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7400000021

第21章 火卷:黄土风物(2)

住过窑洞的人,心性绵实,脚步稳健。干事只要上劲儿就不会放松,走路只要向前就不会后退。

李自成从陕北出发,一路打进了京城,创造了农民起义的辉煌。******曾在南方游击多年,没找到坚固的根据地,后来长征到陕北,住进窑洞,迂回在连绵纵横的黄土高原中,得到掩护、得到补充、得到营养、敛得了大气,成功了革命。窑洞和陕北给了******的,不只是豪气,还有诗情(他在陕北的窑洞里写了不少意满乾坤的诗篇)。物质和精神是人生的两股气,缺一不可。

红枣补气虚,小米润肠胃,窑洞暖身子。

一切都得益于黄土。

窑洞聚敛了黄土的精华,黄土凭借窑洞而传神。

毛驴

毛驴在信天游中经常出现,它与陕北人民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一条条的那个毛驴哎,

一条条的那个鞭;

赶上了毛驴哎嗨,

上哟上了山。

毛驴儿欢跑鞭声儿脆,

信天游声声满山川。

毛驴深入人心。

陕北人耕地用它,推磨用它,丰衣足食用它,逃荒避难也用它。

毛驴身板不高,与马比起来,它显得矮小;与牛比起来,它显得瘦弱。但毛驴的适应性不同寻常,既有耐力又显得柔软顺听话,能在许多场合贡献力量。

比如婚嫁喜事,主人为它洗净皮毛,又在头上系起红绸,它便成了驮送新娘的工具。那时节,穿着花红柳绿艳衣艳裤的新媳妇骑在它的身上,由它碎步颠簸在山路上行走,它的脊背与姑娘苗条的长腿磨擦配合,于它于新娘子都是挺惬意的吧?我想,在牲口的群落中,毛驴此刻一定引人注目,它也一定感到骄傲自豪。

再比如与教书先生走在一起,驮着青衣黄卷,它会显得文气十足。与吹鼓手走在一起,驮着锣鼓锁呐,它会显得乐感充盈。当然与小孩子们走在一起,它亦会露出灵巧活泼的样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听说有一位京城大领导的儿子来陕北插队,见到毛驴亲切不已,又搂又抱,又亲又吻,还剃了个光头,与毛驴在一起照相。然后为了奖赏毛驴,将自己从京城带来的罐头饼干喂它食用。

那年月,农村人很少能吃到罐头饼干,不由地眼气毛驴。

毛驴通人性,自觉低下了头颅。但受到如此厚待,不是它的过错。

毛驴与陕北人形影不离。有窑洞的地方就有它,有庄稼的地方就有它,有烟火缭绕鸡犬相鸣的地方就有它。

一想起毛驴,人的心里就涌起温暖。

沙柳

黑夜行车于陕北高原,常常看到小河边、沙地上,耸列着一柱柱狰狞的黑影,就像战场上的勇士。

这是沙柳,一个不屈不挠的自然形象。

当地人叫它砍头柳,别具一种震撼的力量。它稳稳地扎根在沙地中,身材威武粗壮,头顶往上张开的枝杈,似伸向天空的手爪,在做无声呐喊。是表示抗击风沙的意志,是呼唤天堂甘露的降临,还是伸展征服了大自然后的雄姿?这些,只有残酷无情的沙漠知道。

还有一种弯弯曲曲的是毛柳。它们身材单薄,细细的一根高挑杆儿,身上长满柔软的短枝儿,似乎发育不良。这是由于沙下少水,地面多风造成的畸型现象。但在平顺绵密的沙地上突起一片细长弯曲的毛柳来,那色彩和对比,那种扭曲之美亦让人动心。

最绚丽和绰约的要数红柳了。它们形似长草,一丛丛蓬结在沙地上。身条儿是那么纤细单纯不枝不蔓,颜色是那么油红闪亮具有金属的质感。沙漠因红柳平添无数风情,戈壁有红柳生出女性的秀媚。远行客看到这些生机勃勃潇洒玉立的条儿,狠不得伸出风尘仆仆的双臂去搂住它们。

另一种独见风姿的是小疙瘩柳。它们身杆不高,但分杈繁密细长,枝条上结出许多小疙瘩儿,仿制凝固的音符,在天地之间弹奏抒情乐曲。沙柳随年月和季节的变化也有所更新。像那砍头柳,冬天被砍尽枝干,但过一段时间又会长出细密的枝条儿来。那些枝条子挨挨挤挤,看上去简直如同藏族姑娘梳留的满头小辫子,柔软顺可爱。

沙柳,是塞上的精灵,是陕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风景。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精灵,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时空穿透力。岁月消逝了,历史更迭了,连故事都变老了,只有民歌在依然传唱。它与土地一起生长。

唱民歌的是孤独的牧羊人,是寂寞的揽工汉,是坐在炕上剪纸的婆姨,是攀着树枝打枣的妹子。他们都是土地的主人。

土地给人们带来收获和希望,也带来限制与悲怆。民歌是陕北人最方便的发泄方式,它煽动着想象的翅膀,从心里、从喉中自由地飞出。

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就没法解忧愁。

民歌的高吭,来自于辽阔的长天厚土;民歌的悠远,来自于连绵的荒野黄沙;民歌的奇崛,来自于起伏的沟壑峡谷。

走在高原上,肆意地吼起民歌,才觉得自己是个有情感的人,才感觉到人与自然的直接交流。

听听这些歌词:“青天蓝天老黄天,老天爷杀人无深浅。”“三春的黄风数九的冰,难活不过人想人。”“见了情人我没说一句话,眼泪儿流得扑刷刷。”“背靠黄河面对着天,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歌中渗透的情愫朴实的让人心酸。

安塞是民歌之乡,在一个山村里,那民歌唱得最好的是一位独身老汉,他的歌声悠徐苍凉,催人泪下。后来才知道,他的命运颇为独特。年轻时,他长得高高大大一表人才,曾娶过一个美貌的媳妇。但因繁重的劳动和疾病,使他丧失了男性的能力,那媳妇就跟别人跑了,他的无奈和痛苦只有通过唱民歌来表达。时间长了,体会深了,他把民歌也就唱到极致。皆因为他怀念爱情,又得不到爱情。

歌为心声。人类最大的压抑是爱的压抑,所以,大多数民歌都是情歌。

在乡村,歌声是传递爱情的工具。陕北民歌的跌宕起伏,突兀变化,与环境形成反差。因为陕北高原一抹黄土,颜色单调,于是人们就喜欢大红大紫的衣服,大红大紫的装饰,大红大紫的爱情,大红大紫的歌谣。

给陕北民歌赋予政治色彩,注入新的生命力的,是******带领的红军队伍来到陕北闹革命之后。

陕北民歌的作者都是农民,同样,那首著名的《东方红》,也出自于农民之口。佳县城北五里张家庄的农民李有源,家贫无地,三辈佃户,1940年翻身得解放,因此他感激共产党和毛主席。他虽然只读过一个冬天的冬学,认识不了多少字,但有一定的编歌才能。他编创了许多民歌来歌颂黄土地的新气象。1942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李有源担着粪桶到县城去挑粪,只见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山峦上冉冉升起,霞光万丈,让人浑身温暖,激情满怀,李有源又想编歌,突然一个念头涌上脑海:“若把毛主席比作红太阳是最好不过了。”来到城里,他又看见墙壁上写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的红色标语,就有了更多的联想和冲动。在回来的路上,他开始构思一首新歌,他在传统民歌《骑白马》的曲调上,经过反复推敲编出了《移民歌》。第一段歌词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1943年春节闹秧歌时,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便第一次演唱到了佳县县城。后来他逢场就唱,传到了延安,经过整理加工形成了《东方红》。

这首全国人民都会唱的歌儿,将陕北民歌艺术推向辉煌,推到大普及。

陕北民歌由乡间野曲,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这成功仍然离不开土地。是黄土地养育了革命,养育了艺术的发展。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精灵,它与土地一起生长,因而有着持久地,旺盛地生命力。

转九曲

转九曲是陕北民间文艺活动,系黄河传统文化之一种。这个九曲,来源于“九曲黄河”。九,在当地人心中,是最多的意思。

每年春节去陕北拍照,沿途时常能看到农民们转九曲。路旁的小块平地上,插着密密麻麻的高粱杆儿,大家提着灯笼,在里面走来走去。看起来很简单,实则名堂多哩。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霄节晚上,我们从乡下回到榆林市里,听宾馆的人说:晚上在体育场有大型的转九曲活动。于是当地的文友陪我前往观看。

偌大的体育场上锣鼓轰鸣,灯火辉煌,游人众多。我首先被广告牌上的几行大字吸引住:

一个神秘的传说

一个姜子牙无可奈何的古阵

一个******曾参加过的民间活动

这广告词很响亮,我不禁笑了。友人将它们的来历告诉了我。

传说商朝时姜子牙兵伐商纣,三仙姑给姜子牙摆了个“黄河九曲阵”。此阵法呈方形,阵中有九曲十八道弯,内按三术五行摆成,外用九宫十八卦排列,阵中无直道,九曲皆神奇,不懂阵法,突然入侵者闯进去就转不出来,迷径难辨,暗器伤人,十有九死。姜子牙破阵数日不果,一筹莫展,最后只好请来元始天尊才将此阵破开。

后来,“黄河九曲阵”流传于民间,发展形成为元霄节别具一格的娱乐活动。

1947春,******在米脂杨家沟村,曾兴致勃勃地与村民们一块儿参加了转九曲。

在乡村,又将转九曲称做“转灯游会”,是一种社火秧歌。前边有带队的伞头,他唱着秧歌词请诸神观灯,请故亡魂灵观灯,再请群众观灯。仪式完毕,便带着群众进入九曲,然后锣鼓队,秧歌手跟在其后。九曲阵中栽有361根高粱杆,上边安放着367盏将萝卜挖空盛上油加上棉花捻子点燃的小油灯,你若乱窜就会撞了灯柱,撒油污了衣服。但你只要顺利地从367盏灯下转出来,就会消灾祛病,大吉大利,全年如意。

体育场上的九曲阵采用了新的工具,栽着钢管拉上电灯,阵中间还有大型火炬。但结构与传统路数阵式没有区别,场景则更为壮观,容纳的人更多。

我看到有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儿女们的搀扶下,也走入阵中缓缓而转。看来,这转九曲其实转着大家的种种心情和寄托。

友人问:“转不转?”

我答道:“转就转,咱也体会一下。”

从入口处进去,人仿佛步入迷宫,置身于一片灯海中,不由地神情严肃和紧张起来,既快步又不要撞了杆子,一心赶路无暇左顾右看。走着走着眼看前方无路到尽头,可稍稍一拐又柳暗花明出现一条路。里边有长路,有短路;有左拐,有右拐;皆为四方块阵。许久,终于将灯杆儿转完,抬头一看,出口处既是入口处,人又走了回来。

九曲阵的布局真是奇妙多趣,颇费心机。四方阵营中灯杆之间行距、间距相等,据说刚好拐够99个折弯。它体现了东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是陕北高原民间艺术的经典杰作。转完九曲,感觉脚步轻快起来,我说:“今年一定很顺利吧。”

友人说:“会的。你的脚步已经沾了陕北土地的灵气呀。”

敬瞻黄帝陵

穿过密密的柏树林,爬上不太高的桥山之巅,路旁有一座长形石碑,上边赫然刻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让人立即精神一振,不由地放慢脚步,在崇敬的心情中,轻缓向前。

前方200米处,就是黄帝陵。陵墓高36米,周长48米,系扁球状土冢。墓前有个石碑,上题:“桥陵龙驭”,道明此地就是黄帝驾龙升天之处。

黄帝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姓公孙,名轩辕,乃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平服了当时各部落之间的战乱纷争,首次统一了中华民族。他的功绩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统一天下后,他带领人们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并发明了火食、衣裳、水井、舟楫、宫室、车、弓、货币、文字、图画、音乐、天文历法、礼制社仪等,让人们过上了文明规律的生活,因此史称“黄帝定百物之名”,“凡技术皆自轩辕”,他是神人合一的、集天地大智慧的、有创世之功的“人文初祖”。

相传黄帝有25子,共赐十二姓,此后的各姓氏都是这十二姓的分支,所以,凡中华民族后代,人人都是黄帝的子孙。

公祭黄帝陵的活动,最早始于春秋时期。自唐代开始,这儿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每逢清明节,桥山人流如潮,陵前香火旺盛。在山前黄帝庙东侧的碑廊里,可以看到北宋仁宗皇帝给黄帝陵下达种柏树的圣旨,元朝泰定帝颁发的护陵法令,明代嘉靖皇帝下令免除黄帝陵庙粮税的碑记,清时康熙皇帝亲笔用满文书写的祭文。1912年的清明节,孙中山写了祭先帝陵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后来,蒋中正也题写了“黄帝陵”几个大字。1937年,******又撰写了祭文。1992年,黄帝陵整修工程开工时,江****亦题了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其历史之久,规格之高,乃国内惟一。这“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可不是随意之言。

站在高处看桥山,真有一股龙脉的气象。但见河谷中一累突起,山色葱郁。那沮水河如玉带,环绕在山脚下。这不很大的桥山的坡梁上,茂繁地生长着近10万株柏树,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就有3万之多。而那棵“黄帝手植柏”,身高20米,胸围10米,挺立苍穹,树冠如盖,遮天蔽日,其势巍峨,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按推算,已超过5000岁了,连英国的林业专家,也称它为“世界柏树之父”。

有人静观风水,细察走势,发现了黄帝置印的印台山,百兽之王虎头山(南山),百鸟之王凤岭,甲虫之王龟山(王仙山),还有四灵之王盘龙岗。而那黄帝陵的位置,恰如一颗明珠,衔在一条巨龙的口中。

都说华夏子民是“龙的传人”,而这“人文初祖”黄帝,不正是龙的化身嘛。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能够看到许多许多的龙的迹象。

龙、神、人于土著的心目中是不分离的,是一体化的。

同类推荐
  •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笔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首次系统考察《文心雕龙》问世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差不多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提出刘勰出身非士族说;结合古代士大夫人生模式,探讨刘勰悲剧及其文化意义;系统论述刘勰的“军国”情结,及其历史、社会渊源;揭示《文心雕龙》由宇宙本体论向人格本体论过渡的时代意义;借鉴系统论方法原则,从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结构体系及其整体功能角度,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时代审美图景”概念;最早论证《文心雕龙》自身的研究方法,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方法,主要源自《墨经》和玄学。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省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中国“彩陶王”的出土地、“大禹治水之极地”、“自然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物产,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
  •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中国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热门推荐
  • 夜旅人

    夜旅人

    1937年7月11日,上海699号公寓。晚上十点整,盛清让结束学界的讨论会返家,廊灯忽然灭了。2015年7月11日,上海699号公寓。晚上十点整,宗瑛从凶案现场回家,廊灯闪了闪。两个时空,因同一种光影交汇。盛清让,民国名律师,儒雅温和,老派正直,内心有一种积蓄力量的平和。宗瑛,现代女法医,冷静果敢,作风凛冽,为人有一种近乎单纯的执著。初相见,他是她的“不赶时间先生”,手握一把黑色折叠伞送她去医院。再相逢,他是她另一个时空的租客,拿着民国二十六年的租房证明。时空交错,深夜相逢。他们的爱情,在彼此的世界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一旦爆发,便是永恒。
  • EXO之行星公寓

    EXO之行星公寓

    雨诺诺经过2次转卖,变成了欧巴们的清洁阿姨,对天嚎叫的雨诺诺要逆转
  • 薛某人的三次

    薛某人的三次

    薛迟是爱骂粗爱打游戏的一高中生,在一次因网络游戏引起的口角之争被羞辱过重导致离奇发生了穿越。薛迟共穿越了两次,因体验了不同,薛迟晓得了许多,也遇到了宁恒落,最后两人就是在一起了!!!
  • 绝天玄帝

    绝天玄帝

    大千世界,道法昌盛,万域强者帝路争锋。一代少年至尊,因天生重瞳而被追杀,自斩修为,涅槃重修!一双重瞳,开阖间天地寂灭;一身帝血,镇压大千万族;这一世,踏破山河,我为玄帝!
  • 我和辉夜双胞胎

    我和辉夜双胞胎

    十六年前!一堆双生子呱呱落地。同样火红的瞳孔,当看到对方的时候,两人哭的更欢了。十六年后,四宫辉月来到了秀知院学园。势必要把她的姐姐,四宫辉夜给带回去。“这一次!我绝对不会把我的姐姐让给任何人,绝对不会!”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夜少你媳妇要翻天了

    夜少你媳妇要翻天了

    夏希自己其实并不伟大,但是,不知不觉,她惹上了夜家二少夜痕.....于是,她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场景一:“媳妇儿,有人欺负我”某夜不要脸的凑上去买惨说“......”“媳妇儿,有人扬言我不解风情,呜呜呜,我怎么不解风情了”“…”某希砸一巴掌过去,“老娘的男人岂是你们随便说的,要说,咳咳,也要暗里说啦!”
  • 不当狗的日子

    不当狗的日子

    安心豚失业了!穿越是种病,得治~治得好,就在現代当神級业务员;治不好,就穿越時空拯救异世界安心豚得了一种一睡着就会穿越的病。好在两个世界都有他的好兄弟~米汉堡和咕咕噜这是一个交插进行的故事,现实v.s.虚幻安心豚和米汉堡的神级保险业务之旅加上安心豚和咕咕噜异世界穿越奇幻之旅再加上一点点「佛法」希望能带给人信心与希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世勋如果你能喜欢我

    exo世勋如果你能喜欢我

    本文与exo吴世勋有关,喜欢世勋的饭们可以尝试阅读一下,由于是小说所以人物性格及生活与现实生活会有所出入,剧情只是为情节发展需要。希望大家可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