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02000000011

第11章 瞬间发生的心灵灵动(1)

我们正在赖以生存的这个现实世界宽广而又繁复,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则更加沉重而又深远。一些小说家直面这样的繁复和深远,写出了鸿篇巨著。另有一些小说家却喜欢在宏大中寻找微小,喜欢让他的小说在茫茫寻常之中闪烁光彩。

我们这个繁复深远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载体,承载着今天与历史,承载着大海与星空,承载着都市与乡村、高楼与田野,承载着群山江河、森林草原,承载着人类、动物、昆虫,承载着万物生灵……当然绝不仅仅这些,这个世界还承载着温情与罪恶,承载着战争、和平、欲望、纠葛,承载着欢笑、泪水、相聚、别离,承载着男欢女爱,承载着父亲母亲、子子孙孙……于是乎,在小说家眼中,这个世界就又承载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小说家在创作小说的时候,或许也会把他制造的故事当成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承载着各种不同的人物,承载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承载着张三李四或翠花桂兰。人物又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他们自己的心灵。心灵还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说大则大,可以承载繁复深远的世界;说小则小,小如沙粒细如丝缕。任何人,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论是粗野的人还是细腻的人,无论他文化高低或财富多少,无论这个人正处在幸福的或者苦难的生活状态之中,只要他不呆不傻,他的心灵之中就会时常产生一些微妙的灵动。

涉及了这个话题,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

《鞋》刻画一位热恋中的乡村姑娘。那是一位十分钟情而又十分羞涩的女孩子。在那个尚未开放的年代,乡间的少男少女们恋爱了,不能像现在的年轻人,挽着手搂着腰,逛公园看电影,招摇过市。那个时候,那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只能在心里恋着爱着,用那个时代的方式品尝爱情的苦涩与甜蜜:“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守明不看别人,专挑那个人看。她心里觉得和那个人已经有点熟了,她光看人家,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她……”在这篇作品中,刘庆邦不写曲曲折折的爱情游戏,也不写封建理念棒打鸳鸯,他写美丽质朴的,也是微微颤栗着的少女初恋情感。所以,“有一天,家里来个媒人给守明介绍对象……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她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她心说,我的亲娘哎,这难道是真的吗!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守明姑娘开始恋爱了,守明姑娘表面平静如水,内心热血沸腾,神经也变得异常敏感了,“那名字在她心里藏着,她小心翼翼,自己从来舍不得叫……妹妹猛丁一叫,带动她的心疼了一下……”

一个乡村少女爱上了一个人,爱得那么热烈,又爱得那么隐匿细微,竟然连这个人的名字都舍不得叫,别人叫了一声,还“带动她的心疼了一下”。虽然只有一句话,却让人感知到一种鲜活的心灵灵动。

一般情况下,小说家创作小说,会按照事先设计的故事路径向前行进。这个时候,速度便很重要。在行文的路上,有些人匆匆忙忙,就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东西,让故事跑到了前面,却把生动二字丢在了路上。有些人却是走一走停一停,这里刻画一笔,那里插上几句,慢慢的,他的那个“载体”便饱满起来了。

《鞋》是一个与鞋有关的故事。主要写守明姑娘给她的心上人做鞋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很容易乏味无趣。做鞋,是时代背景下“陈旧”的事物,就更不容易笔下生花了。但是刘庆邦并不着急,他先写了做鞋的重要性:“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这对守明来说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平生第一次为那个将要与她过一辈子的男人做鞋,这似乎是一个仪式。”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还关系到未来新媳妇的脸面:“做鞋的功夫在纳鞋底上,那真称得上千针万线,千花万朵……她听说了,那个人穿的鞋都是他姐姐给做,他姐姐的心灵手巧全大队有名,对别人的针线活儿一般看不上眼。待嫁的闺女不怕笨,就怕婆家有个巧手姐……她说什么也不能让婆家姐姐挑出毛病来……她来到枣树下,把鞋底的花儿和树上的花儿对照了一下,接着鞋底上就开了第二朵,第三朵……”然后,随着做鞋“工程”的进展,这双鞋就慢慢成了守明姑娘的心爱之物,受到了精心的呵护:“她怕地里的土会沾到白鞋底上,用拆口罩的细纱布包一层,再用手绢包一层,包得很精样,像是什么心爱的宝贝……”后来,那双鞋上缝纳的心思越来越多,慢慢的,守明姑娘与自己做的这双鞋越来越亲近了:“拿起鞋底,她想入非非,老是产生错觉,觉得捧着的不是鞋,而是那个人的脚,她把‘脚’摸来摸去,揉来揉去,还把‘脚’贴在脸上,心里赞叹:这‘脚’是我的……”

事实上,许多小说都是在描绘一个或N个过程。刘庆邦也是写了一个过程,写这样一位乡村女孩子恋爱的过程,或者说,是写了农家姑娘为她的恋人制作一双鞋的过程。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没有什么情节上的大起大落,更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悬念。然而,由于有了那一串一串的泪珠子,有了那心里的疼,有了那包了一层又一层的鞋底,有了那热恋中的想入非非,这个故事不但不乏味,而且变得生动起来了,让我们透过这过程看到一位少女心中爱的激情和喜悦的灵动。这样的灵动虽然微小却很微妙。这样微小微妙的心灵灵动在作品中出现,使这普普通通的故事在行进的过程中闪烁出美丽的火花。

在刘庆邦不少作品中,都能看到这样美丽的火花。让心灵鲜活在过程当中,是刘庆邦的追求,也是许多小说家的追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张翎的中篇小说《阿喜上学》。刘庆邦写守明姑娘内心美丽的灵动,张翎写少女阿喜心灵当中忧郁的颤栗。

这个发生在大洋彼岸另一个时代的故事,同样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勤劳聪慧的阿喜,承载着阿妈阿爸,还承载着四眼阿叔。作为主人公的阿喜同样也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她自己那颗颤颤巍巍的幼小心灵:“阿喜也想哭,可是阿喜却哭不得。家里这场飞来横祸,都是她阿喜带来的……她知道,她只要说出一句话,压在一家人头顶的一片天就开了。可是她不能说。她宁愿被天压死……那句话是:‘要不,我就去阿元家做小吧。’”

张翎的这个阿喜只有十四岁。阿喜渴望上学读书,而不是嫁给一个比阿爸还要大的男人做小老婆:“‘大慈大悲……我不做大,也不做小……我不要香肠,天天煮饭,洗衣……我只要跟阿文阿武一样……去学堂……’阿喜在那两团香火跟前跪了下来。”阿喜渴望读书,也就崇拜读书人,那个四眼阿叔就是她的偶像,就连为这个人研墨,也会在她心里激起火花:“阿喜就下来了,在杯子里备好了水,轻轻把墨碾匀了,又在砚台边上润尖了狼毫,递给四眼佬,四眼佬看了就笑,说阿喜你像做过这事的。”“阿喜一热,就知道自己脸红了,阿喜十四年在田里水里被日头晒出了黧黑,就在漂洋过海来金山的路上褪尽了,那一点潮红落在白净的脸上,犹如宣纸上的朱丹,一点一点弥漫开来,人就成了画。”

张翎刻画阿喜,是由表及里步步深入。那一点点弥漫开来的、如朱丹一样的潮红,表现出少女的美丽,同时让我们窥视到一颗稚嫩心灵瞬间微妙的震颤,让我们对她产生了怜爱之情,受到了怜爱的阿喜更让人为她忧虑。随后,在我们的关注之下,那心灵的震颤仍然继续:“阿喜只是觉得这杆笔重,压得她手腕的骨头嘎嘎地响,脸上的潮红褪了,涌上的是一团一团的黑云……”值得庆幸的是,四眼阿叔出了一个好主意,让阿喜绝处逢生,终于有了上学的希望,于是:“阿喜膝盖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

小说家制造故事,小说家努力搅动故事当中的微澜或巨浪。一位成熟的小说家更懂得让人物的心灵在故事的波澜中起起伏伏。

经历了心灵的起起伏伏之后,阿喜终于可以上学了。上学的阿喜仍然无法停止那心灵的起起伏伏:“阿喜走到街口,才发现两只手心都是冷汗。她知道她先前的十四年都过旧了,新日子是从今天开始的。学堂是一扇门,一跨进去,就是那个新日子了。这刻她正走在旧日子和新日子中间的那条窄线上,心慌。”阿喜心慌,不仅仅是因为第一次的紧张,更因为那种无形的也是巨大的歧视,“阿喜知道那是眼泪要出来了……阿喜把牙咬得生疼,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总比给人做小强,总比给人做小强。”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段描写,短短千余言,阿喜的心绪至少发生了三次起伏:“教室里的学堂生,年纪都跟阿武差不多,兴许五岁,兴许六岁,最多七岁。她坐在他们中间,大得像是牛行走在鸡群里。阿喜被这个想法逗乐了……”这个“逗乐了”似乎是在提醒读者,她虽然“大得像是牛”,却仍然是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会时常不由自主地逃离紧张,逃离忧郁,逃离现在时的疼痛或痛苦。接下来,阿喜又得到了一个精神安慰,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同桌是一个独眼,“他的丑一下子叫她放了心。”这个“放了心”看似简单,却显现出一个弱者遇到另一个弱者时微妙的心理状态。无论是“放心了”还是“逗乐了”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心灵的感知能力。

阿喜是不能真正放心的,因为阿妈给的期限是一年,一年之后,等拿到了那笔钱,等还了债,就不再让她上学了,“一年中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每一天,阿喜的心都走得更远了一些。每远一程就离那座山近了一程……阿喜已经见过了满天的太阳花,阿喜如何再走回去那没有一丝破绽的黑穴里?阿喜的身子,冷不丁颤了一颤。”

在这篇小说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是环环相套着向前推进的,而内心的情结,则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在故事的历程中遍地开花。或者说,是命运决定了情节,情节牵动了心灵,心灵又激活了故事,让我们更加关注命运、热爱人物。让我们贴心贴肺地和人物一起迎接命运,一起将故事进行到底。

阿妈的期限使这个故事有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一年之后,阿喜不能去上学了,但她不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她宁愿选择死:“阿喜明白她不能死在家里。她若死在家里,会吓着阿文阿武,还有阿妈肚子里的细仔。她若死在家里,阿爸的这间铺子,就再也没有人来讨方子买药……她只能死在外面。”

幸亏张翎并不打算把她心爱的阿喜推向绝路,而只是精心营造了一种温婉的忧伤。她时而把阿喜置入哀愁,时而又将其拉回到寻常状态:“一路上只觉得衣裳短了小了,一动身子就扯着她的肉,就想金山的水碱性大,怎的就把衣裳洗缩成了这样?”一个女孩子正在长大,却并不觉察自己的长大,这本是寻常的状态。而这里的短短四句话,有形态展示,亦有一个女孩子单纯的“就想”,形态和心态并进,这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体贴。

接下来张翎又让阿喜从寻常状态进入心灵的震颤。因为犯了一个“错误”,她以为自己要被开除了,所以“日头轰的一声坠到了地上,裂成了许多瓣,到处都是火星子在飞溅。阿喜天晕地转。”结果却是一个喜讯,是因为那个错误,老师才发现了她的聪明,决定让她跳级。喜讯同样让那颗幼小的心灵震颤:“阿喜恍恍惚惚地回到了教室,只觉得一身的骨头都给剔走了,软绵得没有一丝力气,瘫坐下来。”

在这篇小说里,阿喜的最后一次心灵震颤是在四眼阿叔离开之后:“众人的话,阿喜一句也没听。阿喜只是怔怔地往楼上走去,楼梯一级一级的,阿喜好像没了脚,身子一浮一浮地往上飘。到了屋里坐下,阿喜才知道,自己不是没了脚而是没了心……”原来,这个一心一意要上学的少女,也深深藏匿着一份爱情,这份爱情让人心疼。这一份藏匿的爱情更让我们感受到阿喜内心的丰富,也让作品温婉的曲调更加动人。

小说家制造故事,故事是人物的载体。人物是活动的人物,活动的人物制造了情节,人物到处行走。人物又是心灵的载体,所以人物走到哪里,心灵就跟到哪里。小说家想让他的小说生动感人,这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捕捉瞬间发生的心灵灵动,这是小说家的追求。如果继续阐释这样的追求,我们还可以再来看看付秀莹的小说。

付秀莹写乡间的故事,这些乡间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一个叫芳村的地方。付秀莹的所谓故事,似乎只是一些平平淡淡的寻常日子。她对这些平平淡淡的寻常日子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她不慌不忙,不宣泄愤怒也不制造悲痛。但我们读着读着,几乎就从那字里行间听到了一种声音,一种亲切的喃喃细语。比如《爱情到处流传》:“蝉在树上叫着,一声疾一声徐,霎那间,就吵成了一片。母亲专心捡着米,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就脸红了。她朝屋里张了张,父亲正拿着一本书在看,神态端正,心里就骂了一句,也就笑了……母亲又侧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说,妮妮,你娘她,叫你。我正待问,母亲就扑嗤一声,笑了……”只是一段生活情境的描写,却表现了微妙的、甜蜜而又神秘的内心活动。接下来,付秀莹又让我们注意一颗幼小心灵中模模糊糊的灵动:“我从水缸子的上端,懵懵懂懂地看着这一切,内心充满了欢喜,还有颤动。多么好。”

同类推荐
  •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鼠疫·局外人(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文学大师加缪最著名的两本小说《鼠疫》和《局外人》。《鼠疫》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堪称20世纪西方文学界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
  •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一切从人的解放开始

    张贤亮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杂志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在宁夏劳改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到宁夏文联任编辑,专业作家。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有《张贤亮选集》四卷、《感隋的历程》四卷及《张贤亮作品精萃》七册等多种文集出版。代表作有《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河的子孙》《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青春期》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等。
  • 学生精品美文:心如大海

    学生精品美文:心如大海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心如大海,你的志向就会变得更加高远;心如大海,你就会变得更加愉悦;心如大海,你的人生会精彩异常。本书收录作者对生活的真情感悟,缤纷多彩,内容广泛。隽永的文字像博学多才的智者,可以时刻的向它寻求答案;它趣味盎然,可以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尽情的发挥它启发智慧,开拓视野,像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可以让孩子获得无尽的知识宝藏。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龙九太子忒耿直

    龙九太子忒耿直

    我是龙九太子!我无比的坚信,凭借自己渊博的智慧和无尚的品德,只要稍微施展那么一丢丢,便一定可以在一片自由广阔的天地里,大有建树,独领风骚,耀动天下。到那时,自己收获的不仅有无数的迷妹,而且有成功的事业,并且将会拥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哈哈哈!满满的正能量!爽爽的开心语!爆棚的向前进!
  • 独宠蜜爱:老公,慢慢来

    独宠蜜爱:老公,慢慢来

    颜天琪阴差阳错的把龙城有名的莫二少给睡了,醒来后却潇洒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莫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 做不到偷偷喜欢你了

    做不到偷偷喜欢你了

    “喂,你听好!我原来不知道暗恋是什么,不知道喜欢在心里悄悄萌芽的感觉是什么,直到遇见你,因为你,我开始努力,我想慢慢追上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都知道啊。你的事情啊,我都知道的差不多了。”他笑着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亿万秘书:总裁的天价娇妻

    亿万秘书:总裁的天价娇妻

    【简介无能,作者无良,各位看官,坑里边上座。】夏夜是个平凡的人,最起码在她二十多年以来是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为了赚钱而努力工作,可是,谁来拯救一下这个玄幻的世界和她原本的世界观。和大boss互换身体神马的不要太狗血,一下子拥有亿万财产神马的不要太惊讶,被老板独宠神马的不要太羡慕,这叫什么?一人在手,天下我有。肖晟是个冷酷的人,当然,这也是在遇到夏夜之前,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也可以去无限度的宠一个人,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把某女宠的脾气越来越大,大到只有自己可以忍受就完美了,不得不说,肖三岁很贱,不过,男人本贱嘛!夏夜:我说肖总,您是缺爱吗?肖三岁:是,不过有你就不缺了。夏夜:……滚,给我圆溜溜的滚。
  •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初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才的废材

    天才的废材

    夜歌领完饭盒,就遭遇狗血穿越,还要顺带帮原主完成一直以来没完成的任务,这算哪门子事儿?话说夜歌也算悲催了,不过幸好原主有钱外加天赋好,他就勉为其难的答应原主,开启新的旅程。可是...也有一些问题:对象说好的温柔呢?怎么一副老子很厉害,也很拽,顺便带我一起飞的既视感是怎么回事?好吧,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像他以为的那样,而是各种脱线,顺便窜出个大佬都能把他打趴,算了,还是好好修炼吧。
  • 阿修罗王传2

    阿修罗王传2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传说:鱼雁

    传说:鱼雁

    不过是海天的距离,怎料却是浪雨似山针你终究要离我而去就像鱼雁一个属于天际,一个归为海洋_千年后会有人从传说里借月光将思念看清可雨停了雷鸣后我折了翼别看我沉入海底(薛之谦《传说》)
  • 淡笑沐夕一明旭

    淡笑沐夕一明旭

    十八岁,是什么呢?对有的人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对有的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但我的十八岁终是荒凉一梦,梦醒时分想抓住什么却又抓不住。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