婆罗门作十不善业迹,当堕恶趣。阿罗呵所,作如是闻,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

复问:“大王,若婆罗门行十善业迹,离杀生,乃至正见,当生何所?为善趣耶?为恶趣耶?于阿罗呵所,为何所闻?”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若婆罗门行十善业迹者,当生善趣。阿罗呵所,作如是闻,如是刹利、居士、长者亦如是说。”

复问:“云何,大王,如是四姓,为平等不?为有种种胜如差别耶?”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是义者,则为平等,无有种种胜如差别。”

“是故,大王当知:四姓悉平等耳,无有种种胜如差别。世间言说故有:‘婆罗门第一;婆罗门白,余者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作,婆罗门化,婆罗门所有。’当知业真实、业依。”

王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实如所说,皆是世间言说,故有:‘婆罗门胜,余者卑劣;婆罗门白,余者悉黑;婆罗门清净,非非婆罗门;婆罗门生,生从口生;婆罗门化,婆罗门所有。’皆是业真实、依于业。”

尔时,摩偷罗王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阿槃提国拘罗罗咤精舍。尊者摩诃迦旃延晨朝著衣持钵,入拘罗罗咤精舍,次第乞食,至迦梨迦优婆夷舍。

时,优婆夷见尊者摩诃迦旃延,即敷床坐,请令就坐,前礼尊者摩诃迦旃延足,退住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所说,答僧耆多童女所问。”如世尊说,僧耆多童女所问偈:

“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

降伏诸勇猛,可爱端正色,

一心独静思,服食妙禅乐,

是则为远离,世间之伴党。

世间诸伴党,无习近我者。”

“尊者摩诃迦旃延,世尊此偈,其义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优婆夷言:“姊妹,有一沙门婆罗门言:‘地一切入处正受,此则无上,为求此果。’姊妹,若沙门婆罗门于地一切入处正受,清净鲜白者,则见其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以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故,得真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姊妹,如是水一切入处、火一切入处、风一切入处、青一切入处、黄一切入处、赤一切入处、白一切入处、空一切入处、识一切入处为无上者,为求此果。姊妹,若有沙门、婆罗门乃至于识处一切入处正受,清净鲜白者,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以见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故,是则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善见、善入。”是故世尊答僧耆多童女所问偈:

“实义存于心,寂灭而不乱,

降伏诸勇猛,可爱端正色,

一心独静思,服食妙禅乐,

是则为远离,世间之伴党。

世间诸伴党,无习近我者。”

“如是,姊妹,我解世尊以如是义故,说如是偈。”

优婆夷言:“善哉!尊者说真实义,惟愿尊者受我请食。”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默然受请。

时,迦梨迦优婆夷知尊者摩诃迦旃延受请已,即办种种净美饮食,恭敬尊重,自手奉食。

时,优婆夷知尊者摩诃迦旃延食已,洗钵、澡嗽讫,敷一卑座,于尊者摩诃迦旃延前恭敬听法。

尊者摩诃迦旃延为迦梨迦优婆夷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诸比丘:“佛、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六法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何等为六?”

“谓圣弟子念如来、应、等正觉所行法净,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念如来、应所行法故,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著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习念佛,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一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复次,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尔时,圣弟子念此正法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著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习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二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供养、恭敬、礼拜处,世间无上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时,尔时圣弟子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著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习念僧,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三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复次,圣弟子念于戒德,念不缺戒、不断戒、纯厚戒、不离戒、非盗取戒、善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不憎恶戒。若圣弟子念此戒时,自念身中所成就戒,当于尔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何等为染著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戒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四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复次,圣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庆:‘我今离悭贪垢、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舍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若圣弟子念于自所施法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于何染著?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五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复次,圣弟子念于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心,于此命终,生彼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闻、慧,于此命终,生彼天中。如是,圣弟子念天功德时,不起欲觉、瞋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心。于何染著?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住正念正知,乘于直道,修天念,正向涅槃,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六出苦处升于胜处,说一乘道净于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尊者摩诃迦旃延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精舍。”时,诃梨聚落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

“断一切诸流,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

虚空于五欲,永以不还满,

世间诤言讼,毕竟不复为。”

“尊者摩诃迦旃延,此偈有何义?”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长者言:“眼流者,眼识起贪,依眼界贪欲流出,故名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谓意识起贪,依意界贪识流出,故名为流。”

长者复问尊者摩诃迦旃延:“云何名为不流?”

尊者迦旃延语长者言:“谓眼识、眼识所识色依生爱喜,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不流;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所识法依生贪欲,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不流。”

复问:“云何?”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谓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依此染著流;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法,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依此受生爱喜流,是名流源。云何亦塞其流源?谓眼界取心法境界系著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塞流源;耳、鼻、舌、身、意取心法境界系著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是名亦塞其流源。”

复问:“云何名习近相赞叹?”

尊者摩诃迦旃延答言:“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是名习近相赞叹。”

复问:“云何不赞叹?”

“在家、出家不相习近,不同喜、不同忧、不同苦、不同乐,凡所为作,悉不相悦可,是名不相赞叹。”

“云何不空欲?”

“谓五欲功德,眼识色爱乐念长养,爱欲深染著;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爱乐念长养,爱欲深染著,于此五欲不离贪、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是名不空欲。”

“云何名空欲?”

“谓于此五欲功德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是名空欲。说我系著使,是名心法还复满。”彼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更不复生,云何当复与他诤讼!是故世尊说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

“若断一切流,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习近,牟尼不称叹。

虚空于诸欲,永已不还满,

不复与世间,共言语诤讼。”

“是名如来所说偈义分别也。”

尔时,诃梨聚落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精舍。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于界隔山天帝释石窟说言:‘憍尸迦,若沙门、婆罗门无上爱尽解脱,心正善解脱,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云何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谓眼、眼识、眼识所识色相依生喜,彼若尽、无欲、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耳、鼻、舌、身、意、意识、意识所识法相依生喜,彼若尽、灭、息、没,比丘于此法、律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在释氏诃梨聚落。

时,聚落主长者诣尊者摩诃迦旃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问尊者摩诃迦旃延:“如世尊界隔山石窟中为天帝释说言:‘憍尸迦,若沙门、婆罗门无上爱尽解脱,心善解脱,边际究竟,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云何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尊者迦旃延语长者言:“若比丘眼界取,心法境界系著使,彼若尽、无欲、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究竟清净;耳、鼻、舌、身、意、意界取,心法境界系著使,若尽、离、灭、息、没,于此法、律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毕竟清净。”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闻尊者摩诃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住释氏诃梨聚落。

时,诃梨聚落主长者身遭病苦。尊者摩诃迦旃延闻诃梨聚落主长者身遭病苦,闻已,晨朝著衣持钵,入诃梨聚落乞食,次第入诃梨聚落主长者舍。诃梨聚落主长者遥见尊者摩诃迦旃延,从座欲起。

尊者摩诃迦旃延见长者欲起,即告之言:“长者莫起!幸有余座,我自可坐于余座。”

语长者言:“云何,长者,病可忍不?身诸苦痛渐差愈不?得无增耶?”

长者答言:“尊者,我病难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

即说三种譬,如前叉摩比丘经说。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是故,汝当修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当如是学!”

长者答言:“如佛所说四不坏净,我悉成就,我今成就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长者,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田。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毁不缺,不断不坏,非盗取戒、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戒、不憎恶戒。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庆,舍除悭贪,虽在居家,解脱心施、常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清净信戒,于此命终,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净信、戒、施、闻、慧,生彼天中。长者,如是觉依四不坏净,增六念处。”

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旃延:“世尊说依四不坏净,增六念处,我悉成就,我当修习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善哉!长者,能自记说,得阿那含。”

是时,长者白尊者摩诃迦旃延:“愿于此食。”

尊者摩诃迦旃延默然受请。

诃梨聚落主长者知尊者摩诃迦旃延受请已,具种种净美食,自手供养。饭食讫,澡钵、洗嗽毕,为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于释氏诃梨聚落住。

时,有八城长者名曰陀施,身遭病苦。尊者摩诃迦旃延闻陀施长者身遭苦患,晨朝著衣持钵,入八城乞食,次到陀施长者舍,如诃梨长者经广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娑祇城安禅林中。

尔时,众多比丘尼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

时,诸比丘尼白佛言:“世尊,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世尊说是何果、何功德?”

佛告诸比丘尼:“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时,诸比丘尼闻世尊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众多比丘尼往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三昧说,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诸比丘尼:“姊妹,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是智果、智功德。”

诸比丘尼言:“奇哉!尊者阿难,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所谓第一句义。今诸比丘尼诣世尊所,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问世尊,世尊亦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为我等说,如尊者阿难所说不异。是故奇特,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

时,诸比丘尼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时,有阇知罗比丘尼诣尊者阿难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问尊者阿难:“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尊者阿难,世尊说此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语阇知罗比丘尼:“若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是智果、智功德。”

阇知罗比丘尼言:“奇哉!尊者阿难,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尊者阿难,昔于一时,佛在娑祇城安禅林中。时,有众多比丘尼往诣佛所,问如此义。尔时,世尊以如是句、如是味、如是义为诸比丘尼说。是故当知奇特,大师、弟子所说同句、同味、同义,所谓第一句义。”

时,阇知罗比丘尼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如阇知罗比丘尼,迦罗跋比丘尼亦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异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作是念:“我若诣尊者阿难所,问尊者阿难:‘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何果?世尊说此何功德?’尊者阿难若问我言:‘比丘,汝得此无相心三昧耶?’‘我未曾有。’实问异答。我当随逐尊者阿难,脱有余人问此义者,因而得闻。”

彼比丘即随尊者阿难,经六年中,无有余人问此义者,即自问尊者阿难:“若比丘问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

尊者阿难问彼比丘言:“比丘,汝得此三昧?”

彼比丘默然住。尊者阿难语彼比丘言:“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说,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尊者阿难说此法时,异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 默庵诗集

    默庵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晋五胡指掌

    晋五胡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rms and the Man

    Arms and the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青田子游记

    青田子游记

    二十三岁的苏绾阳寿耗尽,魂魄被带到地府投胎。不料,因为自己一时的好奇,她被人从奈何桥头带到了一个名叫青田子府的地方成为第三十九府的少府君。从那天开始,苏绾开始了自己苦逼的万界游历生涯。
  • 迷途少年:妖帝闯天

    迷途少年:妖帝闯天

    千年劫,一朝出,九星连,妖帝现--洛阳城韩家少爷,一座荒山,惊现满地的坟墓,拄着拐杖的驼背老者,还有那奇怪的黑色石头,当天空黑暗之际,九颗星辰连成一线!妖帝出现!捧着狐皮大衣的少女,嘴角勾起一丝温暖,喃喃道:“我叫叶苦果!”【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赠尔欢颜

    赠尔欢颜

    全世界都知道沈子桥喜欢高悦颜,喜欢的要死,偏偏心尖尖上的那个人却不懂。他为了唤醒她的“醋意”,小女友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每天课间给她闺蜜送咖啡,就为了“顺手”给她带一杯,名正言顺的看她一眼;她一有哭的样子,他就没办法,为她和兄弟翻脸,跟她报考同一个大学,为了她, 一向霸道傲娇的少年垂下头,声音低下来:颜颜,你给我个准话,我要考到年级第几,才算认真追你?她心想:这个笨蛋啊,“那你不许欺负我,不许再喜欢别的女孩!”他哑着嗓子说,“好”,吻密密麻麻落下来,“全都听你的,都是你的,都给你!”从交往的第一天起,他就想过他们的婚礼,他是高悦颜的宋子桥,她是宋子桥的高悦颜。神说,要有光,于是他的世界中便有了她。
  •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旳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品味小丑的罗曼蒂克,致敬“偶像爱人”希斯莱杰(癫狂Joker),祭奠七年……———幻亦Joker.☆
  • 拜托这里是狼犬饲养基地

    拜托这里是狼犬饲养基地

    【阿岚,野狼基地。我就拜托给你了哦。】女人笑盈盈地说着。为了守护这句话,少年面无惧色地踏进了前方黑暗的深渊。每到冬日这个悲凉又伤痕累累的季节,戏岚青就会想起手腕上三条结绳。它们祭奠着他的家人与温暖。即使被回忆束缚,被往生牵绊。当神经电流接通装甲,少年缓缓睁眼,深红色的涂装像是烈焰裹挟着从地狱中诞生的恶鬼。不论过了多少年,戏岚青依旧能想起那个熟悉的声音轻轻对他说:去吧,天狼星是你的翅膀。天空才是你真正自由的地方。飞吧。
  • 星际练气士

    星际练气士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划分战士的八个等级!赵玄,最后的练气士,在这个星际殖民大时代下又有怎样的玄机?光怪陆离的物种,新奇缤纷的法宝,深邃浩瀚的宇宙,将上演怎样的剧情?
  • 国色千娇

    国色千娇

    可以在古代和现代来回穿越的咸鱼,依然是一条咸鱼。直到有一天,有人想吃煎咸鱼......
  • 快穿影视之拯救男配计划

    快穿影视之拯救男配计划

    沐熙因为一场意外身亡了,本来以为她已经死了,可是没有想到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听到了一个自称是拯救男配系统的东东。这个系统要求沐熙去做任务拯救那些因为男主而不能和女主在一起的男配。—觅儿,我只愿你每天能多爱我一点点。日日复月月,月月复年年,年年复此生,无妨淡泊,但求长久。——润玉—小隐,我爱你,不管是上万年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我都爱你。不管你是伊纱还是叶隐,我都爱你。——司音—骨头,骨头,不要死,听我的话,不要死。就算这世上没人爱你,你也要好好爱自己……——东方彧卿……沐熙:我是谁,我到底是谁?我爱的是谁?……
  • 情浅终言深

    情浅终言深

    他说“你喜欢他,我也喜欢他,你顺便也喜欢一下我吧,我还能帮你一起喜欢他”。当她陷入了,他却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