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20800000004

第4章 故人一(2)

我愕然了,这种气氛下,她还有心情看戏?可是,为了让山嫂高兴,我还是领她去了。易俗社这晚演的是折子戏,正好有一折《柜中缘》。看到高兴处,山嫂竟跟着演员小声哼起来,惹得周围的人用乜斜的眼神瞅她……

回到我家,妻劝她在镇上医院治一治,山嫂坦然地说:“算了吧,哪儿来一万多元呢?再说,我这辈子能出一趟山,逛一趟大城市,看一场秦腔戏,也就心满意足了!”

山嫂硬是回到了她那黑龙角的小山沟,回到了她那云雾畔畔的茅草屋里。

半年后,山嫂死了!

葬埋山嫂那天,我流了不少眼泪……

原载《当代戏剧》2001年第1期

山弟

和山弟认识是在一个很不光彩的日子。

批判“资本主义尾巴”那个年代,我因为挖药材,山弟因为把家养的一头大黄牛卖了,而被各自的生产队送到县上举办的“打击投机倒把”学习班里。半个月的坦白交待,半个月的相濡以沫,我们两人交上了朋友,结为异姓兄弟。我大他八岁,自然称他为弟弟了。

山弟是距我家四十里路的东山里人,当时只有十八岁,家中除他而外,再就剩一个瞎眼老娘了。由于他在学习班里忠诚老实,坦白较好,把牛卖了八十七元,全部交给了学习班,就被批准下了楼,提前“释放”;而我因为挖药材究竟卖了多少钱,一时三刻说不清楚,始终被困在“楼”上,回不了家。于是,我托山弟给家里捎口信说,学习班绝对不会冤枉人,只要交了钱,就会下楼的;起码判不了刑,请家里人放心。

听了这话,娘惶惶不安,妻苦苦流泪,因为家中当时连一碗下锅的玉米糁也没有了,如果我再迟回家半个月,一家人可就要把锅挂起当钟敲了。

山弟说了,他家住在高升店,是个山区,玉米虽然不多,但晒干的萝卜和野菜还贮存了一些。他愿意接济我家一点。于是,第三天月亮升上东山头的时候,山弟就用一根桑木扁担挑了两布袋干菜,偷偷地送到我的家里。就这,才算救了我一家人的命……

为了早日把我从学习班赎回来,娘立即把我的妹妹许配给邻村一个小伙,换了240元,除给家中买一口铁锅外,其余的全部拿来交给学习班。我终于被宣布下楼,和山弟一样被“释放”回家了。

为了感谢山弟对我一家人的救命之恩,我立即赶到了山弟家里。山弟住在窄窄的一条山沟里,叫什么黑熊沟。沟口是悬崖峭壁,只有通过像华山擦耳崖一样的石碥路,才有可能进到沟里边。沟里边倒也宽敞,一条小溪从东边山坡底下流过,小溪西边是一溜坡田,玉米苗子因为天旱的原因,蔫答答地歪在沙土地里。十五六家草房和瓦房相间的村子,高低错落地堆在一片阳洼洼里。

一打问,山民们告诉我,山弟的家在这条沟的最上边,是住在云雾畔畔的那个独户人家。

小溪已经干涸,顺着小溪旁边的石板路,一级一级攀登,终于在一个小时以后,看到了山崖窝子里一座苫着茅草的棚子。

大概因为我走路撞响了石板,一条卷着尾巴的小黄狗立即扑到场坎,朝我“汪、汪”吼了起来,紧接着主人家也从茅草棚里钻了出来。正好是共同患难了一个月的山弟。他撵走了小黄狗,把我迎进茅屋里。

说是茅屋,还不如说是出山人临时搭的草庵庵。四堵墙是用麻石板垒成的。石板与石板之间不夹泥土,坐到屋里边,从墙壁上可以望到外面的阳光。屋子上下全被烟尘熏黑了,炕头和锅头似用黑色油漆喷刷过一般。一盘石板炕,瞎眼老娘坐在靠墙的独扇窗户底下,身边堆一条又黑又脏的露出了破棉絮的旧被子。听说是儿子的患难哥哥来了,又是让儿子取核桃给我,又是让儿子给我熬洋芋糊汤。看到娘儿俩这种生活环境,我倒一时悲伤得眼泪往肚子里流!

痛定思痛,我们共同商量着一条生存的办法。瞎眼老娘说,村子里那些当干部的都到后山砍“材枋桐”(棺材板)去了,还不如跟到他们身后也去砍。山弟摇摇头说:“不行,那可万万使不得!”言下之意,破坏森林的事,我们弟兄二人坚决不干!

山弟说,从沟垴垴翻过去,属邻县的国有林,林中有干枯了的大树,上面长满了野木耳,要我和他一道儿去那里采摘,野木耳在城里可以卖到好价钱。这样,我们既不违犯国家政策,又可以弄来钱养家糊口。于是,我们每人肩头搭一条蛇皮口袋,走出茅屋。小黄狗跟了我们一程,山弟把它吼回去了。

整整攀登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山那面。这儿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藤蔓缭绕,烟云蒸腾,两人合抱的大松树,比比皆是。

我俩在阴沉沉的山林来来回穿梭,寻找着枯树和枯根,当然是寻找着那上面寄生的野木耳。

说来也挺容易,翻了两面坡,每个人的口袋里都采下了大约十多斤干木耳。因为天旱了四十多天,枯木失去了水分,寄生在上面的木耳也都又干又瘦的。

当我们坐下来,正要啃瞎眼老娘为我们准备的菜粑粑时,忽然听到不远处有“梆梆”的伐木声。出于好奇,我要山弟领我去看看。

寻声走去,但见这儿倒了一大片松树,七八个人零乱地跪在腐烂了的树叶中,有的人双手抱着斧子“梆梆”地乱砍,木屑纷飞,松香扑鼻;有的人闭着一只眼睛用墨斗在剥了皮的树干上比着划线。好大一棵松树,只截留七尺长一节,砍成两页一合的四棱形棺材板,其余约十多丈长的上半部横三顺四地倒在山坡上。呀,让人觉得太可惜,太残忍!

山弟不愿看到这可恶的场景,就拉一拉我的衣角,背起我们采摘的野木耳,踏着落日的晚霞,一同走下山来。

傍晚时分,我们走到茅屋前。

瞎眼老娘拄着一根山棍,立在茅屋前的场坎上,仄楞着头,分辨着从门前经过的每一个脚步声。小黄狗蹲在她的脚下。

当我和山弟踏响场坎的小石板,惹得小黄狗在喉咙里“吱吱”两声时,老娘叹息一声说:“我娃回来了,我终于放心啦……”

就这样,我俩整整采摘了一个夏天。秋季来临的时节,我们雇了一辆“嘣嘣车”,把这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运到城里,破天荒地得到了相当于400斤玉米的报酬。

第二年,瞎眼老娘死了,山弟也参了军。他去了祖国大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此,我和山弟的来往中断了。

去年,山弟突然从新疆发来一封信,说他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见到了我的长篇小说《桃花峪》,从作者简介和作者近影上,他知道是我写的,并按我现在的地址发一封信,想和我联系联系。信上说,他买了一本《桃花峪》,觉得书中描写的许多情节,就是我和他当年的故事。

山弟现在已是团级干部了,他说他今年夏天要来西安出差,顺便到作家协会看看我。这两天,我正在忙着装修房子,准备款款地接待我那山弟……

山妹

山妹是父亲的干女儿。

低标准那年,为了生活,父亲经常在山外收购一些旧衣服,拿到山里边换粮吃。一来二往,认识了两岔河的薛老汉。薛老汉的妻子在生下女儿梅香后,因为月子病离开了人世。梅香是薛老汉用羊奶喂大的。

父亲认识薛老汉那年,梅香已经十六岁了。

那年,我在山里边的一所小学教书,与梅香只隔着一道山梁。父亲每每从山那边过来,总是给我提起梅香,说梅香如何聪明,如何漂亮,如何善解人意。还说,梅香很想过山这边来,见见我这个干哥。可总因为生活太紧迫,实在腾不出时间,她终于没有过来。因而,我也就无缘和这个山妹谋面。

低标准的第三年,我因为受不了那个挨饿的滋味,终于回到了家乡。从此和山妹的距离拉得更远了。

第二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家突然来了两个陌生人。正在狐疑,父亲从炕上坐起来,说:“是山里你薛叔叔来了。”

我忙迎上去,接住了薛叔叔手里提着的核桃和板栗。

薛叔叔身后跟着一个羞羞怯怯的姑娘,穿一件红底白花的大襟夹袄,下身着当时很流行的毛蓝西裤,不过,又宽又短,裸露出了脚脖子黑中透红的皮肤。

“这就是我常告诉你的那个山妹。”父亲指着那姑娘说。

姑娘不失时机地叫了一声:“哥,我是梅香!”我朝山妹望去,但见她梳着一条又粗又长的黑辫子;脸膛白中带红;一双又圆又大的黑眼珠子轱辘辘两转,直看得让人发酥;那一对非常明显的双眼皮,显示了山妹的标致;我再看她一眼,山妹却羞赧地低头一笑,腮边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我在心里说:要不是那一身山里妹子特有的衣着丑化了她,我们山外十里八乡还挑不出这么漂亮的姑娘呢!看着山妹和薛叔叔来了,我的爱人和母亲立即动身给他俩捏饺子吃。

坐静后,薛叔叔说:“我把女子嫁给你们山外了,明日是成亲的大喜日子,我来给你们打个招呼。”

我们都感到这事很奇突。为了证实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儿,山妹还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薛叔叔说:“我这女子总是羡慕山外,说山外一切都好:天大,地大,眼宽,吃的穿的都比山里边好。”

经打听,女婿原是集镇西头猪羊市上的马驹。父亲对马驹不熟悉,我却清清楚楚地知道。马驹是我的同学,一个比山妹至少大十岁的二流子。仗着家住集镇的有利条件,正经营生不干,专门在逢集的日子,穿梭在猪羊市上,收取几个地皮钱。要是不逢集,就只有跟那些街痞二混子躲在谁家院子耍赌了……

因为既成事实,而且明日就是成婚的大喜日子,我虽然有一肚子的不平,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

薛叔叔说:“梅香嫁到你们山外,离娘家太远,而且娘家也没有什么可攀扯的人,以后,你们家就是她的娘家。”

山妹立即跪到我们一家人的当面,一弯腰说:“爹,娘,哥,嫂,梅香给你们磕头了!”

第二天,我们一家四口把山妹送到了马驹家。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新郎新娘第三天“回门”,也是我这个当哥的亲自去接的。以后的日子里,“接、叫”的工作,大都落在父亲和母亲的头上。

婚后半年,山妹突然跑来告诉我,说她要和马驹离婚,原因是马驹不务正业,整日耍赌,只要她一批评,马驹就拳脚相加。我和母亲委婉地规劝她要慎重一些,她却流着泪离开了我们。再打听她的时候,街上的人都说她早己回到她那山里边去了。

无奈,我和父亲一起爬了一百二十多里山路,赶到山妹家里。见到山妹后,我说,要是真的混不下去,我给你另打听一个好婆家,女婿至少是个正派人。可山妹说,她永远再也不出山了,死也要死到山里边……

十年后,改革的春风把我吹进了城市,干起饮食服务业。忽一日,山妹领着一个男人,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出现在我的餐厅门口。我忙上去把他们一行三人迎到我的办公室里。

山妹指着那个男人说:“后来,我嫁给了他,而且有了这个女孩……他是距我家五里的柳泉沟人,家中弟兄们多,于是就进了我家门,做了上门女婿。”

当我问起薛叔叔时,山妹说,因为她离婚的事,老人受了点气,口吐鲜血,躺倒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山妹解开她带来的蛇皮口袋,从中倒出大约十多斤黑木耳,说:“听说你开食堂,卖炒菜,这木耳是离不了的,我就给你捎了些来。”“你……”我望着那像老鼠耳朵一样的木耳说,“怎么能叫你破费啊?”

“不用掏钱买,这是我们家自产的。”山妹说,“娃她爸苦心钻研,成了培育木耳的专家。这不,我就是陪他来市里给职业技校的学生讲课的。”

那男人憨憨一笑,但却背过我,在我那山妹的大腿上拧了一把……

原载《秦风周末》1998年8月29日7版、《小小说选刊》1998年第24期转载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大家小书:文学的阅读

    这本书中的文字,大多是洪子诚老师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洪子诚老师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文集包含了洪子诚老师对于新诗的阅读,像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牛汉、周梦蝶的诗歌阅读经验,也包括对文学的阅读,像巴金、契诃夫、《鼠疫》的阅读经验,等等。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谁能牵猫散步

    谁能牵猫散步

    这是一部杂文、随笔和书评集,是作者2005-2006年间所写的。全书共分三部分,包括:一树硬刺、几片绿叶和锦边碎花等。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热门推荐
  • 盗墓秘史

    盗墓秘史

    因一次意外的发现,一个偏远乡村的男孩走上一条不寻常的路,而他却浑然不知,一条邪恶的大网正无形向他张开。在面对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和险恶的地理环境,他能不能揭开被隐藏了多年的秘密?新书《古墓诡棺》欢迎品读
  • 强强联手:游戏大神养成计划

    强强联手:游戏大神养成计划

    她是游戏大神披上新手外衣,铁血治理帮派。他是战力最强的高冷男神,长剑破敌无数。当霸气的帮派二当家遇上沉默寡言的绝对强者。谁能更胜一筹?意外同居的全能男神竟是崇拜已久的游戏大神?!“做我的人,给你最好的。”且看铁血二当家如何独步天下,俘获男神。
  • 黯然淡光

    黯然淡光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太阳引发了一场灾难,对此就连神都束手无策。从那之后夜幕就占据了整个世界,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18年前的一天,一颗新的太阳在人类的主城上缓缓升起......
  • 回忆一桩凶杀案

    回忆一桩凶杀案

    现在是2012年3月2日晚上9时30分,我试着开始写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叫第八感觉,还是叫第八感觉前的一个跟头,或者是叫其他别的什么名字,不好意思,我还没有想好。
  • 神路之宿命觉醒

    神路之宿命觉醒

    神的第一次觉醒,是命运的推波助澜,还是谁的故意为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等你好难

    等你好难

    我们毕业,她还没忘记他。十年后,经历了好多,曾经爱过他的她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且变的很漂亮,有很多人追求,但她仍然在等十年前的哪个他,等了好久,她曾幻想过他现在的模样,想着自己在见到他的那一刻是什么样子的,甚至连他的西服都一件一件的设计,一件一件的做出来的,她常常在深夜中惊醒,泪水早已浸湿了枕巾,常常醒来后就一直想着他,哪怕知道遇见他,几乎不可能。但她一直认定这个信仰。
  • 余生有你有喜无忧

    余生有你有喜无忧

    我问:“老公,你觉得什么是爱?”他说:“我不喜欢的东西,因为你喜欢我就心生欢喜。”15岁,我们在门对门的教室里上课,从没将目光停驻在对方身上;18岁,在大学校园里一眼认出彼此;23岁,我们迎着落日的余晖,看着霞光万丈一起回家,相约共白首。
  • 和尚敲木鱼

    和尚敲木鱼

    木鱼,21世纪迟钝无比却智商超高的小白;和尚,冷傲无双的摄政王,对女人有着高度洁癖;她第一次见他,就问他的性别,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木鱼,有种想敲爆她的头的冲动。再次见面,竟然是在婚礼上,和尚以为自己不动心,结果却不想再也离不开她。......和尚敲木鱼,木鱼不知情,情到最深处,原是真心人!
  • 王逸在明清

    王逸在明清

    本是军人的王逸因执行任务遇上狼群,与头狼拼斗时,掉下山涯,便穿到了明末,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朝代,焕发人生的光芒。