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02300000050

第50章 宋、辽、金朝大事记(4)

在尊崇濮王的争论中,赵曙尽显其不凡的驾驭之术,不惜牺牲台谏官,以表明自己对韩琦和欧阳修等人的极大信任与重用,舍得他们感恩图报,尽职尽责,辅佐自己。

赵曙励精图治,手下又有韩琦、富弼、欧阳修等有才之人为辅,北宋朝政为之一新。但这时,西夏却加紧了对宋朝的入侵,使赵曙不得不再谋国防,抵抗入侵。

对西夏的入侵,赵曙还是先以和为贵,遣使访问,之后采纳韩琦的建议,征召义勇军15万人守边,又任命了一批将领以抵挡西夏的入侵,然后赵曙便以为可高枕无忧了。但事实与他所幻想的恰恰相反,西夏军屡次入侵,成为北宋西北边境的一大患。

而在朝廷内部,尽管赵曙想方设法地解决自仁宗以来的冗官问题,但囚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反而使之愈演愈烈。赵曙对当时皇亲国戚的奢侈糜烂也感到非常气愤,曾多次想下决心处理,但每次都在贵族豪强势力的反对下,不得不雷声大而雨点小。

外围内忧,弄得赵曙焦头烂额,不堪应付,终于在公元1066年旧病复发,卧床不起,日渐沉重,到最后竞失去说话能力。在病魔的折磨下,这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终于忍受不了,撒手而去。

神宗赵顼

(公元1048年~公元1085年)

在位时间: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

曾用年号:熙宁、元丰

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常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

圣孝皇帝

庙号:神宗

安葬地:永裕陵

公元1048年,朱英宗长子赵顼出生。

公元1067年,赵项即位,是为宋神宗。

公元1069年,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副相参政知事,开始变法。

公元1076年,赵顼派兵前往反击交趾,将交趾打败。

公元1077年,赵项派兵讨伐西夏,取得大胜。

公元1081年,赵项再次派兵讨伐西夏,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

公元1086年,被再次罢相的王安石病死。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享年38岁。

宋神宗和北宋的其他皇帝不同,是个比较有性格的皇帝。两宋自家太祖始,就以孝为治国之本,而这种所谓的“孝”,其实是唯唯诺诺。宋太祖自己的皇位就来得非常不光彩,为了巩固自己赵家的统治,避免被手下拥有重兵的大臣篡位,所以宋大祖赵匡胤在建国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防备。不仅如此,他还在精神上加以浸染,使得封建的“忠孝”深入朝野上下之心,以至于自己的子孙也变得只会奉行祖宗之法,而无丝毫创新之念,弄得到北宋中期,国势已大为衰竭,社会矛盾也逐渐膨胀。而宋神宗却是个“另类”,他任用王安石实行新法,总算让北宋中期的国力有所恢复,总算在屡败于辽、西夏之后取得了一次久违的大胜。不过宋初所制定的立国之策已深入人心,改革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宋神宗也只得无奈的死去。

立志图新推行新法

公元1067年,宋英宗病死,立为太子不久的赵顼仓促即位,是为神宗。赵顼即位之时,社会矛盾已经比较尖锐,宋初以来就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三冗”问题愈演愈烈。宋初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有很多地方不适应社会的现实状况,百姓日生不满,小规模的起义也此起彼伏,因此必须在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才能有效地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宋仁宗其实已经发现这些问题,但在施行过程中,由于遭到强大的阻力,他在位时的庆历新政很快就流产了,主持改革的范仲淹也被迫下台。

血气方刚锐意求治的宋神宗赵顼下车伊始,就急于寻找一个能够全力帮助他改革的大臣作为臂膀。王安石就这时脱颖而出了。王安石在地方为官多年,亲眼看到当时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他曾给当时的皇帝仁宗上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宋仁宗没怎么看,未即位的赵顼倒看得很仔细,因而非常欣赏王安石。赵顼即位后,就把王安石召到身边。第一次召见王安石时,心急的赵项就问他治国应当先作什么。王安石的一番回答令赵顼耳目一新,于是命王安石写出《本朝百年无事札于》,讨论北宋先帝的治国之道。

赵顼看后大喜,便于公元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即副相),并亲自督促王安石提出并推行了一整套新法。

新法分为“富国”、“强兵”和改革科举制度三个部分。富国部分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部分包括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新的科举制度主张以经义取士,应试者不再考试诗赋、帖经、墨义之类,而以诗、书、易、周礼、礼记为本经,以论语、孟子为兼经。同时,对太学进行了改革,实行“三舍法”。初入学的为外舍生,不限名额。以后经过考试升为内舍生,名额200人。内舍生经过考试升为上舍生,名额100人。上舍生中品行优异者可不经考试直接授予官职。

改革命令一出,朝野大哗,新法中许多措施直接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改革,加上新法本身有许多不足,所以几乎各项新法都遭到强烈反对。而遭到反对最多的就是侵犯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免役法和市易法。一时朝野内外,反对声四起,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也站出来表示对反对派的支持。

在这样的局面下,赵顼有些动摇了,先后将王安石两次罢相,以平息反对的声音。不过,王安石下台后,赵顼还是将部分新法进行到底,其中改革官制与强化军兵保甲的制度成为改革的重心。由赵顼自己单独进行的改革被后人称为“神宗改制”。赵顼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其富国强兵的目的非常坚决,但在抑制兼并这一点上,他遭到强烈反对后便往往虎头蛇尾,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结果,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

壮志未酬遗恨而死

赵顼除了推行改革之外,还不满北宋辽和西夏一味妥协退让,因此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多次战争,但大多是胜少负多,只有对交趾的反击战和第一次征伐西夏还比较重要。

位于现今越南北方地区交趾,不断在宋边境进行劫掠。公元1076年,赵顼派兵征讨交趾,将交趾打败,全部收复被交趾占据的邕州、廉州等失地。随后攻入交趾国内,交趾王李乾德眼看宋军就要兵临城下,赶忙奉表乞降。从此,交趾再不敢侵扰宋境。

公元1037年,赵顼派王韶率军进军1800里,占领了宕、岷、叠、洮等州,招抚大小蕃族30余万帐。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宋对辽、夏战争中的空前大胜。但后来再对西夏用兵,北宋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081年,赵顼趁西夏国王秉常的母后专权之机,兵分五路,共20多万兵力征讨西夏,大军深入西夏境内,直抵灵州(今宁夏灵武)城下。西夏军决黄河水将宋军淹没,并切断宋军粮道,结果宋军大败。此次战争,宋军有200多个将校阵亡,伤亡20多万士兵和民夫。消息传到朝廷,赵项悲痛难忍,竟临朝大哭。从此,赵顼彻底丧失了先前的雄心,维持原来对西夏的和议,每年向西夏交纳财物。公元1085年,深受西北边境军事失败所打击的赵顼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

哲宗赵煦

(公元1076年~公元1100年)

在位时间: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

曾用年号:元祜、绍圣、元符

谥号:宪元迹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庙号:哲宗

安葬地:永泰陵

公元1076年,宋神宗赵项第六子赵煦出生。

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因赵煦年幼,朝政均由祖母高太后把持。

公元1093年,高太后病逝,赵煦终于亲政。

公元1100年,赵煦病死,年仅15岁。

公元1085年春,宋神宗赵顼因病去世,赵顼的第六个儿子(前面五个均夭折)赵煦就在丧父的悲痛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宋哲宗。

因为自己年幼,所以大权都掌握在祖母宣仁高太后的手中。高太后本来就对神宗赵项任用王安石变法不满,等到自己做了太皇太后,又掌握了朝政大权以后,这位皇室贵族的首领就以恢复祖宗法度为名,起用并重用了以司马光、吕公着、文彦博等人为代表的大批守旧派人物,排挤和打击以吕惠卿、蔡确、吕嘉问为首的变法派,全盘否定并逐个废黜了赵项在位时推行的一系列新法。一时间,朝野上下掀起了一阵清算新法之风,史称“祜韦占更化”。

赵煦即位之初,虽然年龄幼小,但很反感别人依旧拿他当小孩看待。然而无论是祖母高太后还是当时的大臣,偏偏不了解他的心思,认为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这就使得赵煦从小就对当朝的大臣极为反感。

赵煦年幼时很愿意念书,平时在宫中除了看书外,很少出去玩耍。他看书的范围很广,尤其喜欢唐人律诗,常把自己亲手抄录的唐诗分赐给大臣。但高太后和大臣们却想通过教育他读经讲史,使他成为一个能恪守祖宗法度,忠信孝悌,淳茂老成的人。当时高太后掌握朝廷大权,大臣们居然只知道高太后,不知道皇上,凡有奏事,都只向高太后请示禀报,有时赵煦偶尔问件事,大臣们竟没有一个人答理。赵煦后来对人说:“元祜垂帘之时,朕看到的只是大臣的脊背和屁股,他们的脸全转到太后那边去了!”

赵煦对元祜大臣的印象越来越坏,他和高太后的感情危机也越来越深。尤其是赵煦寻找年轻女子陪伴自己的事情,因而大臣们纷纷上书,进行口诛笔伐,说皇上年方14岁,不应当是亲近女色的时候,劝皇上进德爱身。又请求高太后保护好皇帝,言辞十分激烈。高太后于是把所有年轻的宫女都换掉,赵煦心里不说,但非常记恨太后和这些大臣。后来,高太后又亲自为赵煦物色了一个高太后自己喜欢的少女,并亲自立为皇后,根本就不管赵煦是否喜欢。果然,新婚不久,皇帝和皇后不太融洽的关系就公开化了。

赵煦大婚之后,理应可以亲政了,可是高太后仍没有还政退位的意思。赵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又苦于没有办法,只得用沉默以示抗议。

即位以后,他就很少讲话,年龄渐长,话却变得更少了。高太后有一次问他:“大臣们奏事的时候,你心里是如何想的,怎么连句话都不说?”赵煦回答到:“娘娘已处理过了,叫孙儿又说什么呢?”高太后及其大臣也看出了赵煦的不满,为防止他日后翻案,高太后等人一面加紧打击变法派,一面继续训导赵煦,向他灌输所谓祖宗之法。范祖禹曾要求高太后把天下之勤劳,万民之疾苦,群臣之邪正,政事之得失,每天都讲给赵煦昕,使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便众说不能惑,小人不能进。但无论他们怎样做,怎样说,赵煦一直保持沉默,他准备在沉默中等待着亲政的那一天。

公元1093年,62岁的高太后终于一命呜呼了。18岁的赵煦这时才得以亲政。不久,赵煦正式打出了继承神宗事业的旗号,从此“绍述”之论大兴,国是从根本上改变。变法派分子通通回到了朝廷,王安石得到褒崇,蔡确的官职得到追复,元丰新法得到恢复,《神宗实录》得到重修。元枯大臣无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其官职都被剥夺或追夺干净,以文彦博为首的30余人被列为司马光的党羽贬罢出朝,吕大防、刘挚、刘安世等人被安置到了最荒僻的地区加以编管,范纯仁、苏轼、程颐等也受到严厉的责罚,高太后的亲信宦官梁惟简、张士良、陈衍等人也被编配到了远恶州军。

赵煦和皇后孟氏的关系起初就不大融洽,后来赵煦另有所爱,与孟氏更见疏远了。赵煦宠爱的是一个姓刘的御侍宫女,地位逐步提高,由美人升为婕好。赵煦不但在后宫与她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就连外出也时常带在身边。刘氏恃宠成骄,神气起来,连皇后也放不进她的眼里去了。后来孟皇后被打入冷宫,刘氏也因生了一个龙子赵茂而册立为皇后,眼看这一家三口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知风云突变,皇子赵茂出生才二个月就不幸生病夭折,赵煦遭此打击,竟也生起病来,虽经多方医治,但仍无效。遂于公元1100年的农历正月初八驾崩,年仅25岁。

徽宗赵佶

(公元1082年~公元1135年)

在位时间: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

曾用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谥号:体神令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安葬地:临安

公元1082年,宋神宗第11子赵佶出生。

公元1100年,宋哲宗暴病而亡,因宋哲宗无子,赵佶得以即位,是为宋徽宗。

公元1125年,刚与北宋联合灭掉辽的金兵便大举南侵,宋徽宗赵佶吓得赶紧让位给儿子赵桓,自己升任太上皇。

公元1127年,北宋京城汴京被金兵攻陷,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宋赵桓均被俘虏,北宋灭亡。

公元1135年,宋徽宗病死,7年后,棺材才被运回临安。

宋徽宗赵佶出生于公元1082年,是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弟。赵佶自幼就对书法、绘画、丹青、骑射、蹴鞠,甚至豢养禽兽、弄花草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书画方面他显露出了卓越的天赋。但就是不喜欢宗室亲王日常学习的儒家经典、史籍。在赵佶4岁那年,母亲就随刚死不久的神宗而去,因此,缺乏母亲教育的赵佶行为逐渐轻佻放浪,与英宗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的驸马王诜臭味相投。而赵佶即位后的四大奸中的高俅,就是王诜无意中送给他的。这高俅玩得一手好蹴鞠,但臭名远扬,因而受到王诜的喜爱。有一天,王诜命高俅给赵佶送蓖,正好赶上赵估在园中蹴鞠,无意中将球踢到高俅身边,高俅遂显示出他过人的蹴鞠技术,因而赵佶将高俅留下,日见亲信,颇加重用。

赵佶在外面胡作非为,但回到宫中后,尤其是在向太后面前,赵佶装出一付知书达理的模样,对向太后极其敬重孝顺。向太后对他非常喜爱,因而在无子嗣的哲宗病死后,向太后首先就想到了端王赵佶,立即将赵佶招来灵柩前,宣布让他即位。赵佶就这样登上了皇位,成为北宋的第8个皇帝。

赵佶即位后,一向信任赵佶的向太后并不想干政,即使是在赵佶和众大臣的恳求下勉强听政了6个月,随后便还政引退了。善于在向太后面前演戏的赵佶,则表现出一付浪子回头的样子,退还了百姓王怀献给他的玉器,还赶跑自己在内苑豢养的珍禽异兽,又曾因出现日食而下诏求直言,俨然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

但向太后死后,赵佶就恢复了本来面目,首先将大奸臣蔡京召回朝廷,并于次年任命为宰相。从此,蔡京就伴随在赵佶身边,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极尽小人之能事,赵佶在位26年,蔡京任相24年,中间虽曾三次被罢,但旋罢即复,可见蔡京的会说好话使赵佶离不开这个马屁精。除了蔡京,赵佶身边还有童贯、朱励、梁师成等奸佞之徒。赵佶昏而不庸,虽宠信奸臣,但最高决策权却是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天下之事,无论巨细,全得由他亲自处理。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吴佩孚

    吴佩孚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 最艺术,最民国

    最艺术,最民国

    要认识一个时代,首先要认识这个时代里艺术家们如何生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艺术是时代的灵魂与气质,艺术家则是时代中云淡风轻的精灵。如果连艺术家都变得功利与世俗,这个时代是何种面貌,就不难想象了。在日下的“民国热”中,民国艺术家群体,几乎是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而如果说还有一个群体,能像民国时期文化学者们一样好玩可爱、趣味无穷,艺术家群体可谓当仁不让。本书选取了张大千、齐白石、李叔同、赵元任、徐悲鸿、丰子恺等艺术大师,以通俗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他们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品中国文人.2

    品中国文人.2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热门推荐
  • 豫章漫抄

    豫章漫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佛必须死

    神佛必须死

    神必须死,佛必须死,漫天神佛都得死。少年牧九天,八岁练气,十岁筑基,十四岁金丹,一觉醒来,丹田里多了个半透明灵体状态的猴子,从此沦为废物。一次次供给猴子灵气,最终猴子醒来,身份揭晓,一段不为人知的“西游”隐秘逐渐揭晓。一人一猴破天而出,遇神杀神,遇佛灭佛,遇魔诛魔!注:本文又名《真悟空被假悟空打死之后宿体重生与宿主重回西游玩爆神佛记》
  • 坤道逆天

    坤道逆天

    天地初成,世间一切由乾、坤、巽(xun)、兑、艮(gen)、震、离、坎八道所支撑。乾道为天,坤道为地。六界盛传乾、坤等八道各化一物,得天独厚,各有异能。若能集得八件,便可上掌天、下控地。六界无不垂涎八宝,却无人知八宝实为何物。人界正派邪魔乱起。六界动荡不堪。他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却阴差阳错的卷入了正邪之争,成了牺牲品,为正邪两道所不容。他却游历天下,仗义江湖。多次遇险,却得神秘女子相救。闯地府九幽、破玉皇仙都、灭神王混沌。而这一切,仿佛都在一个人的安排中,他是谁,又有何目的。任他何人,我必逆天。.....
  • 七星记

    七星记

    家庭巨变成为孤儿,茫茫武林,如何立足,加入名门,踏上修行之路,得意之时却再遭打击,跨越一切,寻得真相,终成一代宗师。
  • 上海寻梦记

    上海寻梦记

    山村女孩乐小颖于十八岁来到都城上海市,开始她的打工生活。虽然她把电梯叫作会上下跑的车,但她不怕,能够吃苦、勤劳。可是生活却并不因为她“吃苦、勤劳”就让她顺利,在做了不长的家政员后,被雇主“撵”了出来,进了“格格”美发厅打杂工,并由此学起了美发。正当乐小颖技艺突飞猛进之时,一次误会,使她离开了“格格”美发厅。“祸兮福所倚”,从此,她走向了辉煌的“燕之舞”美发厅——在接受法国美发大师米玫尔·杜的指导后,乐小颖的技艺更加成熟,成了“燕之舞”的台柱子。可这时,老板黄柏燕却突然要去美国,使得乐小颖意外地成了这家美发厅的主人,并改店名为“颖之魂”,且很快拥有了五家连锁分店。
  • 转角即是光明

    转角即是光明

    在一生中遭遇的困境和不解,在当下或许是如此难以接受,但在过后某一时刻,会突然觉得这是最好的安排。一米阳光编著的《转角即是光明》中温暖人心的故事,贯穿着对人生、情感、事业的感悟,折射出生活的简单与复杂、高潮与低谷,学会在世间百态中领略禅意的美。
  • 木塔神鞭

    木塔神鞭

    由于人类大肆破坏大自然,造成许多物种的灭绝,然而人类也遭到了反噬,各种病毒、自然灾害接连而至,或是病死,或是变异.最终人类在经过一场重大的疫病之后,就连文明也在后退,人类濒临灭绝。山林荒野中的各种山精却在不断进化,想与人类抢夺霸主地位。然而在这种恶劣的坏境下,人类也在不断进化,有极少部分的人类觉醒了道根,拥有了灵力、元力和念力这三种超凡能力,成为了道法师,与山林荒野的那些生物不断的战斗……姜小华就是战斗中的一个集镇少年,但他觉醒道根与那些道法师大不相同,在他的脑海中只有一座木塔……
  • 倒霉神仙的轮回转世之旅

    倒霉神仙的轮回转世之旅

    莫名其妙的被三界六道众仙认定为他玷污了玉帝的女儿,就因为这样的开始,被打入三千小世界中开始百世轮回,每一个小千世界也许都是曾经你喜欢的经典。
  • 思忆秋

    思忆秋

    女主周忆在高中时遇见了一位少年,与她有着鲜明对此的少年。周忆从没有想到过会和他有这么多的故事。
  • 游商万界

    游商万界

    别人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但是我跟别人不一样,我有一颗自己的星星,所以我的征程是诸天万界当然,我不是个暴躁的劫掠者,我只是个路过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