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4400000035

第35章 游鄂岳神伤愚溪

从洛阳去夔州上任,鄂州为必经之地。鄂岳观察使李程知刘禹锡将赴夔州,早早遣使迎候于道路旁,力邀刘禹锡在武昌流连数日。刘禹锡方从丁忧中解脱,正思亲朋故旧,于是欣然前往。

李程长禹锡七岁,贞元末年曾与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同在御史台为官,厚有交谊。永贞年间,李程任翰林学士,与王叔文有矛盾,遭到贬斥,因此曾与刘、柳微有嫌隙,幸而时光如水,愆怨消融,刘、柳之不平遭遇令李程十分同情,常有抚慰之作唱和。柳宗元逝世时,李程接到讣告,不能亲自前往柳州祭奠,曾托刘禹锡代作祭文,亦可管窥三人交情。

故友相见,未及畅叙久别重逢之情,二人却不约而同禁不住抱头痛哭。仆从官吏深知二人皆为柳宗元故友,久别重逢更伤故人,因而无不掩泣。本是一场接风洗尘之欢宴,却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以凄凉的悲号开场。

待情绪稍有平复,刘、李二人分别入座,一同来迎的武昌名流这才纷纷上前致敬。酒过三巡,众人不见平日擅长说笑的李观察脸上有一丝笑意,不修边幅的放荡之状忽而有颓靡沮丧之色,顿觉席上气氛凝滞压抑,有如坐针毡之苦,于是便假风雪为由,陆续告退。李程无心留客,便命仆役相送,草草收拾了酒席,然后专心与刘禹锡把话。

刘禹锡从行囊中取出尚未完成的柳宗元文集,请李程观看。李程素爱柳宗元文章,览卷恍如再见故人音容笑貌,百种滋味涌上心头。阅至《愚溪诗序》并《八愚诗》,李程愤然吟道:

……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李程仕途平坦,若非读到友人如此反讽自嘲之诗句,如何能体会到沉沦荒蛮十余年的痛苦和艰辛?李程痛心道:“子厚胸怀经纬之才,能言治乱之史,能辩兴替之道,乃聪明绝顶之人,竟将谪居之地命名‘愚溪’,诗中句句不离‘愚’字,叫我等有何面目忝居方镇,尸位素餐?”

刘禹锡安慰道:“表臣(李程字表臣)兄言重!子厚性情中人,意气难平,初贬之时颇负自矜之气,所作诗文不免傲气干云。今日思之,我等零落至今,莫非正因恃才傲物、自视过高?”

李程一愣,更生悲悯,为刘禹锡斟上茶,自己却已簌簌落泪,由衷慨叹:“梦得切勿自馁!人言刘梦得文风森然,有豪迈之气,与子厚同为百代文宗。而自古文士多遭众忌,君可见屈原、宋玉出将入相?即使圣朝,太白学士不过做得几日翰林待诏,吟些花鸟献媚之诗,杜工部空怀济世安人之心,一生漂泊,抱憾而终。相比之下,梦得朱袍在身,尚可牧守州郡,造福一方,而文名可与先贤相齐,已成不世之功业,愚兄只恐羡之不及矣!”

刘禹锡却从《愚溪诗序》中再拣一段,吟道: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

然后禹锡又以茶敬李程道:“人言李表臣(李程字表臣)性懒而放荡,不修仪检,滑稽好戏,读子厚之诗,方才彻悟,兄长以滑稽示人,掩藏锋芒以待明时,其实是真睿智者!我与子厚在贬谪之后才想通此理,其实才是愚钝之辈。”

李程不置可否:“知之若何?不知又若何?”

刘禹锡望着江上飘舞的飞雪,凄然道:“先帝驾崩,我等永贞罪人终有拨云见日之机。愚溪化冻,春水悠悠,但子厚却含悲负冤,陨落在柳州的瑟瑟寒冬之中。人世之悲,莫过如此。他日将子厚遗集整理完毕,我亦将往愚溪胜地与子厚英灵相伴,余生可安。”

李程哀叹一声:“只怕梦得再无祭奠英灵之地……”

刘禹锡惊愕道:“表臣何出此言?”

李程从画筒抽出一卷画轴,命仆人各执一端,展于刘禹锡面前。但见画中残山败水,屋倾园废,荒草漫生,再看题图,枯瘦凌乱的草体书有四字:愚溪残阳。

李程解释道:“有释门僧友云游之中经过愚溪,颇伤柳子厚故地已成荒园,故形于图卷以为祭。前月上人来访,知我与子厚有深交,将此画轴赠我以为纪念。”

愚溪故地,已无故人神采。这个世界竟用如此之短的时间,便将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消磨殆尽。刘禹锡细细观看这幅《愚溪残阳图》,一字一泪由心底流淌而出: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伤愚溪三首》

柳宗元亡殁三年之后,刘禹锡与李程相聚于武昌长江之滨时,忽然找回了文思,将郁结在胸口的不平与缅怀呼喝而出,一口气作成三首伤故人之作,虽然句句不言悼亡,但草堂无主、残阳寂寞、野草青苔之意象无一不在叙述斯人故去、旧园荒芜之状。

愚溪的荒废固然可惜,但有形之物的灭失,却使柳宗元的精神力量愈加牢固地扎根在刘禹锡的心中。后人读此《伤愚溪三首》,在感念刘禹锡与友人情谊之余,亦能从中体会到刘禹锡已渐从哀伤之中走出,并将柳宗元卸下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故友之志与生平之志已合二为一。肩负苦难和希望而仍然昂扬前行,刘禹锡用这样坚毅的抉择,在华夏民族进步的历程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武昌勾留数日,李程深感刘禹锡品行高洁,情谊深重,不顾刘禹锡再三推托,执意将一鄂州女子送于禹锡,以照顾其起居。刘禹锡与李程反复唱和,却终不能将江湖重逢之情吐诉于指日之内。远方,夔州百姓的衣食生计已是刘禹锡心中牵挂,不容他继续沉湎于友情之中。饮罢最后一杯离别酒,刘禹锡登上客船,迎着瑟瑟江风溯流而上,只将老友重逢之期寄于他年告老还乡之时日:

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

分明记取星星鬓,他日相逢应更多。

世间人事有何穷,过后思量尽是空。

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重寄表臣二首》

长庆二年(822)正月二日,刘禹锡到达夔州治所奉节县,与前任刺史交接完毕后,便思向穆宗上刺史谢上表之事。按朝廷制度,远州刺史除逢节庆奉制书上表之外,只有到任时谢上一表。穆宗为太子时,刘禹锡远在沅湘海隅,并无深分;穆宗登基时,刘禹锡正在丁忧,不由朝觐。因此,到任夔州之谢上表,当是刘禹锡与穆宗第一次直接交往。与宪宗之恩怨已随之远去,适时向新皇表明心迹、申诉沉冤,正是不可错失之良机。到任方三日,刘禹锡便将谢上表拟好,驰驿京城: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制书,授臣使持节都督夔州诸军事、守夔州刺史。跪受天诏,神魂震惊。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垂衣穆清,睿鉴旁达。三统交泰,百神降祥。浃于华夷,尽致仁寿。臣家本儒素,业在艺文。贞元年中,三忝科第。德宗皇帝记其姓名,知无党援,擢为御史。在台三载,例迁省官。权臣奏用,分判钱谷。竟坐连累,贬在遐方。先朝追还,方念淹滞;又遭谗嫉,出牧远州。家祸所钟,沈伏草土。《礼经》有制,羸疾仅存。甘于畎亩,以乐皇化。伏遇陛下大明御宇,照烛无私。念以残生,举其彝典。获居善部,伏感天慈。臣即以今月二日到任上讫。硖水千里,巴山万重。空怀向日之心,未有朝天之路。无任感恩恋阙之至。长庆二年正月五日。

谢上表中,刘禹锡以“德宗……知无党援”“例迁省官,权臣奏用”为自己长久以来所背受之“王叔文党羽”之罪辩白,用“先朝追还……又遭谗嫉……”申明题诗玄都观召来的“狂妄悖逆”之恶名,并表白“胸怀向日之心,盼有朝天之路”的祈愿。此时的刘禹锡与天下臣民一样,在新君即位大赦天下的喜悦中对未来怀抱着极大的期望。在这种期望的鼓舞中,刘禹锡信心百倍地在夔州刺史府公厅壁上撰下《夔州刺史厅壁记》,作为视事夔州之宣誓:

夔在春秋为子国,楚并为楚九县之一,秦为鱼复,汉为固陵,蜀为巴东,梁为信州。初城于瀼西,后周大总管龙门拓王公述登白帝叹曰:“此奇势可居。”遂移府于今治所。是岁建德五年。隋初,杨素以越公领总管,又张大之。唐兴,武德二年诏书:其以信州为夔州。七年,增名都督府,督黔、巫一十九郡。开元中,犹领七州。天宝初,罢州置郡,号云安。至德二年,命嗣道王炼为太守,赐之旌节,统硖中五郡军事。乾元初,复为州,偃节于有司,第以防御使为称。寻罢,以支郡隶江陵。桉版图方输不足当通邑,而今秩与上郡齿,特以带蛮夷故也。故相国安阳公乾曜尝参军事,修图经,言风俗甚备。今以郡国更名之所以然,著于壁云。凡名殊必以国,事建必以年,谨始也。长庆二年五月一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刘禹锡每到一地为官,必以巡视州境为始,在连州如此,到夔州亦然。夔州扼守三峡上游,治下四县,地势险要,秩与上郡相同,郡守责任十分重大。虽仍在谪籍,但相较于在朗州的无所事事和在连州的信手拈来,肩上职责的加重,使通身才干荒废已久的刘禹锡得到了施展的机遇,令他得以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他巡视夔州的旅途增添了几分愉悦的心情。

奉节城东,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山上,白帝城巍然矗立,已有数百年。自西汉末年公孙述建城,又有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此托孤,白帝城已成长江三峡上不可忽略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骚客多有吟咏流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时,诗仙李白赴贬夜郎经白帝城时遇赦,他满心欢悦地高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享誉千古;诗圣杜甫更曾于大历初年在夔州寓居一年又十月,诗作极丰,是杜甫一生中创作的高峰期,刘禹锡在朗州时的故友董颋年轻时即曾在此与杜甫有过往来。

有此名胜近在眼前,自是刘禹锡首访不二之地。因公孙述称白帝并非正统,白帝城中虽仍有白帝庙为祭祀,但更为人所知的是祭奠刘备的蜀先主庙和祭奠诸葛亮的武侯庙,刘禹锡漫步在白帝庙的荒垣废殿中,不由默诵着杜甫当年在此作下的名篇: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江山城宛转,栋宇客徘徊。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蜀先主庙》

杜甫来时,殿中尚有人供奉酒肉,到刘禹锡来时,残败之状更令人心戚。刘禹锡心中断言,不出数代,白帝城将只剩白帝之名,不再别有公孙述之痕迹。一代枭雄沦落至此,足令人慨叹不已。

当刘禹锡来到蜀后主庙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蜀先主庙中人来人往,香火旺盛,人们对刘备、关羽、张飞顶礼膜拜,崇敬有加。刘禹锡一身便服,无人认得他是新到任的刺史,这令他得以十分惬意地随着人流在刘备像前上香祭拜,并在庙中观赏历代游人留下的文字。

在刘禹锡心中,刘备志在匡扶的英雄豪气堪称古今第一。只可惜天不相与,刘备虽得诸葛亮辅佐,但生儿不肖,不能发扬基业,反而留下“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使先人蒙羞。蜀先主庙中前人文字,哀挽于此者不一而足,然能尽抒其意者尚未见之。刘禹锡诗意陡生,选一显目处,将一首赞誉英雄、鄙薄庸碌之诗《蜀先主庙》题下: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书至“得相能开国”之句,刘禹锡更生叹惋。初到夔州时,刘禹锡便在奉节县西市外俯瞰到诸葛亮所遗之八阵图。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八阵图依然箕张翼舒,鹅形鹤势,阵容严整,蔚为壮观。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虽能乘“黄牛白腹,五铢当复”之天时,辅助刘备开创蜀汉王业,却也无力在蜀后主的庸碌之下光复汉室江山,怎不令人痛恶妨贤之辈耽误之甚?杜甫观八阵图,曾作诗吊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后刘禹锡再引诸子往观八阵图时,曾深有感怀,对诸子言道:“八阵图迨今已愈六百余年,而其岿然不动者,乃因诸葛武侯诚明一心,为先主效忠,鞠躬尽瘁,感动天地。况且此阵法出自《六韬》,由姜太公之上等智慧所构,自创肇以来,唯诸葛孔明可以运之,所以神明亦当保持,一定而不可改毁。东晋桓温征蜀路过此地时,曾立碑刻文曰:‘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杜甫至此地时,已是垂垂暮年,早已泯灭仕途期望,心知行将就木,因而吟唱中咏古叹今,痛惜诸葛亮未能阻止刘备轻率伐吴,致使功败垂成,饱含憾意。而刘禹锡至此时,胸中仍怀万丈雄心,以后辈总结前人是非而欲更上层楼之心态,亦作下一首《观八阵图》之诗,满腔豪情壮志跃然而出: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重建的世界

    重建的世界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 艾克卡

    艾克卡

    这是一个当代美国汽车大王的故事,也是一本美国金融巨子感人肺腑的传记。这部传说谈的人和事纯属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艾克卡的个人奋斗史。世人如此称赞艾克卡,崇拜艾克卡,迷恋艾克卡,他的书在世界各国印了上千万册,这是不足为怪的,这足以证明人的能量是无限的,人的感情是没有国界的,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进步,社会在发展中走向成功的里程碑。艾克卡这个成功者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他攀登的每一步都会出了汗水、心血和代价,有时甚至是屈辱的代价。他曾尝试过从珠穆朗玛峰被人一脚踢下来的痛楚。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热门推荐
  • 妖世降临

    妖世降临

    ‘阴冥有泉,镇压世间妖邪。但凡犯下血孽之妖,皆受刑于九泉九狱。’神话时代落幕…众仙遁,仙山隐。人界安逸数百年,时代更迭。碌碌世人,鲜有潜修德行之辈。信奉科技,不敬鬼神。这一日…黄泉狱崩,无数凶邪妖祟涌入人间。‘妖世降临,人界大劫。’
  • 佛境

    佛境

    佛说世人不以一我二我三四五我而种善根。爱一个人,诸念不顾六根清静又何妨?爱一个人,明知不可飞蛾扑火又何妨?爱是一种佛境,爱是一种愚公移山般默默付出的大智若愚。且看作者是如何谱写出一段六根清净的爱情,再描绘出一章扶摇直上的激情。此刻如来与君同。---------------------------------------虽说涓语细流,但是点击推荐收藏还是要求一求的。
  • 霸宠娇妻:这个总裁有点冷

    霸宠娇妻:这个总裁有点冷

    “做我的女人。”他扔下三千万,再把她扔进大床,夺走了她的贞洁。再见面时,她被继母羞辱,被父亲掌掴,生活艰难,他从背后伸手将她揽进怀里:“我睡过的,就是我的女人。你们任何人欺负她,就是与我为敌。”他给她最好的条件,将她捧在手心,无限宠爱。然而,当他得知她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男人时,他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她:“我能拉你出火坑,也能再次推你入火坑!”
  • 超神学院之天道帝神

    超神学院之天道帝神

    当人类发展到了巅峰时期,灾难也随之而来!2600年,世界资源紧缺,各国为抢夺仅剩的少量资源,不惜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一场核战争。也许是天命难违,又也许是命不该绝,张世曦以一个残破的灵魂来到了超神宇宙重生为神!无尽的岁月里,上古众神的选择为何是他?PS·读者群号:830397828
  • 穿越之乱西游

    穿越之乱西游

    一觉醒来竟然成了正在被猪八戒追杀的玉面狐狸?原本只想做个小透明,没想到却意外卷进了看似简单的西游阴谋……原本以为穿越只是一个意外,没想到却是三生三世的情怨纠葛……
  • 云端有月光

    云端有月光

    孟云端天生长得一脸的柔情似水,但是内心里却是一个炸弹一点就炸,直到遇到了陈望月这轮温温月光,就被彻底浇灭了。一个是暴躁小狼狗,一个人急了会咬人的小兔子,小兔子也能驯服狼?搁谁都是不信的,但是偏偏孟云端就被人长了见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有星空似海洋

    唯有星空似海洋

    相差了十二岁,却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十年。她是传媒系的,他是法律系的特聘(帅)导师,只因为她的一句“我也想多学学法律。”换了课表,把课都放在她没课的时候。热恋的一年,她终于成了他的女人,而他却在最爱的时刻离开,从那天起,她的世界只有等待和回忆。再次重逢,他却一次次将她推开。
  • 莫听离殇

    莫听离殇

    莫听年间,天下七分。广陵秦氏、姑苏云氏、汝南白氏、大研杨氏、南郡苏氏、兰陵萧氏、平阳郁氏。神器有十,七方得之。白氏不甘如此,偶然的知,集齐十方神器、方可天下一统。然、六方剿之,白氏覆灭。时过境迁、郁氏一家独大,野心勃勃,妄图仿白,重重阴谋,其余五家皆入其中。广陵有一红衣翩翩少年郎,心怀天下。正因这心怀天下之心,卷入其中,最后落得身死湮灭的下场。然、十八年后、再次归来,换下一身红衣,只为自己而活,一身白衣游走世间、早已看尽世间人心冷暖的他,却发现那人一直在、如此、便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