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6800000044

第44章 闪电庆历(1)

33.一位另类皇帝

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明亮而又短促,恰如庆历新政。

以笔者之见,中国真正的变法,始于北宋,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四十二年间,先有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后有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这是真正的变法。笔者在此不惮语病之嫌,连用两个“真正的”,何解?用王安石的话说就是:“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特别注意“泽不加于百姓者”这七个字!笔者以为,一切的改革变法,如果不能像孟子指出的那样,对天下老百姓有利,对他们的吃住穿用、教育医疗以及活养死葬有利,一句话,对他们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有利,反而只想着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甚至于要称霸世界,那就绝对不是真正的变法。正是从这一点说,北宋的两次变法虽然都以悲剧结束,但它们兼顾民利,泽被百姓,确乎是一种有别前代的真正的变法。纵观前史,一个朝代有两次重大变法,只有宋朝;而且就发生在不足半个世纪之内,绝对是世界纪录;一个帝王亲自主持或者策划两次变法,到目前为止,全球也只有中国皇帝宋仁宗赵祯一人而已。宋仁宗是一位不负人类历史的另类皇帝。

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自视甚高,眼里没有平头百姓自不必说,便是历代帝王,可入其法眼者不过其三,一是他的爷爷康熙皇帝,二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就是宋仁宗赵祯。他都钦佩宋仁宗什么呢?没细说。笔者来替他说,当然,价值观不同,笔者说的,老乾隆未必认同。

王安石在上引那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是这样夸顶头上司的: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

这个评价有无言过其实的讨好嫌疑?有是有点,但大略符合事实,不能算作谄言。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史载故事,诠注一下王安石老先生对宋仁宗的评语。

作为一个想有建树的皇帝,“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这种勤政劲头是必须的,是应该的,不算稀奇。笔者最看重的不是这个,早前说过,大宋朝之伟大,在于尊崇并重用知识分子,以为国策。而开国皇帝赵太祖之后,宋仁宗是力行此一国策最好的皇帝。他对文官、文士之尊崇,之重用,之体恤,之宽容,可以说是前不见古帝,后不见来帝,流传后世的佳话之多,也可谓空前绝后。下面试举几例。

“唐宋八大家”,一门占三席,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没上吉尼斯纪录实在冤枉。然而,要不是宋仁宗,苏辙得早早掉脑袋,父兄得跟上受株连,“唐宋八大家”就成了没影的事。且说嘉祐二年(1057),苏轼、苏辙兄弟俩一起参加“高考”。年轻气盛的苏辙一时犯倔,在试卷里写了这么一段话,大意是:我在路上听人说,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这让阅卷官大惊失色,这不是无中生有、恶意诽谤吗?立马报告宋仁宗,要求严加治罪。你猜人家宋仁宗怎么着,极其淡定地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选拔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小考生,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与功名。一句话成就了“一门三学士”和“唐宋八大家”。

或者说,苏辙太有才了,故仁宗爱才心切,网开一面,下不为例。那么再听一个故事。还是个四川读书人,普通得可以忽略其名,有一天他也犯傻,作了一首诗献给成都太守,内中有这样两句:“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有这样的意思:太守大人,你完全可以在大西南搞个独立王国呢。成都太守一看,吓得灵魂出窍,好你个大胆逆贼,你是想让我身败名裂、夷灭九族呀!当即把此人捆绑结实,派得力手下押送京城,请朝廷制裁,以明心迹。这要按封建律条,“谋大逆”是重罪中的重罪,其惨烈血腥之后果可想而知。你猜人家宋仁宗又怎么着,还是极其淡定地说了下面一段话:嗨,这是老秀才急于想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么能治罪呢?不如就给他个官做做吧。于是,这个书生反而因祸得福,平白搞了个司户参军当当。

还有个故事更富传奇而浪漫的色彩。中国谁不知道柳永?文学史上写青楼歌词的著名高手!可谁知道,这也是人家宋仁宗成全的。年轻的柳永赴京赶考,两次都名落孙山,不免郁闷之极,于是随手写下《鹤冲天》,以遣牢骚,其末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佳句啊佳句!一时广为流传。连宋仁宗都知道了,心里有点不悦,佳句固然是佳句,可一个年轻书生怎么会如此消极不争呢?所以,当柳永第三次应考时,虽然考官录取了他,但在仁宗这儿有点耽搁,他御笔一挥,从即将发放的金榜上划掉了柳永的名字,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此处,也有仁宗不是,四川逆诗作者尚可给官,何必断送柳永前程?一句文人的牢骚嘛。好在这个柳永想得开,不让老子进朝堂,咱也自有去处,干脆一头扎进青楼柳巷,当个红灯区的“专业作家”,就写花词赚银子,而且大胆调侃说,咱这是“奉旨填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这么吆喝可有点大犯忌讳,假传圣旨是欺君大罪,闹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估摸这事儿宋仁宗不会听不到,可结果屁事没有,生生成就了一位文坛大词家。

一般说,谏官都是正直敢言的文官,级别未见其高而耿介大有传承。皇帝与谏官的关系如何,颇显君王成色。那么,且看仁宗成色如何。包拯做监察工作期间,遇到这样一件事。仁宗有个宠妃张贵妃,她的伯父名叫张尧佐,大沾其光,不仅出掌三司使(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还想着更大的权力。为此,众官合力弹劾之,并与仁宗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包拯更是态度激烈,滔滔不绝,坚持必须拿掉张尧佐三司使的职务。据说唾沫星子直溅得仁宗一头一脸。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为难地提了个变通法,要不让他去外地当节度使?不料包黑子不依不饶,而且态度更加强硬。仁宗脸上有点挂不住了,生气地说:“岂欲论张尧佐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即刻顶回:“太祖、太宗皆曾为之,节度使恐非粗官。”仁宗一时无语,拂袖回了后宫,倒把一肚子火气冲向张贵妃:“你就知道为你伯父要官,可你知道不,朕要面对的是包拯吗?”有人感慨了,说:纵然是一代明君李世民,明知魏征说得对,可那个吵吵劲儿,也真让人受不了他,差点让李皇帝宰了他。

还有一个从谏如流的故事。夏竦去世后,宋仁宗想给他个体面的谥号“文正”,不管怎么说,此人长期以来为朕分忧,两度担任枢密使,西北有事时,又出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虽说军功不著,也有一番苦劳不是?另外,文才不错,著作等身,留有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等。再者说了,人都死了,虚赐一个像样点的谥号也不算多大个事。但是,负责考核的官员刘原父挺较真,说:“皇上,这不行。定谥号,这可是我们主管部门的事,你先入为主这是侵权;再说了,我们认真调研过了,夏竦还真有点不够格。”这时,司马光也上书道不然:“文正”这个谥号呀,门槛太高,夏竦真不合适……面对这么一个意料之外的局面,仁宗皇帝也只好哈哈一笑,收回成命,同意将谥号改为“文庄”。想想也是,只有范仲淹这样的千古名臣才配谥“文正”呢!这事记在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一》。

宋仁宗不但喜欢谏臣,不记恨谏臣,还能保护谏臣。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里载有一个生动故事。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直嚷头痒难受。内侍传来专门梳头的女官,忙为仁宗服务。女官看到皇上怀里还抱着文书,就问什么公事这样急。仁宗说:“最近老天下雨不止,频示异象,朝中谏官认为是宫中阴气太盛所致,故上书让裁减嫔妃侍女。”女官恃宠惯了,不屑地说:“这些个宰相、御史,自家多养着歌姬舞女,即使普通官员,只要混得可以,也大多如此。皇上身边才几个人呀,他们反倒大喊什么‘阴气太盛’,也太过分了吧。”仁宗听了没吭气。女官又问:“皇上,你真听他们这个建议吗?”仁宗说:“谏官的建议,说得对,哪能不执行!”这女官就假装赌气地说:“皇上一定要办的话,就先把奴家裁掉吧。”仁宗当即站起身,让掌管后宫名册的内侍过来,立马将梳头女官以下共三十人裁掉,尽快携带私人物品从内东门出宫。事后,皇后始终不敢动问原因,直到饭后喝茶,才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梳头女官是你平日最为恩幸的人,为何第一个就把她裁减出宫?”仁宗说:“她居然要朕不接受谏官的建议,能把她留在左右吗?”

除了珍爱文臣、文士,笔者以为宋仁宗另类于寻常帝王之处,还在于他富于人性、人情味儿,时时可以显示出自己是个活生生的凡人。

有一次,宋仁宗在宫中散步,时不时地老回头看,随从们均不解其意。回到寝宫,仁宗急对嫔妃喊道,朕渴坏了,快倒水来。皇后觉得奇怪,问仁宗,你在哪里不能喝呀,怎么会渴成这样?仁宗说,朕回头看了好几回,他们确实没准备水壶,如果朕要水喝,回头肯定有人要被处罚的!何必为这种小事害他们呢?

还有一次,时值初秋,一位官员献上时鲜蛤蜊。仁宗问:“你从哪里弄来的?”那位官员说:“是臣从远道买来的。”仁宗又问:“要多少钱?”那位官员说:“每枚一千钱,共二十八枚。”仁宗说:“朕平常是怎么告诫你们的?一定要节俭。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两万八千钱,朕不吃!”

有天深夜,仁宗处理政务,又累又饿,忽然很想吃一碗“羊肉热汤”,但他硬是忍着没有说出来。第二天说闲话告知了皇后,皇后一听就心疼地说:“陛下日夜操劳,龙体最贵重,一碗羊肉汤算什么呀,一句话的事!”仁宗对皇后说:“咦,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你想呀,朕一索取,他们肯定当成惯例,夜夜给你进羊肉汤,你吃不下不说,御厨夜夜宰杀,一年要杀生几何?于心何忍?朕倒宁愿忍一时之饿。”

皇帝乃九五之尊,乾纲独断,为所欲为,做甚也是没商量。你听说过皇上与臣下像老朋友似的讨论女色问题吗?宋仁宗确有其事。谏官王素正派无私,有天单独见驾,就劝年轻的仁宗千万不要贪恋女色,贻误国事。仁宗回答说:“你不说朕还忘了,近日,你猜王德用[52]怎么着,还真给朕送来几个美女,如今就在宫中,挺可人的。你说怎么办?”

王素想了想说:“看来臣今日进谏,正在时机,陛下务必不能留下她们!”

仁宗听了,面有难色,思忖良久,还是下了决心,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务要回报朕。”

王素倒有点不忍,说:“陛下,你做得对,可也不必如此匆忙,女子既然进了宫,暂留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呀。”

仁宗忽然湿了眼圈,说:“朕虽为帝王,可也和寻常百姓一样有感情,将她们留久了,难免日久生情,再打发哪里就忍心啊!”

这就是宋仁宗,一个理解士君子情结和人性美的绝无仅有的封建帝王。那么,由他来提议并支持一场史无前例的“民主”改革,完全是他的独特个性使然。当然,客观形势所逼也是最重要的外在因素。

宋仁宗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五岁封庆国公,九岁立为太子,十三岁承继大统,二十岁亲政,面前是一个边患多发、国库空虚的烂摊子。更有内乱频发:沂州(今山东临沂)士卒王伦率众起事;张海和郭邈山在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起事。令仁宗吃惊的是,这些起事人马所到州县,本朝官吏或作鸟兽散,或以兵甲为礼迎合之,略无战守功业。内忧外患,使得仁宗皇帝感受到了皇权危机,形势之严峻,恰如当时名臣宋祁所言。《宋史·宋祁传》中记载,宋祁看到陕西用兵,调费日蹙,遂上疏言事曰:

兵以食为本,食以货为资,圣人一天下之具也。今左藏无积年之镪,太仓无三岁之粟,南方冶铜匮而不发。承平如此,已自凋困,良由取之既殚、用之无度也。朝廷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财穷用褊,而欲兴师远事,诚无谋矣。能去三冗、节三费,专备西北之屯,可旷然高枕矣。

同类推荐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梁朝伟相信

    梁朝伟相信

    别因为这个男人出众的外表和演技,而认为他就是“吃亏”的那一个,你压根就不了解他,甚至都不一定清楚事件的真相。娶刘嘉玲,无论绯闻多么逼真都开口表示始终相信刘嘉玲,为人低调却纵容妻子高调玩乐,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你管不着,真的管不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尼采传

    尼采传

    《尼采传》以时间为线围绕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试炼互换

    试炼互换

    人背起来求个职亦能闹出岔子,这不,幸运号码成了不幸的开始,原本在地球上打打散工亦能混个三餐半饱、有瓦遮头,而现在,原始可并不代表空气清新、生活古朴,种田得有地、打猎需用弓,即便织布亦需清楚那丝要如何拆解,生活艰难、难、难、难。偏偏这还被分配到水国成为原住民,到底是人水还是这国家水呢,没有追求便只能挨饿,一根竹签已便注定这新生的开始,抽签那人肯定是上完厕所没洗手,臭。而但凡想改变人生都得考试,考什么,考官的心情呗,不过说到底考的仍是家世及背景,人家修神俺种田,起码是交粮不交租且有瓦在头,交换生,交换人生,勒个去,今天你换我明天俺也给你换换。跪求每十万字一收藏一推荐,拜谢!群号:453685611(QQ)
  • 农家的悠闲日子

    农家的悠闲日子

    胡静稀里糊涂的就穿越到了一个婴儿身上,虽然身体是个小人,里面的芯子可是活了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尽管这个世界跟她以前生活的不太一样,不过没关系,她适应能力很强的,照样活的风生水起。
  • 青梅未遇竹马

    青梅未遇竹马

    “丫头,今生你注定是我的,你还想往哪里逃?”“司徒耀,我们此生注定不能在一起,为什么你还要赖上我,对不起,我从不曾喜欢过你,你,只是被我利用的工具。”“女人,我会让你后悔的。”
  • 阳光中围城里

    阳光中围城里

    当至尊至圣之大文豪贤斌学长第一眼看到身姿曼妙的师妹,就像所有的阳光都落在水灵秀气的师妹身上,而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淡化成了阴影。师妹身上的阳光太过强烈,恍若在令人眩晕的光圈里,世间其他的一切都消失了……
  • 说江湖之因缘错

    说江湖之因缘错

    平城有个女子家主孤身一人撑起一姓一族,葬侯山上有座剑锋直插大地,风尘仆仆的青年拿着把带鞘长剑回家探亲,路上顺手救了个柔弱姑娘,缘分使然又遇上了一个蓝衣青年……他们相遇了,很多事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很多事,已经发生了便看不透因果;很多人,一旦遇到了就说不清姻缘。因果错,姻缘更错,但真情没错,林枫也没错,错的是谁?千人千面,笔者不敢妄言,只有请看官们自己来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剑江湖

    古剑江湖

    《古剑奇谭》的后续小说,慕容旭尧,一个聪明过人、风流倜傥的男人,不仅前世和紫胤真人有过些许师徒关系,今世还和他的徒弟百里屠苏,太子长琴欧阳少恭有很深的交情。一件件危急朋友性命的事不断发生,幕后主使者竟然还是他的父亲!!!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父子两人反目成仇……
  • 我死后能读取记忆

    我死后能读取记忆

    噩梦中惊醒,不仅死了还能回溯别人的记忆?!原本只想知道谁杀了自己,却发觉越陷越深!究竟是谁在不断杀人?又为了什么?有了外挂也玩不赢,一场博弈游戏正在展开!
  • 路边的野花带回家

    路边的野花带回家

    陆妩在生命的最后突然间释怀了所有,那些爱恨,背叛,权利,执念,她只是想见一下那个人,那个被她送上战场,落入圈套,身死他乡的人,可是啊!他已经回不来了,她也没法再对他说:“沈直,对不起,辜负了你的满腔爱意。”一朝阴差阳错,陆妩重生到了隐世门派的继承人身上,陆妩决定,要追着沈直,粘着沈直,嫁给沈直,等着沈直把自己宠到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