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100000002

第2章 医易同源话养生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人合一”。《易经》也是中医传统养生学的源头,中国古人就是以易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养生和医疗实践的。那么,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本节就为你解开《易经》的健康密码,揭开《易经》养生的神秘面纱,指引你探求养生真谛。

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

《易经》是中医学的源头,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思想,并为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黄帝内经》成书的数百年中,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从《易经》中汲取精华,把易理深深地渗透到了医理之中。可以说,中医基础理论就是《易经》思想的化身。《黄帝内经》吸取了《易经》的思维特点,形成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炉的中医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天地阴阳五行来推演人的阴阳五行,强调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的统一与和谐;二是通过模拟、比类来阐述人体的脏腑和生命现象。《黄帝内经》从《易经》中吸收了许多精华,如我们常听到的阴阳五行学说、气化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药的升降沉浮、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中医的理论基础创造性地和《易经》相结合,使中医成为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

养生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内容,而中国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在易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易经》的“医传”。易学既然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那么作为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养生学理论也必然是以易理为基础的。作为《易经》之“医传”的《黄帝内经》就是处处以易理说医理,而且以“治未病”的养生思想贯彻始终。

中国古代养生的各种方法往往都含有深刻的易学道理。易学是中国古人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方法论系统。古人在易学思维的指导下,建立了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基础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人就是以易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养生和医疗实践的。

■养生从《易经》学起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会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中医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学习易经,认识自我健康

■《易经》的人体观

《易经》的人体观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并依此划分身体各个部分,将人体的上下、内外分别以阴阳两仪来代表,即上身、外表为阳,下身、体内为阴;而在体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又有阴阳之分。所谓“阴阳”,在中医的概念中,仅仅是引进古代自然哲学中的两种代表符号而已,比如日为阳、月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如此,身体的各种状态及健康、疾病的各种程度都可以划分为阴与阳。

总之,《易经》是把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各个脏器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脏器之间无法协调,则整个人体形态不协调,出现肥胖、羸弱等非正常之形,甚至表现出无精打采、情绪低迷的样子;而脏器间达到协调一致,则整个人体形态和谐,而且也会表现为神气活现、精力充沛的样子。■《易经》的健康观如上文所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器官、细胞甚至某种成分的变化,都和全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易经》倡导我们要认识和把握健康的本质,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人体,只有整体的“阴阳”保持平衡的状态,身体才是健康的,否则就是病态。也就是说,身体不健康就是阴阳不平衡,表现为病态;身体健康的人表现为气血充足、精力充沛。

但我们知道,人体不可能处于绝对的阴阳平衡,往往在健康与病态之间还有“第三态”,即我们现在说的“亚健康”,那又该如何看待呢?当然,这本身也是阴阳失衡的体现,但仅以此判断无助于解决身体“健康”问题。所以,中医又将人体各个部分代之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并以其“相生相克”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来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通常,五行与脏腑相配,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即以五行的关系来比拟五脏的联系和制约关系。

■《易经》说生命的基本物质

《易经》把对自然界的认识归纳为五种基本物质,所以,《易经》也认为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种,即“元阴(精)、元阳、气、血、津液”。具体来说,“元阴”与“元阳”是“生命原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支撑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元阳是与身俱来的先天生命的动力,它的作用是温煦身体、推动气机运动、维持各种生命活动等,并通过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气”来实现生命活动。元阴又称为肾阴、真阴、肾水、真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气、血、津液来源于饮食中所摄入的水谷精微以及呼吸运动中吸入的清气,是构成人体维持延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又共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和肌肉,并且是内脏和筋肉正常活动的动力和源泉。中医也将这五种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元阳、气”属于阳,“元阴(精)、血、津液”属于阴。因此,血、津液和精又合称为“阴液”;我们生命的基本物质中,如果有一种或几种出现不足或过多,就会造成身体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产生。

■用《易经》认识自己的体质卦

事实上,通过对疾病的长期观察研究,发现同一种病、同一种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的发病症状往往不同,只有少数人的症状是接近的;反之,病因截然不同的病,发病症状却往往类似。所以当人得流感时,虽然病毒一样,但发病症状或表现为咳嗽气喘,或表现为高烧不退,或表现为四肢酸痛、乏力,也有一部分人不用吃药,两三天也能自愈。其实,这就是因先天体质不同而造成的。

人从母体内出生后,由于不同气候的影响,先天体质也各不相同,以适应当时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再加上父母遗传、环境等的缺陷,自然会导致先天体质出现偏差。

人的先天体质共分五种,即风体、火体、寒体、湿体、燥体,来源于《易经》的八卦与五行相结合,与《黄帝内经》的五行人一致。即:

易学中的哲学养生之道

■“天人相应”与“四气调神”

“天人相应”是《易经》哲学思想的精髓,被誉为“最古老的宇宙哲学”。《丰卦·彖传》即蕴涵这一奥义:“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定当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与制约,因而人类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中医养生完全吸收了《易经》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

《黄帝内经》认为:春三月为万物发陈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为万物蕃秀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其气容平,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使志安宁”;冬三月,其气闭藏,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志若伏若匿”。

《黄帝内经》中还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老话:“春捂秋冻”。这时的“捂”与冬天不一样,要把阳气都蕴藏于体内,而是要有所选择地排出冬季的毒素,穿着上要“上薄下厚”,就是说上面可以少穿点,但腿部,尤其是脚,万万不能凉着。这时地下至阴之气正待升发,阳气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转暖,所以如果脚下穿得少,就会直接与地阴相接,受阴邪而成病。还有个简单的例子,防空洞里夏天很凉快,冬天却有热气。其实人的身体和防空洞是一个道理,夏天因内凉故要吃生姜驱寒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夏天贪冷饮会拉肚子或得肠胃型疾病的原因。冬天脏腑内有湿热故吃萝卜利水去热。

至此我们看到:《黄帝内经》的作者是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而“四气调神”的目的又在于保持阳气的充沛,人体阳气充沛,则生机活泼,精神焕发,就能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上古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养生家便是实践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原则,故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而不危。他们之所以不反向运动,是深知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历史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防微杜渐”与“未病先治”

中医养生继承并发展了《易经》的养生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微杜渐”的养生观。《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体现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学思想,并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加喻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何谓治未病?明代张景岳感受深刻:“祸始于微,危因于易,能预此者,谓之治未病,不能预此者,谓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谨于微而已矣。”还指出:“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张景岳一语中的,道出了“谨于微”便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能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征兆扼杀在摇篮中,这便掌握了医学的纲领和摄生的法则。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医养生还有其独具的特色,传统的针、灸、按摩、药补均可成为“治未病”的妙计良策。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黄帝内经》《千金方》亦记针关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强身作用。宋代医家张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三里,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养生功能。另外,中医药补的作用亦不可小视,《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上品”的药物均冠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之辞。如此丰富多彩的预防措施,实在是中医养生的一大骄傲。

■“亢龙有悔”与“不妄作劳”

“亢龙有悔”是《易经》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乾卦》上九日:“亢龙有悔。”龙是指龙星。“亢龙”是指处于最旺盛状态的龙。爻辞提醒人们,物极必反的道理,要懂得阴阳平衡,什么时候都不能太过偏颇。上九爻辞说:“升腾到极限的龙,将有灾祸之困。”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任何事都不要太满,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如果达到极点了,必然会反向而行。中医养生接受了《易经》这一哲学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劳”的养生观点。《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在此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可见其在养生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要做到“不妄作劳”,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从何入手呢?

首先,要做到“精神内守”。中医养生注重内因,所谓“精神内伤,身必败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的保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黄帝内经》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养生著称于世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精神内守”方面亦有异曲同工的妙语:“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其次,要注意节制房事。情欲是人之本性,两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须有节,若恣情纵欲,房劳过度,便会“耗伤肾精”,动摇根本,导致阴阳失调、早衰及百病丛生。《千金方》言:“恣情纵欲,命同朝露。”《黄帝内经》也告诫人们:“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故此重视肾精与肾气的保养,是长生的秘诀之一。

第三,注意饮食有节。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需卦》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粮食果类发酵而成的,度数较低),但不能“困于酒食”,故要达到“酒食贞吉”必须“节饮食”。如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便严重损害脾胃,影响健康。《黄帝内经》有忠告:“饮食自备,肠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皆生”。

第四,注意劳逸适度。《黄帝内经》反对“过劳”,它告诫人们“劳则气耗”,劳力太过则气少力衰,精神疲惫;劳心太过,则阴血暗耗,心神失养。因而“过劳”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视。如《黄帝内经》所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可见“过劳”是健康的大敌。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的弟子吴普,得其“五禽戏”之真传“年九十余”。因而适度的活动,将寿蔽天地成为现实。

■“进德修业”与“德全不危”

“进德修业”是《易经》哲学思想的又一精华。《易经》注重道德修养。重视自身的完善,强调自强、自立、自省、自谦。《易经》书中关于德性修养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传》在释《蹇卦》、《乾卦》、《晋卦》时分别提出了“君子进德修业……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君子自强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何为德?《正韵》归纳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性的修养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趋吉避凶的法宝。《益卦》与《大传》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问,元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医养生承袭了《易经》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寿。”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遥过百春”的先决条件。俗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道德高尚的人虚怀若谷,宽宏大量,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惧,心广体舒。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寿。观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点者寿。盖温和也,慈良也,宽宏也,重厚也,简点也,皆仁之一端。其寿之长,决非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浅燥者之所能及。”孔子的精湛回答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养德养性无二术”。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孔子不但提倡“仁者寿”,而且以崇高的德行履行自己的诺言,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七十高龄后仍坚持著书立说,诲人不倦,造福于子孙后代。唐代名医孙思邈寿高德劭,被后人传为佳话。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注重德性的修养,“心诚意正”、“顺理修身”是他的至理名言。其百岁后仍登山采药,出诊行医,攻读《易经》,撰写医籍。孔孙两氏的辉煌人生向人们展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必然结果,当为后人养生的楷模。

同类推荐
  • 便秘简便自疗

    便秘简便自疗

    本书以问答形式简要介绍了便秘的基本知识、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治疗及预防等知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便秘的简便方法,并对便秘防治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便秘自我治疗和调养新成果的科普读物,内容融汇中西而详尽,文字简洁而明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便秘患者的自我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 偷菜不如偷健康:上班族健身小动作

    偷菜不如偷健康:上班族健身小动作

    对健康的追求,是人类唯一没有时间与疆界樊篱的共同理想。人类数千年的努力与奋斗,唯一无法征服和打败的,大概也就是健康了。健康是永恒的话题,追求健康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30年前,父母担心孩子没饭吃,今天,父母担心孩子不吃饭;30年前,我们吃不上糖,今天,我们开始尿糖!与其说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与物质生活进步的“剪刀差”,导致我们面临着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挑战,毋宁说是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导致我们面临上述疾病的挑战。
  •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本书精选了中医治疗颈肩腰腿痛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以及食疗等,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病证名和医学术语作了简明的解释。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选方用药上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力求疗效可靠,适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而且穿插介绍了各种疾病预防保健的小常识,让您轻松掌握防治良策,远离疾病,摆脱疼痛的困扰。
  • 天道康复:—招十步祛病综合疗养法

    天道康复:—招十步祛病综合疗养法

    本书把“不是药物但胜似药物”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了具体化,并附以养生专家夏德均用以帮助病人进行养生康复的实例。
  • 轻松得来好睡眠

    轻松得来好睡眠

    本书将带您深入了解睡眠,全方位为您讲解如何得来健康优质的睡眠!,一些常见病与睡眠的关系,与睡眠相关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睡眠习惯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宫廷之再见皇帝

    宫廷之再见皇帝

    某靓女穿越到了游戏中,还是宫斗??
  • 调皮鬼灵小公主

    调皮鬼灵小公主

    她是煜钰王朝的小公主,她古灵精怪,调皮任性.他是暗夜王朝的皇帝,他风流倜傥冷漠无情.当古灵精怪的他遇见冰冷无情的他时又会演绎一场怎样的爱情追逐战呢?
  • 司先生的小作精

    司先生的小作精

    记者:请问,您对司先生的初印象是?洛可可:司先生是谁?记者偷偷提醒:没扶你起来,还让你吃了一地灰的那个。洛可可面无表情:长得人模狗样的那个?记者质朴地眨了眨眼。洛可可嫌弃脸:就特没风度一男的,我是绝对不会跟他谈恋爱的,你们还是拍别人吧。记者:请问司先生对洛小姐的初印象是?司徒毅:没印象。……记者:节目已经播到最后一期了,请问洛小姐对司先生的表现还满意吗?洛可可星星眼:满意!记者:司先生,很多网友都在说洛小姐作,您怎么看?司徒毅似在回味,蓦然一笑:是挺作的,不过我就喜欢她那股作劲儿,网友住海边吗?管得真宽。头顶一波弹幕飘过:啧,真香!也不知道是谁先说的。
  • 无盗年

    无盗年

    永安小吏杨小兴;奉旨填词柳三弄;练剑跛子刘禹溪;诗酒慰剑李玄墨;竹杖芒鞋苏西坡;写鬼写妖张松龄;七刀,跛剑,纵横,乱世纷争。弹剑,赋诗,饮酒,江湖激荡。甲乙,天地,众生,仙人指路。一场棋局,数不尽英雄。棋局之外,另一番天地!
  • 静思

    静思

    四月天原创文学网冠军作品。京味儿的语言,诙谐而幽默,挑战主流穿越小说的缠绵悱恻,谱写风格迥异,跟太后婆婆打一把婆媳温情牌,跟皇帝老公玩一把爱情“斗地主”的一部很囧很神奇的后宫大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郡主不倒霉

    这个郡主不倒霉

    她,是来自现代的雇佣兵杀手,却因为贪恋美色而没注意到从天而降的炮弹导致粉身碎骨,魂穿异乡后,在血阳王朝以侯爷府三小姐的身份重生,凭借一手精湛的医术迅速坐稳了帝都第一医师的宝座,而后利用三年时间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他,血阳王朝的三王爷,性情生冷,不喜朝政之事,功力高超,对认定之事有着十足的执拗,同时也是血宗门门主,暗中组建了情报网,在慕容紫柯的帮助下,统一了中原。两人之间的配合算不上默契,却是风波不断,在战火连天中,儿时的一见倾心把两人紧紧的绕在了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蟋蟀轩草

    蟋蟀轩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