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7600000037

第37章 故国辞行 言志夷齐(2)

写此生祭文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文天祥首次起兵勤王时来投奔建言的那个王炎午。王炎午为何写此文?人们通常都认为他就是为了催文天祥速死,以保全在赵宋遗民心中的名节。他在文中也说,如今你文天祥大节已显,如不速死,恐“慷慨迟回,日久月积,志消气馁,不陵(李陵)亦陵,岂不惜哉?”所以敦促说,虽然油锅立于前,刀锯横于颈,烈士当不辞以就,从容就义以保全节,“事在目睫,丞相何所俟乎?”

但笔者认为此说不确。通览这篇近三千字的祭文,王炎午在最后一节写道:“人七日不谷则毙。自梅岭以出,纵不得留汉厩而从田横,亦当吐周粟而友孤竹,至父母邦而首丘矣。”文天祥到达黄金市时也写诗曰:“闭篷绝粒始南州,我过青山欲首丘。”所谓首丘,就是故土或家乡;所谓孤竹,是代指伯夷和叔齐。这说明什么?说明王炎午事先就清楚地知道文天祥的行程和绝食自杀计划,文天祥从南安开始绝食,就是想七日后船到吉州,正好饿死在家乡。如此,说他写生祭文是为敦促文天祥速死就不合情理。那他写生祭文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是一篇祭文,也是一篇通篇都拿文天祥与千古忠烈名士类比的措辞激昂的赞文。文天祥这回必死于家乡,王炎午写此文到处誊写张贴,就是迫不及待地要把文天祥忠义殉节的事迹大宣于天下!

王炎午不是催文天祥速死,而是为文天祥大义殉节唱赞歌。

但文天祥却没有死。

文天祥原以为六月初三能到吉州,由于水丰风顺,船队提前到达。

到了州治庐陵,绝食已五天的文天祥没有等来孙礼,却有一位叫王幼孙的友人来求见。此人好善急义,人称长者,也是一位忠义之士,他曾在文天祥考中状元那年跑到京城,上万言书建言国事,未被理睬,遂返回家乡教书。此前他听说文天祥已死,便写了一篇祭文,在家设位祭奠,忽闻押文天祥的舟船过庐陵,即赶来相见,并当面诵读了祭文,曰:“公心烈烈,上陋千古,谓山可平,谓天可补。奋身直前,努力撑拄,千周万折,千辛万苦。初何所为,教臣以忠,策名委质,视此高风。”在场的人听了无不低头哭泣。这也应算是一篇生祭文。生祭文旷古未闻,这下一连出了两篇,其激烈的情感不止在文中。

在求见的人中还有一位老友,此人叫张弘毅,字毅夫,号千载心。他是来自请跟随文天祥北上的。王幼孙也请求“从公而俱死”,文天祥没同意。面对张弘毅,想到自己显达时多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不就,如今自己被俘落难,他却坚决要求跟随自己北上,文天祥非常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张弘毅随文天祥北上,尽心照顾文天祥,两人成了最贴心的朋友。

石嵩和囊家歹怕在庐陵时长生变,连夜起碇赶路。文天祥殉节家乡的愿望落空了。

六月初三,绝食的第七天,船泊临江军(江西清江县),仍不见孙礼的影子。初四快到丰城时,忽见孙礼坐在另一条船上。原来押解的军校根本就没让孙礼上岸,更别说到坟头去祭告父亲了。文天祥又伤心,又气愤,痛哭了一场。当晚石嵩叫孙礼回到文天祥船上,见他无法再在文天祥身边待下去,便于第二天放他另找出路去了。

从广州出发时,自愿跟随北上的八个人,途中或逃跑或被逐,六月初四到丰城时,只剩下徐榛和刘荣两个人了。徐榛一路尽心尽力照顾文天祥,不幸染病死在丰城。这样,伴送文天祥的只剩下刘荣和从庐陵跟来的张弘毅了。

文天祥绝食已进入第八天,却没饿死。石嵩怕他死了到大都无法向元帝交代,就命元兵捏住他的鼻子,向他口中强行灌粥。文天祥制止了他们的非礼行为,自行恢复了饮食。他为何有此转变?他在集杜诗《过临江》小序中作了说明:

余虽不食,未见其殆。众以饮食交相逼迫,予念既过乡州,已失初望。委命荒滨,立节不白,且闻暂止金陵郡,出坎之会,或者有陨自天,未可知也。遂复饮食,勉徇众情。

死在家乡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决绝的抗争。他在绝食中一路都在写诗,诗中激荡着不屈的斗争精神,如“江山不改人心在,宇宙方来事会长”,如“书生曾拥碧油幢,耻与群儿共竖降”,又如“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他的人生哲学是法天地之不息,而今的不息就是毫不妥协地与敌人抗争。死于家乡不能如愿,死于荒江难明志节。死为抗争,活也为抗争,与其被灌粥受辱不能以死抗争,不如恢复饮食活着抗争。

而且听说到了金陵(建康,今南京市)将在那里暂住一段时间,到那儿能否有像镇江那样逃脱的机会呢?“出坎之会,或者有陨自天,未可知也。”后来他在狱中给文璧的信中也说道:“过丰城,无饭八日,不知饥。既过吉,思之无义,且尚在江南,或尚有生意,遂入建康。”他的心中燃起了在金陵寻机脱身的希望。

文天祥停止了绝食。六月初五到隆兴府时,他走出船舱登上了江岸。这是他第三次来隆兴,第一次是送文璧进京参加殿试路过,第二次是勤王军被指定驻屯此地时来过。这次与前两次的境况大不相同,不由生出“半生几度此登临,流落而今雪满簪”的感慨。想起“隆兴自陷没后,忠义奋起,几于反正”,空坑溃败后,同督府的多名部将被押到这里就义,又不由发出“谁怜龟鹤千年语,空负鹏鹍万里心”的喟叹。

文丞相来到隆兴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潮水般地向岸边涌来,引起了满城轰动。这是他第三次遇到这样热烈的场景,第一次是二十三年前中状元赴御赐宴,第二次是三年前脱险到真州。而今因受到国破家亡的严酷打击,再加上绝食,满头霜雪的他更加憔悴,身体瘦削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这没关系,如果神情颓靡沮丧那才叫个失败。他不能叫百姓失望,叫敌人得意,他挺直腰杆,目光炯然,从容淡定地向百姓问候着,示意着。见他的神态如此英毅,不要说南宋遗民,就是挤在人群中的北人也情不自禁地惊赞:真是诸葛军师再世呀!

离开隆兴,船过南康军,穿过鄱阳湖进入长江,向建康进发。

船过安庆,就到了贾似道大败的鲁港。鲁港之役是临安调集重兵与元军对决的最后一仗,也是导致宋朝最终灭亡的关键一仗。当时伯颜顺江东下欲攻临安,贾似道调集重兵十三万,战船和载着大量金帛物资的辎重船两千五百艘,摆出了接战的阵势。但贾似道不想也不敢与伯颜决一死战,他是被逼无奈才出兵的。到了前线,他即派人向伯颜求和,表示愿“输岁币称臣”,遭到伯颜拒绝,这才被迫应战,结果一触即溃,自顾自仓皇逃往扬州。

此前途经南康军,遥望庐山,文天祥写了一首词,在词中描写了绮丽的湖光山色和江南风物,这其实是大好河山的缩影。可如今“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何以至此?身临鲁港,想起四年前那场祸及亡国的战事,想起误国的昏君奸臣,文天祥难抑心中的激愤,挥笔写下了一首谴责之诗:

方夸金坞筑,岂料玉床摇。

国体真三代,江流旧六朝。

鞭投能几日?丽解不崇朝。

千古燕山恨,西风卷怒潮。

本以为金坞固防,却不想撼动了朝廷的根基;本以为十三万大军投鞭可断流,却不想没几天就土崩瓦解,致神州陆沉,皇帝成了俘虏被押往燕山。奸臣误国啊!昏君误国啊!志士扼腕,心中翻腾着怒涛滚滚的千古遗恨。

到了与鲁港相去不远的采石矶,文天祥又拿虞允文与贾似道之类作了对比。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帝完颜亮率十万大军直下两淮,企图在采石渡江,一举灭宋。宋朝江防守军只有一万八千人,且因易将无主帅。在此危急时刻,前来犒师的中书舍人虞允文挺身而出,担起指挥作战的大任,竟把金兵打得弃戈丢甲,扭转了危局,完颜亮也因兵败被部下所杀。可是当年的采石已远,鲁港之耻却犹在眼前。“今人不见虞允文,古人曾有樊若水”,鲁港之战再无虞允文,而只有南唐樊若水那样私己罪国的贾似道之流了。

至元十六年(1279)六月十二日,船队抵达建康。文天祥登岸,一直到八月二十四日,在建康的驿馆驻留了两个月又十二天。

建康襟江带河,虎踞龙盘,本是六朝古都,宋高宗赵构曾在此建行宫,南渡后三次驻跸于此。文天祥到了这里,却满眼都是荒草、夕阳、孤云、半城北人和遍地芦花,不禁感怀伤情,写下《金陵驿》两首。其中一首写道:

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

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

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赵皇帝跌落尘泥,于高宗赵构不思复兴大业就埋下了伏笔。海上行朝已驾云而去,就是杜鹃啼血故国也不能归来了。凄凉啊,孤独啊,但生死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算得了什么呢?是不是大丈夫留待人间去评说吧。

同类推荐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民营企业家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在三十年的时间中,民营经济的发展几度风雨,顽强成长,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和地位也几度浮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风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分担他们的忧虑和困惑,思考他们的得与失,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特编写了这本《冰与火的洗礼——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创作了大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观念的作品,包括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堂吉词德》。他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拓,被狄更斯、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誉为现代小说之父。本书作者陈凯先为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教授。他依据丰富的外文资料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个人体验,结合本人和学术界塞万提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塞万提斯的生平及创作进行全面而精辟的叙述和评论,布局匀整,文字清新,充分展示了塞万提斯及其创作的巨大魅力和深远意义。
  •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建汉首功:萧何(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秦末,天下大乱,萧何乃一刀笔小吏,然能乘势而起,拥立沛公,后又劝刘邦避项羽锋芒,屈尊汉中王。立稳脚跟,涂图天下。他慧眼独具,月下追回韩信,使“汉初三杰”归于刘邦一人手中,汉王朝初定,他治国安邦,建法立规,后世更有“萧曹随”之誉。
  •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中国名人爱情密码

    本书搜集了十八对中国名人夫妻的爱情故事。这些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经久不息。有郎才女貌,有比翼双飞,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吴祖光与新凤霞、梁思成与林徽因……有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如孙中山与宋庆龄、冰心与吴文藻、钱钟书与杨绛……其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爱情不是肤浅的,与当今社会某些三分钟热度的素食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热门推荐
  • 福星小农女

    福星小农女

    苏菀是苏家唯一的闺女,受父母,五个哥哥嫂子,九个侄子疼爱,生活单纯而快乐!谁料,苏家二哥赌博输了银子,赌坊的人上门要抓苏菀去抵债?爹娘怒了,其他兄长嫂子懵了,欠债还钱,揍了二哥,还了债务,家里一贫如洗,还负债累累,以后该怎么过?好在苏菀手握随身系统,带领着苏家人卖咸鱼干,种生姜,种草药,开酒楼,开作坊,发家致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爹娘,嫂子们,侄媳都开始忧愁她的亲事。苏菀反倒最淡定,想起了某个跟她一样聪明的男人……
  • Maitre Cornelius

    Maitre Cornel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诺诗

    许诺诗

    天涯何处不断肠云雨巫山换悲凉相逢若是尘缘错不教多情叹参商--许诺
  • 静笃杂集

    静笃杂集

    静笃闲来所作的一些散文、诗歌、对联等等。
  • 殿下今天吃醋了吗

    殿下今天吃醋了吗

    相府嫡女,容貌冠绝京华,芳华潋滟,却是个傻的,一生数来不过十七载。前十五年受尽宠爱,是真真的掌上明珠。后两年受尽苦楚,东宫藏娇,又被自己一心信赖的姊妹与心爱男子骗出宫,险些被凌辱而死。岂料一睁眼,竟又是那个改变她命运的日子。那日她听信奸言,毒害太子,身败名裂,一生尽毁。可终究覆水难收她处在那位太子身下,想着不负此生。
  • 校草大人恋上话唠小姐

    校草大人恋上话唠小姐

    当季雨凉第一次遇见帝南霄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一定很危险。进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为民除害,收了这个祸害。当三十岁的季雨凉靠在某人怀里,望着某人微黑的脸色,“听说,夫人甚是喜欢秦家二子,还觉得他帅,嗯?”“不不不,他怎能有我家宝贝好看,宝贝你就别乱听说了……”婚后的季雨凉过上了幸福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时我们都太年轻

    那时我们都太年轻

    她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全世界只有她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小三。最后经历种种纠葛,经历千辛万苦,总算与最爱的人在一起。
  • 修罗宝典

    修罗宝典

    叶非,我死后你不在要冲动了!好好照顾自己~‘哼,嗯嗯嗯儿!’~狗屁老天,你所说的公平公正就是让我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子在别人怀里被杀害!我叶非修佛也罢,入魔也罢!敢动我软骨就算天也不行
  • 重生:弑神降临

    重生:弑神降临

    天道酬勤,天下大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古有云,邪不压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弑神降临,敬而远之,唯有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