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22800000079

第79章 附录(2)

但李赶坡却是个地道的文化人,毕业于河北正定师范,最早为南甸中学的政治教师,后任南甸公社书记、工委书记。在改革开放的热潮当中,他放弃官职,辞职下海,以很大的勇气投入到企业建设当中,先办水杨酸化工厂(而今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杨酸生产企业),后创建敬业钢铁集团。

1985年,已经是南甸区工委书记的李赶坡,决定下海经商,这当时也是县里的奇闻,一个工委书记管5个乡镇,很有权力,用烟盒纸写个条子都能办事儿。而成为一个体户,所有的体制内的优越性都将不复存在。并且,当时的********与他激辩三夜,最后冲他拍了桌子,也没能挽回他的下海的决心。关注政治的李赶坡,敏锐地捕捉到了以******为总设计师的领导层的改革决心,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光明,执著地奔着去了。他要做时代的弄潮者,勇敢地冲进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

谈话中,李赶坡告诉我,他这些年是靠“平山团精神”来经营的。白手起家,走到今天的成绩,全靠了这支农民团队。

的确,当年他停薪留职下海办罐头厂,很快发展有几百人。正在红红火火时候,******下文件,禁止干部经商,不复职的,就辞职。无奈之下,李赶坡告别罐头厂,到了国企之中,成为一个无职无权的一般干部。从风光的工委书记,到灰溜溜的小职工,李赶坡走进了人生的低谷,连出门都把鸭舌帽檐放低,怕别人看见他尴尬。

他并没有放弃办企业的信心,而是愈挫愈奋,积极地寻找各种机遇。1988年,他打听到当时的水杨酸在国内有市场,决定在平山筹资建厂。他找到了项目,又去东北找到了两位老师傅,可是偏偏在找“地盘儿”上遇到巨大阻力。

他们先找到一处旧仓库,人家先答应出租,但一夜间又反悔,他们找到个养鸡场,人家怕他们交不起租赁费,又找到南甸村南的一个废弃的油棉厂,负责人是李赶坡的老部下,勉强答应,签下租赁合同。大家几个月的奔波有了着落,正在高高兴兴筹建,不想第三天,那个负责人找来了,说:“老李啊,仓库是公家的,我不能让公家的财产受损,不能给您这个情面啊!”李赶坡再三请求,负责人坚决摇头。总之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只有三个字——不信任。李赶坡一行无奈之下垂头丧气地退出厂子,他站在南甸荒岭上思绪万千。他们像是背水一战的士兵,前后都没有了路可走。

李赶坡凝望着这片土地,突然决定,找不到厂子,我们就在这里建新厂!

眼前的这个村子叫魏家院,他是李赶坡任公社书记时蹲点的村庄。当年隆冬时节,为了改造一片河滩地,李赶坡冒着鹅毛大雪,站在街当中的碾盘上作动员,但是人们畏惧寒冷,没有热情。李赶坡看着欲散场的群众,把棉袄一脱,帽子一摔,大声地鼓舞道:“这点冷算什么?怎么能吓倒我们!”被他激昂的情绪感染,被他的执著精神带动,大家开始奋战。第二年,河滩上稻花飘香,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

南甸镇多丘陵,砂砾遍野,土地贫瘠,人们戏称这里是“沙土国”,一年能吃下一个“磟碡”。李赶坡在任期间,为了改变这里的面貌,曾带领人们修渠打井,铺路整田。这个好干部在老百姓心中是有着影响力的。

当李赶坡找到魏家院村委和村民商量时,大家都说:“李书记是说到做到的汉子!”最终,这里接纳了走投无路的李赶坡。他以每亩地百元左右的年补偿,征得了20亩地,开始筹办厂子。并且,因为当时没有资金,给老百姓都是打的白条,即便如此,百姓们也没有怨言。魏家院的农民给了李赶坡充分的信任!

对这一点,李赶坡至今感慨万千,他说:“革命年代,我们的农民奉献骨肉奉献小米,用坚忍和忠诚造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在搞经济今天,依然靠的是我的农民兄弟支持啊!”

的确,后来的企业发展壮大,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个农民团队。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企业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大家先后四次的集资,共同撑起了一片天,同甘共苦走到了今天。当年栗再温领导108支队闹革命,第一笔资金就是靠大家千方百计筹集而来。那些穷苦农民抱着信任和希望,把一块块带着血汗的大洋交给党,让游击队渡过了难关。而今,敬业的集资的艰难也如出一辙。

当化工厂征得了土地,却因为资金短缺而迟迟一年不能开工。李赶坡四处贷款、借款,磨破了嘴皮却依然囊中空空。最后,他争取到省外贸公司的50万元借款得以开工,但后续资金仍然无着落,为了不让厂子停工,大家开始集资。筹办厂子的几个骨干带头集资,每人5000元。那时候许多家庭都要粜粮、卖树,5000元对于贫困的平山人,无疑是个巨大的数目。这样筹集了四五万元,支撑着继续建设。后来,厂子招工20人,每人带2000元来上班。农民们又放下锄头来这里劈山造厂。当时,这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那些淳朴的农民可以说把“身家性命”都给了这位“李书记”。

第一次集资后,大家开始艰难创业。当时出门办事一没有汽车,二没有摩托,王明国为了盖一个章,一个上午从南甸到平山县城跑两个来回;为了省下几块钱的运费,任三愣是背上100多斤的胶囊袋走一公里运送到火车站;出差舍不得花钱吃饭,几个人大冬天喝人家免费的凉啤酒……这群农民团队坚韧不拔,愣是把厂子建成投产,打造了一个年产400吨的水杨酸生产线,为敬业的发展掘来了第一桶金。

2002年,正在筹建的钢厂资金吃紧,企业争取不到银行贷款。1405名员工们又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每人1.5万元,众人再次解囊集资。有的把给孩子上学的钱拿出来,有的卖了没长成的猪凑来钱,有的实在没有钱,就拿出一两千元,去买来一份别人的集资,顶替自己对企业的一份贡献……就这样两三个月中,大家共同集资2348万元,共同垒砌了这个炼钢厂的坚实基础,使得一期炼钢顺利投产。这次集资,使得敬业的发展冲进快车道。

2003年春天,企业度过了困难时期,人们开始把集资一一取回。李赶坡为了感谢大家,在大广场举办了上千人的露天宴席。因为受到“非典”的影响,没有像农村娶媳妇一样垒灶起火,而是采用了分餐制:每人一个餐盒,里面有菜品、馒头、筷子、餐巾,集中供应啤酒,大家席地而坐,持盘举碗,开怀畅饮,激情高昂。这让我想起平山团出征时,在洪子店举行的“告别宴”。

在宴会上,李赶坡动情地说:“敬业集团初创时期,国家财政对民营企业并不优惠,敬业集团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敬业集团的资金、人才、技术又非常匮乏。在此条件下,何以成长起来一个如此庞大的企业,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敬业人对事业的必胜信心,靠的是敬业人的坚强意志,靠的是敬业人众志成城、荣辱与共的伟大精神!靠的是我们平山团的精神!”

李赶坡在80年代当公社书记时就苦读《资本论》,直到60岁还到清华金融高研班读工商管理EMBA。后来一次采访时,我问李董事长有没有笔记,能不能看看?没多久,他的办公室人员拿来100本,并且编有序号的笔记本!我很震撼!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的书橱里也不过三四十个本子。后来到他的企业中采访,发现如集团副总王国太等许多人,这些管理者抽屉里都能拿出一摞笔记本。看着这些本子,你一定会把敬佩的目光投向这些相貌依然像农民的平山人了……

记得前年的一个春日,我接到张志平先生的电话,他说话直截了当:“看到了报纸,知道你要写平山团,有需要帮助的尽管说,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当时,我们并未谋面,只是因我的那本文化散文集《故国中山》进行过一次电话交流。

没过多久,他就专门抽出一周的时间安排我们采访平山的红色遗迹和人物。此行,他成了热心的向导和老师,用“填鸭式”的教育,滔滔不绝地讲解平山的红色传奇,我十分惊讶他的热忱和对历史记忆之准确,对于地形地貌之熟悉。

在太行深处一个叫松坪的偏僻小村,我们见到一位老战士,他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衣衫脏旧,表情痴呆,生活状况很差。我们翻出他几成碎片的奖状,上面赫然有楷书“大功”字样。乡邻回忆说,这是曾一人杀敌8人的著名战斗英雄。大家为今日英雄的落魄而感叹。临别,志平先生久久握住老战士多年没剪指甲的双手,悄悄往他的衣兜里塞了几百元钱。随行的人告诉我,志平先生多年行走平山,寻访过上百名老战士、老八路,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有时遇上老战士,说起当年打鬼子场景之惨烈时,他们往往会涕泗滂沱。当志平先生得知一位老战士此生没有一张照片时,回到石家庄,就把他们的照片放大成十二寸的彩色照片,覆上水晶膜,再装上镜框,辗转送给老人们。在我们看起来,志平先生向老人们表达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崇高敬意,而在老人们眼里,他就是“共产党派来的人”。他常说:“走访老战士、老党员,听到他们叙述当年出生入死、英勇杀敌的故事,感到他们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幸福做出的贡献和今天依然贫困的生活反差太大了,心里非常不安。几百元钱也许起不到多大作用,但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救赎。”

正是这样的采访,我逐步增加了对志平先生的了解。知道他曾是西柏坡纪念馆馆长,为建设这个红色胜地倾注10年心血,让这个红色小村庄的名气逐步同井冈山、延安、遵义一样辉煌。他后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等职。

志平先生在几十年的工作之余,走遍了平山县713个行政村中的703个。每到一处总要走访老党员、老战士,抚摸残断墓碑,凭吊烈士,追寻、思考着那沉重的历史。他引用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话:“拒不思考历史的民族,社会和个人是不幸的,同历史遗忘所引起的伤害相比,所有的创伤都微不足道。”

志平先生是省政协第十届常委,他十来份提案都事关平山,人们戏称他是“平山委员”。其中关于发展平山红色旅游、关注搬迁移民生活、抢修革命遗址等提案受到省委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他多年来还一直大声疾呼兴建“平山革命烈士陵园”、“平山革命纪念馆”、“平山移民博物馆”、“中山国博物馆”;呼吁开展“口述历史”的抢救活动,集中采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呼吁保护革命遗址,把重大战斗纪念地、惨案发生地、抗战名人故居等统统普查一遍,或抢修,或立碑,或集中,或成书,或放到博物馆中去,使这些时隐时现、时断时续的历史完整起来。

他先后编著出版了《最忆西柏坡——平山九章》、《感受西柏坡》、《风雅西柏坡》、《追寻西柏坡》、《西柏坡之恋——张志平诗词暨名家书法精品集》、《非凡岁月》等17本专著,每有新作出版后,他往往带上百十本,走山串沟地去赠送,请村民来批评指点。

那天,去他的家里借书,看到客厅、书房、地板上、书架上,到处堆积的藏书,很羡慕。又见一小牌子,上书“概不外借”,但我忍不住还是说出了借书的渴望。诚然,写书人一般都爱书如命,这是给人家出难题,他当时没有明确表态。

过了几天,我忽然收到他托人送来的一大包书籍!欣喜地打开,见是他多年悉心收藏的平山抗战时期的资料,还有他收集的革命回忆录等等,甚至有多部著名作家写平山县抗战的作品。书中夹着无数张密密麻麻各色小纸条,都是他阅读过的痕迹,上面有眉批,有阅读心得,有记述符号等。当然,每本书的第一个纸条都是毫不客气的“阅后请归还”!

“千里走太行,一生爱家乡,心系平山事,辛苦著文章。”他更希望年轻人多用艺术之笔抒写这段地域文化的辉煌,记录和传承历史。他用热情感染带动了一大批人,他集合起一批文化的“平山子弟兵”,进行了一场史料浩繁的搜集,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写作,完成了《非凡岁月》。这无疑为我们后来者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他在书中写道:

……最初创作的冲动可能萌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我在王母观山下一个村庄插队。在田间地头,在山坡坳岭,在生产队牲口棚昏暗的灯光下,我听老人们讲述最多的是“洋鬼子”的残暴以及八路军的勇敢。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在侵华日军修建了碉堡的王母观山前,五个八路军战士被敌人团团包围。他们毫不畏惧,眦目喷火,奋力拼杀,最后全部壮烈牺牲,身上的伤口汩汩地往外冒血。老人们讲,在收殓时,他们怒睁的双眼怎么也合不上,紧握石头的手掰也掰不开。我仿佛又看到:在王母观、在黄巾寨,日本鬼子残戾地把许多父老乡亲绑在树上,用鞭子抽,用刺刀捅,用火把烧……日本鬼子用活埋、刀劈、挖心、剜肝、对耳穿、双劈腿、点天灯,来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制造了一个个惨绝人寰的惨案,和平的村庄成了一个魑魅横行的世界。我的心灵被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初的仇恨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头脑里,滚腾在我的血液中,而且一直延伸着……把血写的历史记述下来,是我最初的想法。

同类推荐
  • 让生命还乡:王充闾经典散文

    让生命还乡:王充闾经典散文

    本书是文化散文大家王充闾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其四十余篇代表作品,分为“心中的倩影”(生活散文)“历史的叩问”(文化散文)两大部分,包含《生命还乡的欣慰》《一蓑烟雨任平生》《太白误我》等名篇,包含旅途中的思考、对生活的简介、对往事的追忆、对历史的追问和反思等内容。这些散文作品文笔优雅从容,意蕴精深幽远,将历史与传统引向现代,引向人性深处,发人深省。
  • 军事忠诚

    军事忠诚

    在军区作战部当参谋时的陟辉,无论才华、品德、形象,都堪称一流。他是我军首批国防大学联合战役硕士,在作战部跟随首长下部队,无论走到战区哪个位置,该处的兵要地志,无不能从这位年轻参谋那里得到精准回答。首长们评价,这样的硕士名副其实。那时,没有人怀疑陟辉将来会当不上将军。陟辉由参谋、处长,到作战部副部长,在领率机构工作和重大军事任务中显示了突出才能。但因为年龄、位置等原因,他没有当上作战部部长,也错失到作战部队当师、长的机会,而被任命为一个位置较偏僻的军分区的司令员。
  •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第一册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明初朱右最初将这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本书重点突出八大家散文创作成就的同时,对韩愈
  • 密密语

    密密语

    本书是简媜写作生涯三十年来的唯一小品集,分为“七个季节”“一念系三千世界”“流水线索”三个部分。“七个季节”是简媜唯一的小品选集,在这个栏目中,简媜以独到的眼光看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柴米油盐中显得生活、快乐。“一念系三千世界”是简媜在石园中流连数日后,观测石之姿态、分辨石之质地,久之,隐隐然能感受众石之情感意识、听闻其风雨身世,遂书写七十四则小品。总近二十年来小品、短句筛成一小堆,窸窸窣窣,旧情新叹交响着。听在耳里,恍如多年前曾对远山呐喊,如今那山才把回音放出来。
  •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热门推荐
  • 我变成了沙雕

    我变成了沙雕

    穿梭各个世界的大佬竟然变成了沙雕。在众神的布局中,这只沙雕又能带来怎样的变化。在蒙蔽的命运中,这只沙雕又能走出怎样的道路。
  • 风雨天祈

    风雨天祈

    非穿越非重生非爽文。前朝大臣的孙女和新朝的小王爷的爱情故事。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摄魂公主:隐面郎君

    摄魂公主:隐面郎君

    综合书评团评论与此书的数据表现,以及将近七万都没有签约的成绩,我决定不再更新此文。虽然如此,却也不意味着我放弃此文,也许今后的某一天,它会以另一个面貌出现,但绝不是在这里。应该没有人在追此文,道歉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希望再次归来,我的文能够变得更好。最后感谢腾讯书评团凤宣的书评。我相信,只要坚持,终有一天,我会写出感动自己并同样能够感动别人的作品。
  • 小小酸

    小小酸

    她,遭队友陷害,一萧穿越竟沦落为爹不疼、姐姐辱打、族人耻笑的慕三小姐,虽有倾世容颜,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废材?逼婚?嘲笑?看她如何翻身斗姐姐、揍族人、杀敌人。祸国殃民容,倾国倾城貌,她的美貌,又将会引起怎样的骚动来?他,残忍嗜血,冷酷无情,深不可测,是来自地狱的修罗,亦是来自地狱的王者。当他遇见了她,是宁可杀错千,绝不放过一个?还是就此沦陷了进去,交付真心?她与他的纠缠,她与的他命运,又该如何傲视整个世界?
  • 大元素纪

    大元素纪

    天地初开,元素诞生。利用元素释放魔法的元素法师们探寻着其中奥秘。一个伴随着诅咒出生的孩子能否摆脱自己的命运,成为一名强大的大元素师。“我于黑暗中诞生,却向往烈日光辉!!”…本书设定元素:金,木,水,火,土,风,雷,冰,光,暗,时间,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依然爱你

    穿越之依然爱你

    她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但随着身边环境的变化慢慢变得活泼开朗。当她遇到他又有怎样的经历。生活又会有什么变化,一起期待吧!
  • 小主角的蜕变

    小主角的蜕变

    唐彩儿是一个21世纪普通再不能学生,父亲因在工地发生意外而死,母亲又常常不在家,又因自己暗恋多年的邻居而出车祸,穿越到将死的王妃身上。。。
  • 英雄之法尊天下

    英雄之法尊天下

    《英雄》之中的法尊唐天被人陷害坑杀,好友连续在现实里遭到意外,唐天只身下江南,终结了罪恶之手后跳楼自杀。醒来之后,他却发现是在三年之前。那一年,他十八岁。那一年,《英雄》正式公测。那一年,他得到了大衍双龙之杖。那一年,他和秦欢结怨,不死不休!以前的恩怨已然过去,现在的一切需要用心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