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3400000027

第27章

榆林人用他们几十年治沙造林的成果,那无字的篇章宣告着令世人瞠目结舌的这一切。

在陈大圪坨村,到处都能看见村民的新房依沙丘而建,只是这些沙丘上都有了树和草,固定后的沙丘温顺地起伏着,上人的思绪也跟着起伏。起自遥远的年代,风沙弥漫的岁月,掩埋了田园和房舍;伏在今天榆林人栽种的草木之间,驯服、甚至带着柔情,陪伴着窑洞和窑洞的主人。

这是一些曾经被流沙赶走而又重回故里的农民;这是一些不再惧怕风沙而扎根在自己承包的荒沙地里新栽的绿荫间的农民。他们的院子里堆着刚刚收割的新稻,他们的门口挂着成串成串的火一般的辣椒;他们的灶上蒸着飘香的白面馍馍,他们的锅里热着金灿灿的小米粥。

榆林人民看到了治沙的实效和希望,最初的、最坚实的脚印就是石海源他们留下的。“向明沙进军!”这句话的分暈只有沙漠里的人才能掂出来,当口号变成行动,变成有规划、有步骤的行动,再加上适逢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推动,榆林人民对吾乡吾土的血肉恋情被激发了,陕北的老乡啊,在中国有谁比他们更懂得家园可贵?又有谁比他们更饱尝了战争、逃荒的离乱之苦?

顿时榆林“沙”贵!怕沙如虎的人们,成了爱“沙”如命的一大群。

这一大群男女老幼,便是榆林荒沙的承包者,便是栽种绿色的生力军。

农民告诉我,接过红皮的承包证书时,大家都哭了!哭的什么呢?为啥那样激动呢?

那不是流行在中国别的一些都市或地区的红包;那也不是榆林人见也没有见过,当年想也不敢去想的彩电、冰箱;那连一张奖状也不是啊,可榆林的农民哭了。哭的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是觉得上下心齐,治沙有望了,祖祖辈辈让沙撵着走,眼看着沙窝里栽了树盖了房挖了鱼塘种了水稻,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来了。

从此,料峭春寒里榆林人的内心就没有冷过,那是植树的季节啊,数以千万计的人上山了,老人、孩子、妇女谁也不甘落后,肩扛车拉毛驴驮,扛着树苗拉着干粮驮着水桶上山了。风吹过卷起的沙子遮天蔽日,不知道吃了多少黄沙,嚼那馍的时候“咯吱吱”地磨牙,吞下去,都得吞下去,吞不下苦难怎么能栽得出绿荫治得了荒沙?

谁也没有算过:就这么苦干,一天给几个钱?

谁也没有想过:人和毛驴一天吃下这么多沙子,那胃受得了受不了?

我知道,我的笔很难写出榆林人民治沙的艰难,因为那是在沙漠里种草种树。而沙是可流动的,大约沙丘流动时宛若另一条波涛汹涌的黄河,它可以在一夜之间吞没村庄,它轻而易举地能把一片没有林带防护的绿洲蚕食掉。沙漠,那是干旱、炎热、没有生命的代名词,它却又偏偏喜欢向万物之灵~人类挑战一这个时候细小、浑圆的沙粒几乎是无往不胜的。

治沙的艰难正是在于:不仅要种草种树,同时还要有效地制止沙漠的流动。否则,新栽的那些绿色,便都有逃脱不掉覆灭的命运。

前苏联曾经用木板墙挡沙,失败是无可疑义的,连中国的长城都挡不住,岂有它哉?

西方有学者发明以沥青封盖沙丘,近乎幻想。

榆林人用麦秸、稻草或别的稼禾秸秆拧成草绳,在沙氏坡面按两米左右的间距隔成一个个方块,成为草方格子或草绳障蔽,就是这些草方格子阻挡、延缓了流沙的推进,一格四边,格格相连,推进的流沙节节受阻四面被拦,而在争取到的这一时间里,草方格子中的小树小草们也真争气,不负榆林百姓的重望,长啊长啊居然也扎根了,出绿了,枝叶相望了,从此以后流沙便渐渐地安静了。仅1985、1986两年,榆林耗去2亿斤柴草,编织成无数根草绳,为120万亩沙丘搭起了障蔽,那是连绵无际的草格子,榆林人回忆说:真是一大景观!一格一格的,得有多大的耐心、多少人力、什么样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切?

我去踏访时,西沟、红山、红墩,那些10年前的草方格子已经很难见到了,代之而起的是层层叠叠的沙柳、沙枣。我想寻找一处沙丘,必须得走进沙柳丛中,那是真正的细沙、小沙,想起了聚沙成塔的神话,榆林人民,不正是实践了这样的理想吗?

当然,这一切都得在一个前提下:人类不再去砍伐、不再破坏沙漠植被。

人类只能够充满爱心地与大自然相处。

人类千万要记住,如同蚁穴可以毁千里长堤一样,一把条子同样可以重新将万顷绿色毁于一旦!榆林历来人杰地灵。榆林也是现实中国的一部分,榆林人用的也是人民币,榆林人不是不爱钱,不是不知道钱的重要。但榆林人最终认识到了一点:不能为了钱再破坏沙漠植被,不是光有了钱就可以让沙漠变绿的。

用三北局局长李建树的话说,还要有一种精神,为民族奉献的精神,对子孙负责的精神。

我们到底是缺钱还是缺精神?

至少,在榆林,1985年时相当贫困至今也谈不上富起来的榆林,他们不缺精神,可是从某种更长远的意义上说,他们也相当富有。

榆林人种的沙柳最为榆林人宠爱。

沙柳是沙区之宝。

当草方格子牵制流沙的推进后,沙柳便以伸出的盘根错结的根须,阻挡着风沙,榆林人称之为“前挡后拉”治沙法。

沙柳的枝条3年平一次茬。割下的柳条可以做柳编,可以做畜栏、可以做柴禾。

西北贫困地区,缺钱缺粮食,就连柴禾也是稀罕物。要不怎么会砍了那么多树,挖掉那么多草皮呢?当榆林人割肉一般耗去2亿斤柴草,终于换来了沙柳摇曳的时候,编织之梦,柴火之旺便交织着,榆林,你是到了收割沙柳的时候了吗?

沙柳啊,你真是婀娜多姿的,春天割下嫩枝,去皮之后光洁滑润,雪白如玉,用以编织篮子、筐子,既可内销也能外销,据外贸部门说仅沙柳编织一项,榆林县每年外汇收入就可达100万元人民币!可是,这沙柳横竖不能砍!不是不爱钱不要钱,而是要不得,砍了沙柳就是让已经固定的沙地重新张狂,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榆林有着这样的共识:这一大片沙地刚刚长出一点绿色来,刚刚冒出一点希望来,哪怕沙地里冒出了长金子银子的树,也不能砍!那是留给子孙的!就这一句话:“那是留给子孙的!”谁能不服?吃风沙的子孙谁希望自己的子孙接着吃风沙?

几年过去了,今天的榆林市仍然保持着200万亩茂盛的沙柳。我知道它们的来之不易及存之不易。沙柳们,当我来到你们的面前,我默默地读着,读一篇榆林人千百万双手共同栽种在毛乌素沙漠中的绿色宣言。

陪同我的尤忠义书记,以及榆林市长杨颖德、书记李锦尚无不深情地感念榆林的前任,他们当年作出的一个痛苦的决策,如今已成了榆林治沙造林的一种象征。

那真是又苦又甜的岁月。

女人扛着100多斤柴草,男人肩背车拉运树苗,迎着鸡叫进沙窝,顶着星星回窑洞,一锹一锹地挖,一棵一棵地栽。一天下来,眼睛里是沙子,耳朵里是沙子,手掌的皮磨破了,那鲜红的嫩肉上也沾了几层沙子。

不是苦又怎么能换来甜?

1986年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榆林人民治理了119万亩沙漠,也就是说在119万亩沙漠上营造了足以制止流沙推进的林木植被。

119万亩啊,在两年时间里,就靠着一双双手一把把锹一头头毛驴,不,榆林人马上提醒我:“还靠着一任又一任的带头人,一片又一片对得起子孙的心!”这119万亩沙漠治理好之后,农民得了多少钱呢?这是一笔帐,不过这笔帐要简单得多一治理一亩沙漠的补助费为1元钱。

1元钱相当于1986年的3个绥德烧饼、4个小苹果、5包黑市火柴。

榆林人不会算帐吗?一亩地200斤搭草方格子的柴草至少也值3元5元吧?树苗费、运输费、10个以上工时的劳动价值呢?

那几年报纸上就说;中国一年的公款吃喝为1000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1986年,省城西安、都城北京,还有南方的那些城市,盖的那些豪华宾馆,陕北农民治一亩沙还不值那宾馆上的半块小砖!“这个帐怎么算呢?谁占便宜谁吃亏还难说。西北是穷,西北沙漠里的农民更穷,这里的干部和农民一天不治沙就待不下去,无论如何我们有了林子,增加了耕地,我们还要给子孙留下更多的绿色。让我们的后人来说话吧,只要子孙不骂我们这些人是贪污腐败的假公仆,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榆林人如是说。

离开榆林的时候,我在鱼河堡小停。这里原先是一大片沙氐,连绵起伏,直逼榆林城。而现在,秋风里一层又一层的农田保护林带,即便在稻谷登场之后,仍然克尽其职,屹立着,让金色的树叶飘落到田边地头。

当年,这里是一个战场,“引水拉沙”的大军在这里会战,水把沙丘冲平了,人们赶紧平整、挖坑、种树。榆林治沙得天独厚的是有水,有榆溪河的水,有丰富的地下水,质软性谧,人称榆林桃花水。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不足1平方千米的半固定沙丘,榆林人想留下它,在榆林市,要找到明沙已经不容易了,需得寻寻觅觅。留下它,是个纪念,也是个警示,让榆林的孩子们记住那风沙弥漫的日子,记住那树,草,沙柳们,草方格子里由淡到浓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的绿色宣言……

“得有一块儿地建个沙漠博物馆。”榆林人总是想着沙,那些年吃到肚子里的沙子莫不是钻到心里去了?眼睛里容得下沙子的人,看见了绿色,心坎上掂量过沙子的人,看见了明天。

我追寻着治沙造林者的足迹,那些并不久远却是走向不朽的献身者的绿色事业。可是,绿色之路正长。在更广大的榆林地区,沙漠化的威胁始终存在,普遍经费短缺,不少林场度日如年。人为的破坏也并未绝迹,有的地方,使人心碎的砍伐已经开始。

刘挺好喝一杯酒。

林业局的人都知道,只要刘局长一喝酒就说樟子松:“今年种8万亩樟子松,我要种不上,你们瞧!”“瞧啥子?”“瞧我是什么东西?”“咋瞧不出啥东西呢?”朋友们逗他。

“再瞧瞧!”“再瞧也没见啥啊!”“像不像樟子松?”那些年想沙地里有绿色,啥都行。现在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防护林的功能,大力种植樟子松便由三北林业局开始了引种推广工作。

樟子松,这个古老、坚强且又美丽的树种,原先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是林业科技人员不辞艰辛,对我国仅存的大兴安岭原始沙地樟子松林反复考察之后,首先由辽宁章古台在沙地上引种成功,继而樟子松声名远播,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的王牌树种。

榆林地区专门成立了樟子松育苗基地。

榆林市也有自己的樟子松林场。

我造访榆林地区樟子松育苗基地时,是一个秋日的下午,大铁门紧闭着,庭院空旷,落叶纷纷,一只狗在“汪汪”叫。

好大的一个林场啊,那一座座水泥桥,那一排排林带,一片片绿色的小樟子松无言地诉说着林业的艰难与造林者的困惑。

20年前,这一大片是沙丘瀚海。

20年后的今天,它所面临的是经费短缺,人心思散。

林业是高瞻远瞩的事业。

林业从来就不是也决不能是短期行为的赚钱行业。

育苗要钱,培植要钱,管护要钱!林业战线的科学家们、工人们培育了那么多的林木,可是迄今为谁也没有计算过林业的生态效益。

樟子松,你还能长大吗?你能扎根在榆林大地吗?

我在地区樟子松基地碰见了一个刚从地里摘菜回来的家属,她告诉我先是发一半的工资,有3个月一分钱也发不出了。

我能说什么呢?无言以对。

“孩子还在乡下,办不了户口。”“一斤肉6元钱,吃不起,吃自己种的菜。”“新蒸的苞米馍馍,你尝尝?”我一直看着她手里的菜篮子,里面是两棵青菜、一撮香菜、3个白萝卜。

艰难的樟子松啊!绿色的路来时也长去时也长。

从靖边、横山、榆林到神木,每访问一地,当人们知道我从银川三北局来时便都问:“建树咋不来呢?”榆林市郊一个老妈妈一边扫炕一边呜咽着说:“建树吋好响,想着他走路的样子,想着他说话的声音,他咋不再回老家看看呢?”榆林人念叨的就是现任三北局局长李建树。

李建树——命里注定一辈子建设的就是树。

1952年,他从安康农校毕业便主动要求到陕北榆林工作,“也没多少想法,那时候才16岁,年轻,吃点亏算不了什么。别忘了我们曾经有过真的以苦为荣的时代。”李建树淡淡地这样告诉过我。

神木县的农民说,1953年?1956年,李建树就在这儿治沙造林,老人的回忆要更亲切一些:“一看就是我们自己的娃,又能干又亲热,可就是担心这治沙不好治,他偏偏就在沙溪腹192地建起了榆林第一个国营林场一公草湾林场。”李建树又是如何回忆起神木呢?’“老区的农民苦啊好啊!有的老乡家里一家3个烈士,那匾挂着红红的,死的光荣,活的挨饿。咱不就是想多种儿行树,多治几亩沙,多打几斤苞米吗?”正是李建树,第一个总结推广了“设置沙障围沙造林”的技术,农民信他的,使林木成活率由原来的提卨了。和大保当乡农民起营造了10万亩沙漠森林。

同类推荐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春天是每个人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春天是每个人的(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记叙社会生活、发现和赞赏生活中的真善美。美无处不在,精神文明之花四季常开,这始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主流。发现美、歌颂美、以美来愉悦和陶冶我们的性情,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宣扬美、创造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人生态度和教育情怀。
  • 啊,鼓岭!

    啊,鼓岭!

    十年鼓岭生活,一生不尽牵挂。《啊,鼓岭!》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偶为当时的福州市委第一书记习近平看到,他当即安排密尔顿妻子来鼓岭探访。2012年,这位昔日福州书记已成国家领导人,他在访美午宴上佳话重提,使这段中美友谊佳话更为传奇。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老爸青春无歌

    老爸青春无歌

    垂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同龄鸟”人文情怀,为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精神套餐”。伴着癸未羊年的春风,遥想青春校园的清新,“鹅毛信文库”的出版设想飘落在久久渴盼的心海。我们真的欣喜于这个有趣创意,大学教育者与出版人携手同心,关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新世纪新人的人文情怀,我们心里充盈着幸福。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我爱你是什么意思

    tfboys之我爱你是什么意思

    王俊凯,我爱你。——林美欣王源,我爱你。——安若婉易烊千玺,我爱你。——若曦致我深深爱着的人……自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喜欢上了你,做我女朋友吧,美欣/茜菀/若曦。——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
  • 薄情帝少的赔价小妻

    薄情帝少的赔价小妻

    不就是不小心撞碎了他前女友送的手链吗,至于将她朝死里虐吗?好吧!与其这样屈辱地活着,不如将她的命赔给他的前女友,只希望他能够饶过她!然而,失忆的她,却被他欺骗说是他的女友,而他的前女友又说她不过是他的地下情人,她远远逃开……明白过来已经爱她入骨的他,发誓天涯海角,一定要将她重新追回!
  • 拳震万域

    拳震万域

    追求极致的极致,掀起一场华丽的风暴。凡人之躯,以武入道,神魔皆可屠。
  • 木叶之无双鬼神

    木叶之无双鬼神

    他带着鬼神之力进入这个世界。当过木叶的双子星,也做过木叶的罪人。曾站在荣耀下,也曾坠入黑暗。若黑夜注定是他的宿命,那他也要成为黑夜的王者。
  • 我不是冠军

    我不是冠军

    视文学为生命里的一缕阳光,照耀心灵的窗口;喜欢用文字取暖,充实人生。
  • 玄清天道

    玄清天道

    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现代人李文无意穿越时空来到洪荒成为盘古玄清,且看他如何成为那遁去的一,为洪荒众生找寻那一线生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奇宝贝之我是星宇

    神奇宝贝之我是星宇

    一个男孩穿越到神奇宝贝的世界,开始了神奇宝贝之旅
  • 混穿:本妃乃是纯爷们

    混穿:本妃乃是纯爷们

    钱氏总裁钱豪在金融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最终在病痛的折磨下死去……可连死了也有知觉吗?虽然身体酸疼着,但已没有感觉到不适。难道是到了天堂?这是什么状况,怎么会有一个男人在他的床上!他想跳下床去,却被男子忽然一把拉住按回床上:“在朕未起身之前,身为宫妃的你,最好乖乖躺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乐逍遥

    乐逍遥

    颜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心脏病发作时,穿越到天宇王朝。成了香雪山庄的二小姐肖遥,开始了快乐逍遥的古代之旅。原以为此次穿越与爱情无关,却也认识不少帅哥。风扬,肖遥青梅竹马的恋人。因考中状元,被皇上招为驸马。本以为对肖遥只有兄妹之情,却在成亲后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一起长大的丫头似乎也有男女之爱,却悔之晚也。风凌,风扬的大哥。本来对那个从小痴缠自己弟弟的丫头没什么印象,却在弟弟与公主的婚礼上发现那个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