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99700000049

第49章 气、血、津液理论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润濡养。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一、气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1.气的生成

气的生成来自三个方面:

[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2.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如元气、心气、肾气等)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煦作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如卫气、阳气等)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如卫气、正气)

[4]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如脾气、肾气、卫气)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实际上,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如肾精化元气,肾精与肝血互化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就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3.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又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例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又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

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调畅。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则为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滞(气的运动在某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气结或气郁(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甚则为气闭。

4.气的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可分为以下四类:

[1]宗气:宗气即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宗气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节律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由于宗气积于胸中,临床上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情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2]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元气: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元气的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因此,可以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生成分布生理功能

宗气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以及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集于胸部,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下蓄丹田,经气街注足阳明经而下至足

1.走息道以行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

卫气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最强、卫外最有力的部分经肺的宣发,行于脉外,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

1.护卫肌表,抗御外邪

2.温煦脏腑,润泽皮毛

3.调节控制肌腠的开阖,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水谷精气中最富有营养的精华部分行于脉中,循行上下,营运全身

1.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

2.化生血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生成分布生理功能

元气肾中精气所化生,赖后天脾胃水谷精气的培育以三焦为通道循行全身

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常见气病的证治:

证候例方

气虚气短,语声低微,动则喘气,神疲乏力,脉虚无力四君子丸、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

气滞胸胁、胃脘、腹部胀痛七气汤、逍遥丸、柴胡疏肝散

气逆咳喘(肺气上逆),呃逆,呕吐(胃气上逆)苏子降气汤、旋覆花代赭石汤

二、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作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称为血之府。

1.血的生成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主要来源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又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饮食的优劣和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的化生。此外,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充盛,输精于肝,转化为血。精血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因此,精气是血化生的另一个来源。

2.血的功能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循行于脉中,内达脏腑,外至肌肉、皮肤、筋骨,不断地为全身各脏腑器官提供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另外,血又是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寓神养神功能,即人的精神、神志、感觉、活动均有赖于血液的营养和滋润。

3.血的循行

血液循行于脉管中,受到脉管的约束和引导,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运行于全身的血液都要汇聚于肺,合成为宗气后贯注于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脾气的统摄作用使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肝的藏血功能则调节着血液的流量。

常见血病证治:

证候例方

血虚心悸,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疲困乏力,甚则失眠、肢麻,舌淡,脉细四物汤、人参养荣汤、八珍汤、复方阿胶浆。

血瘀面色黧黑,唇舌青紫或舌有青紫瘀斑瘀点,痛有定处,拒按,甚则胸闷,心前区绞痛,腹部肿块等血府逐瘀汤、桃核承气汤。

三、津液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与气、血一样,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津的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1.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大肠的燥化上输于脾而完成的。脾一方面将津液输布到全身以滋润和灌溉各组织器官,另一方面将津液上输入肺,通过肺的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一部分再化为清者,成为津液。津液的输布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有关。此外,与肝的疏泄,调畅气机;三焦的决渎,通利水道亦有关。津液的排泄主要由肺的宣发,将津液经过气化形成汗液排出体外或者水汽呼出体外。或经肺的肃降作用,将津液输送到肾和膀胱,经肾的气化作用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肺为水之上源,宣发输津于皮毛,化生汗液;肃降将含浊的水液下输肾于膀胱。脾将饮食水谷中水液的清者运化为津液,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并将多余的水液输转到肺。肾对津液代谢起到主宰作用,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运化,小肠的分清别浊、膀胱的气化和开阖都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

2.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滋润皮毛、肌肤、眼、鼻、口腔,濡养内脏、骨髓及脑髓。另一方面,津液可以化生血液,并有滋养、滑利血脉的作用,是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此外,津液的代谢还有助于体温的恒定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常见津液证治,若津液生成不足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之后,或持续高烧损伤津液过多,均可出现伤津现象。则见唇舌燥裂、口渴咽干、便结尿少、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津伤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杞菊地黄丸、麦门冬汤等滋补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

气为血帅指的是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三个方面。

[1]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无论是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的过程,还是精转化成血的过程,均需要依靠气的作用。气盛,则生血充足;气虚,则影响血的化生,甚而出现血虚。

[2]气能行血:血液在脉中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均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无论哪个环节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血行不畅。

[3]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气的统摄作用主要是由脾气来实现的。如脾气虚,不能统血,临床上就会出现各种出血病证,被称为“气不摄血”。

血为气母:血是气的载体(血能载气),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血能养气)。因此,气不可能在没有血的情况下独自存在,临床上血虚会使气的营养无源,导致气亦虚;血脱则使气无所依附,从而气也随之而脱。

2.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1]气能生津:津液来自摄入的饮食物,而饮食物化生津液则依赖于脾胃之气。因此可以说,气是津液化生的动力。如果气虚,脾胃功能减弱,则可见津液不足之证。

[2]气能行津: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通过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的气化作用,可以实现气对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气虚、气滞或相关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3]气能摄津:气对津液具有固摄作用,可以有节律地调节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如果气虚固摄作用减弱,则会发生体内津液无故流失,如卫气不固而自汗,肾气不固而尿频、遗尿等。

[4]津能载气:如同血一样,津液也是气的载体,气同样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会使气受损伤。如出汗过多,或大量呕吐、腹泻,会使津液丧失,同时也会导致气随津脱。

3.血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全身组织中的津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血和津液同为液体,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响。例如,血耗伤津即失血过多,津液便渗入脉中补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会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症状。而津枯血燥则是当津液大量损耗时,会导致血脉空虚,或血液枯稠。在临床治疗时,对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夺血者勿汗),对大汗伤津者则不宜用破血、逐血药(夺汗者勿血),就是考虑到津血同源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苦心收集的600余种临床常见病症灵验单味中草药用方,按内、外、妇、儿、皮肤、口腔、耳鼻咽喉、眼科学分类,详细介绍了方药的适应证、制备、用法、用量、妙用要点及注意事项。所有方剂均经临床验证,其适应证明确、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中草药入门400问

    中草药入门400问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题一议的问答形式,从中药药理与归经、中医药学历史渊源、中药产区分布、炮制与养护贮存、药用植物考略、医方与中成药、名老药店号及名胜药市等7个方面对中草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全书重点突出,易读易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可称得上中医药学的“小百科”,适合各医药单位人员、中医药院校学生、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本书精心辑录了名老中医临床长期应用的屡试屡效验方,且大部分验方都附以具体病例并按病证分类,让读者可以悉心学习体会名老中医组方用药的独到之处,同时也有利于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实践运用。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疑难病痰瘀同治经验

    本书载疑难病46种,临床验案48例,家传秘方200余首,运用痰瘀同治对内、外、妇科疑难病证进行详尽的论述,突出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等常见疑难病痰瘀同治特点,从痰瘀同病着手,侧重辨治方法,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全面阐述。本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准确,方药合理,并附以真实可靠,疗效显著的家传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秘方。
热门推荐
  • 荧光学霸

    荧光学霸

    一次打击,让我们的男主林泽出现了类似精神分裂,人格a,高冷,帅气,阳光小学霸!人格b,阴暗,冷血,深渊小恶魔!但,无论如何,但在她面前……
  • 异界白凤

    异界白凤

    【双男主】【古西玄加古东玄】朝玄大陆。一片神人妖魔鬼和平共处的世界。在白昭廷12岁时就跟着兄姐一起从乡下去往城里上学,他在那里结识伙伴,增长见识,去个个地方冒险,直到再一次执行猎人任务时,他触及了曾经封闭的往事。“改变过去者,罪无可恕。”唇瓣轻动,宣告结局。
  • 鹿眼

    鹿眼

    在小说主人公的童年时代,他与一个鹿眼女孩之间发生过一场奇异的感情,然而结局悲惨。稍长后他遇到同龄的姑娘,姑娘有一双鹿眼般纯真美丽的眼睛。再后来他成人后,在故园又遇到与他当年那般大小的孩子,男孩子女孩子,都长着那么美丽纯真的鹿眼。可是,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命案。一个最好的男孩莫名地肚子绞痛而死,另一个好男孩就此疯掉,他声称是自己和另一个孩子共同谋害了好朋友,起因是为一个鹿眼女孩……
  • 郑剑修真

    郑剑修真

    他是旁系子弟,从小的任务就是保护小姐,为家族付出一切。一次为保护族长千金负伤后,却因祸得福,得到一神秘空间。请看他从此走上强者之路,将敌人全部灭杀。寻找真爱,寻找永恒。
  • 雪色弥城

    雪色弥城

    一个强大的君王,一个心机颇深的男人,一个不懂世俗的魔女,演绎了一段旷世奇缘。如果没有那一天,我们也不会相遇。如果没有看见沐浴中的他,她也不会心动;如果没有遇见她,他也不会背叛自己的爱情;三个人的爱恋,没有一个赢家。不该爱的爱,没有情的情;剑起花落,斩断一世红尘,若有如果,我们可以选择不受伤的活下去。可惜的是,没有如果。
  • 寻找大象:寂静森林

    寻找大象:寂静森林

    《寻找大象:寂静森林》主要内容包括:我的大学有树的风景、寻梦初起、我的同学、世界的第三只眼睛、抽着烟跳舞、小白兔枕头、逆风的伙伴、葡萄架下的狐狸、被压抑的疯狂、无尾黑猫、他们爱得多么愉快啊、萤火虫狂欢会和我的小金鱼(寂寞是燃烧的太阳)等。
  • 渡道录

    渡道录

    一个简单的江湖故事,一段渔家子的奋斗人生。
  • 凉风木槿幻夕雾

    凉风木槿幻夕雾

    一朝重生来到古代一个有父母疼爱,关照的世界,她幸运成为雪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父皇说整个大陆任你闯有雪域给你做后盾,母后说女孩子就要好好的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十七岁那年,淳于凉沨闯入她的世界,给她下了烙印誓要宠她一辈子,当世人沉迷于她的才华,宁一掷千金甚至江山换美人倾心时,淳于凉沨却紧紧抱住雪木槿,向世人宣告她是我的。
  •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摄大乘论释序(十五卷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细胞能修炼

    我的细胞能修炼

    灵气复苏,危机降临地球。楚洛觉醒细胞异能。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吸收灵气,辅助修炼!而人体内总共有40-60万亿细胞。光想想就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