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0600000027

第27章 昆仑女儿树(2)

爷爷几乎花去终生积蓄为她买下的那身花衣裳上溅满了泥浆、油渍,双手黑乎乎的犹如乌鸦爪子,她要做的头一件事是把那封皱皱巴巴的信皮递给部队领导。领导了解到姑娘的身世和愿望后,很慷慨地接纳了她,说:

“孩子,我知道你有满肚子的苦楚和委屈,现在到了家,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你的亲人,你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吧!把窝在心里多少年没说出来的话都变成泪水哭出来。”

出乎人们的意料,她一滴泪也没流。15年来,她的泪水已经哭干,嗓子也已经哭哑了。现在没爹没娘的孩子有了家,应该高兴才对。陈文君成为通信连的一名女兵。肥肥大大的军装虽然遮不住这个乡间女娃儿笨拙的动作,但是她那满脸无法掩饰的笑容告诉人们,她心里充满着自豪!

穿上军装后,陈文君给领导提出的第一个请求是:我要见爸爸,给爸爸扫墓去。

爸爸躺在昆仑山中的荒原上,离驻地还有800多公里。她坐了两天两夜的汽车,来到一片满地是大小不一的坟堆的戈壁滩上,在老同志的指点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爸爸的墓地。这是一个几乎被岁月荡平的土堆,没有墓碑,没有绿草,没有鲜花。她跪在砂石烫人的地上,说:

“爸,我来晚了,原谅不孝的女儿吧!今天,我是代表我和爷爷两个人来看你的,爷爷已经去世了,他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还念念不忘你,为有你这样的好儿子而自豪。惟一使他老人家放心不下的是咱父女俩不能团圆,是他叮咛我上高原来找你。爸,从今往后就好了,咱父女俩经常会见面。爸,你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女儿,你看我穿一身军装,成了一名有出息的女兵了,你还没见过你的女儿呢……”

她有说不完的话,她不打算哭,怕惹爸爸伤心,这样他躺在地下也会不得安宁的。不知为什么,她说着说着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泪水涟涟地说不下去了。她想起了妈妈,跪在爸爸坟前的女儿,是最容易想起妈妈的。突然间,她想对妈妈说几句话,便抽抽泣泣地说起来了:

“妈妈呀,你为什么不来一趟昆仑山?我已经找到了爸爸,现在我就站在爸爸身边,只要你来到高原,我们这个三口之家就团圆了。我知道,这些年你生活得一定很不容易。妈妈,我好想你啊……”

这是小文君第一次给妈妈倾诉心语。女儿怎能不思念妈妈呢?

初次见爸爸,她特地把从青海湖畔带来的一棵小白杨树栽在爸的坟头。女儿心细,为孤独的爸爸操着心:荒原上日头太毒,风沙又大,没有水解渴,没有树荫遮凉,让这棵树快点长大,给爸爸送去一片绿荫,一片清爽。爸爸躺在昆仑山里太寂寞,小白杨就是女儿的化身,给爸作个伴。

高原上的寒风苦雪把15岁的小兵陈文君渐渐地吹打成一名威武潇洒的女军官了。但是,她那内向的性格没有变,她总是沉默寡言,平平淡淡,却敢于承受重荷。她知道身前身后的路都还很长,人生就是赶路,所有故事都发生在路上。

如今,爸爸的墓前已经长起了九棵白杨树,一棵比一棵高出一头,那是一队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女儿树。她们守护着烈士的忠魂,也向人们昭示着革命后来人的风采。

那是穿上军装的第五年,陈文君考上了北京某军医学校,学护理专业。这个出生在乡间茅草屋里的高原女兵,从来没敢想过自己会走进家乡一辈又一辈人都向往的北京城,真是没有过!她多么想把这个喜讯以及自己此刻的心情告诉每一个亲人,可是她的亲人在哪里呢?爸爸走了,爷爷也走了,妈妈不知在何处!文君兴奋之余确有几分惆怅。她只得面对日记本,一遍又一遍地记下了自己的心迹。

她加倍地珍惜这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入学的三年时间里,她除了在天安门前拍了一张照片外,对首都的其它风景点都没闲心去光顾。在家时爷爷手里攥的那几个钱连买油盐时都是掰成几份花,哪有更多的钱供她上学?所以,她初中没念完就失学了。文化底子薄,像她这个年龄许多该掌握的知识她都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要学那么多的医学专业知识,自然很吃力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了解她的特殊情况,或给她“吃小灶”,或伸出友谊之手扶她一把。

她总是说:“别人的帮助只是个动力,最终还要靠自己努力才能站起来。我会用劲去啃学习上那些酸果、苦果,我不相信啃不动,嚼不烂。”以勤补拙。她把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搭进去学习,午休和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也无一例外地被她用来温习功课。她的玩兴实在淡薄得令人吃惊。就连学校里组织的一些登山、旅游活动,只要可以自由选择,她总是留下来学习。

笨鸟在飞翔中照样可以领先。陈文君的学习成绩不断在进步,最初,她排在班里的后面,后来上升到中间,最后跃至前面。这不奇怪,只要你肯泼酒汗水,总会洗亮罩着乌云的天空。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毕业时学校要把陈文君分配在北京工作,她却义无反顾地要求回青藏高原。连她最要好的朋友都不理解她的行动,问: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哪一块都恐怕要比青藏高原条件好,听说在那里呆久了的人做梦都想着跳出来,你为什么要争着往那里钻?她回答:因为我爸爸埋在昆仑山。我已经失去了妈妈,我不能再没有爸爸了。朋友又问:难道爸爸死在那里还不够,你还要把命扔在高原吗?她回答:我已经想好了,一辈子扎根在昆仑山,有一天死了,就和爸爸埋在一起,给他作伴。

她背着捆扎得四方四正的军被,告别京城,到了青藏高原某驻军医院。当时驻地正飘着“六月雪”,她脱下从北京启程时穿的裙服,换上棉军装,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这位年轻漂亮的护士向护士长报到后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国庆节快到了,你排班时我算一个。护士长听了一愣,随之不得不钦佩她的聪慧和细心,便如实地说:这班我正发愁排不开呢,科里临时走了两个休假的护士,把我搭上这节日的值班人员也不够呀!你怎么一来就了解到了我的难处。不过……陈文君打断了她的话:你不要考虑这个那个了,我是咱们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节日值班是我的职责。护士长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放。

护理工作是很紧张的,刨去节假日不说,就是平常的日子里白班、夜班总是不断。不习惯这是肯定无疑了,哪次值班她都会头晕、眼花,有时还伴有流鼻血。但是她硬挺着,绝不能让自己倒下。

高原的环境苦,这个,她知道。但是,高原人是能吃苦的硬汉,这一点她更清楚。那天夜里一点钟,她刚交完班准备休息,这时一个因车祸而重伤的藏民火急火燎地被人抬进医院,她二话没说,又穿上工作服,加入到抢救病人的工作中。直到黎明的微光爬进病房的窗棂,她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向宿舍走去。

她始终用微笑对待生活,再重的担子压在肩上也不会皱眉头。

然而,也有例外,每当她忙完一天,夜深入静呆在宿舍时,不知为什么心头老是那么沉重,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她不放,那是一双亲切却显得暗淡、含着忏悔却使人受到鼓舞的目光。噢。她知道了,这是妈妈的目光!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愧疚之情隐隐地咬着她的心。作为女儿,这么多年来,她打问过妈妈的去处吗?没有。

想到过妈妈的艰难吗?没有。妈妈欠了女儿的情,女儿也亏待了妈妈的心啊!她不由地提起笔,想给妈妈写封信,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只是在信纸上写下了一行又一行,妈妈,妈妈,妈妈……

妈妈,你听到女儿的呼唤了吗?

她坚持每年进昆仑山给爸爸扫墓,照例要在墓前栽一棵小白杨树,湘江畔的农家女想得很简单,觉得树根入土就会成活,必能长大。她还不懂得戈壁缺水,荒滩瘠薄,长成一棵树多么不容易。

记得那是她第二年去荒郊扫墓,老远就看见有个人影正猫着腰在头年她栽的那棵杨树前忙乎着什么。她警惕而小心翼翼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位藏族老阿爸正在给小树浇水,培土。

姑娘心头掠过一股暖流,说:“阿爸,谢谢你了!”

老人抬头望了她一眼,问:“这树是你栽的?”

陈文君点点头。

老阿爸说:“这个地方从来没有长活过一棵树,我把它抢救一下,也许它会缓过劲的。”

她这才看到,自已头年苦心栽下的小白杨已经叶黄枝败快枯干了。阿爸又说,一年来他多次给小树浇水、施肥,这里的土质地气已经有了变化,保不准这树还能活下来呢!

阿爸问她:“这儿埋的是你什么人?”

她答:“我的爸爸。17年前,他驾驶汽车得高山反应病故在驾驶室里。”

老人感叹:“埋在这里的大多是为了保卫、建设青藏高原献身的解放军同志,藏家人永生永世都会记着他们。”

陈文君又一次对阿爸的一腔纯情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之后,她拿出一棵随身带来的小白杨树准备栽下,阿爸忙操起铁锹,说:

“来,我给挖坑,你下苗,然后再浇水!”

就这样,她在爸爸的墓前栽下了第二棵白杨树。

说句实话,听了阿爸方才的一番话,她想到这棵小杨树也许难以成活。但是,她要栽,年年都要栽。爸爸的坟前不能没有树,即使枯干了,那也是女儿给爸爸竖起的一道风景树。

奇迹就在她第三年扫墓时发生。她惊喜地发现第二年栽下的小杨树不仅长得青枝绿叶,连第一年栽的那棵已经濒于死去的树也抽出了翠生生的嫩芽儿。会有这等神奇的事吗?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她想到那位藏族老人,不,也许还有别的什么人在为小白杨倾洒心血哩!

爸爸二十多年的人生,拒功名利禄于身外,生生死死地抱着青藏线不放。如今,他的满腔心事和美好的理想已经长成黄金麦粒,挂在女儿栽的那一排白杨树上。

同类推荐
  • 野鼠受难记

    野鼠受难记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出场,随之而来的迅猛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有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不是不念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仙渡

    寻仙渡

    王者自有王者路,区区凡人,成仙难,不如寻仙寻机缘,寻仙引渡。
  • 天才狂妃:妖孽殿下超宠的

    天才狂妃:妖孽殿下超宠的

    太子妃在花楼跳舞,一不小心名动京都,太子殿下奉承:“我们家朝阳当真是年轻貌美。”太子妃幽幽喝茶,不理。太子妃在帮着破了京都第一大案,太子殿下巴结:“我们家朝阳当真是天资聪慧。”太子妃悠悠赏花,不语。好话说多了,太子妃将太子殿下赶去了书房,太子殿下对烛流泪,“我家朝阳真是越来越心狠手辣了。”太子妃顿时欣喜,“心狠手辣?我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阁玄冥

    情阁玄冥

    在蔚蓝的蓝天之上,有人肉眼所看不见的国度,文明与蛮夷并存、碰撞,领导者英武盖世,所向披靡。国中有一玄冥阁,高约八千丈,为世人敬仰,故,天国有诗流传“玄冥阁主盖苍穹,纵使小徒亦无双。”
  • 恶魔校草在身边

    恶魔校草在身边

    风暮汐刚刚中考结束,便超乎她的意料收到了里森美式学院的盛情邀请。当她进入学院,他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以及她的霸道男友,随即身世谜题也慢慢拉开了帷幕.......想知道她的命运如何嘛?那就追下去!.
  • 老七的爱情:凝凝我心

    老七的爱情:凝凝我心

    她拦军车借钱,冒充女友,害的他丢人,被洗劫一空,还被团长训的体无完肤。她窝在他行军床上,无赖的问他要卫生巾,老天,这是部队,谁听说过男人用卫生巾?他关切的看着她,她却视为路人,难道以往的柔情都是假的?她…劈腿?他们终于要结婚了,他喜的走路都是一顺顺,可等来的却是她的噩耗……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赤月传

    赤月传

    阅读本书,对读者的要求是必须有强大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否则,你丫就混乱了!双主模式,打造史上最混乱小说,涵盖修真、杀戮、校园、职场、僵尸、鬼怪、悬疑、穿越……
  • 无限修仙途

    无限修仙途

    在各个幻想世界修仙,降妖除魔的故事!PS:随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