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0100000011

第11章 文事乱弹(11)

宁可少些,也要精些。对作者如是要求,对出版社也应该有这样的提醒。图书出版是“名山事业”,作者和出版社的定位要高。老辈人的一本书主义,尽管不甚确当,但严要求、高标准,是对社会和读者负责的态度。

24.丛书、套书一窝蜂

三年前,文坛长篇小说、散文随笔开始热闹,笔者有感于一些散文丛书、长篇创作丛书的创意,写过《看好丛书》的小文,对此表示赞赏。然而,眼下这类丛书、套书却一窝蜂似的泛滥,造成了许多图书选题雷同、内容重复、图书出版后滞销,又实在令人遗憾。

这里仅就文学创作类的图书而言,从这类图书的编辑内容看,多半是重复的旧文选本。不少所谓总汇、大系、精粹之类的选本、套书,说是集名家名文之大成,大多是选编者从不同作者名下找来有关的文章(作品),加上个花哨新鲜的题名,类书、套书就轻易出笼了。殊不知这类编来编去、颠来倒去的东西是炒1日文,做现成饭,对崇尚创新的文坛来说,其意义不大,于事无补,倒助长了一些出版者的懒惰心理。

还有,现在有些出版单位(出版社或出版策划者),动辄喜欢“大工程”,似乎只有丛书、套书才显出气势、表现成果,才能出精品。这种贪大求全的心态,使一些选题都纳入“集体行动”,作者的个性、作品的题材风格都装在一个模子里。这种硬性搭配和组合,丧失了文学创作的灵动和鲜活,也是一些丛书、套书并不被看好的原因。

从读者的角度想,书越做越类型化,越出越厚,越编越多,价格不菲,成套出售,又苦了读者。因此.常常见到的是书店里的丛书、套书摆在那里,落满尘土。读者的冷漠是对这种一窝蜂现象的极大讽刺,应该引起有关人士注意。

25.低俗的幌子

近一时期,书界流行写实和写史的文字,远的有民国时期文人学士的传略,钩沉史实,爬梳世事;近的写“反右”、“****”,拨乱反正,揭剖本相;有的写名人,有的名人写,大到政治、人生,小到情感生活。这类书籍,严肃认真的,获得读者喜爱,引起众多评家关注。更有不少学者史家的手笔,当事人的真切记录,信史据实,留下了一段可贵的历史。但有的胡乱编造,捕风捉影,故意渲染;态度极不严肃,全然是为了适合市场的低俗的运作。

前几天,在《徐小斌文集》的首发式上,女作家徐小斌向新闻界朋友披露了一个细节:书摊上流行的一本写陈希同和他的女人们的书,不少段落抄袭了她的小说内容。本来是作家的小说创作,却被移植到一本写真人真事的书中。当然人物的姓名、故事的地点等作了些改造。还有,一本写北京大贪污犯******的书,题目是写王“自杀之秘”,却竭尽渲染其艳事绯闻之能事,把贪污犯的艳事写得活灵活现,低俗得像坊间一本********。这类书打着探秘、揭露真相的幌子,实则是一些随意编造的花边新闻,严肃的******主题被庸俗化了。

这种低俗无聊之举,又被有的作者披上某些迷人的外衣。比如书摊流行几本写隐私的“纪实文学”,美其名日“绝对真实”、“非常真实”,特别注明是对多少多少个男女主人公的隐秘采访。

且不说这些被采访的当事人,实在是因为炫耀还是因为太开放,将自己某种隐情秘事告之于人,其“真实”究竟如何?在法律、学术界不断被强调要尊重个人隐私、个人的生活空间,这种告白于天下的个人隐私,所标榜的“非常”、“绝对”真实是大大打折扣的。从书中的一些描写和叙述来看,大胆坦言一些性内容,直露表白一些婚外情事,粗俗无聊、不堪人目。有的以小说的技法写真实,人物的心理、故事的内容,相差无几。这些书中,一般都有作者声明,说是为了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故隐其名,事实却绝对真实。一个不高明的障眼法,一个伪造的低俗的幌子,其描写内容又多是一种庸俗无聊的展示,竟然有数家出版社为其大开绿灯,只能说明这是为了一个不太正常的市场操作和炒作。

个人隐私不是不可以写,过去也有过一些这类作品。但是书界一窝蜂炒“隐私”实属不正常,仅从几本此类图书的内容看,说是变相的********不为过分。更重要的是,这种低下拙劣的写作,有人竞相效法,不免让人担忧:图书市场怎么了?

26.毁誉参半

如何评价研讨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者认为,当前文坛十分热闹,作品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对有特色的文艺作品,召开专题研讨座谈,引导读者或观众正确地阅读欣赏,从大量庞杂的作品中精选和推荐佳作,推出新人,是件有意义的事。研讨会顾名思义,论是说非,评论优劣,集体会诊,举众人之力,大家智慧,不失为推出精品、淘选佳作的好举措。有人认为,一部作品在完成之后,推向社会之前,先听听专家学者的意见,听取反馈,特别是有待提高和修改打磨的作品,说长道短对作者和作品都会有好的效果。问题是,现在的有些研讨会徒具形式,多而且滥,为人所诟病。

贬者认为,研讨会多开成了人情会,评功摆好会。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台影视戏剧节目,请来一些熟人朋友,当然大多是圈内人士,再加上报刊电视方面的记者编辑,规格讲究一些,主办者办法多一些的,还请上个把官员领导,研讨会变成了“庆功会”,背离了研讨批评、切磋推敲的初衷。在热热闹闹、温情脉脉的表扬中,主办者感兴趣的是同与会的报刊媒体商谈如何报道会议,如何把研讨的作品能够尽快地推向社会。这不能不是研讨会的悲哀。

如果把现在五花八门的研讨会一锅烩,有失公平。从某种意义说,研讨会应当看作是一种新生的文艺批评形式。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阅读作品欣赏节目的趣味日益精细,而大量的文艺作品铺天盖地鱼龙混杂而来,进行选择和淘拣,是件困难的事。而一些名副其实的研讨会,除了对研讨对象进行客观到位、心平气和的评价之外,推荐作品,在文艺同读者(观众)之间架设桥梁,沟通联系,大有裨益。而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些并不成熟或者并不具备研讨“资格”的作品,成为有些人热心研讨的对象,给有些借研讨会沽名钓誉谋利之士可乘之机。据有人统计,研讨会在文学创作界最为热衷。出版社和有关单位,划拉点经费,请几位名人,就找个饭店餐厅召开,弄得有人讽刺说,这种做法养活了一些“会议专业户”。每每与会发言中,这些华威先生式的人物,并非认真阅读和观看了研讨的作品,经常是言不及义,夸夸其谈;言者滔滔,听者昏昏。这种徒具形式的研讨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淡漠和批评,是情理之中的。

不论研讨会的名声如何,我想,在这信息时代,文艺创作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它还将继续存在,只是作为研讨会的主办者们,循名责实,打假防伪,兴利除弊,为其正名,还其清白,让研讨会开成学术讨论会、批评切磋会。如此,无论是对具体研讨对象,还是往大里说对文艺的兴盛繁荣,都是有益的。

27.“信骚扰”及其他

写下这个题目,似有哗众取宠之嫌,可最近遇到的几件事,令人不吐不快。北京某区级邮局,一天之内给我发来四封信。拆开一看,是几张报刊订单,内容同邮局没有关系,同我的工作也没有关系,每封信里的订单也是重复的。当天回到家里,也是一封同样的信件在传达室。搞不明白,这家邮局从什么渠道,用什么方式弄到笔者的单位地址和家庭地址的。后来,几位同事也收到了同样的东西,真叫人好生纳闷。无怪乎,几位同事开玩笑说,真是“信骚扰”。

这还不算,一个月前,一封来自湖南冷水江市某企业的信,寄给上高中的儿子,里面有一张企业报,还夹有一张广告,广告打着保健卫生的牌子,多是些学生不宜、儿童不宜的东西。真不明白,远在湖南的那家企业是如何弄到一个中学生的姓名和家庭地址的。想想,家里的地址也不保密,真让人担心。

眼下到了报刊征订时期,邮局的这种广撒传单似的办法,也许不便非议,可是你有必要一天之内把相同内容的订单寄往一人吗?不知是否因为利用工作之便,还是同那些报刊有过什么协议,尽早把那些订单寄出去完事。更主要的是,属于私人性的地址,邮局是如何搞到的,令人猜疑。

至于像冷水江市的某企业莫名其妙地把那种内容低俗的广告,不分对象地四处邮寄,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不尊重,纯属信骚扰。但愿此类事情有人管管,也有一个法规遵循。

28.且慢告状

我虽近乎法盲,于各种法律、法理多不甚了了,但也不至于老朽冬烘到连维权、法制(法治)对我们平民百姓的好处都不懂。

我赞成治世用重典,赞成法制治国的大政方略。

可是,对现在有些文化人动辄打官司,告你一把,尤其是那些美其名日维护某某权益,张口就索赔多少多少(近乎天文数字)的“讨个说法”,我多是不屑的。事实上,只要注意一下,这类官司的结局并非像当事人预期的那样,个别的还留下了笑柄。

是的,你是名人,对你的批评更要慎重,更不能涉及到名誉,你的肖像、著作权等等都理应受到法律保护,问题是,名人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是崇高的,但维护权益不应特殊,不因为你成了名人,就抢占“有利地势”,还没有上诉或受理就炒得沸沸扬扬。

同类推荐
  • 十六岁不再哭泣

    十六岁不再哭泣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样一些决定性的瞬间,被称为转折点,比如高考,比如结婚……我生命中最大的转折点出现在我十七岁。我的生命,停留在了十七岁那年夏天。十七岁生日那天,我的账户里出现了一笔巨大的汇款,爸爸妈妈说今年不来看我了。想来他们已经多少年没有看过我了?说来也是,我不过是他们俩一夜风流的后果。这世界上唯一能够证明我存在的不过是每月出现的不菲汇款,他们有家有业有儿女,我呢?连根葱都不算。
  • 长治大事记

    长治大事记

    五千多年前,炎帝在上党完成了中华民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炎帝之女女娃,随父治理水患,不幸溺水身亡,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发鸠山在长子县,山上的灵湫庙即为纪念女娃而建。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观照

    观照

    《观照》是诗人柳文龙的一本诗集,作者用这么大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诗集,体现了他与一般江南诗人在写作抱负上的差异,走上了形而上的路子,一个与世俗价值观拉开了距离的写作者,他必然是纯粹的;一个对周遭美学情趣富于警惕的作者,他必然是浩大的。
  • 批评的体温

    批评的体温

    正任何一种批评都代表着批评者的态度。《批评的体温》透出了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的热情。该书是活跃于文坛的"80后"批评家杨荣昌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发表于《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民族文学》等刊物上的40多篇评论,既有宏观的思潮扫描和整体性的作家研究,又有细致的文本解读。
热门推荐
  • 十年逾期遥远

    十年逾期遥远

    十年的距离,变得遥遥无期,转眼即逝的岁月,那个格子衫的少年早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男人。还记得十八岁那年的约定,司少恒说,“等花期一到,我们就在一起好不好。”芙晓毫不犹豫的回答,“好!”然而木芙蓉的花期只差那么一点,她逃开了所有人远离他国,留下来的只是一缕空无的花香。十年后再一次回来,他有了未婚妻。司少恒再次见到她时,“为什么不回来?”芙晓说,“你有了未婚妻。”“既然如此,为何回来?”“我想你。”谁愿意等十年,只为了遵守一个约定?……总以为她不会丢下他不管,可是等了这么多年,心渐渐冷却。离开的第一年,以为找个女朋友,她会回来,等来的是朋友的祝福。离开的第六年,以为订了婚,她会回来,看到的是同学的订婚礼物。离开的第十年,已经不再期望,她终于回来了。芙晓,十年的时间等得太长……
  • 倾世宠妻:霸道欧阳的女王

    倾世宠妻:霸道欧阳的女王

    →_→(寒假作者码字时间较多,所以更新也会增加。)一生中知己可能会有很多,而那些真正喜欢你的又有多少,我爱你一生一世不后悔这句话又有几人能说出?之前放纵的我遇见你之后性情大变而你却并不相信也不知道我的那份心,你以为一个人会有几个五年守候着你,暖暖我爱你!
  • 我快亏成麻瓜了

    我快亏成麻瓜了

    哈利波特世界的巫师大人穿越娱乐圈,为了回家不得不帮系统亏钱。有人说,拍文艺片一定会亏钱……有人说,拍续集的能亏掉渣……有人说,动画电影没人看……还有人说……闭嘴!你们可憋说了,都是骗纸!我亏着亏着……就亏成了娱乐圈首富。VIP书友群:439140772(进群需全订或一千粉丝值)
  • 霍三爷的舔狗日常

    霍三爷的舔狗日常

    父亲出轨,江琳小时候在国外受尽苦难,十年后回国意欲报复父亲,夺回外公的心血。第一个计划是勾引了同父异母妹妹的未婚夫余宵,破坏余江两家的联姻,然而计划才实施了一半就夭折。因为她拒绝了京都大佬霍家老三的追求,被他拿着她的把柄威胁了,他说:“江琳,你别不知好歹,在京都还从没有我得不到的女人,我现在给你一个答应我追求的机会,若是不然……”江琳愤怒反击道:“你卑鄙无耻,这些手段用在我一个女人身上你还真是看得起我。”霍景安在她身上痴迷的吸了一口气,眼神迷恋,“手段虽然卑鄙了点,这不是挺有用的嘛……”后来,在一次聚会中,有人看见霍景安被一个女人当众打了一巴掌,在众人为她惋惜的时候竟然看见霍家老三拉着女人的手心疼道:“打疼了没……”至此,京都圈子都在传,令人闻风丧胆的霍三爷其实是舔狗……
  • 万物皆有法

    万物皆有法

    举国之力,只为创造一个极限实力的强者。谁说主角有光环?谁说主角一定无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不是写小说的人,我只是讲故事的人。
  • 一旬韶华

    一旬韶华

    在某条不知名的街上开着一个不起眼的花店,店铺的主人是一个肌肤胜雪的女人,还有一个十分古怪的小孩,十年寿命买一株花,一株花了却一个心愿······店铺名曰:一旬一寸光阴一寸金,你愿用你的一旬韶华去了却一个心愿吗?
  • 只因爱你到深处

    只因爱你到深处

    现代都市,A城(繁华城市)女主因母亲去世5岁走丢,被安家收养,长久居住在国外,十三年后回到A城生活。
  • 命无为

    命无为

    十多年前的江城大学事件里究竟暗藏什么秘密,这场游戏还没结束……
  • 最强剑神

    最强剑神

    远古初期,黄帝斩灭十大魔尊,仙界一统大陆,数万年后,仙界离奇消失,华夏王朝支离破碎,上古神宗惊世,苏铭,游戏天才,拥有第一剑师的称号,在夺得龙神剑时意外穿越,携带游戏系统来到封神大陆。在这拥有传说中的炎黄神话,仙术神通,魔尊后裔,蛮荒妖兽的神奇世界中,苏铭怀着追梦之心,踏上远古征程。古怪刁难的系统任务,新怡独特修神之路,九死一生的血腥征战,扑朔迷离的仙界之谜。一剑在手,舍我其谁,天若逆我,我便弑天。
  • 医流战神

    医流战神

    仙尊重生,一手医术,能与阎王抢人;一身修为,能让神魔颤抖。吊打一切,谁与争锋。 书友群:5985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