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02300000006

第6章 秦、汉、三国大事记(5)

此外,惠帝在位期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称道,这就是长安城的修建。汉朝将国都设在长安后,只建造了长乐宫和未央宫,但没有修筑城墙。为了使长安更像一个国都,以表明西汉王朝的强盛,也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封建王朝的中央机构,汉惠帝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长安周围的城墙。这项工程从公元前194年开始动工,到公元前190年完成,先后进行了五次修筑。长安城建成后,周围有6里(实测为25100米),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与它媲美。

长安城四面有12座城门,每面有三座,其中以宣平门最为重要,是当时出入最频繁的城门。而每个城门又都三个门道:左道为出,右道为入,中间是“驰道”,专供皇帝使用。在城墙修筑完工后,第二年又在城中修建了“西市”,并对秦时最大的粮仓~~“敖仓”进行了改建。可以说,汉长安城的规模在汉惠帝时已经基本完成。

在完成长安城的修建后,汉惠帝的生命也开始走向尽头。汉惠帝即位后,虽说是万人尊崇,但生活在独断专行的母亲管制下,却也郁郁寡欢,很是不幸。

汉惠帝很多事情并不能做主,就连册立皇后都是由母亲吕太后为他一手操办。其婚礼很是隆重,史载仅聘金就用黄金两万斤。但这是一桩十分荒唐的婚姻,皇后张氏是汉惠帝亲外甥女,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就把她嫁给汉惠帝。张氏被立为皇后以后,吕后曾想方设法让她生子,但张氏却始终没有怀孕。无奈,吕后就让她谎称怀孕,取后官美人之子作儿子,杀其生母,立为太子。后汉惠帝去世,即立为皇帝,由吕后临朝听制,公元前180年诸吕叛乱被平定后,张皇后被废,死于公元前163半。

刘邦乃是登徒子一个,在战争期间还有所收敛,但取得天下后,刘邦的身边也就多了如云的美女,年老色衰的吕后自然就备受冷落。待到拨开云雾见明月,贵为太后的吕后也就不可能放过那些刘邦宠妃。其中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夫人的伞运更加悲惨。吕太后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中,拔掉头发,戴枷具,穿着红色囚衣舂米。为了斩草除根,她下令把赵王如意骗至京师,用药酒毒死。然后斩断戚夫人四肢,挖眼熏耳,让她吃药致哑,扔在厕所里,称为“人彘”。

吕后的所作所为使为人“荏弱”的汉惠帝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他知道“人彘”就是戚夫人后,大哭不止,生病有一年之久,从此不理朝政,每日饮酒淫乐。公元前188年,在位7年的汉惠帝英年早逝,享年22岁。

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号:无

谥号:孝文帝

庙号:太宗

安葬地:霸陵

公元前202年,刘恒出生。

公元前195年,刘恒被封为代王。

公元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帝,是为汉文帝。

公元前157年,文帝刘恒逝世。

刘恒能当上皇帝,也要拜吕启所赐。刘邦有八子,但吕后只生了汉惠帝刘盈。刘盈死后,吕后为了掌权,对庶出的其余诸子大加迫害,有4人为其所害,只有老大刘肥善终。到吕后逝世时,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淮南王刘长和代王刘恒。待诸吕叛乱被平定后,大臣们在一番权衡之后,终于把名不见经传的刘恒扶上皇位。刘恒同他的父亲刘邦一样,在皇位来历不明时,总要找一个传说来说明皇帝本来就应该他做。于是刘邦临幸刘恒母亲薄夫人时,薄夫人就梦见了巨龙盘身,然后刘恒就出生了。但不管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毕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设者之一,也是西汉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刘恒和儿子刘启统治时期出现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归功于刘邦和刘盈的苦心经营,但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在于刘恒“贤智温良”的性格。正是他这种性格,才使得汉王朝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得以贯彻和延续,更进一步把老百姓从战乱中解放出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和他的儿子刘启不遗余力的积累,为后来汉武帝建立伟大的功勋莫好了根基。

不鸣则已

刘恒的出生倒还有些曲折,他的母亲是楚汉战争中魏王豹的宫人,姓薄,她同其他宫人被送到荥阳织布。有一次刘邦闲逛到了织布的房子里,见一女于有些姿色,就把她要进了后宫,此人就是薄夫人,但很快就把她忘了。过了一年,刘邦总算想起了还有这么个女子,于是把她召来“幸之”。就此一“幸”,薄氏在公元前加年生了刘恒。

刘邦后来又把她忘了,薄氏母子只得小心翼翼地活着,谁也不能得罪,逢事多加考虑,处处谨慎小心,刘恒也就在朝臣的眼里留下了一个“贤智温良”的印象。公元前197年,通过萧何等33位朝臣举荐,7岁的刘恒总算时来运转,被封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倒很同情薄夫人,让她去代国陪伴儿子。

薄夫人和刘恒本以为此生必定老死边陲。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大喜事降临了。吕氏死后,宫廷发生变乱,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诛杀诸吕,控制了朝政。此时,大臣们开始筹划皇位的继承。大家认为当时的小皇帝刘弘根本就不是惠帝后代,不宜保留;齐王刘襄虽说是高皇帝的嫡长孙,但外舅是恶人不能立;淮南王刘长年幼,母亲娘家人又很坏,不能立。权衡来去,最后认为代王是现存高皇帝儿子中年龄最大,为人仁孝宽厚,而且立长子本来就名正言顺,再加上他的仁孝天下皆知,是最合适的人选。

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刘恒自然不敢相信,于是同母亲薄夫人商量。薄夫人此前曾在汉宫备尝艰难,深知宫闱权力之争风云变幻,残酷无情,也不敢贸然决定,便派弟弟薄昭偷偷地入长安打听。薄昭很快回复,说事实如此,无可怀疑。这样,刘恒在随从的陪同下,半信半疑地登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直到走到离长安城约50里的高陵,刘恒仍然不相信要他作皇帝的事情是真的,他停了下来,派随从前往长安探风。不久随从回报,说朝中自丞相以下的所有大小官吏都等侯多时。刘恒于是命车队快马加鞭赶到了渭桥。群臣拜见,口口称臣,刘恒也下车一一还礼。太尉周勃跪在地上,从怀里拿出皇帝玉玺,准备献给刘恒。刘恒没有接受,但并非不愿当皇帝,只是周勃的作法大简单草率了。

刘恒很快进了代国驻京办事处,群臣也一齐随从而来。丞相陈平、大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部、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8名谋划和发动政变的骨干人物到刘恒面前礼拜,并宣读了他们联名给刘恒的上表。于是刘恒先面西以宾主礼说了三遍“不敢当”;然后又面南以君臣礼说了两遍“不敢当”。既然用起了君臣礼,那就是已经答应当皇帝了。群臣最后献上玉玺和符节。刘恒于是即“天子位”,当晚就住进了皇帝寝宫未央宫。

一鸣惊人

从唯唯诺诺到君临天下,地位的转变使刘恒内心一直压制的权力欲开始膨胀,这样得来的皇位,他当然不想轻易失去,于是刘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自己的地位。

刘恒就是那种得了便宜就卖乖的小人,刚登上皇位后,他就下令全国大赦,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厩,脯五日。”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新皇帝即位后的祥和气氛,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刘恒,一个曾经落魄的皇子,现在已经成为呼风唤雨的帝国皇帝了。

在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后,刘恒开始把精力放在巩固自己的统治上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恒当然不会忘记与他在边远小国共渡难关的随从们。他即位后,就把卫护皇宫的重担收交给随从宋昌和张武,保证了自己的安全,之后又对跟随他进京的随从封官晋爵,一时间,代国臣僚在刘恒的提拔下,逐渐风光起来。刘恒把亲信安插到各要害部门,逐渐排挤掉了不满他登基的大臣,使得来不易的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刘恒还算是一个好皇帝,为了汉王朝的江山社稷,他并不是一味地倚重亲信,恣乱朝廷,而是知人善任,先后提拔了一批贤能之士。同时,刘恒又通过表彰、赏赐功臣的方法,将平叛有功的前朝重臣赏赐的赏赐,封爵的封爵,迅速地笼络了人心。之后,刘恒又恢复了刘氏宗族在吕后当政时期被削被夺的封地和其他利益,还给曾随从刘邦征战乒取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吃人家嘴软”,这些拿了刘恒钱财的臣僚国戚,自然就迅速地聚集到刘恒的周围,这样,以刘恒为中心的汉王朝统治集团就形成了。

“恩威并重”,在给予赏赐的同时,刘恒还对位高权重的大臣进行抑制和排挤。刘恒即位不久,就下诏命令,列侯都要各到自己的封国里去;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开,或朝廷特许留住的,也要把太子送到封国。这是一道对上层人物关系重大的命令,列侯们除了爵位以外,还想在京师寻找到有权力的职位,所以托辞不走。这道诏书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下达一年之久仍不见行动。刘恒有些恼火,再次下诏说:“前时诏书要列侯各到封国,托辞不走。丞相(指周勃)是我所器重的人,请他为我率领列侯到封国。”刘恒要丞相带头到封国,以此挡回列侯们不受器重的怨言,表明他这样做不仅是治国的需要,而且也是对列侯们的真正器重。于是免了周勃的丞相,周勃也就回到了他的封地绛县(今山西省曲沃县东)。

周勃这个诛灭诸吕,拥戴刘恒当皇帝的头号功臣,刘恒确实感激他,给了他最高的奖赏。但他对周勃却不如对自己的旧属那样放心使用,所以在刘恒稳定自己的地位后,开始着手打压权力过大的周勃,拜其为相后又罢其相,然后又再度拜其为相,最后还是以列侯归国的名义把周勃免了职。

后来,有人上书说,周勃要造反,刘恒就把他抓进了监狱。幸亏周勃与薄昭有些交情,通过薄昭向薄太后解释。薄太后也相信周勃不会造反,她说:“绛侯怀揣皇帝玉玺,统帅长安北军的时候不造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里,反倒会造反?”刘恒听后,又亲自调阅了周勃的案卷,确无造反证据,这才放了他,恢复了他的爵位。周勃出狱后,又活了9年。刘恒最终未让周勃横死,算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特例了。

勤俭持家

刘恒并不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皇帝,还只是一个守成皇帝,只不过,他这种守咸,要比汉惠帝在位时的形势要更为稳定,再加上汉初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在刘恒身上得以进一步发展,因此,就凭借这两点,汉文帝刘恒就能取得“文景之治”的功绩。

刘恒自公元前180年末开始,至公元前157年,当了23年皇帝。在这23年中,他所采取的基本国策是与民休息,安定百姓。也许是他本身就不是在奢华中成长生活,况且他在做皇子的时候地位也比较低下,因此得以接触到社会中下层人物,对他们的生活也较为了解,也希望能够为这些贫下中农带来一些生活上的转变。当然,作为统治者来说,要想稳定自己的统治,除了要有一个稳定的统治阶级,还需要得到被统治阶级至少不是反对的态度。因此,刘恒在他即位不久,就接连下了两道旨在赡养鳏寡孤独、贫穷困窘的人的诏书。为了刺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他曾“开藉田”,“亲率耕,以给宗庙粱盛”,又采纳晁错“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主张,实行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赎罪的政策。他曾多次降低田税。公元前167年曾一度宣布“除田之租税”。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汉朝国力迅速恢复,文景之治的局面终于有了雏形。此外,无论从国政、吏政,还是自我要求、皇亲约束等方面,刘恒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做法。

公元前179年,刘恒即位不久,就和平地解决了南粤问题。秦末农民起义之际,南海郡尉赵伦乘机扩大势力,听到秦朝灭亡,就合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汉初,刘邦无力远征,派使者立赵伦为南粤王,要他在当地和南粤族各部,与汉朝能使,不要扰乱附近各郡。到了吕后时期,吕后认为南粤是蛮夷,断绝了两地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于是,赵伦恼羞成怒,就自号南武帝,发兵攻打长沙郡,吕后派兵征伐,屡屡败归。赵伦本是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北)人,虽去南海已49年,不忘家乡。他听说先人坟墓已被破坏,亲族兄弟被杀,更为恼火,发书要求汉朝撤离长沙郡的驻军,给他进去亲族兄弟。刘恒即位后,下令修复了赵伦先人的坟墓,派人慰问了他在真定的亲人,还给赵伦的亲族兄弟以尊贵地位。然后派使者持诏书和礼物去见赵伦,并告诉他只要削去帝号,不再扰乱附近郡国,则承认他为南粤王,允许他自治,与汉朝通使往来,赵伦同意了。

对于北方的匈奴,刘恒基本采取和亲与防御政策,保持边塞地区的安定。刘恒还采纳了晁错“徙民实边”的建议,招募内地居民迁往边塞,为其提供生活、生产条件,亦兵亦农,世代居住,形成防御力量。

汉文帝刘恒不论在国事开支方面还是在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在刘恒当皇帝的23年中,宫室、苑囿、狗马及各种装饰器物都无所增加。他曾想在骊山建一座供宴游用的露台,找来工匠合计了一下,需要“百金”,这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刘恒于是作罢。他常穿的是粗糙的黑色绸料衣;他宠幸慎夫人,但不让她穿拖到地面的长衣,帷帐不准用带有绣花的贵重丝织品,以免带起奢侈浮华的风气。

汉文帝时曾与大臣两次讨论刑罚问题。公元前178年讨论废除连坐法。陈平、周勃便按照刘恒的意思,宣布废除有关收孥连坐的一切法律条文,使有罪的按法律治罪,不收捕为官府奴婢,没有罪的不受牵连。公元前167年讨论废除肉刑。针对当时肉刑过滥的现实,文帝给御史大夫下令废除肉刑,用别的办法代替。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根据这个诏令制订了一个取代肉刑的法令,经汉文帝批准于当年颁布。

同类推荐
  •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与汉初三杰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于平民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开国之业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部属,使之各尽其力,各逞其能,终于消灭强敌,成就了伟业。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彭桓武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彭桓武传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 走下神坛的关羽

    走下神坛的关羽

    马蹄扬尘狼烟处,血泪英雄,戍装上阵,仗剑划开万里开幕,惊天动地壮烈事,问鼎华夏,折戟沉沙,洒血凝注千秋史书。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张曼玉“逃”

    张曼玉“逃”

    圈内的小明星,尤其是女艺人,在接受采访时,通常会说自己最喜欢的女演员是张曼玉。张曼玉成了偶像的偶像,她是无数女明星奋斗的目标。因为她达到了一个高度。但是,正如幸福不能只看表面,成功亦然。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热门推荐
  • 护花之神级高手

    护花之神级高手

    她以为他只是个保镖。她以为他只是个下人。后来她才后悔的发现...他不仅是个魅力四射的男人。他还是万人敬仰的无名车神。他更是让各方神秘势力畏惧的...神级高手!
  • 樱落如雨

    樱落如雨

    最悲不过花葬最痛不过情殇那些苍白故事起因都是回忆里的执着总是让樱花迷了眼却不一定会忘了谁
  • 穿书后我成了末世终极boss

    穿书后我成了末世终极boss

    【青梅竹马,1v1,异能,末世,无逻辑】穆聆音穿书了。穿到了一部末日异能无cp文的反派大boss身上。……嗯?现在的反派boss好像才五岁?还好还好,反派boss还没有家破人亡,也没有将女主的小堂姐做掉,没有和女主结下梁子,以后好好生活就是了。现在好像还没到末世?那就更好了,筹备物资,锻炼体能,等过几年在异世中用自己的能力护好家人朋友们,努力活下去。但是……为什么她一不小心就怎么强了!?还有,原主清雅干净,温柔体贴的竹马,看她的眼神怎么越来越不对了呢……
  • 大河浮萍

    大河浮萍

    一场横亘了4代人的往事,在大时代的裹挟下,像大河的浮萍一样,风雨飘零。没有对与错,是与非,唯有时间的长河,静静的流淌,见证了生离死别,见证了爱恨情仇。
  • 绝世巫女:本尊带毒
  • 来世我再也不要爱上你

    来世我再也不要爱上你

    女主和男主从小是青梅竹马,长大后男主出国了回来时带了一个女孩…………
  • 最后一个修真者

    最后一个修真者

    哪怕你权倾天下,亿万身家,最终逃不过死。而我,却是修真者,注定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万寿无疆!在我得到传承之后,注定将要在都市之中留下一段佳话。第一个目标,要把整个学校的班花都掌握在手中……
  • 伐

    黑暗时代,人命如草;礼崩乐坏,大道不存。见习医生石青抛弃手术刀,拿起战刀;以大仁大慈之心,行杀伐屠戮之事。因为,这是以刀为尊的年代。
  • 雪影迷殇

    雪影迷殇

    他本来只是一心寻回当年匆匆一别的父母,却不料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诡异的水月密室,神秘的雪影,传说中的西方大陆,这一切竟有着微妙的联系。那只一直推动着命轮,策划着众人命运的黑手究竟深藏何处?那从未现身的远古雪影又是何物?ps.本人曾用陌迹这一笔名在别的网站发表此小说,不是抄袭哟!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