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7700000055

第55章 断裂与符号权力交换(1)

1998年,《北京文学》发表由朱文主持的问卷调查,题为《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以下简称《断裂》)。这在平静慵懒的1998年的文坛,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尽管见诸媒体的反响极少,但私下的议论还是掩盖不住人们剧烈的反应。在这份称之为《断裂》的答卷中,汇集了56位6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或“晚生代”作家对现存文学秩序的直率批评。他们中有些人对前代作家充满了敌意,毫不掩饰他们的蔑视,他们拒绝承认与前辈作家有任何精神联系。他们对几家主流刊物进行了攻击,对文学批评和大学的文学教育以及汉学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贬损。这份答卷的发表,几乎是突然间公开了这代人对文坛的态度,其带有表演性的激进而不留余地的姿态,当然也激怒了不少人。一些人认为,这份答卷显得过于偏激和自以为是。

无可否认,这份答卷中有些人出言不逊,某些言辞过激褊狭,不无恶作剧味道。但个人的好恶,不必成为阐释历史的障碍。不管如何,应该看到,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敢于在正式刊物上公开表明自己对文坛的态度,敢于把自己与现行的文化传统和体制区别开来,敢于无保留地提出“断裂”的命题。这是不容忽略的。在对这些人的过激言行求全责备时,也有必要对我们现行的文化秩序进行反省,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权威和权力制度,其合法性也不无值得怀疑之处。这些人的存在表明当代中国文坛格局发生某些变化,但他们的存在无疑预示着当代中国文学总体性制度发生了合法性危机。

“断裂”可能并不是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论,也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只不过其说法更加干脆绝对而已。10年前,“食腐动物们”(指批评家——韩东语)就开始讨论“新时期终结’的问题,关于“后新时期”的讨论虽然不了了之,但对历史变动的描述和分析是明确鲜明的。事实上,断裂早就发生,人们不过对此视而不见罢了。断裂是一种客观历史事实,宣称断裂则是表明主体能动性的决裂。早些时候,80年代后期,随着意识形态轰动效应的弱化和文学形式主义创新情绪的宣泄,文学的总体性制度(general institution)就发生了合法性危机;也就是说,经典现实主义审美霸权不再对整个文学共同体起到绝对的支配作用。只要客观地面对历史,就不难看出,在90年代最后几年,主导文化建立的审美霸权并不能有效支配当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更不用说推进新的创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就此而言,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断裂已经发生。“断裂族”的宣称不过是掀开了文坛上的那层富丽堂垒而温情脉脉的遮羞布而已。说到底,“断裂”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是有一批年轻作家不再认同既定的审美霸权,要另辟蹊径,确立他们这个群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趣味。

断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断裂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断裂于何处,为什么发生断裂。事实上,在文学史任何一个发展阶段,断裂都随时发生,没有断裂就没有艺术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只不过在艺术史的常规发展阶段,每一次断裂都有可能被占据霸权地位的主导文化修复,而原有的主导文化依然行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但处在文化的大的转型期,旧有的主导文化无法修复断裂,那么,新崛起的创生的文化就会取而代之,重新确立一套新的符号秩序,当然,从理论上讲,判定“断裂”依据于对现在的文化象征秩序和对断裂本身的定义。这些断裂的历史卷体性表现任意识形态功能的弱化,表现在历史主体地位的严重改变,表现在客体化的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根本区别上。

就宣称他们的文学观念和态度而言,韩东的《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观点。韩东坚持认为他们与前辈作家,乃至同时代的作家明确分野,绝不暖昧:

“在同一代作家中,在同一时间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不共戴天的写作,这一声明尤为重要……我们决不是这一秩序的传人子孙,我们所继承的乃是革命创造和艺术的传统。和我们的写作实践有比照关系的是早期的‘今天’,‘他们’的民间立场和真实的王小波、不为人知的胡宽与于小伟、不幸的食指以及天才的马原……”韩东们并不是孤零零地从土堆里爬出来的,拒绝历史的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个长期为正统文化所忽略的边缘史存在。确实,这样的历史是倔强而不屈的,他们始终在主导文化霸权的范围之外。否认主流文学史的权威性并不意味着它就真的不存在,没有王蒙、李陀、高行健等入进行的意识流小说实验,中国的现代主义潮流就不会迅速传播;没有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北村等人进行的叙事探索,中国小说还在意识形态的圈套里左右摇摆;没有王朔的“顽主姿态”,中国作家现在可能还在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且在要起稿费来也没有这么凶猛……这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主流史?)一些阶段的事实,它们肯定不是尽善尽美,当然也不无差强人意之处,但这些事实都是韩东们大胆提出断裂的必要前提。当代文学的断裂并不是从朱文、韩东们这里开始的,但是从他们开始才有中国作家敢于提出与主导文化断裂。前者是历史本身潜在发生的变革,后者是作家主观意识的自觉革命,历史的事实不能随意抹去,历史的意义也不能观而不见。

束文、韩东拒绝被主导文化同化,他们同时明确宣称,住他们发起的这场“********”中,并不足为了战胜主导文化而取而代之,“它谋求的并不是权威和势力。它永远不可能成为惟一的或主要的、决定性的,它正是这些变态的文学目的的反对者。

表明的是自身,而不是相对而占的,它并不在与正统的对抗中拙得发展壮大的动力”。这些言辞确实说得无懈可击,甚至有些德里达式的解构意味。当然也没有理由怀疑其真诚性。但这种姿态和方式本身就具有进攻性,它的客观效果也必然强调了韩东们的存在权力。确实,中国文学史‘很少有人敢于宣称以异端的形式存在,就这一点而言,他们的勇气值得赞赏。但韩东们在这样的时候发表宣言,也并不是基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的激愤。就是说,是时候了,这些人不再愿意承担总体性制度的强加,他们要穿上红马甲,挥舞宝剑上路了。不管他们主观意愿多么崇高,不想与主导文化一争高下,但他们的客观历史效果,则是与主导文化分庭抗札。他们要强调“少数的、边缘的、非主流的、民间的、被排斥和遭忽略的”文学族群的生存权力。

作为一种诉之于媒体的行为,并且以群体的育式展开实践,这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尽管他们在陈述中再三表白,他们决不谋求“权威和势力”,但再三的辩解,不过是表明其潜意识(或无意识)中对他们可能成为新的文学权贵的期待与恐惧。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确实可以看出他们对权势的厌恶和警惕,但他们的发育已然构成一种声音,沉默的少数人一旦获得发言权,革命就发生了。

这一场大张旗鼓的宣扬断裂的********,其实质就是文学的少数边缘族群与主导文化争夺符号权力的斗争。这种斗争在文学史的任何阶段都存在,所谓文学创新就是创生的文化试图分享主导文化占据的霸权地位的斗争,芰下符号权力(svmboJio powcr),皮尔.布迪尔认为,拥有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ntal)的人,便具有一种把某种认知丁具和社会现实的表达强加给弱势群体的力量,这就是符号权力(symbolic power)。依照布氏的意义符。权力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通过言辞来构造既定的世界,使人们理解并相信它,确定或改变某种世界观,因而也能确定或改变对世界所采取的行动,甚至世界本身;这就几乎是一种魔术般的力量,它能使一个人获得通过物质或经济实力所得到的那种东西的等价物,通过某种特殊的动员效应获得好处。

现在,断裂族不愿意认同既定的文化秩序,不再信服现有的符号权力,他们相信有另一种符号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把自己界定为“少数边缘”族群时,也就是在躲避总体性制度的强加。这与其说是断裂族的胜利,不如说是当代文化(文学)的总体性制度的困窘。主导文化的符号权力不再具有魔术般的力量,知识分子群体也不再自觉屈从于这个惟一的生存资源。就这一点而言,朱文、韩东们并不是先知先觉,也不见特别勇敢,不过生逢一个微妙的时期罢了。

符号权力依靠政治权力才得以强加到弱势群体身上,但我们说过,通过符号本身的魔力,“强加”会潜移默化变成心悦诚服。但这种过程依然有赖于政治经济权力的一元化,也就是说,具有总体性制度强加的可能性。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权力获取方面多大程度上依靠占支配地位的集用,也就决定了它支配符号的权力能获得多大自由度。在一个多元社会里,符号资本可以与政治经济资本分离,即使在中国五四时期,符号资本与政治资本可能处在完全对立的状况,例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其符号资本显然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资本根本对立,但无损于他们建立符号资本体系。甚至于可能这样认为,在多元社会中,与政治权力对立是创建符号资本的有效方式。只要看看资本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普遍****,普遍信奉马克思主义就可以理解这一点。敢于声称自已是****的人,那都是符号资本特别雄厚的名师大家(如伊赛尔.柏林之流),否则,一般的知识分子都没有能耐敢声称自己臣服于资本主义霸权。但在一个一元化的社会里,情形正好相反,首先必须获得政治枞力的认可,才有可能积累自己的符号资本。在中国的觋实主义审美霸权创建的早期,显然也是通过确立政治信念,使符号资本归属于政治资本,符号资本具有政治的附加值,才可能行使社会的动员功能。在这种状况中,符号资本不具有符号本身的独立价值,它只用于兑换政治资本。因此,知识分子的符号权力实际上只是政治权力的附属物,处在政治上强势的集团,也就顺利地掌握符号权力。

中国的符号资本在现代性的历史的转换过程中,经历过至少两次大的转换。其一是五四时期至40年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文化资本流通领域的大转换;其二是从延安整风时期至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经历着从符号领域到政治领域的转换。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为爱种一片森林

    为爱种一片森林

    本书作者通过描写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人生的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与那海洋般深邃的智慧来一场思想的交流,从而掌握人生的大智慧。相信,只要细细品读,它必能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你的人生之路。
  • 地下

    地下

    1995年3月20日,日本发生震惊世界的地铁沙林事件,事件发生后,村上春树亲自花了一年时间,面见亲历事件人士,进行录音采访,加以必要的文字加工,集结整理成这部《地下》。这是村上春树追踪地铁沙林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逼真,也是村上春树首部非虚构类作品,意义重大。《地下》是村上春树转型之作,第一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对日本这一“责任回避型封闭性社会”的深刻反思。《1Q84》是《地下》的遗址。始自《地下》并不断发展的物语理念在《1Q84》中努力付诸实践,但并未充分实现。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下》比《1Q84》更成功。
  • 有间文库:坟

    有间文库: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 骊歌十二行

    骊歌十二行

    作为诗人,在时间的意义上,必须站在人类未来的巅峰俯视现在,为众人指明精神前行的方向,并且持久地慰藉人们的心灵。比如人们未来的家园建立于天蓝水清、鸟语花香、麦黄草绿的大地上,人们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海升平的日子,那么我们就要为这一目标而奋斗,并且抵制与其相悖的东西,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哪怕是面对死亡也决不退却。
热门推荐
  • 超神种子

    超神种子

    你降低了0.1千克的重量,种植出一阶玄品灵植龙牙米。你降低了1千克的重量,将一只草鸡进化成了凤凰。你降低了10千克的重量,将生锈的铁刀变成了屠龙刀。你降低了100千克的重量,施展出天魔解体法,实力提高了十倍。看着自己削瘦的身体,李元亨抬头望天。给我地球的体重,我可以打爆太阳!
  • 帝少溺宠小萌妻

    帝少溺宠小萌妻

    人前,傅南爵是衣冠楚楚的霸道总裁,整个帝都最有权势,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人物。人后:傅南爵是衣冠禽兽的偏执总裁,折腾的慕湮苦不堪言的野兽一枚。世人都说傅南爵冷酷无情,凶残成性。可是,为嘛男人在她的面前,总是耍流氓?“傅南爵,你不要脸。”慕湮退开男人作怪的手,嘴角猛抽道。“老婆,脸是什么?可以吃的吗?”傅南爵状似不解的看着慕湮,看的慕湮差点吐血。“傅南爵,你大总裁的高贵,修养呢?”最终,某女忍无可忍,不由得发出河东狮吼道。“宝贝,在你的面前,我只是你的小乖乖。”慕湮仰头无语,风中凌乱中……
  • 逆命由己

    逆命由己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次偶然开启了阴阳眼,由此他加入了阴阳圈,女鬼,死尸,学校,都市,无处不在的鬼魂和尸体在这个世界和我们共同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攻略大全

    快穿之攻略大全

    “陛下,皇后娘娘唤您过去呢……”“不去……”“可……可皇后娘娘说……”“说什么?”“说,您若是不去,娘娘便死在殿中……”
  • 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

    本书讲述的是会写诗的男生蒋宁与女生林文静、谢熙妍在大学校园里经历的一系列动心、暧昧、误会以及和好,最终各自得到美好结局的浪漫故事。作者将青春期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内心想法写的淋漓尽致,行文语言巧用比喻,不但使故事具有幽默性,还使得情感表达更加贴切。
  • 末日修仙手册

    末日修仙手册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外星入侵,末日降临,群雄并起;这是科技与修仙的对决,是宇宙无敌太空战舰更胜一筹?还是混沌剑神棋高一着力压诸天?这是传武与火器的碰撞,你有一炮轰天地,我有一剑开天门;这是星辰与宇宙的战场,是我的末日?还是你的殁日?
  • 随文季

    随文季

    七憾六感五捂四立三恋二轮一世为完整其七憾为深入心也,六感而染耳目也,五捂而使入心门,四立二成业也,三恋不为世俗所困,二轮曰归回魂者也,一世则一生
  • 冰魔传奇

    冰魔传奇

    阿莫斯山脉,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这里汇集着所有冰系魔导师。阿莫斯山脉三段山脉口,在那边,整个族里的冰系魔导师,包括族中最有威望的三位高阶冰系魔导师都出现在山脉口抵挡着兰佩鲁迪,这次战争过后,一场灾难也随之降临。
  • 高冷千金遇暖心王子

    高冷千金遇暖心王子

    我只是个小学生,我热爱小说,所以也希望大家喜欢我写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