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61000000011

第11章 名臣列传(6)

郢拜御史大夫表为御史进累仓部员外郎会吕温

等以劾奏宰相李吉甫不实坐斥去仲方以温党补

金州刺史宦人夺民田仲方三疏申理卒与民直入

为度支郎中吉甫卒太常谥恭懿博士尉迟汾请谥

敬宪仲方挟前怨未已因上议曰古之谥考大节略

细行善善恶恶一言而足按吉甫虽多才多艺而侧

媚取容迭致台衮寡信易谋事无成功且兵凶器不

可从我始至以伐罪则邀必成功今内有贼辅臣之

盗外有怀毒虿之臣师徒暴野农不得在囗妇不得

在桑耗赋殚畜尸僵血流胔胳成岳毒痡之痛诉天

无辜阶祸之发实始吉甫又言吉甫平易柔宽名不

配行请俟蔡平然后议之宪宗方用兵疾其言丑讦

贬为遂州司马稍进河南少尹郑州刺史敬宗立李

程辅政引为谏议大夫帝时诏王播造竞渡舟三十

艘度用半岁运费仲方见延英论诤坚苦帝为减三

之二又诏幸华清宫仲方曰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

则失威重不从犹见慰劳鄠令崔发以辱黄门系狱

逢赦不见宥仲方曰恩被天下流昆虫而不行御前

乎发由是不死太和初出为福建观察使召还进左

散骑常侍李德裕秉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德裕

罢复拜常侍李训之变大臣或诛或系翌日群臣谒

宣政牙阖不启群臣错立朝堂无史卒赞候久乃半

扉启使者传召仲方曰有诏可京兆尹然后门辟唤

仗于时族夷将相囗足旁午仲方皆密使识其尸俄

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已而禁军横多挠政仲方势

笮不能有所绳劾宰相郑覃更以薛元赏代之出为

华州刺史召入授秘书监人颇言覃助德裕摈仲方

不用覃乃拟丞郎以闻文宗曰侍郎朝廷华选彼牧

守无状不可得但封曲江县伯卒七十二赠礼部尚

书谥曰成仲方确正有风节既驳吉甫谥世不直其

言卒不至显既殁人多伤之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

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

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

韦温

按唐书韦贯之传贯之兄绶绶子温字弘育方七岁

日诵书数千言十一举两经及第以拔萃高等补咸

阳尉父愕然疑假权谒进召而试诸廷文就无留思

喜曰儿无愧矣入为监察御史以台制苛严不可以

省养不拜换著作郎既谢辄解归侍亲疾调适汤剂

弥二十年衣不弛带既居丧毁瘠不支服除李逢吉

辟置宣武府频迁右补阙宰相宋申锡被构罪不测

温倡曰丞相操履有初不宜反乃奸人陷之吾等岂

避雷霆使上蒙霿咎耶率同舍伏合切争由是益知

名太和五年太庙室漏罅诏宗正将作营治不时毕

文宗怒责卿李锐监王堪夺其禀自敕中人葺之温

谏吏举其职国以治事归于正法以修夫设制度立

官司度经费则宗庙最重也比诏下阅月有司弛墯

不力正可黜慢官惩不恪择可任者缮完之则吏举

职事归正矣今慢吏夺禀而易以中人是许百司公

废职以宗庙之重为陛下所私臣窃惜之请还将作

则官修业矣帝乃罢宦人会群臣请上尊号温固谏

今河南水江淮旱歉京师雪积五尺老稚冻仆此非

崇饰虚名时帝顺纳乃谢群臣改侍御史李德裕入

辅擢礼部员外郎或言雅为牛僧孺厚德裕曰是子

坚正可以私废乎郑注节度凤翔表为副温曰拒则

远黜从之祸不测吾焉能为注起耶注诛由考功员

外郎拜谏议大夫未几为翰林学士先是绶在禁廷

积忧畏病废诫温不得任近职至是固辞帝怒曰宁

绶治命耶礼部侍郎崔蠡曰温用乱命益所以为孝

帝意释换知制诰引疾徙太常少卿宰相李固言荐

温给事中帝曰温素避事肯为我论驳乎须太子长

以为宾客久之卒为给事中初兼庄恪太子侍读晨

诣宫日中见太子谏曰殿下盛年宜鸡鸣蚤作问安

天子如文王故事太子不悦辞侍读见听王晏平罢

灵武节度使以马及铠仗自随贬康州司户参军厚

赂贵近浃日改抚州司马乐工尉迟璋授光州长史

温悉封上诏书太子得罪诏谕群臣温曰陛下训之

不早非独太子罪时颇直其言迁尚书右丞盐铁推

官姚勖按大狱帝以为能擢职方员外郎将趋省温

使户止即上言郎官清选不可赏能吏帝命中人谕

送温执议不移诏改勖检校礼部郎中帝问故于杨

嗣复对曰勖名臣后治行无疵若吏材干而不入清

选他日孰肯当剧事者此衰晋风不可以法帝素重

温出为陕号观察使民当输租而麦未熟吏白督之

温曰使民货田中穗以供赋可乎为缓期而赋办武

宗立擢吏部侍郎李德裕欲引同辅政温苦言李汉

可释德裕怅然出宣歙观察使池民讼刺史劾无状

榜杀之威行部中既疾召亲属赋绶诗在室愧屋漏

因泣下曰今知没身不负斯诫矣卒年五十八赠工

部尚书谥曰孝温性刚峻人望见无敢戏慢者与杨

嗣复李珏善尝劝与李德裕平故憾二人不从及皆

谪温叹曰用吾言孰至是耶一女归薛蒙女工属文

续曹大家女训行于世温少合所善惟萧祜祜者字

佑之夷淡君子也少贫窭隐居以孝养闻司农卿李

实督官租祜居丧未及输召至将责之会有赐与倩

祜为奏实称善即荐于朝终制以处士拜左拾遗累

迁谏议大夫终桂州观察使赠右散骑常侍精画及

书自锺王萧张以来皆能识其真謷然不以尘事自

蒙故温号山林友云

崔元亮

按唐书本传元亮字晦叔磁州昭义人贞元初擢进

士第累署诸镇幕府父丧客高邮卧苫终制地下湿

因得痹病不乐进取元和初召为监察御史累转驾

部员外郎清慎介特淡如也稍迁密歙二州刺史歙

人马牛生驹犊官籍蹄噭故吏得为奸元亮焚其籍

一不问民山处输租者苦之下令许计斛输钱民赖

其利历湖曹二州辞曹不拜太和四年由太常少卿

改谏议大夫朝廷推为宿望拜右散骑常侍每迁官

辄让形于色郑注构宋申锡捕逮仓卒内外震骇元

亮率谏官叩延英苦诤反复数百言文宗未谕元亮

置笏在陛曰孟轲有言众人皆曰杀之未可也卿大

夫皆曰杀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杀之然后察之乃置

于法今杀一凡庶当稽典律况欲诛宰相乎臣为陛

下惜天下法不为申锡言也俯伏流涕帝感悟众亦

服其不挠由此名重朝廷顷之移疾归东都召为虢

州刺史卒年六十六赠礼部尚书元亮晚好黄老清

静术故所居官未久辄去遗言山东士人利便近皆

葬两都吾族未尝迁当归葬阳正首丘之义诸子

如命

郭承嘏

按唐书郭子仪传子仪子晞晞孙承嘏字复卿幼秀

异通五经元和中及进士第累迁起居舍人居母丧

以孝闻太和六年为谏议大夫言政事得失文宗以

郑注为太仆卿承嘏极论其非注颇惧进给事中俄

出为华州刺史给事中卢载还诏书且言承嘏数封

驳称职宜在禁闼帝曰朕谓久次欲优其稍入耳乃

复留给事中时江淮旱用度不支诏宰相分领度支

户部承嘏言宰相调和阴阳安黎庶若使阅视簿书

校缗帛非所宜帝顺纳迁刑部侍郎帝尝称其儒素

无贵骄气不类勋家每进对恩接备厚方大任用会

卒家无余赀亲友为办丧祭赠吏部尚书

高铢

按唐书高釴传釴弟铢字权仲既擢第署太原张弘

靖幕府入迁监察御史太和时擢累给事中文宗得

李训骤拜侍讲学士铢率谏官伏合言训素行憸邪

不可任必乱天下帝遣使者谕曰朕留训时时讲绎

前命不可改当是时已旱而水彗变未息郑注权震

赫人情危骇既铢等弗见省群臣失色明年训当国

出铢为浙东观察使历义成节度使大中初迁礼部

尚书判户部徙太常卿尝罚礼生博士李囗见曰故

事礼院不关白太常故卿莅职博士不参集不宜罚

小史隳旧典铢叹曰吾老不能退乃为小儿所辱卒

王质

按唐书本传质字华卿五世祖通为隋大儒质少孤

客寿春力耕以养母讲学不倦诸生从授业者甚众

年逾四十偃蹇无进取意姻友苦劝以仕乃举进士

中甲科由秘书省正字累佐帅府五迁侍御史由山

南西道节度副使再转谏议大夫宋申锡之得罪质

与谏官伏合文宗开延英召见泣涕陈谏帝稍寤申

锡得不死为宦竖所恶出虢州刺史李德裕素器之

擢给事中河南尹徙宣歙观察使卒年六十八赠左

散骑常侍谥曰定质清白畏慎为政必先究风俗所

至有惠爱虽与德裕厚善而中立自持不为党奏署

幕府者若河东裴夷直天水赵晢陇西李行方梁国

刘蕡皆一时选云

郑裔绰

按唐书郑覃传覃子裔绰峭立有父风以门荫进为

李德裕所知擢渭南尉直弘文馆累迁谏议大夫宣

宗初刘潼由郑州刺史授桂管观察使裔绰固争潼

被责未久不宜付廉察帝已遣使者颁诏追罢之迁

给事中杨汉公为荆南节度使坐贪沓贬秘书监寻

拜同州刺史裔绰与郑公舆封还制书帝自即位谏

臣规正无不纳至是有为汉公地者遂终不易会赐

宴禁中天子击球至门下官谓二人曰近论汉公事

类朋党者裔绰曰同州太宗兴王地陛下为人子孙

当慎所付且汉公墨没败官奈何以重地私之帝变

色翌日贬商州刺史时犹衣绿因诏赐绯鱼后由秘

书监迁浙东观察使终太子少保覃弟朗

孟昭图

按唐书田令孜传初成都募陈许兵三千服黄帽名

黄头军以捍蛮帝至大劳将士扈从者已赐而不及

黄头军皆窃怨令孜令孜置酒会诸将以黄金樽行

酒即赐之黄头将郭琪不肯饮曰军容能易偏惠均

众士诚大愿也令孜目曰君有功耶答曰战党项薄

契丹数十战此琪之功令孜嘻怒曰知之密以鸩注

酒中琪饮已驰归杀一婢吮血得解因夜烧营剽城

邑敬瑄讨败之奔广都遂走高骈所帝闻变与令孜

保东城自守群臣不得见左拾遗孟昭图请对不召

因上疏极谏君与臣一体相成安则同宁危则共难

昔日西幸不告南司故宰相御史中丞京兆尹悉碎

于贼惟两军中尉以扈乘舆得全今百官之在者率

冒重险出百死者也昨昔黄头乱火照前殿陛下唯

与令孜闭城自守不召宰相不谋群臣欲入不得求

对不许且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

陛下固九州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岂悉忠于南

司廷臣岂无用于敕使文宗时宫中灾左右巡使不

到皆被显责安有天子播越而宰相无所豫群司百

官弃若路人已事诚不足谏而来者冀可追也疏入

令孜匿不奏矫诏贬昭图嘉州司户参军使人沈于

颐津初昭图知正言必见害谓家隶曰大盗未殄

宧竖离间君臣吾以谏为官不可坐观覆亡疏入必

死而能收吾骸乎隶许诺卒葬其尸朝廷痛之

马得臣

按辽史本传得臣南京人好学博古善属文尤长于

诗保宁间累迁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豫朝议以正

直称干亨初宋师屡犯边命为南京副留守复拜翰

林学士承旨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兼侍读学士上

阅唐高祖太宗元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

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

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

击鞫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元龄杜如晦隋季书

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

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

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

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元宗与兄弟欢饮尽

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

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

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

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

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

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元宗臂

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

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

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

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

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

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

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书奏帝嘉叹良久未几卒

赠太子太保诏有司给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如花的女子,如花的故事

    如花的女子,如花的故事

    那是一群如繁花般的女子,她们有着繁花般的故事。她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性格,更有着不同的命运。她们或许才华横溢,她们或许貌美非常;她们或许强大耀眼,她们或许渺小平凡……不论她们是明珠还是水露,不论她们是白云还是土壤,她们每一个都是一枝花,拥有一个值得叹息的故事。我将她们的故事写在一起,绘成了一幅景绣繁华……
  • 雨乘风而来

    雨乘风而来

    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是被历史遗忘的人物,他淡泊名利,为人热心善良;她跆拳道、柔道、武术样样精通,却惨遭横祸,穿越到贞观年间为他所救。。。日渐相处中,她爱上了他,她认识到许多历史上的人物,却奇怪为何历史上没有他?
  • 精灵宝可梦之波导未来

    精灵宝可梦之波导未来

    时空的折叠,命运的相遇……人类与宝可梦,人类与人类,宝可梦与宝可梦之间,重重叠叠的羁绊与阴谋。为了成为宝可梦大师,踏上不归的冒险之路。那么,变强究竟是为了什么……以宝可梦动画的口吻创作的微子供向小说,风格轻松,节奏较快,故事发生在小智成为阿罗拉地区初代冠军的两年后,世界观由动画、游戏等信息综合而成,各种宝可梦人物的未来都有交待,作者心目中完美的主角和故事,主角的宝可梦都是我最喜欢的,将会补全在原作中没有实现的遗憾。《精灵宝可梦波导未来》作品未解禁现重发。
  • 乓乓

    乓乓

    那乒乒乓乓的声音都是柯继航的心跳,每一声都代表着他爱着萧飒。可萧飒说,她听不见,一如柯基永远看不到场下的她在哪里。读者群:74427703微博:织文的王米娅,欢迎收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的守护

    她的守护

    世界上仅存的山海经神兽守护者…经过上一世的教训,鄙人决定一心习武,保护好他们,就好了。谁知道,爷爷这是竟然托孤?!竟然又跟那个混蛋遇到?!抱歉!这一世,劳资打死都不碰恋爱了,专心办案!所以,不管你是牛鬼还是蛇神,通通让路!
  • 漫话乱仙

    漫话乱仙

    大道三千,你可听过红尘?仙路渺茫,你曾否苦苦追寻?当你举世无敌,繁华散尽时,回头望去,你可看见,当年你留在身后的那抹身影,至今依旧?(本书结合中国古代各大神话故事改编,如果你有想要改写的故事,请加入群内交流:597654866)
  • 时光小事

    时光小事

    这个世界上有些感情,与爱情无关,却可以轰轰烈烈又历久弥香,贯穿一生而魂牵梦绕。我要讲的是关于亲情,关于友情的那些柔软时光里的温暖小事。
  • 恨过再恋爱

    恨过再恋爱

    梁容音一生所愿无非是之子于归,所求不过就是有人与她共黄昏,有人问她粥可温。可是从她嫁与邹云飒起,就注定心机算尽,眼泪流干,纵然心有千千结,可繁华落尽,依然相伴一生。
  • 三八线往事

    三八线往事

    我们不能忘记半个世纪前同世界头号帝国主义的那场较量。志愿军儿女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和平,打出了国威、军威,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本书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英雄与共和国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