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1400000017

第17章 我们无罪(5)

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一书,把胡风和友人的通信分类后按时间顺序编制。所有的信都写上年月。只一封最关键的信,却标明“195×年8月26日胡风给张中晓的信”。到底是五几年呢?这封信给编在第1类的第7封,所以在此书靠前的第51页。对照此书的第110页,第4类的第41封信,是“1951年8月22日张中晓给胡风信”。张在信中说毛著《论文艺问题》一书,“帮闲们奉之若图腾”。而胡风8月26日给张的信中有“被当作了‘图腾’的小册子”一句,显然是回张8月22日的信。所以此信应是1951年。本来按时间应在张信之后的,编者有意把此信隐去年份远远挪到前边。这样,“图腾”一说(何况胡谴责的不是毛著而是解释毛著的人)成了胡风的发明。于是激怒了伟人,提笔当锤,一锤定音。

这本《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1955年一次就印了70万册。胡风转眼就成为全国共诛之的阶下囚。

冤案啊!马蹄疾一定要写《胡风传》。也许,这是他19岁时就有的潜意识。他抄录一段鲁迅《寸铁》中的话作为《胡风传》的题辞:“先觉的人,历来总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杀戳。中国又格外凶。”马蹄疾够不上“先觉的人”。但是在他过去那爬行生涯“服罪”生涯中,迫压排挤倾陷放逐是影子似的跟随着他的。

马蹄疾坐上火车到武汉,坐上六七小时颠簸的公共汽车到湖北蕲县,再坐上—天只有一趟的更破旧的汽车到五六十里地外的乡政府,住一宿,第二天再走到距乡政府15里地的村政府。这个小石潭村便是胡风的老家了。马蹄疾掏出在武汉买来充饥的饼干,给村长的小孩和另几个二三岁、三四岁的孩子们。村童们捏着饼干,看着,不知道这是玩的还是吃的。父母们说,这是饼干,是吃的,吃吧。村童们很具探索意识地一口一口小心地咬起来。马蹄疾的心,被村童们咬痛了。胡风家乡的幼儿,居然没吃过饼干!胡风家乡的家家户户,都没有一只收音机!只有一个村政府广播站装在每家的有线喇叭。那时是二三月的天气,马蹄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村里人全光着脚在雨地里走。省鞋吧。那冻得红红的光脚呵……

这就是前30年“阶级斗争”权力斗争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的你争我抢的斗争的结果。这就是批胡风批三家村批人性论批人道主义批这个批那个的结果,不批就犯烟瘾,一批手巧心灵,批得轻车熟路信手拈来,批上癖,批上瘾,批成精!

如果说,马蹄疾从某种意义上讲早就是个悲剧人物。那么现在,他具有了深重的悲剧意识……

我们要这样宣告:我们无罪

1949年7月1日,******的《论人民民主****》发表。当晚在北京先农坛举行了万人的庆祝党生日大会。开会不久,雷电交加,风暴雨骤。全场歌声大作,红旗更加鲜红,如烈士的鲜血。此刘,******步入会场,会场达到欢乐狂喜的顶点。事后胡风作长诗《欢乐颂》,其中一小节:

诗人但丁

当年在地狱门上,

写下了一句金言,“到这里来的一切希望都要放弃!”

今天,

中国人民的诗人******,

在中国新生的时间大门上,

写下了,

但丁没有幸运写下的,

使人感到幸福。

而不是感到痛苦的句子: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过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

40多年前胡风写出那杨一往情深的诗篇。这些诗篇,到1987年终于得以结集出版,我才得以读到。胡风自己是读不到了。哪怕再早二年出版呢?哪怕到1985年他去世前让他看上一眼这本他耿耿于心的诗集呢?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1989年4月,我在鞍山到沈阳的火车上想着胡风的诗句。胡风的等待和等待着胡风的,竟是这样地“错位”!等待着胡风的是什么呢?是使他只能寄希望于等待。等待,终于成为一种国民性,成为一种比闰土更闰土的波动性格,一种比阿Q更阿Q的自我胜利法。等待摘去“****”帽子,等待夫妻不再两地分居,等待上调回城,等待落实政策,等待分配房子,等待普调工资,等待党风转好,等待加快民主的进程,等待公共汽车,等待不对号的火车车厢干净一点。

不过,我看看周围的旅客,似乎连“等待意识”都不太具有,似乎觉得这种硬座车厢从来就是这样的,当然就是这样的。他们“挥洒自如”地往地上喷吐着瓜子皮、烟头、梨核。卖杂志的边走边吆喝边往地上吐痰,与这样的车厢“混然一体”,我坐下不久就开始咳。我的气管炎还没断根,一遇上烟味或污浊空气就咳。这次是重量级的咳,完全与空气的污浊度成正比。连连咳来,心口疼痛不堪,此时但见眼前又扬起一团尘土,是对面座上一位壮妇举起一个塑料薄膜的棉被卷,这个棉被卷,好像刚在粉尘里蘸了蘸,稍一动就粉尘飞扬,呛得我越发大咳,人也差患咳得蹦了起来。

我用软包装饮料来镇压咳嗽,达才能说说话。我们对面的座位上,有一位壮汉。他脸颊上那种执著的红,一望而知是日出而作的农民。他对和我同行的马蹄疾说,你讲话带浙江口音,又看看我说,你讲话带香港口音,不过样子完全像上海人。我惊讶于一个北方农民的观察力。他又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笑指马蹄疾,说是浙江乡镇企业的,这是马厂长,我们是他的两个兵。他说知道知道,你是秘书她(指责岚)是会计。你们去鞍山干什么?我说去鞍钢。他说你们去鞍钢找的是谁?我们一时语塞。他说你们还保密?他拍着马蹄疾的肩膀:老厂长啊,现在我们农民不是吃饱饭的问题,是怎么活得更好。我跟你讲……化肥……江苏南通有一个……山海关……

车厢的嘈杂,使我听不清他的话了。他都没有注意到他身边的“马厂长”一听生意经就像听催眠曲一样,睡着了。他遇着“马厂长”就想打进鞍钢呢。农民再不等待上苍了。我看一眼他打开的一本杂志,上面有一个小标题:要邓丽君不要柴可夫斯基。

能喊出自己要什么,比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乃至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要,着实是进步了。要过好日子,要美。鞍山的新建筑很新潮。鞍山的姑娘们穿着各色毛衣、长裙,像早春的花儿似的引入注目。我在鞍山一路经过胜利路、胜利宾馆、胜利剧场、中华路,为民路、市人民公园、市人民商场……所有这些名称,都像一往无前似的。如同胡风的诗句:“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

人民商场边上,当年“****”时把全市重点批斗的人的“罪行”全张贴在那儿,组织大家参观。马蹄疾也跻身千这个重点行列,名字被打上大大的叉。

几十年非文化和反文化的报应,是全国性的文化危机或者说无文化危机。解放以后旧书店在绍兴似很障限,遂一消失,后来又后来,明代大画家徐渭的故居青藤书屋也迁入了粮食加工厂。陆游写《钗头凤》的沈园,四周被各厂家围歼。《阿Q正传》中写到的长庆寺、土谷祠,只剩几根石柱。真是“东风恶,欢情薄”。到80年代文化古迹开始修复,但是什么时候绍兴才能再产生著名的文化人呢?倒是非文化的迷信达到大盛。小学校长白天教书晚上当道士,给死者超度;工厂书记率队给菩萨许愿,求菩萨保佑工厂的效益。错错错,莫莫莫!

马蹄疾去年从北京到成都去校对《胡风传》的清样。北京方面问他:旅差费你自己能承担吗?马蹄疾说,行,行。四川方面问他:你要是在北京不能报销,我们这里给你报。马蹄疾说,我能报,我能报。马蹄疾哪里也没有去报销。人说他太老实。他说他也不是老实,是讲点道理。人家出书赚不了什么钱,甚至可能是赔钱,怎么还能去找人家报销旅差费?有求于人得低三下四。所以,虽然各出版社对他很好,但他不愿意在一家出版社出第二本书。“出了我—本书,已经很对不超人家了。”他说。他怎么就不明白,这样的学术著作就是赔钱也值!不,不是他不明白。是这个社会不明白,社会不需要。他的手头还压着两部书稿。他说他不想四处投稿,要出版社正好和他谈起,才给。怕给人家增加麻烦,怕别人厌烦他。也许人家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书呢?

不过,如今连一个普通东北农民都能知晓山海关、南通的商品信息,绍兴人马蹄疾自然也有了商品意识。他自费铅印了他的三本新书的征订单:《优惠预订启事》。凡订阅1-5册的,一律九折优惠。6-15册的,一律八五折优惠。16-50册的,一律八折优惠。50册以上的,一律七五折优惠。邮寄费在内。他那征订登记表上划着一个个栏目:邮码、单位、地址、经办人、书名、定价金额、折扣、实际金额、备注。这要花多少时间?这三本征订的书是:《胡风传》、《李辉英研究资料》和记述鲁迅、胡适、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徐志摩、巴人等40余名现代作家的轶闻遗事的散文集《文坛艺苑轶话》。

这样的轶话,这样的传记,居然还要靠自己征订!莫非以为不要文化也能赚钱也能强国也能走向现代化?

文化人面对没有文化的有钱人,只好孔乙己般地自嘲:君子词穷。一位学者写了一部书:《我的读书生活》。出版社要他自己包销3000本方能出版。出版社也不能不算经济效益。马蹄疾对该学者传授销书秘方,说待书卖完后,你可再写一部书了:《我的卖书生话》。

更有一位朋友积几十年的学识,用毕生之心血,写成一部厚书。他一生清贫,如今两个儿子都要结婚,等着为父的用这笔稿费赞助婚事。这位六十高龄的仁兄问马蹄疾可有什么办法免去那巨额的书税?马蹄疾正好看过一部什么电视剧,剧中某人出书署上几个人的名字,人均稿费就少了,就不用上税了。朋友一听,如醒醐灌顶。于是那部厚书出版时,作者的名字有三:为父的和两位犬子。

至于马蹄疾自己,“我如果卖不出我的书,我就上街叫卖!”

但是他活得太累了。他的手捏着笔写字捏住了就松不开,得慢慢地才能使手指头离开笔杆。就像弹簧绷得过紧,坏了,松了,弹回去很困难。单位里本来今年要委任他一个什么职务,不知怎么吹出一股风,传言他十年前出版的书《许广平忆鲁迅》是抄袭别人的《鲁迅回忆录正误》,侵犯了版权。可是马蹄疾的书是1979年4月出版的,而别人的书是1979年11月出版的。哪有先出的书抄袭后出的书?而且当时他让出版社把该书稿费直接寄给周海婴,不要通过他来转寄。绍兴人的精细使他不想经手别人的钱。他自己只拿抄稿费。1万字才拿10元。56万字的书,一共得到的“经济效益”是560元。而他查找资料、抄卡片、写成书、校对,多大的劳动量!关于他的侵犯版权等等,他是事后从党内人士那儿听到的。他不能不澄清自己侵犯版权的罪名。他要申诉。然而他的潜意识里偏偏还去不掉服罪感。在无罪和服罪的苦挣扎中,他又是先请示,先把告状信交院党委过目。院里在党员会上为他肃清影响。但是原来要委任他职务一事,早已成为过去了。时间已过,机会不再,没他的戏了。

如果党内人士不泄露党内机密,马蹄疾不知此事反倒心静。对于马蹄疾,或许莫如不知道。他本来也只想做他的学问,销他的书本。他的命运本来不掌握在他的手里,但是他到底掌握了他的命运。他体内新生的人的意识动辄嘲弄他老朽的服罪意识。

胡风呢?从50年代等待到80年代,不就是等待一个无罪的宣告?1980年,胡风内因性精神病复发,住在医院里。周扬走进了他的病房。1955年周扬的一篇《我们必须战斗》,揭开了批胡风的序幕。后来周扬重复了胡风的命运。有关人士叫胡风投井下石,胡风没有遵命“战斗”。这一对30年代左联时期共同战斗过的同志,都是时代的悲剧人物。周扬更可悲,后来竟成植物人。也许,对他来说,停止思雏比不停止思维更福气。当时在医院里,他们的手握在了一起。周扬告诉胡风,****中央做出正式决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胡风己病得不能对平反文件过目,也不能在平反决定上签字了。他的泪水在眼眶里颤动着,说:“我感谢党,感谢。不过,三十五年来,我还一直没有一个家。现在,我想安个家,安个小家。”

先于胡风去世的七月诗人阿垅早为胡风写了悼词:

要开作一枝白色花——

因为我们要这样宣告,

我们无罪,

然后我们凋谢。

1989年4月10日于北京

原载《十月》1989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我把人生看透了

    我把人生看透了

    张恨水一生写过数千万字作品,小说、散文、诗词、时评、新闻无一不精,其本身是新闻工作者,又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见多识广,所以,他对人生的感悟既丰富宽广又透彻犀利。对于做事,他说——看得定,拿得准,便放手做去。对于挫折,他说——人生偶然落魄,这是不足耻的事。对于朋友,他说——朋友之互相利用,说得好听一点,乃是互助,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做买卖。对于努力,他说——我自己知道所学的太不够了,要多读,多看,多跑。对于工作,他说——一面工作,一面也就是学习。世间什么事都是这样。他一辈子笔耕不辍,对友人,对家庭,对事业,都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历经世事更知努力,就是张恨水的人生态度。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名家散文佳作,其中既有优美的山水游记,也有回忆性的人物小记,还有充满哲理的美文,内容丰富,笔力深厚。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今夜又下着雨

    今夜又下着雨

    《今夜又下着雨》收录的是赵振元先生自2015—2017年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集。作品以时间为序,将作者在企业重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作了一个整体的诗意呈现。本集子既是作者工作与思考的结晶,更是一个企业家不断入世出世的真实反映,无论对文学爱好者或年轻创业者以及从事实业的企业家,都有极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 我想要两颗西柚(2020全新作品)

    我想要两颗西柚(2020全新作品)

    胡辛束2020年全新随笔作品。是一本书,也是一份告白礼物。44篇关于爱情的戳心感悟,梦里见到的人,醒来后就该去见他。甜蜜是真实的,悲伤也是真实的,结局到来之前,一切都值得期待,送给你此刻正在想念的那个人。
  • 江山行迹

    江山行迹

    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散文游记集《江山行迹》。
热门推荐
  • 武林外史续

    武林外史续

    快活城一站半年后,崖地小屋的竹林深处,一位僧者踏着晨雾来到一块刻着“爱妻白飞飞之墓——沈浪立”的墓碑前,他双手合拢深深地鞠了一躬,走近墓碑伸手抚摸着“白飞飞”这三个字温柔的说:“半年了,飞飞,我即将随师父出门云游,若你地下有知,魂魄可愿与我同行。”“我替她答应你了。”
  • 长生路清歌一曲

    长生路清歌一曲

    许清歌以为自己会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却意外英年早逝。上帝给她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小说中修仙世界的窗户。开启了从不求上进只求平安到奋勇拼搏只求长生过程。就算没有女主光环,就算没有霸气金手指,我也要努力活着,好好活着,与仙同游,与神同行,与世界同寿!我建立了个书友群:1102202306喜欢这本书的可以进群聊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若倾心,唯你一人

    我若倾心,唯你一人

    10年前,16岁的魏清幽在旅行中的一个夜晚独自去海滩看流星;10年前,18岁的顾海唯在同样的海滩同样的夜晚度过他人生最孤独的时刻;只是他们都没想到,如果那天他们没有相遇,就不会有10年后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故事……
  • 从NPC到超人

    从NPC到超人

    彭克意外变成了一个游戏NPC,不过他可不想一辈子当一段小程序,他要重新成为人类,还要成为超人!进化步骤他都想好了,也就三步。NPC→人工智能→超人。至于具体怎么实现,咳,还不知道……好在他不是一个“人”,他不孤单。都市游戏里特立独行的酒吧舞女NPC。未来游戏里最神秘的黑客NPC。打怪游戏里天天顶着叹号的村民NPC。星际游戏里非常有礼貌的怪物NPC。管理整个游戏的人工智能引擎……处理异常程序的杀手程序……还有,令人失望又充满希望的真实世界
  • 豪门小夫人

    豪门小夫人

    他是闫家唯一的继承人,冰冷而霸道。她只是一个意外踏入他生活的人,倔强而不屈。因为一只玉戒,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人走在了一起,他狂妄而霸道只顾一味的掠夺。他霸道狂妄,自信无心无情,却最终输的什么也没有……
  • 弯弓射阳

    弯弓射阳

    极兰星的众修流着泪,每天都在追杀着跟大羿大帝有一点血缘关系之人。虽跟大羿有血亲的亲人每天都在被追杀,极兰星上每天也有亿万生灵死在金乌神帝之天火下,但这些凡间的生命,怎么可能比得起他神帝的血脉高贵,这些贱民全死光了也比不上他儿子们的一根头发,神帝一直以他十子为傲。一门十子,百年之龄全修到了帝级,一直是天界的美谈。神帝伸手一打,天空中顿时多出一阳,冷哼一声,转身破开天界,飞身而回。从此极兰星上有二日,世间灵气也全变成火灵之气,而大羿一族在年复一年的追杀下,慢慢的在极兰星上除名,而极兰星因有二日,慢慢的在时间的长河中改名为火炎星
  • 我的彪悍青春

    我的彪悍青春

    曾经的少年轻狂,渐渐的感慨感悟!追求与支定,伤感与孤独,绝望与迷茫,忏悔与赎罪,让我的青春也如此。
  • 再见,昨天的友谊

    再见,昨天的友谊

    此书不是言情小说,只是作者的一个真实写照而已。或许与现实有些差距,但是还是那个走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