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02300000052

第52章 宋、辽、金朝大事记(6)

然而,即位后的赵构早就决定南逃。李纲非常反对,于是对赵构说:“自古以来,中兴的帝王都是起于西北,立足中原,控制东南。这大概是天下精兵健马都在西北的缘故。如果陛下坚持前往东南,将会使中原的抗金将士大失所望,今后要收复北方失地就更加困难了。”但赵构不顾李纲等人的反对,坚持南下。在此之前,抗金将领岳飞上书赵构,指责黄潜善、汪伯彦奸臣误国,使中原军民大失所望,建议赵构乘金人在北方立足未稳之机,亲率大军收复失地。结果岳飞被削职。面对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不能有所作为的李纲只得选择辞职,赵构也顺水推舟,贬李纲为观文殿大学士。

就在赵构决意南逃的时候,北方军民的抗金斗争如火如荼。抗金老将宗泽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积极与全军展开斗争,黄淮地区还有红巾军、八字军等着名的义军频繁地活动,积极抗金。金见中原抗金力量日渐扩大,于是决定再次用兵。而赵构却乘船离开应天府,向南逃去。京师军民闻此消息,相聚啼哭,深知恢复无望了。

公元1128年春天,赵构到达扬州,随后在此安顿下来,开始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全然不管当时金兵的大举南侵。公元1129年农历二月,金军逼近扬州,吓得赵构赶紧骑马而逃,向临安(今杭州市)逃去。途中,经朝野上下的声讨,赵构迫于压力,不得不“忍痛割爱”,罢免黄潜善、汪伯彦两大奸臣。不久,宋军在陈彦的率领下,渡江打败金军,收复了扬州,赵构的小朝廷才在杭州暂时安顿下来。

为了顺应朝野上下的舆情,赵构从杭州北进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并改江宁为建康府,作出把行都设在建康的姿态。同年六月,金以皇帝四子兀术为统帅,再次举兵南下,准备捉拿赵构,消灭赵氏王朝。

早已决定将都城迁到杭州的赵构吓得又从建康逃回临安。途中听说临安失陷,被吓得逃到海上呆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金兵退走,赵构才结束海上朝廷的生涯,返回大陆。直到公元1132年,赵构的南宋朝廷才重回临安。

金兵刚退,赵构又想乞和,便与秦桧勾结起来,加紧进行对金的议和活动。金兵一旦南下,赵构又不得不在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战声中假惺惺地宣布抵抗。但只要金兵退走,赵构又恢复他投降派的本色,为了向金摇尾乞怜,甚至不惜令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抗金名将岳父父子杀害。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早在赵构在相州组建大元帅府,招兵买马之时,岳飞便加人了赵构的勤王队伍。年轻的岳飞曾因越职上书反对南进而受到革职处分;因率部擅自行动而险遭军法处决。公元1129年7月,面对金军的大举进攻,留在北方的宋军在杜充率领下南撒,屯驻建康,防守长江。同年10月,金军兵分两路,开始侵入江南。宋军的江防战线顷刻间便被金军突破,杜充叛降。岳飞则率部脱离杜充,自成一军,在江南坚持抗金斗争,并在抗金斗争中逐渐建立起了一支以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着称的岳家军。公元1137年11月,金王朝废掉了刘豫伪政权,并开始以议和的形式向南宋王朝发起了政治攻势。

岳飞闻知刘豫被废,立即上奏朝廷,请求趁机北伐,收复中原。然而,当时的朝廷对立足东南已有了相当信心,赵构想学赵匡胤,搞第二次收兵权,先安内而后攘外。现在刘豫被废,与金议和的主要障碍已不复存在,只要赵构自己向金屈膝而跪,便可以得到朝思暮想的议和。因此,他对岳飞的北伐请求不仅不屑一顾,而且深恨不已。但是,赵构也知道屈膝求和是不得人心的,尽管他决心力排众议,决计求和,但拥有重兵的韩世忠、岳飞、张浚的态度也不能不令他担心。于是他下令召见三大将,以便做些说服工作。张俊投其所好,表示坚决支持议和,韩世忠则坚决反对。公元1139年,宋金第一次绍兴议和成功,赵构、秦桧等人弹冠相庆,欣喜若狂。但随后金于公元1140年夏撕毁和约,分四路南下攻宋。当金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临安,赵构从苟且偷生的梦中惊醒,装出一副主战的样子。匆忙调兵遣将,进行抵抗。他下令岳飞从襄阳出击,牵制向淮南及陕西进攻的金兵,并恢复京师汴梁。

岳飞奉命出师北进,先后攻下了颍昌(今河南许吕市东)、蔡州(今河南汝县南)、洛阳等地。接着,他亲自率领50000轻骑驻扎在团城(今属河南),与兀术带领金军最精锐的拐子马决战。岳飞指挥将士持刀跃入敌阵,上砍敌人,下砍马足,大败金兵,取得了有名的郾城大捷。金军在郾城之战后,被岳飞部队的威风吓破了胆,以至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随后,岳飞挥师直扑开封。在开封城西南的朱仙镇,屯集在这里的十万金军一触即溃,完全丧失了进行战役会战的勇气和能力。然而也就在此时,秦桧知道岳飞不肯从抗金前线撤兵,就先命令张浚、杨沂中等抗金将领率先撤退,然后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请求赵构给岳飞下达班师的命令。赵构竟每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勒令岳家军立即退兵。岳飞接到班师的命令,心中异常悲愤。他流着眼泪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可他又不敢违令,只好忍痛南撤。

为讨好金人,赵构指使秦桧炮制所谓岳飞策动兵变、企图谋反的罪状,将岳飞逮捕下狱。并于1142年1月27日(农历除夕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抗金名将杀死狱中。当时,岳飞才39岁。在临刑前,岳飞在狱案上挥笔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公元1141年的宋金和议,使南宋成为金王朝的附属国。从此,宋金关系不是平等的兄弟关系,而是君臣关系了。议和后,南宋要向金交纳巨额贡物,这些钱财自然转嫁到老百姓头上,由于赋税沉重,国困民穷,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赵构仍不顾人民死活,大兴土木,建造了各种神殿宫宇,举行盛大典礼,以之粉饰大平。

这时,北方的金又发生政吏,主战的完颜亮登上皇帝的宝座,积极准备南侵。

公元1161年秋,完颜亮率60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灭宋。赵构急忙命宋军抵抗,结果前去抵抗的宋军还没有交战,便不战而逃。赵构得知后,吓得准备想走航海避敌的老路。后来受到新任宰相陈康伯坚决劝阻,赵构才留下来,并不得不下令亲征。这时,赵构的转机又来临了,金国完颜雍借完颜亮南下侵宋之机,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皇帝,完颜亮被哗变的士兵杀死,金军北撒。南宋军队乘势收复两淮,大获全胜。

完颜亮南侵的惨败,使南宋抗金热情大振,抗金运动风起云涌。面对这种局面,赵构无奈,只得于公元1162年下诏退位,将皇位交给了养子、宋太祖的七世孙赵旮,自己当了太上皇,公元1187年,81岁的。赵构终于结束了他的一生。

孝宗赵昚

(公元1127年~公元1194年)

在位时间: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

曾用年号:隆兴、乾道、淳熙

谥号: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咸孝皇帝

庙号:孝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1127年,宋太祖七世孙宋孝宗赵昚出生。

公元1160年,赵昚被宋高宗立为太子。

公元1162年,宋高宗举行受禅仪式,将皇位禅让给赵,自己做太上皇,于是赵昚即位,是为宋孝宗。

公元1162年,刚即位的宋孝宗赵就下令为岳飞平反,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

公元1163年,赵昚重用张浚等抗金名将,展开北伐战争,结果失败。

公元1164年,南宋向宋求和,史称“隆兴和议”。

公元1187年,宋高宗病死,于是宋孝宗为其尽孝,并有禅位之心。

公元1189年,赵禅位于儿子赵春,当了太上皇。

公元1194年,宋孝宗赵病死,享年68岁。

宋孝宗被人记住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个皇帝,而是他为着名的抗金将领岳飞平反,因此人民在怀恋岳飞的同时,也顺便记住了他的名字。不过宋孝宗赵昚在南宋众多皇帝中,还算是最优秀的一个,而且对自己的养父宋高宗非常孝顺,如果从忠孝来评价他这个皇帝的话,忠他肯定算不上,只有别人忠他,哪有他忠别人的道理,但他至孝,而且是对自己的养父,因此,宋孝宗也算是南宋当中最令人尊敬的皇帝了。

赵昚旮能当上皇帝,也是经过了层层选拔,方才坐上皇帝这个位置的。公元1129年,宋高宗唯一的儿子夭折,高宗又患了不育之症,因此为了册立皇储,宋高宗不得不从多达1645人的太祖后代“伯”字辈中选择,经过精挑细选,赵昚终于战胜了其他的堂兄弟,脱颖而出,被宋高宗选入宫中,交给张婕好抚养,又为了让孤独无依的吴才人 高兴,高宗又找来了另一个叫伯玖的交给吴才人抚养。于是皇储之争就在两人之间展开。他们两人都是太祖之后,才能又不相上下,到底立谁为嗣,高宗犹豫不决。于是想出了一个令人难以预料的办法。

高宗分别给赵他们两人10个宫女,几天后将宫女召回,检验之下,赐给赵的10人仍是处女,赐给伯玖的10人都不是处女了。高宗没有告诉别人,但内心已知道孰优孰劣了。

公元1160年,高宗宣布立赵昚为皇子,随后又于公元1162年正式册立赵昚为太子,3个月后便将皇位禅让给了赵昚。

即位前的赵昚就主张抗金,即位后雄心更大。他非常讨厌秦桧的专权卖国,力主抗金,他清楚地知道,要想北伐抗金,就必须首先扶正朝野舆论,重用抗金之士,斥退秦桧余党。

于是他于即位当年封抗金名将张浚为江淮东西两路宣抚使,随后又下令给岳飞平反,追复岳飞及其子岳云的官爵,依礼重新安葬,并且录用岳飞的子孙。这一顺乎民心之举,朝野上下,为之一振。

但自宋太祖起,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严重影响了想抗战的孝宗,使他在主战与主和两种思想之间摇摆不定,以至于他想不通过抗金斗争就取得平等地位。因此孝宗听从史浩的意见,派使臣前往金通报即位之事,并希望双方关系有所改善,但他的幻想破灭了,金坚持之前的屈辱条件,并在公元1163年金内部稳定后,金军已抢在南宋之前作好了军事准备。

遭到金的拒绝后,孝宗终于下定决心,派张浚开始北伐战争。战争之初,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分别攻下灵壁和虹县,并会师共同进攻宿州,宋军奋勇巷战,杀敌数千人,擒敌8000余人,收复宿州城。捷报传来,举国欢腾,孝宗大喜,下诏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其副。但在李显忠帮助下方才攻下虹县的邵宏渊心胸狭窄,因位在李显忠之下,由此与李不和。后来金兵反攻宿州,并不断增兵包围李显忠,面对强敌和李显忠的援助请求,邵宏渊按兵不动,使得有些军官见主帅不和,竟然临阵逃脱,使得宿州复被金兵攻占,并将宋军一举击溃,尽得宋军资器械。张浚组织的北伐就这样失败了。

北伐失败,妥协派官员乘机大肆诋毁,孝宗见北伐不能取胜,于是动摇起来,他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相,同金议和。汤思退纠集同党,排斥以张浚为首的主战将领和大臣,宋孝宗求和的大局已定。

公元1164年,宋金订立“隆兴和议”,议定南宋不再对全称臣,改称侄皇帝;每年向金朝交纳的“岁贡”改称“岁币”,并减十万之数;南宋把宋军收复的州郡割还金朝。和议签订后,南宋的地位略为改善,但仍是个屈辱的和约。

宋金议和后,孝宗心存幻想,仍想收复失地,改变宋金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这时虞允文就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才。公元1170年,孝宗在虞允文的支持下派人出使,要求全归还河南的祖宗陵寝,并要求改订金使携书至宋时,宋帝须降座受书,屈尽陪臣之礼的受书礼。

但次出使又遭到拒绝,于是孝宗决心诉诸武力,收复中原,下令虞允文准备北伐。但不久随着虞允文的抱恨九泉,再加上高宗的干预,孝宗的北伐再次宣告流产。

从此,孝宗彻底失去北伐的壮志,加上大上皇去世,遂萌生了像太上皇高宗一样退位的想法。公元1187年,81岁的太上皇高宗去世。悲痛之中,孝宗决定为高宗服丧三年,服丧期间,孝宗只吃素餐,弄得形容逐渐憔悴,宫中有位姓吴的夫人担心他因此得病,于是偷偷让内侍在孝宗的素菜中掺上了一点鸡汤,孝宗发觉后勃然大怒,当即将吴夫人逐出宫门。

公元1189早,金世宗完颜雍病死,21岁的孙子完颜即位。按规定,南宋皇帝对金皇帝要自称侄儿。已经年过花甲的宋孝宗不愿向比自己小40多岁的金章宗称侄,立即禅位给太子赵,自己当了太上皇。

孝宗退位后,被儿媳皇后李氏千方百计离间孝宗父子,结果使得父子之间越来越疏远。儿子赵甚至一年不来见他,孝宗因此忧郁成病,随后于公元1194年病死。

光宗赵惇

(公元1147年~公元1200年)

在位时间: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

曾用年号:绍熙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庙号:光宗

安葬地:崇陵

宋光宗在位期间只是为做皇帝而做皇帝,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来,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惧怕“河东狮吼”而又听信皇后的谗言,以至于与年老的父亲太上皇宋孝宗老死不相往来,最后被自己的皇后联合大臣们以不孝之过逼其禅位,于是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统治生涯。

公元1187年,81岁的太上皇赵高宗赵构死去,宋孝宗以孝出名,因而十分悲痛,从此不理朝政,也想效法高宗禅位。两年之后,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在紫宸殿举行了受禅之礼,由太子赵即位。宋光宗即位的时候,北方的金世宗已去世,即位的新帝金章宗又昏庸无能,加上宋金边境多年相安无事,于是宋光宗很想趁此机会励精图治,重振大宋雄风。这时的朝中大臣,都在光宗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准备开创一番基业,中兴大宋。可朝廷没乱,偏偏后宫给他添乱。这光宗的老婆李皇后是喜欢弄权的,为了她弄权,竟掀起一场场宫廷风波,把光宗搅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

光宗想将一批为非作歹、干预朝政的宦官诛杀,整肃朝纲,结果被李后从中作梗,弄得自己郁郁寡欢,渐渐成了心病。这当父亲的太上皇孝宗听说儿子有病,急忙让御医细心调治,自己还亲自翻检医书,采购良药,以治光宗的病。没想到受宦官们挑拨的李后又来挑拨光宗,极力阻止他去见自己的父亲。光宗竟然听李后的话,坚决不肯去见太上皇。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苹果CEO库克传

    做最好的自己:苹果CEO库克传

    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的库克被认为是“除乔布斯外最了解苹果的人”。库克为人低调内敛,长期以来在乔布斯的光环背后默默为苹果公司掌舵。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秋瑾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秋瑾

    秋瑾生活的时代,正值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妄想瓜分中国;清政府政治腐败,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帮凶。而中国人民不甘受奴役,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斗争中,爱国志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的生命争取民族的解放。在无数先烈中,秋瑾是近代第一位为革命牺牲的女革命家,她的英雄事迹彪炳青史,永放光芒。
  •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与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全球企业界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如果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制他的神话。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
  •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

    这位中国现代史上最神秘、最诡谲的人物之一,就如同乱世中藏而不露的毒箭,令人们至今听到他的名字都会不寒而栗。对于他的种种记载,可以说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那么,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灭》将寻着历史的脉络,去发现一个真实的戴笠,同时,揭示军统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间谍组织”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孤爱往事

    孤爱往事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不能在平凡了。有时候,很多看似平凡的故事,回想起来也十分美好,虽然其中夹杂着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有些故事,也许更加适合被埋藏起来。现在我们要说的故事,是从六年前开始的……
  • 系统之回归

    系统之回归

    为了一个莫名的呼唤,他从现实世界来到天灵大陆,陌生的世界里,他仅有一个充满神秘的系统,他将如何生存。爱情也曾经离他那么近,但是他却一心挂念回家之路,他和她的前路究竟在何方,还是就此终结?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三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2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剑神仙帝

    剑神仙帝

    我从红尘来,欲证道成仙。我归红尘去,笑谈人世间。
  • 塔乡

    塔乡

    动荡不安的九塔盟,因一场陨石的降落,群魔乱舞。流落异域的少年,凭借唯一的家传玉符,寻根溯源。李飞的江湖梦,无非是骑马游天下,仗剑走四方,待到归来时,携美同返乡。但从他踏出村子的那一步开始,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接连呈现。剑呢?马呢?美人呢?
  • 夜见晨曦

    夜见晨曦

    这是个战乱的时代,恭姬的煅金能力本没有战斗技巧可以开发,但这在得到神启体质的传承后发生改变,老师的锻造,师父的教诲让他有资格撰写属于自己的传说,哥哥的死亡让他悲痛欲绝,年仅八岁便认定了他未来的路,但这条路真的是对的吗?时间给了他答案,他想要守护东昼王城,但仅此而已吗?在血雨腥风中他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心,他的刀刃不再锋锐,朝着心的方向与伙伴前行。
  • 卜天遗记

    卜天遗记

    一个趁势而起的英雄少年,一个金戈铁马的乱世纷争,一卷可窥测大陆运势的逆天卷轴,一段横跨十年的血雨腥风……注意上架之前每天不定时三更,上架后定时更新,本文YY,绝不太监
  •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纯然恋爱谱:左翼殿下

    【晚上日更】他,抬起高贵的头颅,修长白皙的手指中握着白银光辉的权杖,他是白封国的殿下,拥有不可践踏的尊严,他的瞳孔如同黑曜石般冰冷残忍。她,是平平淡淡的特优生,圣凯樱斯学院的话剧社副社长,为了每一年的奖学金,擦亮了带着黑框平光镜的眼睛,她的世界很难能够看到蔷薇色的微笑。他,是美丽到女孩都不可及的学院理事长,年轻的脸颊纯白干净,紫色的长发透着紫罗兰色的瞳仁,他在她面前轻轻的跪下,宣誓要做她的骑士,永远的守护。他说,她是另外的她,然而她无法去辨别自己的身份,只是哭泣着,看着梦境中曾今出现过的美丽少年和一大片白暇的蒲公英田。她到底是谁?痛彻到心灵的倒塌感;纯白的天空中的哭泣感;梦境中拥有黑色瞳仁的飘渺感;当他们在櫻色的天空下旋转到无力时,他答应她来当她的王子时,她却又一次残酷而痛苦的推开了他温暖起来的手掌。痛彻心扉的爱情交织着勾心斗角的事件,城堡上空的诅咒,许愿池下的幸福。能否,抓得到?
  • 蠢萌养成男主别黑化

    蠢萌养成男主别黑化

    国际杀手绯零意外穿到一本虐心虐身的言情小说中的作死女n号,绯零表示什么都不是事,决定这辈子都离男主远远的。带着无意之中救回来的小朋友发家致富,可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已经长大的小朋友看着去相亲的绯零醋意大发,把她嗯在墙上,眼里带着深深的执着,深情到“绯绯,我会保护你的,以后你的身边只有我好不好”
  • 女权世界的校草

    女权世界的校草

    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男女地位调换,主人公该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呢?主人公到底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