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02300000012

第12章 秦、汉、三国大事记(11)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鸠杀了年仅13岁的汉平帝后,以“兄弟不得相为后”为借口,不拥立年龄都较大的53个诸侯王。最后,王莽看中了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两岁的刘婴。刘婴被立为皇太子,号曰:“孺子”,改元“居摄”,尊平帝王皇后为皇太后,而王莽则自任“摄皇帝”,刘婴完全就是王莽称帝前的傀儡而已。待王莽代汉自立的时机成熟后,刘婴也就完成了他的使命,被王莽废为“安定公”,之后就在囚笼般的安定府中渡过了15年。公元23年,王莽被杀,刘婴也未能幸免,他被更始帝派人杀死,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新帝王莽

(公元前46年~公元23年)

在位时间:公元8年~公元23年

曾用年号:始建国、地皇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去世,汉元帝即位,生母王政君升任皇太后,外戚王氏集团开始形成。

公元前46年,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射身校尉,开始进入专权的王氏集团。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逐步进入统治核心

公元前8年,王莽升任大司马,成为外戚王氏集团的核心。

公元前7年,王莽被免职,一直到公元前2年,才重新回到长安。

公元元年,王莽被封为“安汉公”,此后,王莽逐步清洗朝中异己,将大权独揽。

公元8年,王莽代汉自立,建新朝,开始一系列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公元23年,王莽被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所杀。

王莽此人,应该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毕一生之力,就为了做两件事情,第一是代汉自立,第二是施行新政。

为此,王莽费尽心思,一路向上,终于能够代汉自立,可以开始施行他梦想中的新政了。但他为此付出的,是30余年为博取官僚民众好感的良苦用心,是代汉自立后17年的艰难改革,是被起义军乱刀斫尸的结局。而他所进行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对大,但也是最失败的一次改革。

同时,他的改革也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历次改革不同,他基于《周礼》设计了一套“复古”的改革蓝图,试图建立天下之土皆归国,天下之业界国有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国家制度,有些史论评价,王莽所进行的是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也就是说,王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过,对于王莽所进行的改革,遭到了逐步形成的大地主集团的抵制,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一个自上而下齐心协力“干革命”的官僚集团,使得老百姓也不领情,最后内外皆乱,义民群起,王莽政权陷入了农民起义军的重重包围中。

王莽在代汉自立前一直颇有心计,又善于施忍术,于是朝廷内外赞美声四起,纷纷向皇上推荐这个举世难得的贤良之人。王莽也就是凭借这些溢美之词椎波助澜,逐渐掌握了大权。但是在代汉自立后,王莽却刚愎自用,疑神疑鬼,而且还演出了一场场花样百出的闹剧。这就与他代汉前的性格大不相同,甚至格格不入。王莽身上竟同时具有两种严重对立的性格,很难让人解释清楚,不过,从他年龄来看,王莽代汉自立后已经有50多岁,之前又经历了30余年明争暗斗的官场生涯,难免会产生一种压抑多年后猛然爆发的发泄心理,加上年老头昏,这些闹剧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代汉自立用心良苦

王莽代汉称帝,似乎并不符合儒家的道德行为规范,所以就给他找了个传说当借口,来说明他为何篡位的原因。这个故事踉建立西汉王朝的刘邦有关,相传,刘邦斩白蛇时,蛇曾告诉刘邦,说他将贵为天子,广有四海,但它决心跟他捣乱,“你斩我头我闹你头,斩我尾我闹信尾。”刘邦毅然将它拦腰斩断。结果,大汉帝国的江山在中间出了乱子:在两汉之间,横插进一个为时17年的新朝。传说这个短命王朝的缔造者王莽,便是那条蛇转世。不过这样一来,既证明了刘邦称帝的合理,也找到了王莽乱汉的理由,而且还借机说明了王莽是白帝之子。真是左右逢源!

王莽能篡权,一方面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皇太后王政君帮了大忙,还有就是日暮西山的西汉王朝也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

王莽的一生,可以分为代汉自立前后两个阶段。代汉自立前,王莽也算是费了一番苦功,方才从王氏集团里一个小喽罗的身份,混到了后来的大司马,之后才能篡权夺位。王氏集团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宣帝时期的王政君入宫。这个后来为患西汉朝政30余年的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在初进宫时,并不是一个受宠的嫔妃,她被选入宫的目的,竟然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于是这个王政君在受“幸”怀上后来的汉成帝刘骜之后,就开始深居冷宫,与刘骜一起,难得见汉元帝刘奭一面。

熬了18年后,太子之位差点被废的刘骜终于即位称帝,生母王政君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皇太后,自此开始,以皇太后王政君为首的王氏,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

这时候的王莽一家,没有因为王氏的当政,而获得什么时来运转的机会,仍然过着孤贫寒酸的生活。王莽在家里恭谨地侍奉寡母和寡嫂,教育亡兄留下的侄儿。不过,素有志向的王莽,还是时刻准备着进入官场,一展才华。所以在社会上,他广交名人儒士,在家族里,他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伯父与叔父。逐步赢得了王凤的好感。这位权臣弥留之际嘱托王政君和汉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政君答应了,于是王莽做了黄门郎,不久升为射声校尉。

小心谨慎的王莽,又得到了叔父成都侯王商的侧目,王商上书汉成帝,愿分自己的鹿邑以封王莽。王商摇旗,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蛇、胡骑校尉箕阉、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等一班名士在一旁擂鼓,终于让汉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晋官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骑都尉是个武官,秩俸与射声校尉相同。光禄大夫和侍中都是加官。加上光禄大夫一官,便可参与朝政,议论国家大事;加上侍中一官,便可在皇帝左右侍奉。年方30的王莽,开始进入了朝廷的权力中枢。

与那些终日追逐声色狗马的王氏子弟相比,王莽绝非那种志骄意满之辈,他爵位越高,节操愈谦,散尽家财,以求名声;收赡名士,结交将相卿大夫。王莽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处在重病之中的大司马大将军王根,要求离职养病。于是人品出众的王莽,靠着王氏外戚多年来的势力,获得了这个高位。

登上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后,王莽仍旧克己修行,延聘贤良名士幕僚,赏赐的钱财全用来分给这些名士,而自己更加俭朴,他母亲生病,公卿大臣派其夫人前来探视,出来迎接客人的王夫人,穿着短衣布裙,那些贵夫人竟把她当作王莽家的奴婢了。

但王莽即使深藏不露,还是没有在大司马的位子上坐舒服,就被赶下了台。原因是刘欣上台了。刘欣是藩王入宫做皇帝,从小就听说王氏外戚骄横,心中十分不满,于是王莽就成了王氏集团的替罪羊,被刘欣赶下了台。过了两年,又把他赶回南阳新野都乡封地。但是,刘欣未彻底剪除王氏外戚的势力,特别是不敢丝毫触动太皇太后王政君,给王莽留下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蛰居南阳的王莽,积极结交士人,沽名钓誉,等待时机,试图东山再起。这时候,王莽的儿子王获又帮了他一个大忙。这王获适时地杀死了一个奴隶,这本来算不了什么大事,但王莽痛斥儿子,叫王获自杀以偿命。王莽的行为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朝野上下为王莽喊冤叫屈者以百数,纷纷请求恢复王莽的官职。终于,刘欣迫于压力,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王莽回京师长安。

汉哀帝刘欣死后,新即位的汉平帝太过年幼,于是太皇太后下令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奏免了汉哀帝的男宠大司马董贤,接着又把丁、傅两家外戚赶出京师。他还不准平帝的母亲卫氏人京。大权在握的王莽开始对朝廷进行大清洗,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最后还获得了“安汉公”的封号。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位置,王莽费尽心机,使女儿成为汉平帝的皇后。不久,王莽便获得了“宰衡”的称号,位列上公。王莽十分得意,让御史给他刻了一枚“宰衡大傅大司马”的印章。

已生篡位之心的王莽,发现日渐长大的汉平帝对自己的不满,将会成为自己代汉称帝路上的一个绊脚石,于是便先下手为强,鸠杀了平帝,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做“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来。王莽代汉自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年迈的太皇太后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了。

公元8年,梓潼县一个无赖哀章见王莽有代汉而立之势,决定来一次大的政治冒险。他伪造了两个铜匮,一个上写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个上写着“赤帝行空某传予皇帝金穗书。”“某者”,指汉高祖刘邦。书中说,王莽继汉而立,为真天子,太皇太后应尊奉天命。图书中都写着王莽八个大臣的名字,又自造了王兴、王盛两个名字,还有他自己的名字,说这11个人是新王朝的辅佐。一天黄昏,哀章穿着黄衣,拿着铜钟,跑到汉高祖刘邦的祀庙,把两检铜匮交给仆射。仆射马上报告王莽。次日清晨,王莽郑重其事地来到高庙,拜受铜匮,又戴上皇冠去见太后,说明自己将承天伞代汉而立。然后,来到未央宫前殿,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下来,宣布自己代汉而立,定国号为“新”。

公元9年元旦,王莽在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登基大典。王莽率公卿朝见大皇太后王政君,奉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封号,大赦天下。又下诏封孺子婴为“安定公”,在平原立刘氏宗庙,疯汉正朔;以孝平皇后为安定太后。宣读完策令之后,王莽拉着年仅五岁的刘婴流涕嘘唏,说:“当初周公居摄,成帝长太后便还政了。我原也欲效法周公,无奈天命难违,不得如意。”哀叹良久,中傅把刘婴带下殿,北面称臣。王莽自公元前22午步入仕途以来,从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摄皇帝,步步高升,最终代汉而立,建立了他的新朝。

有心改革无力治本

王莽代汉而立后,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对社会进行“复古”改苹的蓝图,试图缓解自西汉中叶以来的社会危机,巩固新朝地主阶级的统治,是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就是“王田令”、“私属令”、“五均”、“赊贷”、“六管”以及官僚体制改革等内容,其中最能体现王莽改革蓝图和最主要的就是“王田令”和“私属令”。

“王田令”主要是依照夏、商、周三代的井田制模式,进行土地改革。将天下田地更名曰“王田”;禁止土地买卖;一家罗口不满8人而田地9叩亩者,把多余的土地交出来,分给族人邻里;过去没有土地的,按一夫一妇100亩瘦田;敢有违犯此令者,流放边远地区。为了抑制奴婢的增多,在颁布“王田令”的同时,又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更名为“私属”,禁止买卖奴埤,不听令者,流放边远地区。

而“五均”、“赊贷”和“六管”的改革主要内容是由政府来管理工商业经营和物价。向百姓发放贷款,贫民遇有丧葬、祭祀,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祭祀限10天口9还,丧事限3个月归还,不收利息;工商贷款岁息,或月息3%。这一条,充分代表了王莽改革中的前瞻性,这条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发放福利性贷款的制度。其他内容就是由国家专卖盐、酒、铁;由国家铸钱;由国家管理山林川泽,收山泽税。这五项国有实业,加上国家办理“五均”和“赊贷”,合称“六管”。王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王田令”和“私属令”,的确抓住了西汉末年矛盾的核心。但是,他的改革却没有实事求是地深入改革下去,不过是作了一些表面文章,根本就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方案富于幻想,却根本行不通的。王莽的“新政”不但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也触动了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利益,这些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原是对王莽抱有极大希望的,他们本来认为王莽当上皇帝后,还能继续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以及获取更大的利益。而老百姓,根本就不理解这些改革措施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况且,整个新政中只有王莽一人在摇旗,而在他身后缺乏真正能理解他良苦用心并为他真正呐喊的人,因此,新政的实地实施,很快就变味了,成为贪官污吏向老百姓敲诈勒索的又一个新手段。因此,王莽的新政可说是危机四伏。

众叛亲离无力回天

王莽的改革,使得朝野上下反对声四起,一场大风暴即将爆发。不仅如此,边陲归附已久的少数民族匈奴,也唱开了这场热闹的,反对王莽的大戏,缘由还是王莽自己造的孽。王莽称帝后,天真地认为天无二主,土无二王,少数民族首领称王违反古典,于是派人出使各少数民族。其中一名使者到了匈奴,收回汉朝发的印玺,更授新朝的印章。单于看了很不满意,因为“玺”为帝王专用,而“章”乃臣子之物,而且这使者还当场将旧玺椎碎。单于大怒,杀掉使者,南下攻掠,周边其他各族也相继举兵。

王莽也想借这个机会,稳定一下危机四伏的朝野,于是募天下的囚徒、丁男、甲卒30万人,分六路进军匈奴。六路大军并出,战线东西绵延3000多里。对于那些将帅士兵而言,这次出兵,不过是劫掠财物最好的一个借口,于是先到边陲的便大肆骚扰当地百姓,抢劫财物,勒索钱粮。而没到的就沿途抢掠,搞得内地和边疆是鸡飞狗跳,一片混乱。这王莽也真能想出招来,为了对付混乱局面,把他的大臣加授将军称号,到边陲去做监军使者,整顿军纪。没想到,王莽一片好心,又被一群狼心狗肺的饿虎给葬送了。这些官员到达边境后,不仅不治乱,反而乱上加乱,与带兵将领串通一气,索取贿赂,劫掠百姓。一群饿虎又加上一帮饿狼,边陲鸡犬不宁。

外患未除,内乱又起。王莽手下又给王莽制作了一大堆的麻烦。他的三个得力干将王舜、甄丰和刘款并不赞成他代汉自立,还有了一些想篡位的心。于是王莽就将这三人降职的降职,斩首的斩首。将涉案人员一一送上了断头台。

此后,王莽便成了孤家寡人,他认为什么人都不可靠,于是疑神疑鬼,慎加防备。每次外出,都要先派卫士在京师反复搜索,名曰“横扫”。为防备大臣谋反,王莽限定大臣入宫随从吏员的数目。一次,太傅平晏入宫,随从人员超过了规定人数,守宫门的仆射不让其入宫,还出言不逊。平晏的戊曹士一气之下把仆射绑了起来,王莽闻知此事后,气得火冒三丈,立即命令执法发骑数百,把太傅府团团围住,勒令吏出戊曹士,当即将他处死,这才罢休。

失去了朝野的支持,也没有了可供自己使唤的爪牙,王莽唯一可信赖的,就是自己的儿孙了。偏偏他的儿孙不争气,不但不帮他解忧,还准备着代王莽做皇帝。王莽一气之下,又把自己涉嫌的儿孙统统杀掉。从此,王莽对儿孙们也不放心了,要把他们从身边赶开。

同类推荐
  • 黄逸梵:一生飘逸,一世梵唱

    黄逸梵:一生飘逸,一世梵唱

    黄逸梵漂亮吗?高鼻深目,身材娇小,皮肤微黑,被许多人爱慕。她是中国版的娜拉,热爱旅行,偏爱欧洲,去过印度,一生都以自立为目标;她是张爱玲心中又爱又恨的母亲,在其小说里,多次露脸;她看懂了人间万般风景,但是很多人,却没有读懂她的世界。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春秋名相:管仲

    春秋名相:管仲

    该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管仲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助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有千古第一相之称。他的富国强兵的治国设计图和理财理念,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仍然发挥作用。该书详细介绍了春秋时期管仲主持国政,锐竟改革,走富国强兵之路,辅佐齐恒公成就一代霸业的过程,展现了这位春秋名将的风采。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定损员的异样技能

    定损员的异样技能

    单飞是钣喷工,做事故车维修有六年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机缘巧合之下,他脱下工装换西装,成了保险公司的事故定损员。美好的生活才开始,查勘了第一个现场却恶梦连连,老妈听说事情起因后找了神神叨叨的舅舅看了一个水碗:阳气太矮,命中带阴,适合吃神仙饭!而喝了老舅鬼画符的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有一天,单飞发现,自己居然看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接下来的工作让他自己都觉得毛骨悚然,却又借着这个改变让自己平步青云
  • 时空星主

    时空星主

    断浮生从地球穿越到异世,成了大理皇族,本来想快乐做个纨绔皇子,每天调戏一下良家妇女,欺负一下权贵子弟什么的,可惜命运却让他得到了同样穿越过来的秦始皇的传承,为了拯救万千失足少女,他不得不踏上成为主宰的路......
  • 大气运系统

    大气运系统

    世间没有意外的幸运,选中你是注定的。气运的争夺无穷无尽。
  • 杠上我的恶魔老公

    杠上我的恶魔老公

    她是高高在上的富家千金,黑白两道都有人撑腰,谁见了她都要毕恭毕敬的,唯独面对她喜欢的人,她什么都不要了。他是她的私人贴身保镖,长得英俊潇洒,明明她是他的老大,结果为了别的女人三番两次的丢下她不管。谁都能看出他们俩之间偶尔有这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暗昧,可是偏偏不愿意承认。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锤石不太冷

    这个锤石不太冷

    震惊,某作者开局就变成魂锁典狱长,原因竟是读者所为……咦,怎么还穿越到太监的作品世界里了……想回到地球?当然是先补完太监作品的大结局了……
  • 吼传之墨暗

    吼传之墨暗

    关于吼,很少有人了解,他是龙族的一员,相传这种龙是食龙,且噬9族!传说它法力无边,噬力惊天,无人能敌。但却不知如何被3足神鸦封印。几千年后,却又离奇的破印而出!是龙之灾,还是环宇之幸?醒来后的她,还会给天地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