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2200000010

第10章 雪中送炭(4)

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江隆基来到54甲号门前时,见走廊两侧堆满了书,差可供一人通行。迎门支着一张小床,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在上面午睡。冯夫人任载坤迎在门口,问明来意后,先将小孩唤醒,并将单人床推进走廊腾清门口后,方能请客人进门。夫人对此颇难为情,歉意说:“屋里太挤,孩子身上长了痱子,睡门口通风。是俺的外孙。”

冯先生似乎也刚起床,正坐在一把老式的木圈椅里喝茶醒神。他穿一件家制的白布短袖褂,戴黑边深度近视镜,下颌上飘一幅在清华北大两校传为美谈的美髯。据说先生平日说话有点口吃,但一站在讲台上,将那飘逸的胡须一捋,便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时而旁征博引,时而笑料迭出。因而台下的学生都将那捋胡须的特定动作当作一台好戏的序幕,模仿者层出不穷。

“芝生(冯先生的字),江校长看你来了。”

当夫人介绍时,冯先生不知正在思考学问,还是睡意未醒,竟愣神半晌没有反应。

冯友兰长江隆基十岁,面目清瘦,举止文雅,一副老学究的模样。书房里从墙根堆到屋顶,四面全是书,线装的、平装的,发黄的、发黑的,满屋飘着书墨味儿。

再度介绍后,先生才如梦初醒。“啊!是江校长,你那么忙,能有空到、到寒舍来?”

江说:“早应该来看你,确实是忙了些,请冯老谅解。”

在此以前,冯友兰与江隆基虽有接触,但都在公开场合,还未深谈过。与别的老教授不同,他的历史为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当然他也听说过,江是共产党内懂得教育、颇能体贴知识分子的领导干部,但毕竟,江是现任校领导中唯一的党员,一言一行代表着共产党的形象。这种心理上的距离感、敬畏感使得他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像答卷不及格的学生站在严厉的老师面前一样诚惶诚恐,不知所措。琢磨再三,还得从汇报思想、检讨1949年以前的言行开始。

“江校长,解放前我两次加入国民党两次脱离,自认为还是要求进步的。特别是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给我永久居留证,我常吟诵王粲的《登楼赋》自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夫胡可以久留?’对前来劝我的朋友说:俄国革命后,有些俄国人跑到中国来居住,被称为‘白俄’,我可不当‘白华’。解放军越是胜利,我越是想尽快回国,怕的是全国解放了,中美交通断绝;回到清华,就主持了朱自清先生的追悼会。后来,南京政府派青年部部长陈雪屏来清华、北大,动员有名望的教授去台湾,说是准备好了专机,在南苑机场等着,只要答应就有人来搬家。我和周培源商量过,坚决不去。留下来他继续当他的教务长,我当校务会议主席,共同维持清华的秩序。傅作义的部队撤离市区后,我就在教职员大会上宣布:咱清华已经先于北平城而解放了!1949年10月5日,我即致信毛主席将上述情况做出汇报,表示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决心。1950年我自己要求去参加土改……”

“这些情况,我或多或少听说过。对先生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和追求进步的热忱,应当充分肯定;对先生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丰富的知识和造诣,至少我个人相当钦佩。但思想改造是个长期的任务,历史上这样那样的曲折是由历史造成的,只有慢慢来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经验,操之过急了,效果不见得好。”

江隆基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冯先生从1949年11月起,每年差不多有十来篇谈思想改造的文章发表,而没有一篇学术论文,未免显得急躁心切。而实际上影响他生活待遇的,是因为他1945年当选过国大代表并进入主席团,还在重庆和庐山的中央训练团讲过学。1952年出访印度回来后正赶上“****”,就上述问题数次交代检查未能“过关”。像这类问题,急又有何用?

况且此行的目的不是谈思想改造,江直率地说:“我来是想看看先生的房子,听说先生的住房很挤,看能不能想办法调换一下?”

于是夫妇俩陪同看房子。确实很挤,两间房,一家数口,连书都搁不下,且年久失修,又暗又潮。二次坐定后,江说:“这怎么行?搞学问的人连书都摆不开,怎么行呢?得想办法解决。”

一句知冷知热的话,说得年近花甲的冯友兰几近涕零。沉吟了许久,几乎是带着哭腔激动地说:“江校长,我冯某活到这把岁数,治学治到这地步,却是家有万贯,膝下无子啊!”

江不明就里,一时反应不过来。环视左右,他确实不知道他有几个子女。进门时碰见外孙,想必有一个或几个女儿,但生儿育女上的事,对我谈又有何用?

冯友兰沿着思路继续说:“通过对我的新理学的批判,我思想触动很大,也作了自我批判,我承认1949年以前的论著全成了一堆废纸,宁愿烧掉,不再贻误后世。但我很想用马列主义观点重写一遍《中国哲学史》,大约得七八卷,一百五十多万字,奔六十的人了,有生之年能够完成,也不失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点奉献。可是江校长你看看,这么多东西,”他指着满屋子的书籍资料说,“没人帮忙做点资料工作,只怕我熬到油干捻子尽,也难以完成!”

江隆基这才明白他说的“家有万贯,膝下无子”是什么意思,“冯先生,你是说需要一个助手?”

“是啊!这比房子更重要,房子大家都紧张,挤就挤一些。原先一直由大女儿帮我搞资料,三十大几了,孩子要单独工作,联系好去一所中学教书,我不能拖孩子的后腿。现在事无巨细都得我一人来做,老伴是家庭妇女。”

这一请求给江抹了一剂清凉油,猛然想到了一项重要工作,便问:“冯先生,据你所知,咱们老教授中没有助手的还有谁?”

“理科不甚了解,文科还有几位,汤先生,翦先生,他们岁数比我大,身体也不太好。”

江说:“我记下了。这个问题应该解决,也好解决。房子再难也要给你解决。”

想起事情他就坐不住,要辞行。冯友兰感激地送他出门,还陪同走了一程。

“到一个新单位,首先是雪中送炭,然后才是锦上添花。”这是江隆基常说的一句话。

然而,“雪中送炭”的前提是你手中得有“炭”。

为老教授配备助手的工作列入校务委员会的议事日程,北大自身就能解决;而房子问题相当棘手,不是几个校长开个会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搬迁后年年建新房,年年进新人,住房还是很紧张。适合冯友兰住的,只有校内的燕南园和校外的勺园,可是都已经住满了;还有正在修建中的朗润园,是新式楼房,有没有合适的且不说,也是建起一栋立即就有一批新人搬进去。江隆基拉上总务长蒋荫恩里里外外地找,找来找去无着落,一时间竟成了无法破解的难题。想来想去,只好采取最下策也不算权宜之计的最上策:自己和冯友兰对换!

他把这个想法吿诉马寅初,马说:“你这是丢我校长的脸!”

他找周培源商量,周说这是“将”教育部乃至中央的“军”!

他找侯仁之商量,侯说:“此风不可长,这个你换了,下一个找你怎么办?”

马、周、侯都持反对态度,他还不甘心,又去找排在侯仁之后的副教务长严仁赓教授商量。

严是天津人,南开大学毕业后即去美国哈佛、哥伦比亚、加利福尼亚等名牌大学留学并做研究,专攻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学很有研究。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从事旧中国地方财政研究,著有《中国之营业税》《云南财政概况》等著作,是马寅初从浙江大学带来的,除副教务长外,还兼任校长助理一职。他在几个校级干部中最年轻,才四十出头,家住燕南园西北角50号。夫人叶逸芬是名门闺秀,外祖父曾是北洋水师的管带,在中日甲午海战中为国捐躯。严氏夫妇才是真正的“膝下无子”,“不惑”之年还没有孩子。叶逸芬很喜欢江的女儿,有空就来江家逗孩子玩,与宋超无话不谈,亲如姐妹,甚至多次表示要把小曼认成干女儿。宋超多次给丈夫说过,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在与叶逸芬还有王蒂澂这些知识女性的交往中,学会了怎样和知识分子相处,学会了待人接物,适应了知识分子扎堆的大学生活。因了这层关系,江和严的私交甚好,除了谈工作,还可以说说家庭琐事和内心的苦闷。

进门坐定,喝着茶水,江便推心置腹,将换房的想法说给严听。不料严仁赓也不赞同,说:“马老他们几个的意见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江隆基急了。

“侯仁之一语中的:此风不可长。你不想想,北大住房这么紧张,他冯友兰再挤,总还有两间房,那些连一间也没有的呢?据我所知,这几年新进的教师,有的在外面租房住,有的还和父母一家几代挤一起,路远的起早贪黑赶公车,你这么一调换,他们要闹腾起来怎么办?江校长,北大这地方你也知道,在中央的眼皮底下,通天人物有的是,所以马老、周培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江隆基点头承认,但也有他的道理:“我已经当面答应冯先生了。答应了就得办到。当领导的说话不算数,开空头支票,那样一大批老教授会怎么看呢?以后还要长期打交道,我怎么做工作呢?”

两人都陷入沉思,许久无话。严很了解江的品行,也理解他的困境,终于想出了一个对策,说:“你去住冯先生的54号,两家紧挨着,从工作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怎么说也不合适。这样吧,我家就俩人,住这么大房子,空着也浪费,回头和逸芬商量商量,咱们用马老的经济理论‘团团转’转一下,你住我的,我住冯先生的,冯住你的。这样倒腾一下合情合理,我想别人也不会说什么,你看怎么样?”

江隆基眼睛一亮。“那……合适吗?逸芬会不会……”

“呵呵,要是换了别人,也许还要费些口舌,逸芬你就不用担心了,没看她喜欢你小曼那样子,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又说,“我这房子比你的小一些,又比冯先生的大一些,不过你看,是水泥地,没铺木地板。”

江隆基一摆手,“那有啥?延安的窑洞、西安的老平房都住了,都没地板,工作照样搞,还搞得不错呢。”

“还有,冬天没暖气。”

同类推荐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在张爱玲热之前,最被中国人瞩目的女作家是“文学洛神”萧红。她23岁写出《生死场》,立刻蜚声文坛;30岁写出《呼兰河传》,首开中国“散文化小说”之先河,迅即成为一代文学经典。她的文学天才,正如自己后院里那些花草,恣意纵横,烂漫自然。而天才如她,却有着惊人坎坷的一生。她少年丧母,18岁又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生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等三个男人有过情感纠结,而每一次跟新的恋人在一起时,都怀着上一个恋人的孩子;在文学之路上受到鲁迅的大力提携,成为鲁迅家的常客,却浑然不知许广平对自己的真实感受;32岁,她病死于香港,死前,病床前没有一个亲人……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 明·冤

    明·冤

    本书系围绕明末辽东大帅毛文龙而写成的传记性作品。它以毛文龙被冤杀的故事为线索,以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努尔哈赤、皇太极等诸多历史人物为衬托,展开陈述。作者钩沉史料,旁征博引,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正反两方面为毛文龙作了声辩,从而在严格史料考证的基础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毛文龙人物形象。
热门推荐
  • 火之国

    火之国

    玄奇大陆,王国上百,帝国唯七。历史天才无数,却无一人能统一大陆。主角,上百王国中的高等王国的王室成员,他能否成为统一天下的第一人?七龙珠,金庸小说,火影,三国,甚至西游记。都将会在本书出现。。。火月,一个绝世天才,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尽人生百态,兄弟双残,师生斗法,征战天下,美人入怀,手下背叛。。。。所有不可能的事都将在他身上发生。。。。
  • 武战仙途

    武战仙途

    一名普通大学生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他见到传说中出现的事物,比如会飞的人,比山大的鸟,会说话的狗...好吧!凌宇知道这不是梦,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适应新的生活,可是许多烦恼自动找上他,美女纠缠不放,奇遇不断,神秘人追杀,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解决...
  •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前世的大老板,现在的小商人,哪怕白手起家我也一样可以改造世界,通过与机械族合作,还原,改进,最后制作出最完美属于这个世界的营销方案。墨轩铭:现在我要成为这里最富有,不,自由且富有的旅行商。在这个灵力与科技共存发展的世界,双方虽有贸易往来,但却又一定的歧视之意只要结合二者才可以真正的强大。
  • 乱入三国

    乱入三国

    我,一个虔诚的太平道教众或许以前可以任意的恋阙,可我早已饮下符水或许以前可以放肆的逃避,可我早已系上黄巾或许以前可以肆意地吟诵,可我早已跪在黄天前黄天盛世啊,你何时才能再现人间,拯救乱世啊!
  • 废物女神与无所不能的我

    废物女神与无所不能的我

    不断追寻着的过去,梦境连线的不同命运,一切看似没有逻辑的事情背后,却有什么在串联着一切。欲图献祭世界的少女,无尽战争中衍生的狡诈,埋藏在神话时代的历史。梦境的底层,永恒的边缘,神话的终末,无法窥探的命运。我所见到的真实,究竟是不是真实?在黑暗中觉醒的力量,代表无尽光明的希望所在,究竟什么才是我追求的,什么才是我选择的道路?
  • 田园春色:盛家有好女

    田园春色:盛家有好女

    现代优秀创业青年代表盛夏至一朝穿越,成了个农家小姑娘。现代的生活才让她折腾出点样子来,还没好好享受生活呢,就被丢到了穷困潦倒的农家院子里。穿越收获:满脑子都是自己爹娘哥哥嫂子的冤大头爹、没爹没娘没底气的软弱娘、有担当性格耿直的憨哥哥、心灵手巧人比花娇的漂亮姐姐、脑子灵活心眼多的吃货弟弟、卖萌小天使的豆丁妹妹。以及——一家子不省心的亲戚。等等,还忘了一个,隔壁放牛的小哥哥。小哥哥小时候乖萌懂事,性格暖。小哥哥长大了人帅心善,爱护短。***盛夏至与小哥哥第一次见面盛夏至:好乖巧的孩子!小哥哥:好厉害的姑娘!盛夏至与小哥哥第二次见面盛夏至:抢我野果子,讨厌!小哥哥:这些都是帮你摘的。盛夏至与小哥哥第三次见面盛夏至:小哥哥,这个送你吃。小哥哥:这是我放牛时摘的花,送你。盛夏至拉小哥哥入伙做生意后盛夏至:带着小哥哥一起赚钱钱!小哥哥最厉害了!小哥哥: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情,我很开心。盛夏至送小哥哥上战场盛夏至:小哥哥,你…你要是敢不回来,我就随便找个男人嫁了。小哥哥:夏至,等我回来娶你。
  • 恰遇经年

    恰遇经年

    “我告诉你,你就是孔雀开屏!”某位于姓小妞叫嚣着“哦?夸我好看就直说何必绕绕弯弯?”“不不不,你是孔雀开屏,自作多情!”于姓小妞嚷嚷完,就准备飞奔离开现场。却不料身后一只大手,牢牢的抓住了她的衣领。“嘿嘿,其实吧,你猜对了,我真的是夸你好看,你想想,孔雀开屏尾巴花里胡哨的,多好看啊。”
  • 碧天宫主

    碧天宫主

    长生庄的沈夫人诞下了一名女婴。女婴诞生之日,彩云遍布穹苍,百鸟齐声鸣唱,是大祥之兆。但夜里又有飞沙走石,天狗噬日,是大凶之象。十六年后,长生庄的沈氏夫妇双双亡故,得知身世的沈梦璃踏上了漫漫修仙路。有人修仙是为了力量,立于众人之巅。有人是为了长生不老,享尽世间繁华。而沈梦璃历尽艰险,将儿女情长置之度外,只为了有朝一日能摧毁碧天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